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望的引荐下,幽都府大族官吏们的代表们确实如愿见到了薛云。
而薛云的态度非常明确。
只要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都能既往不咎。
毕竟眼下薛云他们属于外来人,他需要这些人帮助自己维持幽都府的正常运转。
要知道哪怕戎人也要依靠他们才能安定治理幽都府乃至整个北境。
薛云能在东山府大开杀戒,不代表这一套同样适用于幽都府。
哪怕他看这些大族官吏再不顺眼都要徐徐图之才行。
有了薛云的保证。
这些大族官吏才总算放心下来。
“大人,您似乎不太喜欢他们?”
等到这些人全部都离开后,伴随在薛云身边忠实履行亲卫职责的崔建德斗胆问了句。
尽管薛云对待大族官吏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但跟在他身边久了,他的心情变化如何崔建德还是能敏锐觉察出来的。
“这无关喜欢与否。”
薛云神色漠然地摇了摇头,没有多做解释。
犒赏结束后的第五天。
余贵终于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侦查结果如何?”
当薛云见到他后第一时间便迫不及待询问道。
“回禀大人,这支戎人大军虽然途中短暂休整过一天,但最后还是全面撤回了草原,同时属下的人依然在尾随监视着他们的动向,以防戎人突然卷入重来。”
一路奔波下来的余贵精神都颇为萎靡。
“中途短暂休整过?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薛云闻言顿时若有所思道。
“大概是离开幽都府的第四天。”余贵回想了一下。
“原来如此。”
薛云当即了然。
不出意外的话戎人确实有麻痹他们突然杀个回马枪的意思。
只是后来为什么会放弃了?
因为戎人应该收到了薛云大败晋王援军的消息,这才使得戎人彻底放弃了夺回幽都府的打算。
“大人,不知接下来有何吩咐?”余贵恭敬的语气里都带着浓浓的疲惫。
“暂时没有,你先下去休息吧,有事我会派人喊你的。”
薛云倒也体谅余贵的辛苦。
明明是斥候的统领,结果还要屡屡亲自出马侦查在最前线。
这些天下来足够令他累得够呛了。
“那属下告退了。”
余贵心里舒了口气,赶忙便告退离开准备好好回去休息一番。
“薛将军,既然戎人已经退回了草原,那我们也该派兵进驻鹿门关,同时从东山府紧急调集兵马粮草过来。”
抽空赶来的卫超听到余贵带回来的情报后连忙开口道。
“放心吧,这些我会安排好的。”
薛云早都已经有所准备,只等余贵的情报。
戎人大军撤回草原,意味着他们都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完全集中精力对付中原的戎人大军。
“不知将军打算派谁前去驻守鹿门关?”
卫超眼里带着一丝期冀地看向薛云。
“高岳不善守城,而你又肩负着降兵的整编与训练,所以我打算亲自率军驻守鹿门关。”
薛云略作思索道。
“好吧,不知将军您打算带走多少兵马?”尽管卫超心里有些失望,但却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
“一千吧,剩余的兵马加上吕长史派来的手下应该能让你们稳住幽都府。”
出来的时候,薛云他们拢共率领了三千骑兵。
如今能战的兵马只有两千不到,其余的要么不幸战死,要么重伤未愈。
“再带上五百兵马吧,如今幽都府已经没有了防守的压力,单单依靠吕长史派来的手下以及官府下面的人便足以稳定幽都府,反倒是鹿门关随时都可能遭到大股戎人的威胁。”
卫超深知鹿门关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薛云本人绝对不能出任何意外。
“也行,缴获的粮草辎重还有多少?”薛云没有拒绝,转头便谈起了粮草问题。
“缴获的粮草还能供我们和降兵们吃上两个月,如果长明教接下来能稳定粮草的供给,我们都暂时无需担心粮草不足的问题。”
吕望和官府方面的人手并不在卫超的计算之中。
毕竟彼此互不统属,粮草供应自然要划分清楚。
尤其军粮必须是优先保障的存在。
“等到后续东山府兵马调来,你我也能轻松一点了。”
粮草的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了,但兵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不到两千的可战兵马,四千左右尚未可控的降卒。
一旦北面戎人重新整顿好杀回来,又或者南下中原的戎人紧急回援。
他们这点兵马完全不够看的。
同时幽都府内的大族官吏也需要警惕戒备。
当初他们能投降戎人,现在又能帮助薛云能下幽都府。
未来见势不妙也可能再次投降戎人。
这也是薛云为何不待见他们的原因之一。
谁赢他们帮谁。
三天后。
薛云便率领兵马赶往了望北道鹿门关。
当抵达鹿门关的时候。
放眼望去都是大火燃烧后乌漆嘛黑的景象。
之前幽都府的戎人派兵前来的时候,负责留守的斥候立刻按照命令烧毁了府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
大火一起根本难以扑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粮食焚毁,火焰都朝着四面八方蔓延。
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彻底燃尽,而鹿门关内大部分建筑也毁于一旦。
好在由石头砌成的城墙看上去并无大碍,仅仅是留下了烟熏火燎过的痕迹。
随着正式进驻鹿门关。
在派出斥候前往临湖广顺侦查之余,其他时间薛云都在整军备战,以防身在中原的戎人随时回援。
“报!幽都府来信!”
薛云进驻鹿门关的第六天,他没有等来戎人回援的大军,反而是等来了幽都府的消息。
“说!”
“山阳晋王率领五万精兵于前日南下,中原戎人大军忽然调整攻势直奔京畿。”
“嗯?这些都是哪来的消息?”
薛云闻言一怔,目光紧盯着前来报信的使者。
“回禀将军,这是卫校尉让属下带来的消息。”使者不敢抬头浑身颤抖道。
“卫校尉么……”
薛云想了想,如今卫超不仅肩负着操练整编降卒的任务,并且还负责防守幽都府的重任。
基本上只要不是什么大事都能自己决断。
这是薛云临走前专门赋予他的权力。
不出意外。
这些消息应该是吕望以及大族官吏们收集来转告给的卫超,而卫超又派人转告了自己。
论及消息的灵通程度。
薛云他们拍马也赶不上这些人。
尤其现在戎人对北境的封锁已经形同虚设。
“朝廷与福王凉王那边分出胜负了?”
根据眼下的情报薛云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回将军,属下也不清楚,因为卫校尉没有和属下说过这个问题。”使者紧张不安道。
“崔建德!”
薛云沉吟片刻当即做了个决定。
“属下在!”
“鹿门关暂时交给了,我需要返回幽都府一趟。”
“是!”
很快。
薛云当天便带着十来个亲卫骑兵紧急赶往了幽都府,翌日便顺利见到了卫超与吕望。
“消息我收到了,但我需要更加详细了解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行宫别苑的一处大帐里。
薛云目光灼灼地看着匆忙赶来的卫超与吕望。
“薛将军,消息是老夫提供给的卫校尉,有何疑问之处尽管问老夫即可。”
吕望郑重其事地站出来拱手行礼道。
“朝廷与福王凉王的战况如何?”
薛云也没有客气直截了当道。
“依旧僵持不下。”吕望想都没想便给了回答。
“僵持不下?那晋王和戎人又是怎么回事?”
薛云不由皱了皱眉。
一直以来晋王都秉持着坐山观虎斗好渔翁得利的想法。
谁曾想对方现在居然直接下场了。
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晋王绝对不会这么做。
“据老夫所知,楚王疑似趁着中原大乱派兵入京了……”
吕望轻叹口气道。
“……楚王可真是选了个好时候。”
薛云听后不由陷入了沉默,不知是嘲讽还是赞叹地说了句。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楚王一动手,晋王毫不犹豫便率兵南下直扑京城。
甚至极大可能说服了戎人与自己一道行动。
要知道整个大魏的诸侯王里。
率先谋反作乱的楚王无疑是实力最强大的藩王。
一旦成功让楚王占据京城,其他藩王想要夺回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最重要是掌握京城等于掌握了朝廷。
大义在手,天下我有。
不怪乎晋王会如此急切匆忙南下。
再不争的话,到时候他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
“局势越乱对于楚王反而越有利,老夫甚至怀疑,这一切都是楚王故意为之,目的便是为了迫使晋王不得不下场。”
吕望目光深邃道。
“如果楚王在关键时刻抽身而退……”
薛云顺着他的思路低声喃喃。
“那么朝廷乃至福王凉王都会一同把矛头指向勾结了戎人的晋王……”
“借刀杀人!”
“驱虎吞狼!”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基本上摸清楚了楚王意欲何为。
“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卫超忽然开口问了句,局势变换得太快,以至于他都有些犯迷糊了。
“守好城池,种好粮食,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只等他们分出胜负即可。”
吕望语气沉稳道。
说到底,这是皇家之间的一场内战。
福王凉王也好,楚王晋王也罢。
彼此都是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
贸然掺和进去绝对落不得好下场。
“不得不说,楚王的出手极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这让我们都有足够的时间调集兵力粮草。”
薛云根本不在意接下来可能爆发的诸王混战。
由始至终。
他的敌人都非常明确。
戎人!
唯有戎人才是他真正的心头大患。
好在薛云最担心的事情非但没有发生,而且肆虐中原的戎人大军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再威胁到自己。
不管诸王混战的结果如何,最后北境都能缓过好大一口气。
“看样子戎人是完全没把后路被断当回事。”
卫超沉声道。
“如果想要返回草原的话,可不止望北道一条路,何况戎人都是来去自如的骑兵,他们真想走的话,又有多少人能拦住他们?”
吕望依旧充满冷静。
望北道对于薛云很重要,对于南下中原的戎人却未必如此。
如果真想撤回草原,他们完全可以走其他通往草原的道路。
比如戎人和晋王达成了结盟。
那么他们都能借道山阳回到了草原,途中还不用担心遇到阻碍与袭击。
只要顺利回到草原,来年便能重振旗鼓集结兵力再收拾薛云也不迟。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绝对不能放这支戎人大军回到草原!”
薛云深知放跑这支戎人大军的后果。
只要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一旦放他们回到草原,来年又能组建起一支兵力更加强大的军队。
到时候面对这样一支卷入重来的戎人大军,他也只能依靠死守才能抵御住对方的入侵。
“此事谈何容易,戎人向来狡诈奸猾,他们是不可能真为晋王卖命的,关键时刻,他们可能会先卖了晋王。”
吕望实在太了解戎人了。
就戎人的尿性,晋王沾上他们只能祈祷自己能一直赢下去。
否则戎人势必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对方。
“吕长史说得没错,何况眼下八字还没有一撇,谁知道朝廷福王凉王会不会和晋王戎人联军打起来,若是福王凉王选择联合了晋王,那么……”
说到这里,卫超都不敢再说下去了。
“这倒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薛云微微颌首不再深究。
他在幽都府待了两天便重新返回了鹿门关。
根据斥候最新的汇报。
戎人已经全面撤出了临湖广顺,甚至广顺关外方圆数十里都已经不见戎人的踪影。
这意味着戎人确实全面收缩了兵力准备直扑京城。
随着北境与中原的封锁彻底解除,一个个消息都开始如雪花飞来。
无论朝廷还是其他藩王。
基本上每隔两三天都会有新的动静传来。
面对气势汹汹直扑京城而来的戎人大军。
朝廷自然是号召天下勤王。
连带着薛云都收到了朝廷发来的勤王诏令,命他立刻率领所有兵马进京勤王。
喜欢大魏第一武卒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魏第一武卒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