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2章 钦点徐惠为文化部长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不管各方做何打算,该来的还是来了。

最后一届科举,李承乾照章办事,并且正式对他们宣布了没有被录取的,可以来年继续考公,也可以去各地‘支教’。

从下一届开始,就不再进行殿试,而是改为考公。

各地能考入长安的,就可以开始考公。

考公会根据各部的需求,可能会一年考两次,也可能为一年考一次。

考公成了,也不一定能够就留在长安。

就像工部农业院的,他们天南地北各处都去,就是为了研究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寻找各种植物进行杂交或者嫁接,进行种种尝试。

不管穷山恶水,还是炎热或者寒冷的地方,一待就是一年两年三年。

当然,如果想要当官,也可以先考入吏部,紧跟着从杂事做起,什么时候合格了,下放出去了,才可以从地方官员做起。

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如果表现好,或者跟对了人,下放出去的起点就高,反过来就低。

李承乾不是不知道,如此会滋生官官相护和腐败。

但是没办法,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因此,他早早的就定下了无限追责制。

要官官相护,要腐败,只管干。

就算你自己在位的时候,一辈子不出事,也会追究到你子孙后代头上。

不怕子孙后代因此而灭,你就只管干。

这种本质为连坐的无限追责制,在这个时代却没有人能够反对,或者提出反对。

只因为,本来就有诛三族或者诛九族等。

大家都没觉得这个连坐,本质上有任何问题。

关于文化部的事情,在民间越演越烈,甚至这一届的科举都没有什么人关注了。

关于文化部的选拔,李承乾只是安排下去,并没有亲临现场。

因为,他怕自己坐在现场,导致有些人发挥失常。

当然了,即便是百官坐在现场,也可能导致大家发挥失常。

但是,如果面对官员的勇气都没有,那还是不要争那个位置了。

最终,根据他安排的考题,经过连续两天的选拔,一共有十五个人,得到的分数都一样。

毕竟文武百官,两百多号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打分。

如此一来,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的同时,也难免出现更多分数一样的。

这十五个人的名字,还有简单的画像,以及出身门第,全部报到李承乾面前的时候。

李承乾本想简单看看,随便择其一二。

只要看着资料上没有反感的东西,那就看谁运气好。

没想到,他却看到了一个意外的名字——徐惠!

关于这个徐惠的资料,李承乾看了看,没有错,的确是他记忆中的那位。

说起来,要论在现实之中,他都不知道这么个人。

还是在后世的历史上,看到了这么一位,按理来说算他小妈的女人,跟武则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

出生贞观元年,八岁因才名被太上皇闻之,于贞观十二年招其入宫,封为才人。

这个所谓的被太上皇闻之,明显就是有人在你李世民耳边嚼舌根。

毕竟作为皇帝,是不会主动探听这些消息的。

“贞观十三年冬,太上皇迁居九成宫,所有已被宠幸而无子的嫔妃,全部出家为尼。

所有未曾被宠幸的才人以及以下者,全部被释放出宫,遣返娘家,并给予再嫁之特赦。

徐惠此时依旧为才人,且不足十岁,因此未被太上皇宠幸,按旨遣返回娘家。”

读到这一段,李承乾明白了。

算起来,也是他改了这个小才女的命。

按照历史来说,徐惠原本该在乾元元年晋升婕妤,其父升为礼部员外郎,这个时候她正好十三岁。

这也基本代表着,这个时候她被李世民宠幸,并且正式获得认可。

也就是说,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还是个黄花大闺女。

因为才人这种级别,虽然已经脱离了基础的女官级别,属于皇帝妃子的预备役,可能不能得到宠幸还两说。

也或者得到过一次宠幸,结果没有后文了,这种也会被封为才人,比如武媚娘就是这种。

都是闻其名,知其才,经过亲自面见考核,皇帝认同,于是就直封才人,然后等待被宠幸。

宠幸之后,皇帝觉得这女人行,就会再提一级为婕妤。

如果没看上,除非一击必中怀上了,否则就是一辈子的才人了。

很显然,徐惠属于那种被看上的。

再仔细思索了一下,李承乾隐约记得,按照历史的记载来看,这位殒命于二十四岁。

历史记载,在李世民病重期间,这位也忧思成疾,而且拒不服药,死后被追赠为贤妃 。

这是因为,她跟李世民之间没有孩子,因此在活着的时候,最高就到充容,无缘正妃之位。

还是李世民时期唯一一个,跟长孙无垢一样,列入嫔妃正传的女子。

宫闱之中的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现世也无从知晓了。

按照历史的记载来看,先不问她对李世民的感情有没有那么深,不过死因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但真正的死因,应该是这位心高气傲而有才华,无法接受李世民死后,她只能青灯古佛的后半生。

估计是基于这个原因,才不得不死,属于是不想活了。

她不像武则天那样,用尽一切心思去算计,而是一死了之。

心中转动的念头,李承乾用朱笔在她的名字后面,写上了一个——正字!

这是属于钦点,以后她就是这个文化部的部长了。

既然历史证其确实有才,而且还勇于竞争,给她又何妨?

这位在历史上,既然连在后宫中都能越爬越高,要不是孩子这个制约,只怕活着的时候就会封妃。

那她就不是个傻白甜,不是个死读书的女子,这个位置应该能坐得稳当。

思想一遛弯,李承乾不由想到,怎么就没人给自己推荐这一类的才女呢?

下一秒,他就明白了。

他一开始就把四妃九嫔都封好了,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想真把自家的女儿,送入后宫去当下人?

喜欢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