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1章 赵寿吉痛失爱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中国人送礼的传统:成双成对。遂先生所愿为关宁军盖一座室内篮球馆,是第二件的投名状,袁崇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弄成的,乃不悦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建造大师欠身抱拳道:“有。”

原来这位宁远军匠的师傅的师傅正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砖石建筑大师妙峰禅师,其早年间为陕西一寺庙盖过砖石结构无梁殿,在山西建过一座砖砌文峰塔,并有幸主导设计建造了宁夏镇韦州庆王砖墓。

能被藩王请去营造大墓,故所以不要怀疑其为宁远城建造一座砖结构无梁穹顶篮球馆的能力。

不怀疑,名师出高徒,妙峰的徒孙不可能差劲。

妙峰大师,号称佛门鲁班,前朝万历年顶级建筑大师。你若是个强闻博记的旅游博主就一定听说过大师的名号。你去峨眉金顶一定不会错过铜瓦殿,他设计建造的。你去太原永祚寺(双塔寺),见大殿及西塔,他设计建造的。你去中条山第一禅林蒲州(今永济)万固寺,仰望数座高大的无梁殿,他设计建造的。这么说吧,存世的明代纯砖结构殿堂均由妙峰法师主持建造。

造房子不算啥,其可贵在于基础建设方面。宣府(今宣化)23孔黄河大桥、陕西三原县渭河大桥、阜平普济桥、郭县滹沱河大桥、五台山清水桥和长达10里的会城大桥,都大师的手笔。可谓技艺超群济世利人,乃无限功德。

魏忠贤不禁要问了,“你师门专攻砖石,你为何转行做了木构?”

“回魏局话,之前砖石大构工程少之又少,接不到活啊。但为生计,小的不得已为之。”

也是。需求决定供给,市场引领专业。你个老小子要是跑去欧罗巴定能发家致富体现人生价值。听说那里建个庙要干上几十年上百年,你去了,两辈子吃喝不愁。

妙峰徒孙实话实说:其实不用远渡重洋,不用飘泊海上受那份罪,国内就有用武之地。之前接不到活,现如今接不过来的。江南江北天主堂、圣母堂遍地开花,西夷都希望用砖石来建。

专业对口,业务繁忙,那你为何不去挣大钱,却呆在宁远喝风吃土?

那不是没办法么,督师大人不肯放人,只好踏实留下为国效力。

袁崇焕大笑,“踏实戍边守关,你且走不掉。”--“那就请大师张罗下造一间砖构篮球馆。”

营造球馆不难,半年可成。耗时长是因为之前烧制城砖的火窑已塌,要么重新搭建大型砖窑,要么外购大青砖。要么...

“要么怎样?但说无妨。”

“要么营建一座力压群芳的大木构。大木料可以向鞑子求购,鞑子的哈剌温山中,数人乃至十数人合抱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

哈哈,疑难自解!关里关外就没见着几棵成材,我就说你宁远哪儿来的这么多木料,原来都是从后金那儿弄来的。好啊好啊,好你个袁崇焕,行事风格果然与咱一般无二。我喜欢!

“可以。这个哈剌温山,在我梁山地图里写作兴安岭,古木巨木取之不尽。”

“先生说笑了!不妥不妥。”

魏忠贤指了指堆场上的木材,“取鞑子的木料打造反打鞑子的攻城器械,有何不妥!?使得,做得。”

袁崇焕乃知对方意不在嘲讽,可还是闹了个大红脸。

“元素啊,你只要把钱备足,不多,3000两银子足够。我自叫施州的施工队来营造。”

第二件投名状才三千两银子,真不多。感念老头儿恩德,袁崇焕乃再次单膝跪地纳头而拜:“谢先生提点。”

湖广军走的陆路回武昌大营。

这日来到荆州境内,荆州府指挥使率一众军民列队路两旁相迎。

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回程中不见地方政府组织军民荷浆箪食,赵寿吉心里没好气呢。见荆州有动作,且阵仗不小,心中十分受用。

指挥使乃暗示:自己赶来劳军乃自发前来,非奉命行事,乃彰显自己对前辈的尊敬和爱戴。完了斗胆邀请平易近人的赵战神携一众干将屈尊入城喝酒吃肉。

谁特么高兴和你这无名小辈把酒言欢,滚一边去!

当然,对方这份情谊值得赞赏,说话不能太过直白。老赵只说自己要急着赶去常德会一会老朋友何钺。

“只恐要扫总兵大人的兴了,常德府何大人数月前丁忧还乡去了。”

何钺的老汉死了,不知道还罢,知道了却不能装聋作哑,得备下份白人情送去。送多少钱为好呢?这种事情么,何以解疑唯有于祥也。“老伙计,于文昌...这厮死哪儿去了!”

于祥千呼万唤始出来,告诉老赵行情价10两,你新近发了财,100两亦无不可。

“放屁!老子发的哪门子财!一堆的人头才换来几个钱。”

“可江湖上才不信哩,江湖只传言你赵寿吉在通州城外捞得百万之资。”--“老赵啊,这回你得打肿脸充胖子,人情不得少于50两。何钺那厮可啥事都敢做,啥事都做得出来,当心他背后大肆宣扬你老赵抠门。”

“对对,太对了。”--“啊呀,我说老伙计啊,我赵寿吉怎么能少了你。你若不在,往后这等事情我找谁拿主意哩。”

“少来。”于祥一指岔路口,“往左通衢大道去向武昌,往右走水路去向施州。于文昌当下欲右行。”

“真的要走?”

“真的要走。”

“果然要走?”

“果然要走。”

“罢罢罢,你走吧。走了就别想再回来。”

于详抱拳向赵寿吉行了个90度大揖,“放心,绝不会再回来。”

“本兵战前不避讳死字,就为唤起你老兄弟恻隐之心。如今你还是要走,叫我好不伤怀。”

赵寿吉此说有点催泪弹的意思。于祥这么个老江湖居然愣了,便不再嘻哈,半天才向老东家老朋友推心置腹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赵啊,于文昌韶华不再,我老啦!”

这回于详没有去给李冰当副手,接曹少聘书回施州筹建人寿与财产保险公司。因为曹少在信中大赞特赞于祥,言称其能力才干这么多年来有目共睹,怎么可以屈尊做二把手呢,要做就做正职一把手。

保险公司的成立要归功于胶皮安慰魏忠贤的那句无心之语‘战争属于不可抗力,保险都不赔的’。

曹少是这么盘算的:北直隶应该是个大市场。你看,后金军入关烧杀抢掠极大极好地培育了京畿乃至北直隶地区人民群众对人寿和财产险的购买需求,洪太同志真是神助攻啊!现如今部队开始了对辽东的轮战,把战火烧到了敌占区,不出意外后金将再无力叩关,人寿险和财险必将稳赚不赔!

开启保险行业,梁山司金融板块拼图就算齐了。至于证券,穿越众不敢染指。这玩意儿水太深,专业性(欺骗性)太强,太容易被资本操控。玩并购,谁能玩得过东林!信不信梁山股份今天挂牌上市,明天他们几个原始创始人就被踢出局。

大佬,就干一件事:把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地方。曹少想来想去,认识的人里头最斤斤计较、最只进不出、最厚颜无耻、最口若悬河、最能忽悠人的,排来排去当属于详。

既然这位爷是忽悠界的翘楚,那么怎么才能棋高一着把这位忽悠泰斗给拿下呢?此事在曹少处是个难题,在于泰森则不值一提。他教曹少如此这般的话术:这个活不难,梁山军几万人就是你首批人寿险客户。

于详一听,对呀,刀剑无眼,战士们肯定踊跃购买。此事没有万一,乃满心欢喜把这好活接了下来。

曹少坐在办公室里同样满心欢喜构思着保险公司未来的钱景,满心欢喜地等着于详前来报到。正陶醉其中,不曾想先等来了咋咋呼呼的魏忠贤一行人破门而入。

“魏局来了,坐坐,哎你不是去关外出差了吗?”

“回来了。”

“这么快?”

“轻车快马,日行千里。”

好吧!来者不善也:体育局魏太监、科学院徐耶稣、治安管理局覃鼠胆、审计局慕容老扣、文教部房大花心、民政部李啰嗦。等等,还有被围在中间面红耳赤的胶皮。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明帝国一六一六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