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局外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京华喜报与天伦之乐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天山军区大礼堂内,庄严肃穆。巨大的军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上方,台下坐满了参与“清源行动”的各级指战员代表。

肖承志站在发言席前,身姿挺拔如天山雪松。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沉稳有力,不带一丝居功自傲的浮躁。

“……同志们,‘清源行动’的胜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英明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参战官兵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结果!是后方保障人员、情报战线同志以及无数默默无闻支持者无私奉献的结果!”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年轻的脸庞,看到的是坚毅、是自豪,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他详细复盘了行动的组织、情报的精准、各兵种的协同、新装备(特别是那神秘的“黑箱”系统在关键时刻的电磁压制)的应用,以及最终取得的辉煌战果——零阵亡拔除139个高价值目标据点。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成功的战术配合,都引来台下由衷的热烈掌声。

“但是!”肖承志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更加凝重,“胜利不是终点。残敌漏网之鱼仍在,境外渗透威胁未绝,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尚未彻底铲除!这次行动,是对我们信息化条件下反恐作战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一本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教材!它暴露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它验证的经验,需要我们大力推广;它凝聚的精神,需要我们永远传承!”

他的总结报告,既肯定了成绩,表彰了先进,更着眼于未来,提出了巩固战果、深化情报、加强边境管控、提升全域快反能力的下一步要求。整个报告逻辑严谨,数据详实,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深度,听得台下的军官们频频点头,深感责任重大。

会后,肖承志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两天。他亲自执笔,将天山军区的总结报告、详细的作战经过、技术应用分析、经验教训以及后续建议,字斟句酌地整理成一份厚厚的、图文并茂的最终报告。这份报告,凝聚着天山将士的心血,也承载着他作为指挥员对国家和军队的忠诚。

7月31日清晨,一架军用运输机呼啸着降落在京城某军用机场。舱门打开,肖承志带着贴身警卫和机要秘书大步走下舷梯。京城夏日的热浪扑面而来,却驱不散他眉宇间一丝风尘仆仆的倦意和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刚出特殊通道,就看见母亲李小云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站在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旁,正翘首以盼。看到儿子,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快步迎上。

“小七!”李小云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上下打量着,“瘦了!天山的风硬,是不是没吃好?”

“妈!”肖承志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任由母亲打量,“我好着呢,您看,这不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嘛。您怎么亲自开车来了?司机呢?”

“接我儿子,当然要自己来才放心!”李小云嗔怪地拍了他一下,随即又心疼道,“快上车,回家!妈给你包了饺子,还有你爸特意让人从西山弄来的新鲜瓜果。”

“妈,饺子晚点吃,我得先去趟军部。”肖承志坐进副驾驶,示意警卫和秘书坐后面,“报告得赶紧交上去。”

李小云一边熟练地发动车子驶离机场,一边叹气:“你这孩子,刚下飞机,连口热乎饭都顾不上吃!工作再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吧?”

“妈,这报告很重要,早一分钟交上去,早一分钟发挥作用。”肖承志语气温和但坚持,“您放心,我年轻,扛得住。送我到南锣鼓巷,我吃碗您做的炸酱面垫垫,然后换车去军部。”

拗不过儿子,李小云只好点头。回到熟悉的四合院,一碗热气腾腾、酱香浓郁的炸酱面下肚,肖承志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他匆匆换了身笔挺的常服,亲了亲闻声出来的老父亲肖镇的脸颊(肖镇哼了一声,但眼神是欣慰的),便大步流星地走向停在院外的那辆极其扎眼的军用悍马车——车牌京AG。

军部大楼,庄严肃穆。肖承志带着报告,轻车熟路地来到某重要部门。让他惊喜的是,负责接收并审议这类重大行动报告的,正是刚刚调任总部、分管作战训练的老上级——钟岳明部长。

“报告首长!原天山军区司令员肖承志,奉命呈交‘清源行动’总结报告!”肖承志在钟岳明办公室门口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正在批阅文件的钟岳明抬起头,看到门口英姿勃发的肖承志,严肃的脸上立刻绽开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承志!快进来!你小子,可算回来了!”他绕过宽大的办公桌,用力拍了拍肖承志的肩膀,力道之大让肖承志都晃了一下,“好小子!干得漂亮!天山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提气!”

钟岳明拉着肖承志在沙发上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报告我待会儿仔细看。你小子,这次可给全军打了个样!立体化、信息化、多兵种协同反恐作战的教科书啊!老首长们看了简报,都赞不绝口!”

“都是首长们指挥有方,同志们拼死用命,还有……家里老头子当年打下的底子好。”肖承志谦虚道,将厚厚的报告双手奉上。

钟岳明接过报告,掂量了一下分量,满意地点点头:“嗯,一看就知道用心了。”他翻开扉页看了看目录,随即合上,目光转向肖承志,带着长辈般的关怀:“工作上的事,先放一放。说说你个人,伤都好利索了?弟妹快生了吧?”

“报告首长,伤早好了,生龙活虎!颂歌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在301待产呢。”肖承志回答。

“好!双喜临门!”钟岳明大手一挥,笑得格外开怀,“这样,报告我收了,会尽快组织专家评估,该推广的推广,该请功的请功!你呢,”他故意板起脸,但眼里的笑意藏不住,“功是功,假是假!你小子别想蒙混过关!我给你批一个月假,陪产假!好好照顾弟妹,陪陪老婆孩子!这是命令!”

肖承志一愣,随即心头涌上一股暖流:“首长,这……”

“这什么这!”钟岳明眼睛一瞪,“仗打完了,家就不要了?这是组织的关怀!再说了,你这次立了大功,就当是奖励!赶紧回去,别让弟妹等急了!晋升的事,等你销假回来再说!”

“是!谢谢首长!”肖承志站起身,郑重地敬了个礼。这份人情味十足的“命令”,让他倍感温暖。

晋升的命令来得比预想的更快。第二天,在庄严肃穆的八一大楼礼堂内,巨大的国旗、军旗、党旗高悬。一场庄严的晋衔授衔仪式正在举行。

当念到“肖承志”的名字时,他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到台前。军委首长亲自将一枚金光闪闪的空军少将军衔肩章,佩戴在他的肩头。

“肖承志同志!”

“到!”

“祝贺你!”

“谢谢首长!”

台下掌声雷动。这一刻,肖承志完成了从陆军王牌特种兵指挥官到空军高级将领的“丝滑”转隶。他肩上的将星,不仅代表着荣誉,更代表着新的责任和使命。他对着旗帜,对着首长,对着所有见证者,庄严敬礼,眼神坚毅如铁。

接下来的日子,新晋的空军少将肖承志同志,生活重心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亲自承担起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新任务——接送五岁的儿子肖铭盛上下幼儿园。

铭盛就读的是京城有名的机关幼儿园。第一天早上,当穿着笔挺军装常服(没戴将星,怕太扎眼)的肖承志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时,梳着西瓜头、背着小书包的肖铭盛瞪大了圆溜溜的眼睛,小脸上满是困惑。

“爸爸?”铭盛被爸爸抱起来,小手好奇地摸了摸爸爸刮得干净的下巴,“你被开除了吗?今天可不是周末呀,大人都得上班的!”童言无忌,声音清脆响亮,引得周围几个接孩子的家长都忍俊不禁。

肖承志被儿子问得哭笑不得,用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故意去蹭儿子嫩乎乎的小脸:“哎哟!臭小子!敢说你爸被开除?”蹭得铭盛咯咯直笑,缩着脖子哇哇叫:“痒!爸爸扎人!”

“听着,”肖承志抱着儿子往家走,边走边解释,“妈妈要生小宝宝了,爸爸在休陪产假!专门回来陪你和妈妈的!”

铭盛安静了一下,小脑袋靠在爸爸宽厚的肩膀上,过了一会儿,闷闷的声音传来:“爸爸你骗人……你怎么能休产假呢?肚子大的可是妈妈呀。”他抬起头,小眉头皱得紧紧的,黑亮的眼睛里盛满了担忧,“爸爸,我听太奶奶和奶奶聊天说,妈妈怀了俩!爸爸,弟弟妹妹生出来,你和妈妈……会不会就不要我了?”

孩子纯真的担忧像一根小针,轻轻扎在肖承志心上。他停下脚步,把儿子抱高,让他与自己平视,眼神无比认真:“小傻瓜!怎么会不要你呢?你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宝贝,是哥哥!以后弟弟妹妹出来了,你还要帮爸爸妈妈一起照顾他们呢!咱们家,只会更热闹,更爱你!”

看着爸爸笃定的眼神,铭盛紧绷的小脸终于放松下来,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我可就放心啦!”孩子的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立刻想起了有趣的事,“爸爸,昨天铭星弟弟给我打微信视频啦!他说铭明弟弟(肖承功的儿子)可淘气了,爬树差点把腿摔断!八叔生气啦,罚他每天放学去机关食堂洗碗呢!哈哈!”

肖承志想象着大哥家那个皮猴被罚洗碗的场景,也忍不住笑了:“铭明这小子这么鲁的吗?你小叔小时候可是有名的斯文人啊……”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笑,大哥小时候的“斯文”,那多半是装的,自己和小侄子才是一挂的闯祸精。

剩下的日子,肖承志的主要阵地转移到了301医院的特护病房。他细心照料着待产的妻子秦颂歌。这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铁血将军,此刻化身成了最温柔的丈夫。削水果、按摩浮肿的腿脚、读胎教故事、低声细语地安抚妻子的情绪……动作熟练又轻柔,看得秦家来探望的长辈们啧啧称奇,连一向要求严格的岳父岳母都忍不住对李小云夸赞:“承志这孩子,看着是个糙爷们,心细起来比闺女还强!”

8月8日,清晨的阳光洒满京城。301医院妇产科特护病房外的走廊里,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肖镇难得地放下了手头所有工作,亲自到场。他穿着熨帖的中山装,虽然面色沉稳,但微微踱步的频率还是泄露了一丝内心的焦灼。秦家老爷子、老太太以及秦颂歌的父母也都早早到了,两家老人低声交谈着,目光时不时瞟向紧闭的产房大门。李小云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手里捻着一串佛珠,默默祈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走廊里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上午十点整,产房内终于传来了期待已久的声音——不是一声,而是前后两声洪亮而充满生命力的啼哭!

“哇——!”

“哇——!”

仿佛天籁之音,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紧张。肖镇踱步的动作猛地停住,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眼底深处涌动着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如释重负。秦家老太太激动地抓紧了老伴的手。李小云捻佛珠的手也停了下来,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安心的笑容。

很快,护士抱着两个襁褓走了出来,笑容满面:“恭喜首长!恭喜各位!母子平安!是一对龙凤胎!哥哥先出来,妹妹紧随其后!”

“好!好!好!”肖镇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洪亮,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他凑近看着两个皱巴巴、红彤彤的小家伙,眼神是从未有过的慈爱,“天选投胎小能手,真是好福气!”

取名的事,肖镇向来开明,绝不越俎代庖。病房里,稍微恢复了些精神的秦颂歌看着身边两个小宝贝,满心满眼的温柔。她看向守在床边的丈夫:“承志,名字你想好了吗?”

肖承志一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小拳头,一手虚护着女儿,想了想说:“哥哥就叫‘铭正’吧,肖铭正。希望他将来为人正直,光明磊落。”

秦颂歌微笑着点头:“正字好。那妹妹呢?我想叫她‘铭黛’,肖铭黛。黛色温润,希望她如山水般灵秀娴静。”

“铭正,铭黛……好名字!”肖承志俯身,在两个宝贝的小脸上各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的日子,肖承志彻底化身为超级奶爸兼模范丈夫。他照顾产妇细致入微,换尿布、冲奶粉、拍奶嗝,动作从生疏到熟练;哄孩子睡觉更是有自己的一套,低沉的嗓音哼着不成调的军歌,竟也能把哭闹的小家伙哄安静。他的表现,赢得了两家老人一致的、毫不吝啬的称赞。

几天后,病房里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港城的陈雪茹带着儿子肖承梁(肖承志同父异母的大哥)一家前来探望。宽敞的特护病房顿时热闹起来。

陈雪茹保养得宜,气质雍容,拉着秦颂歌的手嘘寒问暖,又看着两个小宝宝赞不绝口。李小云也在一旁,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让肖镇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李小云这次竟然主动和陈雪茹聊了起来。

“雪茹姐姐,你看这小鼻子小嘴,多像承志小时候啊!”李小云指着小铭正说。

“是啊是啊,小云妹妹,这眉眼像颂歌,清秀得很!一看就是美人胚子!”陈雪茹笑着回应,又看向铭黛,“哎呀,这小公主的皮肤真白,像雪团子似的,随妈妈好!”

李小云:“颂歌这次可辛苦了,怀双胎不容易。得好好补补,我炖了燕窝,回头让承志带过来。”

陈雪茹:“对对,补身体要紧!我这次也带了些花胶和虫草过来,都是港城那边顶好的,给颂歌补气血最好了!小云妹妹你炖汤的手艺。”

肖承功这次没有亲自回京看望自家一对侄子侄女,覃晶晶倒是回来了,她主要是参加八一央视晚会回来的,她有重要演出任务,压轴出场,演唱的是肖镇给自己小儿媳妇写的《走进新时代》和《江山》。

喜欢四合院局外人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局外人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