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小弟弟,”丁遇春指着李娜的孩子,“这孩子名叫旺旺,你看他乖不乖?爷爷跟他妈妈有话说,你能不能帮爷爷带一下弟弟?”
丁遇春跟杨弘文说话,就跟哄孩子一样,更让李娜确信,眼前的年轻男人有点问题。
杨弘文乖乖点头。
走过去拉起旺旺的手,想把他带走。
旺旺不愿意,扎进李娜的怀里,任由李娜怎么劝说都没有用。
杨弘文也不恼,跑出去把自己的相机拿过来,播放里面的视频,自顾自坐在一旁看,旺旺听到声音,好奇地瞄一眼,又一眼。
杨弘文一个劲地自己在那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旺旺大概徘徊十几分钟,才小心翼翼凑过去和杨弘文一起看。
两个人都不说话,探着头看相机里的世界。
然后杨弘文对着外面拍一张照片,旺旺看见了,他又出去拍别的地方,旺旺就跟着他一起去了。
两个人全程都没什么交流。
丁遇春来杨沟村之后的第一个病人就是杨弘文,杨弘文出现智力问题,是因为小时候发烧错失最好的治疗机会导致的。
目前国内外脑领域的医学可以说是发展困难,自闭症,孤独症,失语症,甚至是智力低下等……
这些病都没有太好的治疗手段,只能寄希望于康复训练。
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孩子家常投入金钱时间,事实上,这些投入有可能是收不到好的回报的。
所以,像李娜这样检查出来孩子有问题,另一半要离婚的,在有问题的孩子家庭中并不少见。
大多数母亲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就像是李娜这样。
见儿子出去跟人玩,李娜眼泪就没停过,扑簌簌往下掉,擦都擦不干净,丁遇春给她抽纸巾,李娜又哭又笑地说:“我这是太高兴了。”
丁遇春明白,他问李娜道:“你先别哭,我还没说一定能把他给治好。这事儿我不能给你打包票,你看见刚才的孩子了吗?他跟你儿子一样,自闭症。咱们国内有一种观念哈,就是自闭症的孩子是傻子,智力低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很多自闭症孩子被当成傻子是不正确的。”
“只要接受康复,被训练,许多自闭症孩子也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我跟你说,想让你儿子回到从前聪明伶俐的样子,不是没可能,只是可能微乎其微,我说话直接点,你是个普通人,没钱没时间,咱恢复成那样不现实。”
“但是呢,你可以换个角度想想。任何家长养育孩子,就跟动物界养幼崽一样,都希望孩子长大能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只不过咱们人类进化超前一步,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给父母带来荣誉。”
“从今天开始,你别把目标放太长远,你就想着给他训练出独自生存的能力就行,听明白了吗?”
“把他当个人来看,而不是一个需要照顾的、时时刻刻离不开你的婴儿看,你看,他没在你旁边,不也能生活很好吗?”
丁遇春说了很多,李娜顺着他的视线看外面,旺旺从杨弘文手里接过相机,正在摆弄,像是不明事理的小猴子一样。
李娜听明白丁遇春的意思了,孩子治不好,可也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丁遇春教李娜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每周来扎针一次,直到孩子的一些癫痫症状被治好,那他就可以像个正常孩子一样,去锻炼说话,锻炼生活能力了。
带着旺旺离开杨家的时候,李娜还有些懵,她哭得眼睛都肿了,心里的高兴骗不了人。
她已经问过了,村里就能租房子,价格也不贵,她们租一个单间住,一个月一两百就行。
她本来以为找丁遇春看病会挺贵,结果花这么长时间,就给她开了一副药,知道她没地方住,还说熬好了她带着孩子来喝就行,总共花不到五十块钱。
李娜之前在深城上班,为了养家糊口给儿子看病,她一天要打三份工,白天就把儿子放在家里,用链子把他拴着,放动画片给他看。
怕他吃东西卡着,她不在家时,也不敢给他吃的喝的,就跟养什么小动物似的。
李娜知道孩子苦,可她实在没办法,幸好有好心邻居还能帮忙照看点。
她手里攒了一些钱,想着要在杨沟村住一段时间,不如干脆把深城那边的房子给退了,东西就让邻居大姐帮忙寄过来。
那边房租还有一个多月到期,好好跟房东求个情,兴许还能退她三五百块钱。
李娜很快就在村里找好了房子,知道她情况的村里人十分热心,租给她的房子就在村中心,据说刚简单装修过,没什么甲醛,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房租,包水电费,后院还有一块菜地,顶多两三平米,房东是个年纪挺大的老婆婆,连着菜地一块租给她,让她能在家里做饭吃。
代价是李娜要帮她照顾其他菜地,平时浇浇水除除草就行,不用施肥的。
村里的菜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不打药,青蛙一多起来,虫子就少了。
李娜觉得自己捡漏了,这里锅碗瓢盆都有,她和邻居大姐也说好了,把她东西寄过来,房东人也很好,明明她提前退租影响房屋租赁,还是把剩下一个多月的房租都退给李娜。
一天之中遇到这么多好消息,李娜心情大好,觉得人生又能看见希望了。
像李娜这样的家长数量可真不少,夏芜低估了有孩子的人,现在不比从前,孩子少了,也金贵许多,孩子有点小毛病就去医院,要是有点大毛病,四处求医更是多见。
李娜来没过多久,就和村里人混了脸熟,她把儿子放出家门,只要他不碰什么危险的东西,就任由他在村里乱跑,看花看草,看小孩玩耍。
一开始李娜还有些提心吊胆,可慢慢她发现,农村就是比城市更适合孩子玩耍,村里没有车水马龙,大人们都是脸熟的,就是靠近河边,也会有村里的大人在附近多注意些。
于是李娜就放心下来,开始改造自己和儿子生活的小屋,给村里人打好关系,然后给自己找了个活干。
杨国恩的烧烤摊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天下午四点半出摊,应顾客强烈抗议,不得不改成下午三点出摊,营业到夜里十点,他们这地方是乡下,天天往这里跑吃烧烤的人其实也不多。
但奈何放暑假,来附近村子租房带娃的人真不少,这些习惯夜生活的城里人,每天晚上跟夜猫子似的,也不睡觉,镇上电动车车行干脆推出租车服务,一百块钱就能租车七天。
于是那些城里人,闲着没事就骑着电动车四处溜达,来杨国恩的烧烤摊吃烧烤,一吃吃到十二点,常有的事。
杨国恩不至于跟钱过不去,他的烧烤摊也行当初的夫妻档变成多了三个员工,一个帮他烤串的大厨,是他老婆的堂弟。
还有串串的,上菜的两个大姐。
五个人忙活一个烧烤摊,还有些忙不过来,杨国恩算算自己挣得钱,感觉还能再请个人。
正巧李娜厚着脸皮四处问有没有需要帮工的,杨国恩知道她是带孩子求医看病的,于是就让她留在干活,一个月三千块钱。
时间还算自由,工作量也不多,最重要的是陪孩子的时间多了。
李娜对此非常满意。
夏至亲自负责中药堂的修建,事实上他和马方舟的工作室,承担了不少村里房屋的修建任务。
来这里玩的外地人越来越多,许多当地村民想要进行房屋改造,做点小生意,挣点小钱,难免要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搞得漂漂亮亮的,才能把生意做起来。
于是马方舟和夏至就忙起来了,他们把郝堂上个世纪的老建筑给改成民宿,中古结合,老少皆宜,同时兼具古典和现代化的美感,属实是审美超过村里人几十年。
他们接的单子都排到明年了,就这还抽出时间给夏芜画出中药堂的设计图来。
中药堂坐落在村里公共区域,占地面积约有两三亩地,分前院后院,上下两层,古式建筑。
楼下是坐诊台,楼上是病人休息、熬药,做康复治疗的地方,后院是员工休息室,药仓,前后两个院子用木制连廊连接,以免下雨不方便通行。
前后建筑中间的天井,中间有一个亭子,四周可以晾晒药材。
总而言之,非常的古香古色,但又不显得过于突兀。
尤其是药堂前面的一棵柿子树,本来施工队只要砍的,可夏至让人把柿子树保留下来,站在二楼上又是一处景观。
东华镇上施工不断,有很多工程队,很轻松就匀出来两个工程队,先把中药堂给建出来。
杨沟村越来越热闹,不知为何,本来籍籍无名的村庄,就是很能吸引人。
王忠呼朋唤友,想多叫些人来这边凑热闹撑场子。
另一边呢,马学庆上次来杨沟村蹭饭,回去没两天,就想罢工不干了。
他算是想通了,自己这些徒弟,大的都四五十了,整天还依偎在他身边,干活,是真没野心呢,还是他管束的太严格了呢?
马家菜馆,总不能一直要他在,那万一他死了呢?
马学庆想挺久,这日趁着大清早不忙,就把四个徒弟给叫来开会,该分的分一分,想单干的就单干,去开分店,干什么都无所谓,不想离开的,就继续守着马家菜馆干,这里有客源,只要别瞎胡搞,肯定不会饿死。
至于马学庆,他要退休,颐养天年了。
徒弟们先是哀求,不愿意他退休,耐不住马学庆是认真的,随后大徒弟和三徒弟说要拿股份去单干,二徒弟和小徒弟想继续守着马家菜馆不愿离开。
马学庆找来律师,没过多久就把这个家给分好了。
老马不打算炒菜了,要走之前,亲自下厨给以前的老客人再做一顿饭,那些吃他饭菜一二十年的老餮们,被他挨个打电话邀请过来。
知道老马要退休了,大家都很不舍。
分别在即,老马这心里啊,是真不好受,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决定。
谁知道张大厨头得知他退休要来杨沟村,“嘿”了一声,“你这老小子,是不是算好了?”
马学庆:“算好啥了?咋,你怕我过去抢你饭碗啊!”
张大厨头跟他拌嘴,接着才说正事:“就刚刚,小芜还给我打电话呢,问我有没有好厨子推荐,说她山上做饭那丫头,怀孕了,我正想着要不不干食堂去她那里干,谁知道你就打电话过来了。”
马学庆眼睛一亮:“王月霞怀孕了?”
她年纪可都不小了吧!
不过这可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过来,马学庆一想到去夏芜那山上能有这么多好吃的,顿时伤感全无,只想赶紧买票过去。
他一辈子无儿无女的,就那么一套老房子,丢给徒弟打理就行了。
于是给小徒弟发个消息,自个买票就过去了。
王月霞怀孕的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来,去年还是老光棍的杨大懒,要当爹了!
话也不能这样说,早在杨大懒和王月霞结婚时,王月霞和前夫的几个孩子,就已经是杨大懒的儿女了。
杨大懒对那几个孩子很好,就跟对亲爹似的。
也不管孩子们叫不叫他爹,反正他表现的可圈可点。
自从和王月霞结婚之后,他是一天懒觉都不睡了,杨大懒变成大勤快,门口的泥巴地都能让他扫的干干净净,儿女说想吃油条,大清早五点多就骑车去镇上买。
他对儿女们好,王月霞看在眼里,对他更好,虽说王月霞年纪挺大,今年都三十五六岁了,算是高龄产妇了,可她愿意给杨大懒生,怕他没有自己的亲儿女,以后被别人笑话。
所以王月霞要给杨大懒生孩子,村里人都知道,早晚的事。
也有些好事的调侃王月霞,就不怕杨大懒有自己亲生孩子了,对她前夫的孩子就不好了?
王月霞才不怕呢,她自己能挣钱了,怕啥?
就是杨大懒再跟她离婚,她也有信心能把所有孩子养的好好的。
杨大懒恨那些碎嘴的,专门跑人家家门口,说自己要做出那样的事,就不是人!
王月霞怀孕两个多月才发现,大清早她在准备早饭呢,说自己有些腰酸,吃早饭的时候又没胃口,还以为自己生病了。
齐炜带着王宝玉和董瑞来吃早饭,听到她说的话,王宝玉就说自己会按摩,可以给王月霞松解松解。
董瑞医术靠谱些,说可以给王月霞把脉,看是不是感冒了什么的。
他俩都有点小本事在身上,目前还在潜心学习中,还没出诊,但是闲着没事就给山上老人把脉,拿他们练手。
王月霞也没客气,坐那让董瑞把脉,谁知道这年轻人把了半天,眉头越来越紧皱。
他问王月霞:“姐,你多大了?”
“我多大了你还看不出来啊?都要四十了。”
董瑞挠挠头,他确实看不出来,王月霞长得不显老,但她儿女大,十好几岁了,董瑞知道。
但王月霞怎么会有喜脉呢?
董瑞觉得是自己学艺不精,不敢断言,只能道:“要不等会我师父来了,让他给你看看吧。”
王宝玉也试着给王月霞把脉,没一会儿得出结论:“这是喜脉啊?”
董瑞皱眉:“是啊,怎么会是喜脉呢,不应该啊?”
“喜脉是怀孕不?”
“是。”
“那怪不得!我就是怀孕了呗!”王月霞高兴地站起来,乐呵呵的,“我都两个月没来事了,我还以为是延迟了,没想到是怀孕了啊!”
董瑞和王宝玉都愣了,他们以为王月霞这么大年纪应该不想生了。
两个人来没多久,对村里的事知道的还不多。
紧接着就被科普一番。
杨大懒知道媳妇怀孕,一蹦三尺高,连根菜叶子都不想让王月霞碰,说要辞职回家养着去。
夏芜知道自己的得力干将怀孕了,很是高兴,可又有点发愁找谁接替王月霞。
村里的会做饭的妇女一掐一大把,可说白了,她们就是会把饭做熟,要把饭做的好吃,还要像王月霞这样有精力耐心研究菜谱学习进步的,真是不多。
要不然夏芜也不会给王月霞开这么高的工资啊!
王月霞是高龄产妇,肯定要小心注意,当主厨给一百多人做饭是不太可能了,更何况正式员工是有产假的。
夏芜想了想,决定再请个厨子来,接替王月霞的工作,让她暂时退居二线。
王月霞为此还很担心,怕自己生完小孩地位不保,工资减少。
夏芜为了安她的心,给她发了五千块钱生育资金,还承诺等她生完孩子想正式开始干事业,就把做包子点心果酱之类的工作全权交给她,带着一群妇女努力搞事业,也挺好。
王月霞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养身体。
杨洪恩给她看了,说她身体素质不错,按时去镇医院建档做检查就行。
夏芜打电话给张大厨头,想请他帮忙找厨子,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把马学庆这尊真神给请来了。
听说马学庆想要做山上大锅饭的厨子,夏芜口水那叫哗啦啦地流啊,当即答应下来。
马学庆这厨艺可不是吹的,实打实练出来的手上功夫,一道小青菜都能让他炒的惊为天人,更别说山上的鸡鸭鹅落他手里,真叫没白死。
马学庆除了做饭也不做别的,一天天闲着没事就去山上乱转,看看鸡鸭鹅,看看牛羊,想吃什么就借着做饭的名义给自己做什么。
他问夏芜,鸡鸭鹅都养了,怎么不养点猪呢。
“你看你这山上,多适合养猪啊,弄个沼气池,还能供电供气,猪还能杀来吃,养点跑山猪绝对没什么问题。”
就山上每天产出的烂菜叶子,还有泔水之类的,都够养许多猪了。
夏芜这人可听劝了,说养啥就养啥,没别的,就因为好吃!
在山上围起来一块地方,靠近水,猪自己就能把山地拱成泥窝窝,吃住都在山上,喝的还是掺了灵泉的河水。
夏芜已经能想到等到过年的时候,这些猪该有多香甜可口了。
马学庆答应她,等过年杀羊给她烤全羊,还能做烤乳猪,烤猪排……
夏芜光是想想就直流口水。
安娜家里人在杨沟村待了十天左右,给他们看农场的朋友有事要离开,他们不得不提前回国,临走的时候拉着夏芜絮叨,强烈邀请她去国外农场转一转,到那时他们会给予同样热情的招待。
这些老外从杨沟村买了很多特产回去,包括村里的编织品,为此国际运费都出了不少。
在他们离开一周后,安娜找到夏芜,无奈地对她说,能不能多做一些凉席和手工编织物,她爸妈带回去的特产实在太受欢迎了,现在不止是他们的家人朋友,就连朋友的朋友都想要。
国外空调的价格不便宜,安装空调的费用更是高,更别说电费了,又是一笔让人肉疼的支出。
再加上他们那地方一年到头热的时间也不算太久,安装空调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很多家庭就狠不下心来安空调。
夏芜村里产出的凉席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怕热?没钱安空调?那就睡凉席啊!
这些用天然竹子做成的凉席,躺上去就像是躺在井水里似的,冰凉,让人在炎热的夏季爽上天。
夏芜似乎发现了又一个挣钱的门道。
她答应安娜,说自己最近会找一找出口的门道,到时候说不定会多出口一些竹席到国外去。
老外不是傻子,他们也买过不少凉席,但那些凉席根本就没法和夏芜村里产出的凉席相比,睡久之后又热又黏,根本起不到降温的作用。
村里的工作已经接近饱和了,蔬菜包,种地,馒头……
可村里需要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夏芜必须制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出来。
在她看来,出口村里的凉席就是一门非常不错的生意。
不过在此之前,她需要找一个懂得外贸的人才。
喜欢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