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9章 鬼市医灯照尘寰,墨卷丹书定国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鬼市医灯照尘寰,墨卷丹书定国安

紫宸殿烛影摇红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紫宸殿的铜鹤灯突然爆出三朵灯花,火星溅在金砖上,烫出三个极小的孔洞。孔洞中渗出的青色雾气在烛火下扭曲盘旋,细看竟似无数细如发丝的虫豸在游走,所过之处,金砖表面浮现出淡淡的黑色纹路,与医箱竹简上的北斗七星纹隐隐呼应。灵枢捧着青铜医箱跪在冰凉的金砖上,膝盖下的砖石传来一阵细密的震颤,仿佛地底深处有巨物在翻动,箱底的青铜环与地砖碰撞,发出 “笃笃” 的轻响,节奏竟与《墨经》记载的 “地脉律动” 完全吻合。

箱中摊开的《墨道公共卫生考》竹简泛着幽光,竹简边缘镶嵌的陨铁薄片在烛光下流转着暗紫色光晕。灵枢眼角的余光扫过殿顶藻井,那幅由夜明珠缀成的星宿图中,北斗七星的 “天枢” 星突然黯淡下去,与竹简上对应位置的纹路同时泛起寒意。他喉结微动,想起昨夜鬼市药婆塞给他的那包药渣,此刻正藏在医箱夹层里,散发出若有若无的腥气 —— 那气味与三百年前墨家殉葬坑出土的青铜瓶中残留物一模一样。

他偷眼打量龙椅上的太宗皇帝,目光如探冰的银针般锐利。皇帝鬓角的银丝并非灰白,而是泛着种诡异的青黑色,在烛火下流转着金属般的光泽。灵枢指尖下意识地收紧,医箱的铜环在掌心硌出红痕,去年瘟疫期间为皇帝诊脉时,这银丝还只是浅浅几缕,如今竟已蔓延至耳后,像是有什么东西正顺着经络往上爬。昨夜鬼市药婆那嘶哑的声音又在耳畔回响:“龙体欠安,非药石可医…… 那东西以龙气为食,三百年了,终究还是藏不住了……”

这时,袖口突然被三根指尖轻轻勾过,力道分毫不差地落在 “列缺穴” 上 —— 这是墨家 “三指问厄” 的暗号,食指按穴为 “察”,中指勾动为 “危”,无名指轻扫为 “急”。灵枢眼角的余光斜斜扫去,见素问垂着眼帘,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看似在整理衣袖,左手却在袖中捏出个道家 “三清指” 的手诀:拇指扣无名指根,食指中指并拢上翘,小指微屈如钩。这手诀是墨家传人与道家术士合用时的秘号,唯有遇到 “阴阳相噬” 的邪祟才会施用。

更令他心惊的是,素问拇指与食指相扣处露出的半枚青铜符契,边缘雕刻的 “雷纹” 正在微微发光 —— 那是墨家第七代传人特有的标记,符契上的朱砂点在烛光下流转着血一样的色泽。灵枢不动声色地将医箱往左侧挪了半寸,箱角的矩尺纹恰好对准殿柱上的暗纹,那暗纹是用西域 “龙血石” 粉末绘制,在特定角度下会显出 “听风” 二字。他食指在箱盖的 “天枢” 刻度上轻叩三下:第一叩重若敲钟,问 “气”;第二叩轻如落雪,问 “形”;第三叩快慢相间,问 “时”。

素问立刻以膝盖在金砖上轻磕两下,第一下短促清脆,应 “阴煞”;第二下沉闷悠长,应 “龙椅”。两人指尖与砖石的碰撞声混在殿外的风声里,连侍立一旁的内侍都未曾察觉 —— 那内侍腰间的玉带扣突然闪过一丝黑气,与皇帝头顶的气息如出一辙。

皇帝捻须的动作看似从容,指腹掠过胡须时却带起一缕极细的灰黑色粉末,落在龙袍的明黄缎面上,竟烧出一个个针尖大小的孔洞。灵枢的目光落在皇帝眼下的青影上,那青影并非淤积的血气,而是呈现出种半透明的质感,靠近鼻梁处隐约可见细密的纹路,与工房铜镜中墨渊面具上的裂纹完全相同。他忽然想起《墨道医经》中的记载:“煞侵君身,先蚀龙气,再噬神魂,其色青黑,其形如网……”

素问忽然轻咳一声,宽大的袖袍扫过案面时,一枚薄如蝉翼的铜片顺着案沿滑下,在空中翻卷着飘落,恰好停在灵枢膝前。铜片使用 “血沁铜” 所制,这种铜需以墨家传人精血浸泡七七四十九日,寻常人看来只是块普通的青铜,唯有身怀墨家心法者才能见其纹路。灵枢指尖一碰,铜片立刻传来一阵灼热感,上面用秘纹刻着的 “虎符生煞” 四字突然亮起,边缘的朱砂点组成个残缺的八卦图,缺的正是 “乾” 位 —— 对应着君位。

他借着整理衣袍的动作将铜片攥在掌心,只觉入手冰凉,上面的纹路竟像是活物般微微蠕动,顺着他的掌心经络往上爬。灵枢强压下心中的惊悸,这 “血沁铜” 上的纹路会随邪气强弱而变化,此刻的蠕动速度,比在鬼市见到时快了足足三倍。

“这虎符……” 灵枢刚要开口,却被素问以眼神制止。她睫毛轻颤,目光在皇帝腰间玉带与案上虎符间流转,嘴角勾起个极淡的弧度 —— 那弧度与铜棺上的 “镇” 字符轮廓完全吻合。灵枢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皇帝腰间玉带的饕餮纹张着血盆大口,案上虎符的饕餮纹则闭着嘴唇,两者遥遥相对,恰好组成个完整的 “镇煞阵”。可寻常镇煞阵需 “开”“合” 相济,此刻却 “合” 而不 “开”,分明是被人动了手脚。

医箱锁扣突然自行弹开,发出 “咔哒” 一声轻响,在这死寂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锁扣上的 “墨” 字突然浮出水面,化作一只巴掌大的青铜鸟,绕着竹简飞了三圈,最终停在 “北斗注死” 的图纹上。灵枢眼角的余光扫过箱中竹简,那泛着的幽光似乎比刚才更盛,北斗七星纹的光芒直指皇帝胸口,在龙袍上投射出个模糊的影子,像是有什么东西正蜷缩在那里。

素问忽然向前膝行半步,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陛下,臣有一请。” 她说话时,指尖在案上的《城坊卫生图》轻轻一点,恰好遮住曲江池的 “蛊” 字,指腹下的桑皮纸突然微微发烫,透出淡淡的血色。“墨家医典记载‘君身安则天下安’,臣愿为陛下请脉,以证医道治国之理。” 说罢,她袖中滑落一根银线,线头缠着的赤珠在空中微微晃动,赤珠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与善堂老妪手腕的胎记纹路一模一样。

灵枢立刻会意,接口道:“素问姑娘家传的‘悬丝诊脉’之术出神入化,或能窥得龙体症结。” 他说话时,右手看似按在医箱边缘,实则已悄然转动底层的机关 —— 箱底弹出七根细如发丝的铜针,呈北斗状刺入地砖的七个穴位。针尖触及砖石的刹那,殿内的烛火突然齐齐摇曳,铜针周围的地砖浮现出金色的经络纹,与长安城的地下水脉图隐隐相合 —— 这是墨家 “七星护阵”,借地脉之气形成屏障,若素问施法受阻,便可借地砖共鸣逼退邪祟。

他二人一唱一和间,已交换了三次眼神。当皇帝沉吟着看向那枚虎符时,灵枢分明见素问指尖凝起一点金芒,那金芒中夹杂着细小的光点,正是水晶杖吸收的镜光 —— 若皇帝拒绝,她便要强行施法探脉。更令他心惊的是,素问耳后突然浮现出半朵血色莲花印记,花瓣边缘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那是道家 “血契” 发动的征兆,每多绽放一分,便要损耗三年阳寿。她竟不惜以性命相搏,也要探查皇帝身上的邪祟。

好在太宗最终颔首:“可。” 银线搭上龙腕的刹那,殿内烛火突然齐齐向左侧倾斜,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皇帝头顶浮现出团淡淡的黑气,初时如薄雾,渐渐凝聚成个模糊的人形,身披残破的墨色长袍,面孔被黑气笼罩,唯有双眼透出红光 —— 那形状竟与工房铜镜中墨渊的影子一般无二。黑气触到银线上的赤珠,发出 “滋滋” 的声响,赤珠表面的裂纹瞬间扩大,渗出殷红的液珠。

灵枢想起去年瘟疫时,皇帝亲临疫区,那时的陛下虽面带倦容,眼神却如烈日般灼人,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浑身散发着改天换地的锐气。可短短一年,那份锐气竟消减了大半,龙袍上的金线都失去了光泽,就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悄悄吞噬。是积劳成疾,还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可脑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工房铜镜中那些诡异的人影,那些被黑雾笼罩的面孔,难道三百年前的墨渊,竟以这种方式附在了帝王身上?

“陛下可知,长安城西市每旬暴毙者中,三成死于饮渠水不洁?” 素问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死寂,将灵枢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她说话时朝灵枢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指尖却在案上快速画了个墨家的 “安” 字符 —— 字符的最后一笔突然向上挑起,这是 “虚张声势” 的暗号。灵枢注意到她握银线的指节泛白,银线上的赤珠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暗,表面的裂纹已蔓延到线端,显然已与邪祟交上了手。

他悄悄将掌心的铜片按在医箱上,铜片上的 “虎符生煞” 四字突然亮起,与箱中竹简产生共鸣。竹简发出蜂鸣,初时如蚊蚋振翅,渐渐变得高亢如龙吟,与殿外更夫的梆子声组成奇特的韵律 —— 这是墨家 “以声驱邪” 的古法,声音频率恰好能震碎阴煞之气。灵枢紧盯着皇帝头顶的黑气,只见那黑气在声波中剧烈颤抖,形状忽大忽小,隐约传来三百年前墨渊的嘶吼。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钟鸣,三短一长,正是终南山墨家遗址的警钟声。皇帝头顶的黑气猛地收缩,化作一道细线钻入虎符之中,虎符上的饕餮纹突然闭上了眼睛。素问耳后的血色莲花瞬间褪色,银线上的赤珠 “啪” 地碎裂,化作点点红光融入金砖的孔洞 —— 那些孔洞竟组成了个完整的 “初七” 二字。

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