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帝对照着这个半成品画了一副珍珠凤冠的图样,君后看过后十分的满意。
接着,永明帝就宣了内侍省和尚宫局的管事到景幽宫,把图样和半成品交给他们。
邵云安还拿出了一袋子的极品珍珠,有黑色、金色、白色三色,还有打磨好的小水晶珠子。
永明帝交代,过年前务必把这顶凤冠给君后做好。
等到人前脚走,后脚永明帝就赏赐了邵云安许多白珍珠、水晶珠子还有宝石。
永明帝册立代齐攸为君后时,封后大典很简单,凤冠用的是永明帝的母后留下的凤冠。
这阵子君后接见命妇、正君时戴的就是这顶凤冠。
被废的段氏,当初永明帝以国库空虚为由没有办封后大典。
为了稳住段家人,永明帝赐给段氏的凤冠极其奢华。后段家被一锅端,那顶凤冠也被永明帝命人给熔了。
永明帝其实是念着要给君后重新打造一顶凤冠的,结果他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邵云安就先动了。
天冷,君后也心疼侄子,只让邵云安做了午膳就让他回去了。
不过临走前,邵云安在小厨房煮上冬虫菌子鸡汤,给君后晚上享用。
邵云安出宫了,今天在宫中轮值的是大金。
永明帝又站在了桌后拿起了毛笔,说:“云安给你打造了一副珍珠的凤冠,朕再让人给你打造一副纯金的凤冠。
镶嵌云安送进宫的红珊瑚,这样与朕的龙冠就更相配了。”
永明帝的龙冠都是纯金打造,最多镶嵌几颗宝石或白珍珠。
男妻在第一次服下孕果后就会改变体质,不会再有胡子,喉结也会停止生长,声音也会变得柔软。
君后的年龄比永明帝小,是以侍卫的身份来到永明帝的身边。
当初君后的心思很简单,就是保住这位可怜太子的命。
他还想着等太子继位后,他便可以仗剑走天涯,笑傲一番江湖众客。
结果永明帝对君后先起了心思,然后一步步把对方变成了自己的枕边人,却也因此连累得对方几乎丧命。
永明帝力排众议册立代齐攸为后,又何尝不是心有愧疚。
他把那样一个洒脱俊朗的男儿变成了男妻,让对方原本充满男儿气概的容颜因要为他生儿育女而变得阴柔。
君后的身体一天天败坏,永明帝恨伤害了君后的人,更恨的却是自己。
邵云安送来的柚子茶,不仅救了君后,更救了永明帝。
一颗仙果,更是让永明帝与君后有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永明帝变年轻后的种种不着调,又何尝不是想要弥补他与君后错过的那段青葱时期。
那个时候的永明帝是苦闷艰难的,即便他与君后相爱,两人也难心情明媚。
现在不一样了,国库渐渐充盈,他自己的私库也有了固定的进项,君后的身体好了,还怀了孩子……
永明帝一手搂住君后的腰,畅想:“以后,朕每年给你打造一副凤冠。”
君后抬手握住永明帝的手:“云安给我做了一副,陛下又要做一副,我还有一副,三副够了。”
永明帝:“不够,朕的君后有再多凤冠都不够。”
永明帝和君后在景幽宫恩恩爱爱,邵云安裹着斗篷,缩着脖子赶紧回了将军府,怀念阳光沙滩太阳镜的日子+N。
天冷了,妮子也就不用进宫学习了,要邵云安看其实也学得差不多了。
妮子每天在府里就练练琴,跟着家中的长辈学学字,看看书,邵云安如果有空也会教她。
晚上,三个孩子基本都会进空间看看书,主要是“开小灶”。
蒋沫熙连着三个晚上没回来了,老将军要没回来,显然是“私务坊”有事忙。
邵云安也挺同情这一老一小的,但奈何都是打工人,没得选择。
乌甀公主离京后,大山部落那边就没消息了,不过那位叫乌啬的大商人还留在京城。
其实不止是他,参加过第一场拍卖会的鲜鹿国和大山部落的许多商人仍旧留在京城。
甚至很多人都在京城买了房子,做好了长期留守的准备。
即便是商人本人回国了,也留了心腹在京城,就等着拍卖会上还会有什么好物。
邵云安在忠勇村的这段时间,拍卖行又开张过两次,不过火爆程度明显不能与第一场相比。
在邵云安和王石井回京后,年底忠勇侯府的货物还会在拍卖会出一次的消息“不胫而走”,燕国本地都有不少南北的商人来到了京城。
这一场拍卖会,邵云安决定在小年那天举办。
秀水红茶、大红袍、“醉花间”是重头戏之一,还有一样重头戏就是葡萄酒。
空间里的葡萄酒酿造的时间可以拿出来卖了。
陈三礼拿来的葡萄酿造的酒,邵云安打算留够时间后拿去云龙阁销售,因为葡萄的品质达不到他的要求。
但有陈三礼的这些葡萄在前,那邵云安就能光明正大拿自己的葡萄酒出来了。
羊奶子酒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醉花间”,邵云安给自家的葡萄酒取名“瑶池露”。
只要喝过自家的葡萄酒,没有人会质疑“瑶池露”的真实性。
帝师府,翁老帝师说了声谢,从夫人手上接过一碗花胶补气甜汤。
舀起一勺喝下后,翁老帝师赞赏地说:“味道不错。”
翁夫人帮着收拾桌上的纸张,说:“瑶儿去了一趟忠勇村回来,却是喜欢上下厨了。”
翁老帝师道:“喜欢下厨好,喜欢下厨就会喜欢上吃,你看她现在的气色多好。”
翁瑶和离归家的时候,下巴都是尖的,脸上也没多少肉。
现在确实面容圆润,面色也是白里透红,老帝师和夫人看得如何不高兴。
这个时代的女人可不讲究什么白幼瘦,要有肉、要富态、要圆润才是美,才是福。
外面的雪花扑簌簌地落下,老夫人过去把开着一条缝的窗户又稍稍合上了一些,不让过多的冷风吹进来。
翁老帝师不由念了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翁老夫人回头:“什么?”
老帝师吃下一块花胶,说:“没什么,只是有些感触罢了。”
不知多少年了,这是老帝师第一次能在这样的大雪天里还能安然坐下来喝一碗汤。
翁夫人回来继续整理夫君的书案,看一眼夫君两鬓返黑的头发,她的嘴角是遮不住的欣喜。
翁夫人不知自己与丈夫能续命多少年,但她想,她与夫君一定可以看到盛世的到来。
雪花打在窗户上,翁夫人感慨:“也不知这雪何时能停。”
临近小年,雪却是一场接着一场,京城及周边不少地方都受了雪灾影响。
翁老帝师道:“瑞雪兆丰年,今年该是个丰收年。”
不同于往年,对今年京城的这一场场大雪,老帝师心里却没有过多的忧虑。
今年的雪确实大,但今年冻死、饿死的灾民一定会是燕国开朝以来最少的一年。
兴,百姓亦苦,但他相信,有皇上,有那个人,大燕的江山会越来越兴盛;
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对燕国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天灾就意味着艰难甚至是死亡。
今年大雪中虽仍有人冻死,仍有人被雪压垮的房屋压死,但相比起活下来人的来说却可以忽略不计了。
大雪压垮了百姓的房子,守灾的百姓在救济所里却能吃上热粥,有衣穿,有被盖。
对未来的日子,百姓们也没有不见希望的茫然与绝望。
救济他们的人说了,等雪灾过去,朝廷还会给他们安置住处,会给他们发银子让他们恢复耕种。
受灾的百姓们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但一天天过去了,抵达救济所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人抢食物,没有人趁此刁难欺凌他们。
户部临时组建的救灾司内,慕容世子正在忙碌地安排手下的人马下一步的任务。
自雪灾发生后,慕容世子和忠勇侯王石井就被永明帝调回了京,命他二人一起负责京城救灾一事。
以往有天灾,都是户部主导,工部、吏部配合。
这回,永明帝却是单独分离出一个救灾司,归属户部,但户部却不能直接干预,只负责出钱。
慕容世子与王石井一起协作,统领救灾一事。
此时的慕容世子已经看不到当初的肥胖,整个人瘦了几圈不说,皮肤都黑了好多。
现在再看到他,若是不相熟的,谁也认不出他是曾经的那个慕容世子。
对此陈艾都不知心疼过多少回了,慕容世子却是极为高兴,甩掉了一身肉,步伐都轻松了许多。
自从接管实验田后,慕容世子就一直又忙又累,但他却觉得这日子是前所未有的充实。
从雪灾发生起,由忠勇侯带头捐款,到君后的“救助基金”拨出救济款。
之后,又由邵云安联合几家的内眷夫人、正君发起救灾义演。
就是红街上的妓子们都纷纷加入到义演中,为雪灾募集资金。
再之后,从银两,到被褥,哪怕是富贵人家不穿的旧衣裳、旧鞋都可以捐出来。
雪灾发生后,邵云安就跟君后提了几个救灾建议,君后不仅采纳了,还进行了扩展。
蒋康辰负责后勤物资的采买,慕容世子与王石井负责对外。
这一次的救灾方式可谓是发动了朝廷内外所有能发动的。
忠勇侯和瑞郡郎那两个喜欢“折腾”的带头捐款捐物,谁敢落后?就算心里不愿意,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吝啬。
邵云安把空间里稀稀拉拉长的草药都拿出来交给了王石井,让他拿去给灾民们煮汤、煮水喝。
熬过了冬天,等到开春天暖了,就可以考虑灾后重建了,不过前提是灾民得活下来。
慕容世子高兴能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事,能做一些不堕王府声誉的好事,他也很自豪。
翁老帝师能安心在府中喝一碗汤,也是基于此。
京城的街道,刚刚清扫出来的街道又被大雪覆盖,可是街道上却看不到流离的灾民。
贫民区的房屋几乎都被压垮了,隶属于救济司的官兵们正在冒雪清理建筑垃圾。
很多以前住在这里的百姓们在一旁等着从自家的废墟中再扒拉出什么能用的东西。
开春之后救助基金会再拨出一笔款子,国库也再出一笔钱,统一盖一批灾民安置房。
房子不求多大,只求具有一定的抗灾能力,安置房的图纸已经由皇帝盖章送到工部了。
这一回的救灾方式不是没有官员站出来反对,首先就是太花钱,户部会捉襟见肘。
不过杨砚这位户部尚书站出来表示坚决支持皇上的决定后,那些反对的官员也只能干瞪眼。
年底敕南府给国库缴纳了一大笔的税银,君后的救助基金和忠勇侯府出了大笔的救灾银,户部还真不至于捉襟见肘。
而之后,京城的灾民秩序井然,没有流离失所,没有易子而食,没有满街乞讨,也没人再公然反对了。
所以,小年的这一场拍卖会也是极其重要。
只要开得顺利,那么不管是“救助基金”还是忠勇侯府都能得到资金补充。
喜欢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