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三叔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就让他们直接来找我。”
“卖电子表,广播匣子,电视机,这些东西,提成就按照几个姐姐的提成算,一分不让。”
王东升听明白了爹娘说的事情。
二叔,三叔虽然都有些自己小心思,却并不是那种奇葩的亲戚。
上辈子,他们这一大家子,也没有闹什么矛盾,真要求到他头上,能帮一把,他也会尽力帮一把。
“升子,你别啥事儿都大包大揽。”
“咱们亲戚这么多,哪怕一人求你办一件事儿,你都忙不过来。”
王母提醒道。
“我有分寸,二叔,三叔对咱家还不错,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该帮还是要帮。”
“当然,我也不会无止休的帮忙。”
“要是什么忙都不帮,也会招来村里人的闲话。”
“我倒是无所谓,主要是怕爹娘你们受不了村里这些人的流言蜚语。”
王东升说着转头看向老爹问道:“爹,二叔,三叔是不是想要堂哥去食品厂上班?”
“没有说过,你两个堂哥在砖厂上班挺好的。”
“另外几个堂哥,有些不着调,让他们去厂子上班,他们也不愿意去。”
王父摆了摆手道。
老二,老三确实跟他说过,让他跟王东升说说去食品厂上班的事情,都被他拒绝了。
在这方面,王父还是拎得清。
要是几个侄子着调,他肯定不会拒绝,能帮就帮一把,进了厂子,哪怕不能帮儿子太大的忙,最起码不会添乱。
不着调的侄子弄到厂子,完全就是给儿子添麻烦,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干。
“就怕你娘过来了一直念叨。”
“到时候你一心软就答应下来。”
“升子,你爹要是干出这事儿,就让他自己去解决,你可别答应。”
王母太了解她这个不分好赖的婆婆了,绝对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嗯,娘说得对,谁答应的让谁解决。”
“真要想让我帮忙,就让他们自己来找我。”
王东升十分赞同老娘的话。
王父还想要说些什么,见老伴儿瞪着自己,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闲聊了一会儿,把大儿子和闺女找回来,洗完澡,哄孩子睡着觉,跟媳妇儿玩了一个多小时游戏,说了说租房的具体情况,这才休息。
接下来几天,王东升上午在市里带着冯卫东和郑永红安排的人送货,下午回家休息。
随着中秋节临近,鸡蛋糕卖得也是越来越快,大部分时候,货刚送到,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全部卖完。
中秋节前两天,王东升找到大祥订好了前去粤省的日子,就在九月二十二号,过完中秋节的第二天。
车票由大祥解决,他有这方面的门路,直接给弄了十几张卧铺。
车是下午两点,要坐三十多个小时。
车票平均下来一张一百零二,上中下铺都有。
为了方便,大祥直接买的是来回车票,光是火车票,来回就要两千四百多,再加上送礼又花了一百多,总共花了两千六。
普通人,根本就负担不起。
好在,不管是王东升,还是大祥,这段时间倒卖各种东西,赚了不少钱,不然的话,不用说卧铺,硬座都不一定买得起。
中秋节前一天,王东升带着媳妇儿孩子去了一趟老丈人家,陪着老丈人和三个大舅哥,小姨子,好好喝了一顿。
把去粤省的时间告诉了三个舅哥。
下午回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中午又跟七个姐姐,姐夫,喝了一顿。
这一次七个姐姐把各自的孩子全部带了过来,十分热闹。
二十来个孩子,都快玩疯了。
中午吃完饭,喝完酒,王东升把几个姐姐叫到里屋,让媳妇儿许秀琴把几个姐姐这一段时间的工钱,全部结算,还一人给包了一个红包。
钱并不算多,一人十块。
几个姐姐都不想要,见王东升执意要给,拗不过,最终也只能收下。
“升子,你明天就要去粤省,今天好好休息休息,晚上就别喝酒了。”
大姐王桂兰收下钱,关心的说道。
她们嫁的都不远,往年都会吃完晚饭才会回去。
今年日子比往年好过,自然不会例外。
来的时候就已经说好要她们吃了晚饭才回去。
“不碍事,买的卧铺票,一路就睡过去了,而且明天下午两点的车,时间充裕的很。”
“几个姐夫平时也很少聚在一起,今天怎么也要喝好。”
王东升笑着说道。
中午虽然喝了不少,他却并没有喝多。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他酒量比前段时间要好了不少。
白酒一斤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那也要少喝点,我们晚上还要回去。”
“明天他们也得起早干活。”
“过了节,就该收棒子了,活儿多得要死。”
“咱家地也多,我们也得过来帮忙。”
“现在就希望今年秋收别下雨。”
秋收最怕的就是下雨,棒子晒不干,就要发霉。
棉花,花生也没法收。
听着大姐王桂兰的话,王东升有些脸红,他光想着过节后去粤省,根本就没有注意地里的棒子该收了。
要不是大姐王桂兰说起,他还以为棒子要等到十月份才收呢。
现在已经订好票,也没法改。
王东升想了想说道:“姐,你们也忙,就别过来帮忙了,我跟爹说一声,花钱找人帮忙收棒子。”
“请个五六个人,一天就干完了。”
王桂兰无奈的看着弟弟:“秋收,大家伙都忙,自家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完,谁会为了一两块钱,来帮忙收棒子。”
“别说一两块,就是一天给三四块,都没人来帮忙。”
往年秋收,村里的妇女每天都要干十几个小时,也就王东升他们这些人,各种偷奸耍滑,不把秋收当回事。
“村里请不到人,就从公社或者市里去请人过来干活。”
“明天我早点去市里,跟朋友说一声,让他安排一些返城知青过来帮忙干活。”
王东升很快就有了办法。
农村秋收忙,市里的待业青年可不忙,这些人好多都是返城知青,干农活也没有任何问题。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