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7章 郑氏兄弟,刚正不阿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陛下,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奉诏觐见!”

“陛下,浙江宁海县县丞郑士利,奉诏觐见!”

朱雄英得知是郑氏兄弟二人来了,立即眉开眼笑,拍动双掌。

【来得好,来得妙!】

朱雄英朝着朱元璋看去。

【爷爷,这一次让他们亲口和你说说,他们对空印案的观点。】

空印案这桩牵涉数万人的大案子,到底是发生在洪武八年末至洪武九年中,还是发生了洪武中后期,各有说法。

但这桩案子,从被人揭发出来,到丞相、言官都不敢劝谏老朱,再到被触怒的老朱,清洗了一遍朝堂,惹来怨声载道,朱雄英总觉得,这桩案子,如果从一开始,有人给老朱一个台阶下。

它绝不可能成为他人,证实老朱刚愎自用的一个污点。

当时连丞相言官都不敢劝谏,但郑士利这个县级小官,却敢直言不讳地指出,老朱定罪过重。

只可惜,郑士利的兄长郑士元,因此案牵连入狱,上奏的内容,直到郑士元出狱,案子落定了,才交到老朱的手里。

那会儿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流放了,连该出狱的都出来了,老朱再看到这样的“马后炮”,那就更加触怒了。

兄弟俩因此获罪,因此被流放。

朱雄英对于这种明知上书劝谏会获罪,依旧头铁的直臣行为,表示十分的敬佩。

因为郑氏兄弟二人虽被流放,但他们提出的四个观点,老朱是听进去了,并且后来还推动了此事的立法改革。

“郑氏兄弟,你二人上前来跟咱说话!”

朱元璋在当初得知空印案的来龙去脉,还有这两兄弟的做法时,也是服气的。朱标还派专人,去调查过兄弟二人的底细。

郑士利虽然官做得不大,但是一个当地百姓人人称颂的清官。

郑士元更别提了,此人不但是个清官,而且性格刚直不阿,在任上的时候,碰到荆州与襄阳的士兵,趁着乱乱的时候,抢掠百姓财物与民女,当地的其他官吏,接到状子也不敢管,纷纷推辞。

还是郑士元,独自一人前往当地的军营中,与负责的将领交涉,领出了抢掠的财物与民女。

在安陆时,碰到有已经送往京城待判的冤情,不怕招惹麻烦上身,利用自己的人脉去疏通关系,让蒙冤得雪。

这样一个既能办事,又敢办事的人,不光朱雄英非常佩服,朱标也是十分的欣赏。

要不是,他得提防李善长像胡惟庸一样,兴兵作乱,此时就要到城楼下,与郑氏兄弟二人,好好地攀谈几句。

“见过陛下!”

郑士元行完礼,大大方方地抬起头来,任由朱元璋打量。

他本就是进士出身,以前曾在御前露过脸。

只是朱元璋记得这号人,但没有太深的印象。

而郑士利见完礼,则是拘束地站在郑士元身后半步的地方,额头上冒着汗。

不知道是近距离得见天颜吓的,还是一路赶来累的。

“哈哈哈,辛苦你们两个从不同的地方,远道赶来了,咱还担心你俩来得不及时呢。”

郑氏兄弟是特意请来,破解李善长设下的空印案一局的。

在朱元璋派人去请兄弟二人时,前去传话的人,已经将他得知空印案一事,告诉了兄弟二人,并明言让兄弟二人,提出可行的建议来。

使用空印的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整个朝堂自上至下,凡是远途来京核对账目的,都心知肚明。

郑氏兄弟都在千里之外的地方任职,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两人在得知陛下已经知晓空印案的时候,就知道大祸将至,陛下眼里不掺沙子,胡党和温州官员杀得血流成河,还废除了中书省丞相制,连代表百官劝谏陛下的丞相都没有了。

那么这一次,只怕整个朝野上下,都要有半数官员被牵连。

谁知。

大祸没来,重任到了。

陛下派人来居然不是问责,而是让他们提出降低空印案影响的建议。

那么,为了自己和同僚的性命,为了陛下的名声和大明的稳固,不管陛下为何独独选中了他们兄弟二人,哪怕说出了该说的话,会招惹杀身之祸。

但!

说出去的话,哪怕陛下听进去一句,那也是好的!

“陛下,臣有罪!”

郑士元一掀衣摆,双膝跪地。

郑士利见状,也连忙有样学样地跪了下来。

不等朱元璋将两人搀扶起来,李善长终于记起了郑士元这号人物,当即露出一抹得逞的奸笑。

“陛下,郑佥事来得正好!他正好可以来替老夫作个证!”

李善长不知朱元璋,为何叫郑氏兄弟前来。

空印案一事,虽与郑士元有些许关系,毕竟按察使佥事,发现地方官员不当之处,却不加以奏报,视为同谋。

但郑士元来了,也改变不了空印案早已发生。

胆敢乱说话,那就别怪他,把郑士元兄弟俩,当成典型来办,一杀之了!

“韩国公,你也认得郑佥事?”

朱元璋愣了一下。

李善长气定神闲地点了点头。

“老臣还记得,老臣刚卸任左丞相一职时,逆党胡惟庸,曾拿着一封地方上的密信问过老臣的意见,书写奏疏的,正是郑佥事,所写之事,正是湖广地方上,使用空印入京对账的事。”

彼时胡惟庸只手遮天,地方官员前来京城办事,多数是要先去胡府上下打点一番。

无他。

谁叫朱元璋的“威名”远扬,发现官员的些许错处,严抓严办之下,要是没有靠山,很可能因为占了别人看中的位置,就被借机抹杀掉。

官员利用君威,好事变成坏事,光有明君无忠臣,就是这般境地了。

李善长要让朱元璋彻查空印案的目的,就是要给朱元璋定死暴君之名,动摇这朱氏天下!

如今,胜利已在眼前!

“郑佥事,老臣听闻你在任上,美名远扬,当时你先给胡惟庸写信,老臣知道你不是胡党之一,只是觉得兹事体大,想让胡惟庸代为转告此事,可惜胡惟庸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好在你亲自来到了陛下跟前,是你把你当初写的信说出来,还是老臣代劳?”

朱元璋知道李善长记性好,但他没想到李善长记性这么好。

不光记得郑士元这个人,记得郑士元写过信,还记得信上的内容。

连朱雄英都感觉到,李善长这个人当真是比传闻里的还要恐怖。

幸好,李善长误会了郑氏兄弟前来的原因。

否则这次对垒,哪怕老朱家赢了,也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朱元璋见郑士元看向自己,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他也没着急询问信上的内容,而是好奇不已。

“郑佥事,你这信是什么时候写的?”

居然写给胡惟庸,而非奏疏上报到咱的案头前。

是担心咱一刀砍了所有涉案的官员吗?

就算胡惟庸不劝咱,还有妹子和标儿,以及老先生他们呢!

朱元璋看着年轻的郑氏兄弟,突然觉得空印案这个事,没有发生得这么超前才对。

这时,郑士元不假思索的回答。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