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呀,小姑娘,这黄瓜真新鲜!\"
一位老太太夸赞道。
\"那是,今早刚摘的。\"
李红梅笑着回应。
\"大娘,您要来两斤么?我给您挑最好的!\"
老太太在李红梅的劝导下,原本就打算买两个尝尝鲜的,硬生生买了两斤。。
苏建国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
。。。
时间来到了下午三点。
东单市场的喧嚣已经渐渐平息。
苏建国站在\"苏记蔬菜行\"门口,望着店里还剩下将近三分之一的蔬菜,眉头微微皱起。
今天的生意明显没有前两天那么火爆了,从早上开市到现在,只卖出了四百多斤。
\"当家的,要不要降点价?\"
王秀兰从柜台后面探出头,手里捏着一沓钞票。
\"这都下午了,还有这么多没卖出去呢。\"
苏建国摇摇头,嘴角挂着淡定的笑容。
\"急什么?反季节蔬菜不愁卖。老百姓谁也不能天天吃这么贵的菜,偶尔买一回尝尝鲜才是正常的。\"
他走进店里,随手拿起一根黄瓜就吃了起来。
这季节,本身反季节蔬菜利润就大,即便是剩下了,也不用担心坏了赔钱。
\"老板,豆腐倒是卖完了。\"
李红梅从后屋走出来,手里拿着空了的木模具。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新招的员工确实不错,手脚麻利不说,嘴巴也甜,懂得怎么招呼客人。
他转头对王秀兰说。
\"秀兰,店里你照看着,我出去办点事。\"
\"去哪儿啊?这都快收市了。\"
王秀兰疑惑地问。
\"红星塑料厂。\"
苏建国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厚厚一叠钞票。
\"大棚的菜,最多能够供应一个月,到时候就要断货了,我的赶紧准备。\"
王秀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点头。
\"路上小心点。\"
苏建国推着自行车出了市场。
他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把生意做大,光靠现在的四个大棚是远远不够的。
骑往塑料厂的卤水,苏建国一路都在盘算着。
如果能再建四个大棚,不,六个更好,那么冬季蔬菜的供应就能翻倍。
到时候不仅可以供应东单市场,还能往其他市场扩展,甚至可以考虑给国营饭店长期供货。
想到这里,他脚下蹬得更用力了。
很快,苏建国便抵达了红星塑料厂。
苏建国上次来采购时,这里还是一片萧条景象,工人们都放假回家待业了。
但今天,厂区里竟然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
苏建国刚把自行车停在厂门口,看门的门卫就认出了他,急忙从小屋里跑出来。
\"哎哟!苏老板!您可算来了!\"
门卫激动得喊道。
\"我这就去叫刘厂长!\"
还没等苏建国说话,门卫已经一溜烟跑进了厂区。
不到五分钟,塑料厂的刘厂长,便带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快步走来。
\"苏老弟!稀客啊!\"
刘厂长老远就伸出手,脸上堆满了笑容,。
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安排车去接您!\"
苏建国握住刘厂长的手,笑道。
\"刘厂长客气了,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
\"快请进!快请进!\"
刘厂长侧身让路,对身后的干部们说。
\"都愣着干什么?赶紧准备茶水!把会议室收拾出来!\"
苏建国被这阵仗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刘厂长,不用这么麻烦,我就是来谈点生意...\"
\"知道知道!\"
刘厂长亲热地揽住苏建国的肩膀。
\"您可是我们厂的大救星啊!上回那五千块的订单,可算是让我们喘了口气。\"
一行人簇拥着苏建国进了厂区。
与上次来时不同,车间里的机器都在运转,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
空气中弥漫着塑料加热后的特殊气味,虽然不算好闻,但在苏建国看来,这却是个好兆头。。
厂长办公室里,刘厂长亲自给苏建国泡了杯茶。
\"苏老弟,您那蔬菜生意做得怎么样?\"
刘厂长笑眯眯地问道。
自从上次苏建国在这里大量购买了塑料,刘厂长便找人打听了苏建国这个人。
就是连苏家屯的素蔬菜大棚,他都亲自去过。
\"嗯,还不错,我在东单市场开了家店!\"
苏建国点点头,简单说了说这几天的销售情况。
当听到那些蔬菜的价格时,在座的几个厂领导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一块钱一斤?\"
生产科长老李瞪大眼睛。
\"这...这比肉还贵啊!\"
\"反季节蔬菜嘛。\"
苏建国喝了口茶,淡淡地说。
\"老百姓冬天想吃口新鲜的,多花点钱也愿意。\"
刘厂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苏老弟有眼光啊!这政策刚下来,您就抓住了商机。\"
寒暄过后,苏建国放下茶杯,直入主题。
\"刘厂长,我这次来,是想再采购一批塑料薄膜。\"
办公室里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起来。
刘厂长和几个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要多少?\"
刘厂长迫不及待地问。
\"还是上次那种规格的?\"
苏建国伸出两根手指。
\"十吨。\"
\"十吨?\"
财务科长老周惊呼出声,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可是大订单啊!\"
刘厂长也激动得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十吨...十吨...苏老弟,您这是要扩建大棚?\"
\"没错。\"
苏建国点点头。
\"现在四个大棚的产量已经跟不上销售了。我打算再建六个,凑够十个,这样冬季蔬菜供应就能稳定下来。\"
刘厂长搓着手,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太好了!太好了!苏老弟,您可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但紧接着,刘厂长的表情又变得有些为难。
\"不过...这个价格...\"
苏建国心领神会。
\"刘厂长放心,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上次是一千一吨对吧?\"
\"这个...\"
刘厂长支吾了一下,转头看向财务科长老周。
老周推了推眼镜,干咳一声。
\"苏老板,实不相瞒,原材料涨价了。现在聚乙烯的价格比上个月涨了百分之十五,我们成本压力很大啊...\"
苏建国不动声色地听着,心里却在快速盘算。
塑料薄膜的价格他早就打听过,虽然原材料确实涨了点,但绝对没有百分之十五那么多。
\"那周科长的意思是?\"
苏建国故意问道。
老周看了刘厂长一眼,得到默许后说。
\"一千一吨的价格,我们实在承受不起。至少要一千一...\"
\"一千一?\"
苏建国皱起眉头。
\"周科长,咱们都是老朋友了,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
刘厂长赶紧打圆场。
\"苏老弟,您别急。这样,咱们各退一步,一千零五十怎么样?\"
苏建国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烟盒,给在座的每人发了一支。
他慢条斯理地点上烟,深吸一口,才开口道。
\"刘厂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现在塑料厂的日子不好过,国营企业都半死不活的,很多厂子都面临倒闭的风险。\"
他顿了顿,观察着刘厂长的表情。
\"我这次来,是真心实意想帮咱们厂一把。十吨的订单,放在哪个厂都是大客户。但价格方面,我觉得一千一吨比较合理。\"
\"一千?\"
老周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这连成本都不够啊!\"
刘厂长的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
\"苏老弟,这...这也太低了...\"
苏建国不慌不忙地弹了弹烟灰:\"刘厂长,您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苏建国从布包里掏出一叠钞票,放在桌上。
\"这是一千块定金。余下的八千,我一个月后一次性付清。\"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
\"这...这...\"
刘厂长结结巴巴地说。
\"苏老弟,不是我不信任您,但厂里现在真的等钱用啊...\"
苏建国理解地点点头。
\"我明白。但您想想,十吨塑料不是小数目,我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现金。蔬菜生意刚起步,资金都在周转中。\"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而且,我可以签正式合同,如果一个月后不能按时付款,您大可以去法院告我。\"
刘厂长陷入了艰难的抉择。
一方面,厂里确实急需这笔订单救命。
另一方面,赊销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万一苏建国到时候还不上钱,他这个厂长可担不起责任。
\"苏老弟...\"
刘厂长艰难地开口。
\"这事儿...这事儿我得跟厂领导班子商量一下...\"
苏建国从容地点点头、
\"应该的。不过刘厂长,机会稍纵即逝啊。我这十吨塑料,今天定不下来,明天可能就去别的厂子了。\"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厂长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几圈,终于下定决心。
\"好!就按您说的办!九百一吨,先付一千定金,余款一个月后结清!\"
苏建国露出满意的笑容,伸出手。
\"合作愉快!\"
刘厂长握住苏建国的手,苦笑道。
\"苏老弟,您可一定得按时还款啊,不然我这厂长可就当到头了...\"
\"放心吧!\"
苏建国拍拍刘厂长的肩膀。
\"我苏建国说话算话。一个月后,八千块一分不少地送到您手上!\"
随后,双方开始签合同。
苏建国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刘厂长接过合同,脸上堆满了笑容,却又带着几分尴尬。
\"苏老板,实在不好意思,厂里现在库存只有六吨塑料薄膜。\"
刘厂长搓着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剩下的四吨,我保证一个星期之内一定交货!\"
苏建国眉头微皱,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他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时间不等人,蔬菜大棚的扩建计划必须尽快启动。
\"刘厂长,咱们做生意讲究诚信。\"
苏建国声音沉稳。
\"一个星期,不能再拖了。\"
\"一定一定!\"
刘厂长如释重负,连忙保证。
\"我马上安排工人三班倒生产,就是不吃不睡也给您赶出来!\"
苏建国点点头,起身与刘厂长握手。
他知道塑料厂现在日子不好过,能接下这笔订单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
但生意归生意,他必须确保自己的计划不受影响。
\"你现在就安排车,先把这六吨运走。\"
苏建国说着,将一千块交给了刘厂长。
刘厂长接过钱,顿时满脸微笑,立刻招呼厂里的运输科长安排车辆。
半小时后,一辆满载塑料薄膜的解放卡车停在了厂区门口。
\"苏老板,您要不要坐我们厂的小轿车回去?\"
刘厂长殷勤地问道。
苏建国摇摇头,拍了拍卡车的车门。
\"我就坐这车走,正好押货。直接送到苏家屯,省得中途转运麻烦。\"
很快,卡车开出四九城,直奔苏家屯而去。。
苏建国坐在副驾驶位置,透过车窗望着远处逐渐暗淡的天色。
司机老张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一路上话不多,专注地握着方向盘。
\"苏老板,您这塑料是做什么用的?\"
老张终于忍不住好奇,打破了沉默。
\"盖蔬菜大棚。\"
苏建国笑了笑。
\"冬天种反季节蔬菜,卖到城里去。\"
老张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这大冷天的能种出菜来?\"
\"能。\"
苏建国自信地说。
\"只要温度控制好,黄瓜、西红柿都能长。\"
卡车驶过一片收割后的玉米地,惊起一群麻雀。
苏建国开始思考以后的布置。
六个新大棚一旦建成,产量就能翻数倍,到时候不仅能稳定供应现有客户,还能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甚至到别的大市场开店。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卡车的大灯照亮前方坑洼不平的土路。
苏建国看了看手表,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远处,苏家屯的灯火依稀可见。
\"前面右拐,直接开到村后的蔬菜大棚那儿。\"
苏建国给老张指路。
当卡车的大灯照亮四个白色大棚时,苏建军正带着几个村民在值夜。
看到有车来,他警惕地拿起手电筒照了过来。
\"哥?\"
苏建军认出了从卡车上下来的苏建国,惊讶地喊道。
\"你怎么这个点回来了?还坐着大卡车?\"
苏建国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说。
\"塑料买回来了,整整六吨!先卸货吧。\"
苏建军闻言大喜,连忙招呼值夜的村民过来帮忙。
在明亮的汽灯照射下,十几个壮劳力开始从卡车上卸下成卷的塑料薄膜。
\"哥,怎么只有六吨?不是说买十吨吗?\"
苏建军一边搬货一边问道。
\"厂里库存不够,剩下四吨一个星期后送来。\"
苏建国解释道。
\"不过不影响咱们的计划,明天就开始扩建!\"
\"扩建?\"
苏建军顿时眼睛一亮。
\"要建几个新大棚?\"
苏建国伸出六根手指。
\"六个!加上现有的四个,一共十个大棚。到时候一天能出上千斤菜!\"
苏建军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手里的塑料卷差点掉在地上。
他连忙稳住,脸上却掩不住兴奋。
\"太好了!这下咱们的生意可要翻番了!\"
卸完货已是深夜十一点多。
苏建国谢过司机老张,安排他在村里住一晚再回城。
兄弟俩打着手电筒,在月光下绕着现有的四个大棚转了一圈。
\"建军,你看那边。\"
苏建国指着大棚西侧的一片空地。
\"那里地势平坦,离水源也近,适合建新大棚。\"
苏建军点点头。
\"那片地是村集体的荒地,跟老支书说一声应该能用。不过有些地方不平整,得先平整土地。\"
\"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找老支书。\"
苏建国说着,打了个哈欠。
\"先回去睡会儿,明天有的忙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建国就起床了。
他简单洗漱后,拿着卷尺和木桩来到昨晚看中的那片空地。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腿,但他毫不在意,专注地丈量着土地,不时在地上钉下木桩做标记。
等到八点多时,苏建军来这拖拉机已经从城里返回。
\"哥,量得怎么样了?\"
苏建军问道。
苏建国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东西宽约一百米,南北长约六十米,足够建六个标准大棚了。不过...\"
他指着西北角。
\"那边有个小土坡,得铲平。东南角又有点低洼,需要填土。\"
\"这个简单,人多一天就能干完。\"
苏建军信心十足地说。
\"走,去找老支书。\"
苏建国收起工具。
\"得先搞定用地手续,再招些人手。\"
兄弟俩当即前往了老支书的家。
当苏家兄弟敲门时,老支书正在院子里喂鸡。
\"建国、建军,这么早啊?\"
老支书放下鸡食盆,拍了拍手上的谷壳。
\"听说你们昨晚拉回来一车塑料?\"
苏建国点点头,直接说明来意。。
\"老支书,我们想扩建蔬菜大棚,需要借用村西头那片荒地。\"
老支书眯起眼睛,沉吟片刻。
\"那片地荒着也是荒着,给你们用没问题。不过...\"
他顿了顿。
\"村里有些困难户,能不能优先招他们干活?\"
\"正有这个打算。\"
苏建国爽快地说。
\"我们准备招三十个劳力,一天一块钱工钱,还管一顿午饭。\"
老支书闻言眼睛一亮。
\"一块钱一天?这待遇可不低啊!\"
他转身往屋里走。
\"等着,我这就用大喇叭喊人!\"
村部的大喇叭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声音依然洪亮。
老支书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喊道:
\"全体村民注意了!苏建国要扩建蔬菜大棚,招工三十人,一天一块钱,管一顿饭!想报名的赶紧到村部来!\"
广播声在宁静的村庄上空回荡。
不到十分钟,村部门口就聚集了二三十号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苏建国站在村部门前的台阶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心里并没有多惊讶。
眼下这个时间段,农村的活已经全部干完了。
别说是一天给一块钱,还供饭,就是简单的供饭,也能招来不少的劳动力。
\"乡亲们!\"
苏建国提高声音。
\"我们准备扩建六个蔬菜大棚,需要大量人手。工作包括平整土地、搭建骨架、覆盖塑料薄膜等,可能要干十来天。\"
人群中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面露喜色。
一天一块钱,十天就是十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建国哥,工钱真的一天一结吗?\"
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高声问道。
苏建国认出了这是村里的马老大,有名的刺头。
他正要回答,苏建军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马老大,你这是什么话?\"
苏建军声音洪亮。
\"我哥在村里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马老大被怼得哑口无言,讪讪地低下了头。
人群中有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大家放心。\"
苏建国接过话茬。
\"工钱每天收工时当场结算,绝不拖欠。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干活要实在,偷奸耍滑的可不行!\"
\"建国说得对!\"
老支书站出来支持。
\"这是给咱们村创收的好事,谁要是捣乱,我第一个不答应!\"
报名进行得很顺利,苏建国很快挑选了三十个身强力壮的劳力,又额外选了十个妇女负责做饭和打下手。
他把工人分成三组。
第一组由苏建军带领,负责平整土地;第二组由吴二埋汰带领,负责准备建材;第三组由张大柱带领,负责搭建大棚骨架。
\"今天先平整土地。\"
苏建国布置任务。
\"建军带人铲平那个小土坡,把土运到东南角填洼地。其他人清理地面上的杂草石块。\"
工人们领了工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苏建国亲自督工,不时指点几句。
到了中午,王桂香带着几个妇女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白菜炖豆腐、玉米面窝头,还有一桶飘着油花的蛋花汤。
\"大家辛苦了,先吃饭!\"
苏建国招呼道。
\"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再干。\"
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着简单的饭菜,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活计,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到太阳西斜时,那片荒地已经变得平整开阔,完全符合建大棚的要求。
苏建国信守承诺,当场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块钱工钱。
喜欢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