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6章 考公制度的核心,隐性三才结构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正所谓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这种事情并非是个例。

而是因为基因传承这东西,负负不一定得正,正正也不一定得正,正负还是不一定得正,随机的概念太强了。

比如后世那些什么双博士,结果生出一个班级成绩倒数的孩子。

百官们被李承乾引导着,不由自主想起自家那些苦瓜们。

那真的是操碎了心,可烂泥就是扶不上墙。

被李承乾这一说,难道是他们错了吗?

就是这时,又听李承乾说:“就像那闺阁女子,由于我等男子的天然印象,也由于女子天然体质和思维上的不足。

于是,整个人文构架,都给女子赋予一种纤弱,温柔,爱哭等形象。

然后,从小也如此去教育。

甚至还有一些深闺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即便是大家小姐,学习最多的也是女戒,再或者就是女红之类的。

有人问过,她们愿不愿意学吗?

若真是女子愿意的,那为何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女文豪,甚至女将军?

在如此被动的环境之下,偶尔还能够冒出一些来,不在乎世人的目光,不在乎一切的女子。

这足以证明,她们并非是天生就喜欢女红,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当那温柔的娇娇女。

当然,不可否认,也有那么一部分女子,的确属于那种娇娇女,但这是因为其自愿。

又如那科举,自从朕允许女子考试之后。

即便她们的试卷总体水平,的确要比男子差一些,但那是没有受到同等的教育。

若是受到同等教育,她们真比男子差吗?

话说回来,诸位爱卿,为何你们还是不肯放过自己的后人?

你们当官,你们的后人就必须当官吗?

你们位极人臣,你们的后人就必须位极人臣吗?

若是做不到,难道就是废物吗?”

李承乾的这一通说教,终于狠狠的冲进了百官的心里。

百官有一个算一个,表情都很复杂。

往日里,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这些,就觉得天然就该如此。

甚至于,他们想要子孙更上一层楼。

就好像某些后世人的父母,自己读书的时候排名倒数,孩子读书就要勇争第一,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总是羡慕人家富二代,为何自己又做不了富一代,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呢?

人,总是会无限的推卸责任。

这就跟无限生孩子一样,越穷越生。

就是因为总想着,孩子数量多了,总有那么一个有出息。

孩子数量多了,总不能全部饿死。

从根本上,其实都是人的趋吉避凶,推卸责任造成的。

“诸位爱卿啊,考公制度的确立,就是为了人人都能发挥所长。

除了最基本的读书认字,和一定的文化传承素养,剩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格物能力。

喜欢研究什么,就考取什么部门。

甚至于,自己研究自己的,不需要管他人如何。

一旦有所成就,高官厚禄,名留青史,只不过是唾手可得。

若是能把一道走向极致,就算让朕这个皇帝,先对其行礼,朕也甘之如饴!”

百官心神震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大饼,哪怕这个大饼是画出来的。

“退一万步说,哪怕依旧高不成低不就,可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再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最起码混口饭吃没问题。

能够混口饭吃,就有传承下去的能力。

有了传承下去的能力,总有一代能够重新起来。

毕竟,他们终究是传承着优秀的基因。

反之,强行推他们到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运气好能够碌碌无为,一辈子郁郁而终。

运气不好,抄家灭族,近在眼前!

孰优孰劣,诸位爱卿可以自行想想。”

这个考公制度,是未来绝对的趋势。

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随着万道的百花齐放,想要在依靠科举来选人,想要还是现在这个构架,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说别人,就李承乾自己,只怕二十四小时不睡觉,都不可能处理完所有的事情。

分权,让合适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是必须要做的。

作为皇帝,只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拥有最核心的权利,就足够了。

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某个老朱,把什么都抓在自己手里,结果就是累死儿子,另一个儿子接手就翻盘,最后甚至彻底成为甩手掌柜,慢慢的就连核心权利都没有了。

不要指望子孙后代,都像是自己一样勤劳,那是在开玩笑。

反而不如一开始就把构架弄好,把核心抓在手里。

其他的,放任运转又如何?

手上有兵权,就不怕有人造反。

手上有财权,就不怕没饭吃。

手上有政权,就不怕百姓被带歪。

而这三个权利的核心,都是制衡。

这个制衡,其实早就存在,就如同刑部无权审理的案子,大理寺可以的审理。

但大理寺审理的案子,又必须要刑部来审核,这就是最简单的权力制衡。

在方方面面,都有了这种权力制衡之后。

皇帝抓住最后的一票肯定权和否定权,就将永远坐看风云。

除非有一天,某个皇帝脑子不清楚,把这种制衡给打破了,主动把自家的身家性命交到了别人手里。

否则,就没有人能够动得了这种结构。

因为方方面面,都至少是三方构成一个完整的权力结构,三才结构又是最稳固的,谁都不可能和谁彻底联合起来。

只因为人性,就是如此。

考公制度,其实也是一个三才结构。

父母之命,自己的想法,拥有的才能,这是三个几乎无法配合增益的构架。

父母之命无法约束孩子,自己的想法又不等于是天赋。

若是完全以自己的想法而行,天赋就可能被浪费。

若是以天赋而行,想要的东西又可能得不到。

若是以父母之命而行,想法和天赋都不配合。

如果遇到非常极端的情况,比如三者都很配合,那也合该在一道上走上巅峰。

但那种人,最后也会败退在皇权上。

而皇权,某种意义上又是底层百姓做主。

皇权,巅峰臣子,平民百姓,三者又是一个稳固的三才构架。

总之就是,皇帝有决定权,但又飘不了。

民众随波逐流,但又决定着大势所向。

臣子驾驭着万民,又被皇帝一言决断。

喜欢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