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冬日的清冷尚未从衣物间彻底散去,肖镇已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2000年12月20日,阿兰达机场的晨曦微露,一架线条流畅、涂装低调却透着不容忽视力量的c939VIp大型客机安静地停泊在专用停机坪上,这正是肖镇长子肖承梁的私人座驾。
舱门开启,肖镇迈步登机,身后跟着神情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四周的杨家栋和刘一菲。
机舱内,气氛截然不同。除了承梁安排的精干机组人员,前舱还坐着八名身着便装、气息沉凝如渊的男女。
他们正是“猎鹰安保”派出的顶级突击小队,领队代号“山魈”,此刻正起身向肖镇无声敬礼,动作整齐划一,带着铁血的气息。
“肖院士!”山魈的声音低沉有力。
“辛苦了。”肖镇微微颔首,“橙渝的安全,交给你们了。务必隐秘、周全。”
“请院士放心!人在目标在!”山魈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肖镇的目光扫过这支精悍小队,最后落在长子承梁身上。
承梁继承了父亲的沉稳,眉宇间更多了几分商海淬炼出的锐利:“爸,都安排好了。小鱼儿那边,承勋的飞机今晚就到,他会全程陪同讲学,安保无缝衔接。”
“嗯。”肖镇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转身走向专属于他的休息舱室,透过舷窗,看到承梁那架稍小些但同样先进的公务机正滑向另一条跑道——它将带着这支保护女儿的力量飞往斯德哥尔摩,与即将抵达的承勋汇合。
而肖镇自己的那架政府涂装专机,此刻已载着另一项重要任务,飞往沙特吉达港,接回在那里圆满完成防务技术服务的保利投资集团精英团队。
巨大的c939VIp引擎发出沉稳有力的轰鸣,挣脱地心引力,刺破北欧铅灰色的云层,向着遥远的东方,向着风暴的中心——长安,疾驰而去。
飞机降落在长安某戒备森严的军用机场时,已是深夜。凛冽的寒风裹挟着西北特有的干燥与粗粝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机舱内的最后一丝暖意。
肖镇没有片刻停留,甚至连大衣都未及披上,便在韩伊及数名核心工程师的簇拥下,直接驱车一头扎进了代号“天弓”基地那如同巨兽蛰伏般的地下深处。
巨大的风洞试验大厅依旧回荡着能量宣泄后的余韵,空气中弥漫着高温金属冷却后特有的焦灼气息。
主控室内灯火通明,巨大的屏幕上,复杂到令人眼晕的多维数据流瀑布般倾泻,最终凝聚成一条完美、稳定得令人心颤的绿色轨迹——那正是“斩浪”弹体在20马赫极限速度下,突破热障壁垒的最终形态。
“首长!所有地面模拟试验数据汇总分析完毕!‘斩浪’在20马赫状态下的气动构型、热管理、结构完整性、导航控制……全部达到甚至部分超出设计预期!”
韩伊的声音带着疲惫,更带着一种近乎燃烧的亢奋,他指着屏幕上那条象征着胜利与力量的绿线,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们……真的拿下了!”
整个控制室鸦雀无声,所有工程师都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又看向肖镇。这无声的注视,比任何欢呼都更具力量。
肖镇走到主控台前,深邃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掠过屏幕上每一个跳动的参数、每一份图表、每一帧高速摄影机捕捉的弹体稳定飞行影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控制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韩伊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手心微微冒汗。
终于,肖镇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锐利得如同刚刚开刃的绝世神兵,穿透了屏幕,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那决定性的瞬间。
他伸出手,不是去点屏幕,而是重重地、带着千钧之力,拍在韩伊的肩头!
“干得漂亮!”四个字,低沉有力,如同重锤敲在所有人的心鼓上。
“哗——!”瞬间,压抑已久的狂潮爆发!掌声、欢呼声、激动的嘶吼声几乎掀翻了合金屋顶!工程师们用力地相互拥抱、捶打着肩膀,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泪光。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濒临绝望的推倒重来,此刻都化作了这条完美绿线下的基石!
韩伊更是眼圈泛红,用力抿着嘴唇,才没让情绪彻底失控。
然而,肖镇的手并未移开,反而更用力地按了一下。控制室内的欢呼声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迅速平息,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
“但这只是开始,韩伊。”肖镇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一切嘈杂,带着一种穿透未来的沉重感,“‘斩浪’是我们的杀手锏,但它必须更快!快到让任何防御都成为徒劳!快到让敌人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他转向旁边一位工程师:“调出‘夸父’核心发动机的极限参数模型。”
屏幕上瞬间切换,一个更加复杂、结构精妙到如同艺术品的发动机三维模型旋转着呈现出来,旁边密密麻麻的运算公式和极限参数令人望而生畏。
肖镇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模型核心处一个闪烁着幽蓝光芒的能量节点上:“看这里。这是‘夸父’的迭代核心,我称之为‘后羿之心’。理论上,它能实现3毫秒冷启动,5毫秒内将载荷加速至45马赫的极限速度!”
“45马赫?!”控制室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20马赫已经是人类技术的巅峰,45马赫?那几乎是神话!
韩伊死死盯着那个节点,声音干涩:“首长……这……材料!现有的‘涅盘’涂层和结构合金,绝对承受不住这种瞬时能量爆发和极端热负荷!45马赫的摩擦热……足以瞬间气化已知的任何材料!”
“你说得对。”肖镇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反而燃烧起更炽烈的光芒,“关键,在于它。”他操作控制台,屏幕上瞬间切换,展示出一份高度机密的月壤成分分析报告,其中一种闪烁着奇异银灰色泽的元素被高亮标注出来。
“这是‘月华素’(Yuehua-S),广寒宫基地在月海静寂区深层月尘中分离出的特殊元素。
它的晶体结构具有近乎完美的能量传导效率和匪夷所思的热稳定性。只有它,才能作为‘后羿之心’的核心基材和‘涅盘’涂层的终极强化剂!”
肖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第一批经过广寒宫基地无人工厂初步提炼的‘月华素’半成品,预计2002年第三季度通过‘嫦娥-01’专线运抵地球。
韩伊,你们的任务,是在此之前,完成‘后羿之心’除核心基材外所有子系统的极限验证,以及45马赫环境下全新的气动、热控、结构模型推演!必须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环视着控制室内每一张年轻而充满使命感的脸庞,语气斩钉截铁:“20马赫的‘斩浪’,是我们震慑宵小的利剑!45马赫的‘后羿’,将是悬在敌人头顶、随时可以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国之重器,在此一举!有没有信心?!”
“有!!!”震耳欲聋的吼声,混合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破釜沉舟的决绝,在地下基地中久久回荡。肖镇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最终落在韩伊身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无需多言。
离开“天弓”基地的炽热与喧嚣,肖镇专机的引擎再次轰鸣,目标直指西南腹地——渝州白市驿国家航空器研发基地(代号601)。这里,是共和国战鹰的摇篮。
基地深处,巨大的恒温恒湿机库内,三架形态各异、却都散发着凌厉气息的战机静静停放着。
它们有着相似的核心气动布局,却又在细节处彰显着不同的定位:J-17A(制空型),线条最为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J-17b(多用途型),机腹挂点密集,透着厚重的力量感;J-17c(电子战\/隐形渗透型),机身覆盖着特殊的吸波涂层,轮廓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模糊,如同暗夜中的幽灵。
基地总师杨振华(小杨)——肖镇早年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正亲自带着核心设计团队,为老师讲解这三型战机的深度改型成果。
“……老师,A型我们着重优化了超音速巡航下的能量机动性和火控雷达的瞬时捕捉能力,新的矢量喷口方案测试效果极佳,过失速机动边界拓展了15%!”
小杨指着A型战机那经过重新设计的尾喷口,语气充满兴奋,“b型强化了重载挂架结构和航电兼容性,真正做到了‘炸弹卡车’与精确打击的无缝切换。
c型的重点是升级了综合孔径雷达和全向电子对抗吊舱,它的‘隐匿’能力,在最近的红蓝对抗中,让蓝方雷达成了‘睁眼瞎’!”
肖镇仔细听着,不时俯身查看机身上的细节改动,手指划过冰冷的蒙皮和精密的传感器阵列。
他登上工作梯,仔细检视b型的机腹弹舱结构和c型的翼身融合处特殊涂层工艺,偶尔提出一两个极其专业、直指要害的问题,让陪同的工程师们额头微微见汗,又由衷钦佩。
“很好,小杨,你们把这三个型号的潜力,挖得很深了。”肖镇走下工作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肯定了团队的成果。
众人脸上刚露出喜色,肖镇的话锋却陡然一转,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但是,六代机呢?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对五代机的修修补补上。未来的天空,需要颠覆性的力量。”
他示意助手杨家栋。杨家栋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钛合金密码箱,取出一份并不厚重、封面却印着醒目的“绝密·永恒”字样的文件袋,郑重地递给小杨。
小杨双手接过,只觉得这轻飘飘的文件袋重逾千斤。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解开密封条,抽出里面的技术纲要。
只看了几页,他的瞳孔就骤然收缩,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肖镇:“老师!这……这是……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RdE)?!还有……自适应变循环涵道?!”
周围的几位核心空气动力学专家和发动机总师也忍不住凑上前,只看了一眼,便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充满了极度的震惊与狂喜!
RdE!这是被誉为颠覆未来航空动力的革命性技术!它摒弃了传统涡轮发动机的复杂结构,利用爆震燃烧产生的超音速激波进行连续做功,理论上推重比和热效率将获得爆炸性提升!
而自适应变循环技术,更是能让发动机在各种飞行状态下始终处于最优工作区间!这两者结合……将是真正划时代的第六代航空发动机!
“没错。”肖镇看着自己学生和团队那震惊到近乎失态的表情,平静地点点头,“这只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基础方案和理论路径。
里面包含了我们在超临界燃烧控制、耐极端高温高压材料、激波稳定约束等关键子项上取得的部分突破性成果。剩下的路,要靠你们自己去蹚出来!”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连绵的机库和跑道,更远处是雾霭笼罩的山峦,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未来的天空主宰,必须拥有我们自己的‘心脏’。
这个项目,代号‘天穹之心’。小杨,你亲自挂帅,集中601所有精锐,不惜一切代价,啃下这块硬骨头!五年,我要看到验证机点火!”
“是!老师!”小杨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他紧紧攥着那份纲要,指节发白,眼神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请老师放心!601全体,必不负所托!‘天穹之心’,必将响彻寰宇!”
他身后的团队,每一个人都挺直了脊梁,眼中充满了决绝与荣耀的光芒。一份纲要,点燃了共和国六代战鹰的心脏之火!
时间在忙碌与高压下飞逝。转眼已是2001年1月14日。长安的冬意正浓,天空阴沉。
肖镇刚结束在西北某新材料研究所的一场高规格技术论证会,回到下榻的基地内部宾馆。
机要秘书刘一菲脚步轻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走了进来,低声道:“首长,刚收到消息,橙渝院士的专机已安全降落在长安机场,现已由‘猎鹰’小队护送至杨凌国家生物实验室基地。承勋少爷也一同返回。”
一直萦绕在肖镇眉宇间的那缕若有若无的凝重,在听到女儿安全抵达的瞬间,终于彻底消散。
他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平安更让他心安。
“知道了。”肖镇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通知机组,一小时后,我们返京。”
“是!”刘一菲立刻应道,转身去安排。
一小时后,肖镇的专机腾空而起,穿越厚重的云层,向北飞去。
舷窗外,铅灰色的云海翻滚,如同他此刻心中涌动的暗流。
西北的“天弓”与“天穹之心”项目已步入正轨,埋下了未来震慑寰宇的种子。
而现在,该是挥起利剑,斩断那些侵蚀共和国科技命脉的毒瘤的时候了!
京城,西郊。国家战略安全委员会专属地下基地,代号“深渊”。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比外面凝重几分,带着金属和消毒水混合的冰冷气息。
一间完全屏蔽电子信号、墙壁覆盖着特殊吸波材料的审讯室内,光线惨白。
强光灯直射在审讯椅上那个面色灰败、眼神涣散的中年男子脸上。
他穿着皱巴巴的灰色夹克,正是“夜枭”案中关键的技术泄密者之一——原国内顶尖材料研究所“先进萃取技术研究室”主任,张维扬。
国安部特别调查组组长,代号“磐石”,一个面容刚毅、眼神如寒潭般深不见底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张维扬对面。
他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刚刚由技术团队突破层层加密获取的通讯记录。
“张维扬,”磐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骨髓的冰冷,“看看这个。加密频道‘信鸽7号’,去年8月15日凌晨1点23分,境外Ip接收端。
传输内容,经过还原,正是‘可控超临界萃取’工艺中,关于稀土元素‘铽’与‘镝’的定向分离梯度参数,以及临界压力容错范围的核心数据!
这组参数,是你们所花了七年,牺牲了两位研究员才最终锁定的‘黄金分割点’,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张维扬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眼神更加绝望。
磐石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另一份文件上,那是一张放大的银行流水单:“再看看这个!你妻子名下,在瑞士苏黎世xx银行那个从未启用的账户,在同一时间段,分三次,匿名汇入了总计两百八十万美元!解释一下?”
“我……我不知道……这不是我……”张维扬的声音嘶哑微弱,如同蚊蚋。
“不知道?”磐石冷笑一声,猛地将第三份证据拍在桌上——那是技术部门从张维扬办公室盆栽泥土深处挖出的、一个特制微型加密存储器物理残骸的鉴定报告!
“这个存储器残余的芯片序列号,与你家中电脑后台隐藏日志里,一个被删除的硬件驱动记录完全吻合!你用它拷贝了数据,然后毁掉,以为天衣无缝?”
铁证如山!张维扬的心理防线如同被重锤击中的玻璃,彻底崩溃。
他瘫软在椅子上,涕泪横流:“我说……我都说……是赵副主任……是赵永刚!是他牵的线!
他说只是给国外一个‘友好’实验室做学术参考……不会影响国家……他……他还暗示我儿子在国外读书的‘赞助’问题……”
“赵永刚?”磐石眼中厉芒一闪。这个名字,指向了更高层!
就在这时,审讯室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肖镇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没有穿军装或正装,只是一身深色的中山装,却带着一股渊渟岳峙、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的到来,让整个审讯室的空气都瞬间凝固,温度仿佛又下降了几度。磐石立刻起身:“首长!”
肖镇微微摆手,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扫过瘫软如泥的张维扬,最后落在“磐石”脸上,声音平静得可怕:“‘夜枭’的尾巴,抓到了?”
“报告首长!关键突破口已经打开!”磐石挺直身体,声音铿锵有力,“技术泄密源头张维扬,已对其出卖国家核心稀土分离技术的罪行供认不讳!
并直接指认其上级,研究所分管外事的赵永刚副主任为关键中间人!
赵永刚,正是我们前期锁定的重点嫌疑目标之一!另外,根据张维扬提供的线索和资金流向交叉比对,稀土走私链条中负责国内‘洗白’环节的关键壳公司‘鑫茂国际’的实际控制人李魁,也已经落网!目前正在突击审讯!”
“好!”肖镇只吐出一个字,却如同惊雷在审讯室炸响。他走到主控台前,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以极快的速度刷新着最新的审讯笔录、银行流水、通讯分析图谱、以及一张张被标记上红色“已控制”或黄色“在追捕”的头像照片。
一条条或明或暗的线,正从张维扬、赵永刚、李魁等人身上延伸出去,交织成一张触目惊心的大网,笼罩在军工、材料、资源、甚至部分监管领域的上空!
塌方式腐败!系统性泄密!这张网,比预想的更深、更广、更毒!
肖镇的目光在屏幕上那些闪烁的名字和职位上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几个被重点红框标注的名字上。
他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只有一种近乎绝对的冰冷和肃杀。
他拿起专用的红色保密电话,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风,清晰地传向电话另一端,也回荡在寂静的审讯室内:
“我是肖镇。命令:‘锄奸’行动,即刻全面收网!”
“名单上所有目标,无论涉及何人,身处何位,一个不漏,实施抓捕!”
“所有涉案资产,立即冻结!”
“所有关联渠道,彻底封死!”
“我要在四十八小时内,看到这张毒网,被连根拔起!让‘夜枭’,永远消失在共和国的暗夜里!”
命令下达,斩钉截铁,再无回旋!
电话挂断的瞬间,整个“深渊”基地仿佛被注入了高压电流。
一道道加密指令通过绝对安全的通道,如同无形的闪电,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早已在各地秘密待命多时的国安、内卫精锐小组,如同蛰伏已久的猎豹,在同一时间,扑向了各自的目标!
一场无声的风暴,在神州大地的夜幕下,骤然掀起。
斯德哥尔摩的荣光,西北戈壁的烈焰,西南腹地的雄心,最终都凝聚为这把悬于国贼头顶的冰冷利剑,在2001年料峭的寒冬中,轰然斩落!
喜欢四合院局外人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局外人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