返回

穿越科技大陆:帮助龙国文明跃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6章 十年之后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晨光穿透炎黄城的云层时,第一班磁悬浮列车正从 “逐光城” 驶向市中心。列车车身覆盖的智能玻璃随外界光线自动调节透明度,晨光下呈现出淡淡的金箔质感,车厢内的悬浮座椅可自由调节角度,乘客或靠在椅背上阅读全息报纸 —— 报纸上的文字能随眼球转动自动翻页,或戴着轻薄的量子通讯耳机,与远方亲友进行超高清视频通话,画面清晰得仿佛对方就坐在身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从容的笑意,看不到丝毫十年前的匆忙与焦虑。

龙首站在炎黄塔顶层的观景台,这座高 500 米的建筑是炎黄城的地标,塔身由星核合金与蓝色晶体复合打造,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银蓝色光泽。他手中握着一杯用灵脉草汁液冲泡的清茶,茶盏是曙光大陆特有的 “玉髓瓷”,杯壁上雕刻着细微的龙纹,茶水入口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目光扫过下方的城市轮廓,曾经的低矮营房早已被百米高的生态公寓取代,公寓外墙爬满了能净化空气的 “彩叶藤”,叶片在晨光中交替呈现出渐变的绿、金、橙三色,像给建筑披上了一层流动的彩衣;纵横交错的磁悬浮轨道在空中织成一张银色的网,轨道两侧的能量护盾泛着淡蓝色光晕,能有效隔绝噪音与电磁辐射,列车穿梭其间如流星般迅捷,车厢外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到站时间,误差不超过 10 秒;城市中央的 “龙国广场” 上,直径 100 米的巨大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 “曙光号” 星舰探索废墟之城的画面 —— 星舰穿越迷雾沼泽时的壮观场景、登陆废墟之城时的谨慎探索,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孩子们骑在父母肩头,指着投影中的星舰兴奋地大喊,老人们则坐在广场的智能长椅上,长椅自动调节着靠背角度与温度,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十年了,这变化快得让人不敢相信。” 苏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色科研服,衣料是用基因改良的 “丝光草” 纤维制成,柔软透气且自带抗菌功能,头发虽比十年前多了几缕银丝,却梳理得整齐利落,眼神依旧明亮如炬。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最新的人口数据,屏幕边缘泛着淡淡的蓝光,“炎黄城现在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 5000 万,城区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三倍,光生态公园就有 20 座,每座公园都配备了智能灌溉系统和空气监测仪,实时显示 pm2.5 数值,现在最高也不会超过 5 微克,空气质量比蓝星时期最好的‘氧吧城市’还要优三倍。”

龙首转过身,接过苏睿递来的平板,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落在 “平均寿命” 一栏 ——203 岁,数字旁还跳动着实时增长的小箭头。这个数字在十年前,还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二阶基因药液的普及,确实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他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感慨,指尖轻轻敲击屏幕,“十年前,我们还在为一阶药液的量产发愁,实验室里的培养皿不够用,原材料供应也紧张,现在倒好,二阶药液不仅覆盖了 98% 的龙国公民,连新生儿都能通过母体获得基因强化,蓝星时期困扰人类的癌症、心脏病这些慢性病,现在在医院里几乎见不到了。对了,三阶药液的研发现在到哪一步了?”

“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了!” 苏睿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手指在平板上调出三阶药液的实验数据,“我们在‘逐光城’选了 1000 名志愿者,目前来看,药液能进一步强化人类的细胞修复能力,志愿者在无氧环境下的耐受时间从原来的 5 分钟提升到了 20 分钟,高温耐受极限也提高了 15 摄氏度。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星舰船员中推广,为未来的星际探索做准备。”

李龙成将军大步走来,军靴踏在观景台的防滑地砖上,发出沉稳的声响。他依旧穿着笔挺的军装,军装面料经过基因改性,能自动调节温度,即使在炎热的午后也能保持凉爽,身姿比十年前更加挺拔,岁月似乎只在他脸上增添了几分沉稳,眼角的细纹反而让他更显威严。“不仅是寿命和医疗,龙国的整体实力也翻了几番。” 他指着远处的星舰工厂方向,那里的天空中,三艘 “曙光级” 星舰正缓缓升空,星舰尾部的蓝色推进器喷射出柔和的能量流,在天空中留下淡淡的痕迹,“现在我们已经有 12 艘星舰服役,探索范围覆盖了曙光大陆的 70%,上个月‘曙光五号’还在大陆南端发现了一处超大星核矿脉,储量足够我们使用 50 年;另外还找到了 5 处宜居区域,正在规划新的城市建设。十五城现在也各有各的特色,再也不是十年前简陋的临时安置点了。”

苏睿笑着补充:“‘灵泉堡’现在是全大陆最大的农业基地,通过基因改良的水稻亩产达到了 3000 斤,稻穗比蓝星时期的大了一倍,颗粒饱满,煮出来的米饭带着自然的香甜。他们还建了 10 座大型粮食储备库,采用低温真空储存技术,粮食能保存 10 年不变质,不仅能满足龙国需求,上个月还和西部的‘石族’签订了出口协议,用粮食换他们的稀有矿石;‘机甲港’的机甲生产线已经实现全自动化,车间里的机器人能完成从零件铸造到组装的全部流程,每月能生产 500 台‘龙鳞’机甲,这种机甲的装甲能抵御脉冲炮的直接攻击,装备水平领先曙光大陆其他势力至少五年;‘探月城’的太空港也扩建完成,上个月刚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龙目’侦察卫星,卫星的分辨率能看清地面上的蚂蚁,现在已经实现了对曙光大陆的全域监控,任何异兽群迁徙或异常能量波动,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龙首的目光转向西方,那里是 “镇北关” 的方向,十年前简陋的防御工事,如今已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军事重镇,城市边缘的 “天盾” 防御系统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罩,像一层保护膜笼罩着整座城市。“李将军,现在的防御力量,能应对大规模的异兽袭击吗?我记得十年前‘镇北关’曾遭遇过一次异兽潮,当时可真是惊险。” 他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的边缘。

“绝对没问题!” 李龙成将军的语气充满自信,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们在‘镇北关’‘靖波城’等 6 个边境城市都部署了‘天盾’防御系统,这个系统能抵御星舰级别的攻击,就算是 100 台机甲同时开火,也能撑上半小时;机甲部队也从十年前的 2 个师扩编到了 10 个师,每个师都配备了 10 艘‘曙光级’辅助战舰,战舰上的‘星核导弹’威力能摧毁一座小山;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士兵都接受了二阶基因药液强化,体能和反应速度是蓝星时期的五倍,就算没有装备,也能徒手应对普通异兽。上个月‘靖波城’附近出现了一群‘铁甲兽’,士兵们只用了 20 分钟就解决了,没有一人受伤!”

三人沿着观景台漫步,脚下的智能地砖能根据脚步自动调节亮度,避免强光刺眼。话题从城市建设聊到科技发展,从基因药液聊到星际探索。苏睿提到,她的团队正在研发 “空间折叠技术”,如果成功,星舰的航行时间能缩短一半;李龙成则计划在未来五年,组建第一支星际舰队,探索曙光大陆之外的星球,目前已经在 “探月城” 建立了星际导航站;龙首则关注着文化传承,他正在推动 “龙国历史博物馆” 的扩建,博物馆里不仅有蓝星时期的文物,还有曙光大陆探索过程中的珍贵展品,比如第一块蓝色晶体样本、“曙光号” 的原始设计图,他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蓝星时期的历史,记住人类文明的来路。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出生在曙光大陆,对蓝星的记忆只来自课本,有时候我担心他们会忘记我们曾经的苦难。” 龙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上个月我去‘逐光城’的中学演讲,问起蓝星时期的‘能源危机’,竟然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是什么。”

苏睿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您别担心,我们正在和教育部门合作,把蓝星历史纳入必修课,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先辈们的不易。而且‘龙国广场’的全息投影,每天都会播放一小时蓝星时期的纪录片,很多市民都会驻足观看,上周我还看到一群年轻人在讨论蓝星时期的‘航天梦’,说要超越先辈,探索更远的宇宙。”

李龙成也跟着点头:“是啊,上次星舰部队招新,有 10 万年轻人报名,他们都想成为星际探索的一员,这说明年轻一代并没有忘记初心,只是他们的梦想更远大了。”

正午时分,三人来到炎黄塔底层的餐厅。餐厅采用开放式设计,天花板是透明的智能玻璃,能看到外面的蓝天白云,墙壁上的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曙光大陆的自然风光 —— 迷雾沼泽的水晶虾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断云峰的岩耳在峭壁上生长、无尽平原的异兽群在草原上奔跑。他们点了几道用曙光大陆特有食材制作的菜肴,“迷雾沼泽的水晶虾” 外壳晶莹剔透,虾肉入口鲜甜,蘸上用灵脉草汁液调制的酱料,味道更加鲜美;“断云峰的岩耳炖鸡汤” 选用的是基因改良的 “白羽鸡”,肉质细嫩,岩耳吸收了鸡汤的精华,口感软糯;“无尽平原的烤异兽排” 则经过特殊处理,去除了腥味,外皮酥脆,内里多汁。这些十年前难得一见的食材,如今已成为普通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餐厅里座无虚席,人们边吃饭边聊天,欢声笑语不断。

“对了,‘嘉禾坞’的有机蔬菜现在已经出口到其他大陆了。” 苏睿夹起一块水晶虾,慢慢咀嚼着,笑着说,“上个月,我去‘嘉禾坞’考察,看到了林晓 —— 就是十年前星舰工厂招聘的那个生态维护工人,现在她已经是‘嘉禾坞’农业研究院的院长了,穿着一身干练的科研服,比十年前成熟了不少。她研发的‘无土栽培 2.0 技术’,用蓝色晶体的能量代替传统光源,能让蔬菜的生长周期缩短一半,还能保留更多营养,现在‘嘉禾坞’的蔬菜不仅供应龙国,还出口到了东部的‘木族’,很受欢迎。”

李龙成将军放下筷子,眼中闪过回忆的光芒:“说起老熟人,还有‘机甲港’的王师傅,现在是星舰机械维修部的部长了。上个月‘曙光三号’星舰在探索废墟之城时,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当时情况很紧急,王师傅带领团队远程指导,通过全息投影实时查看发动机内部结构,只用了两小时就找到了故障原因,排除了故障,比预期快了三倍。事后他还跟我说,十年前他连机甲的简单维修都要琢磨半天,现在却能修星舰,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龙首听着两人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清茶:“十年前,我们刚到曙光大陆时,一无所有,只能在临时安置点里艰难求生,连一顿饱饭都成问题;十年后,我们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曙光大陆的强者,拥有了先进的科技、强大的军队、繁荣的城市。这一切,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无数像王师傅、林晓这样的普通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一点点拼出来的。他们才是龙国的基石。”

午后的阳光透过餐厅的落地窗,洒在三人身上,温暖而明亮。窗外的炎黄城依旧热闹,磁悬浮列车穿梭不息,车身上的广告是动态的全息影像,展示着龙国的科技成果;星舰在天空中留下白色的轨迹,像一条条连接未来的丝线;孩子们在生态公园里追逐嬉戏,公园里的智能机器人在旁边看护,防止他们受伤;老人们在广场上打太极,动作缓慢而有力,他们的身体比十年前更加硬朗,有的甚至能做高难度的动作。一幅国泰民安、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阳光下缓缓展开。

“接下来的十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龙首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地看着两人,“三阶基因药液的研发要加快进度,争取早日普及;星际探索要深入,不仅要探索曙光大陆,还要向宇宙进军;十五城的发展要更加均衡,让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文化传承也要跟上,不能让我们的文明断了根。”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像过去十年一样,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苏睿和李龙成同时点头,眼中闪烁着与十年前相同的坚定,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苏睿轻声说:“是啊,十年前我们能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炎黄城,现在我们也一定能实现更大的梦想。我相信,再过十年,我们的星舰能飞到更远的宇宙,我们的城市能更加繁荣,我们的人民能更加幸福。”

李龙成也跟着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一天了!到时候,我们的星际舰队能在宇宙中自由航行,我们的旗帜能插在更远的星球上,让龙国的文明传遍宇宙!”

夕阳西下时,三人离开炎黄塔,踏上返回各自岗位的路。苏睿要去科研基地查看三阶药液的实验数据,她的悬浮汽车是最新款的 “流星号”,车身小巧灵活,能在空中自由穿梭;李龙成要去星舰指挥中心部署新的探索任务,他的专属飞行器速度更快,外壳是军绿色的,带有龙国军队的标志;龙首则要去 “龙国广场”,参加一场纪念星门建立十周年的市民活动,他选择步行前往,沿途能看到更多市民的生活场景,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

余晖洒在炎黄城的每一个角落,将这座超级大城染成温暖的金色。远处的星舰工厂依旧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建造新的星舰,车间里的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十五城的方向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每个城市都在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蓝星时期的苦难与挣扎,早已被曙光大陆的希望与繁荣取代。龙国的未来,正像这夕阳下的城市一样,充满了无限可能,等待着人们用双手去创造更多的奇迹。

喜欢穿越科技大陆:帮助龙国文明跃迁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科技大陆:帮助龙国文明跃迁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