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7章 天花低头,万家生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王景弘孙儿的夭亡,以及那封由丫丫亲笔所书、充满了悲悯与哲思的信,如同一记最沉重的暮鼓晨钟,彻底敲碎了京城守旧派们最后那点可怜的“风骨”。事实,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死神面前,任何固守的偏见与愚昧,都不过是自掘坟墓。

恐惧是最好的教化。那场在尚书府举行的、压抑而又悲凉的葬礼,无声地向全天下宣告了一个残酷的真理:在天花这个无情的死神面前,权势、财富、乃至所谓的“圣人礼法”,都脆弱得不堪一击。

自那日起,京城内外所有种痘站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曾经门可罗雀的站点如今人满为患,队伍从街头排到巷尾。无数的父母抱着领着自家孩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活下去的极度渴望,焦急地等待着接种那曾经被他们视为“牛毒秽物”的救命仙方。

在“王尚书之孙案”的巨大震慑和牛痘确切效果的双重推动下,大宁帝国这场史无前例的“全民种痘”运动,终于彻底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进入了无可阻挡的高速推广阶段。

皇家防疫总署在张丫丫的亲自指挥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

——疫苗生产,京郊的皇家牧场被进一步扩建,数以万计的健康牛犊被用于培育和采集牛痘浆液,确保了疫苗的充足供应。丫丫甚至还制定了一套极其严格的“牛犊检疫及痘浆采集标准”,确保每一份疫苗的来源都纯净、安全。

——冷链运输,“送冰天使”们的队伍被扩充了数倍。他们背负着特制的“青石冰壶”,通过帝国那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驿传体系,如同一支支传递生命火种的远征军,将珍贵的疫苗送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从北境的冰天雪地到南疆的湿热丛林。无数感人的事迹在沿途上演,有百姓自发为驿卒送上热饭热茶,有地方官府派出最好的兵丁全程护送,整个帝国都为这条“生命线”的畅通而共同努力。

——基层动员,在皇帝的最高旨意下,全国各级官府都将“推行种痘”作为了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无数的官吏、乡绅、里正,都成了临时的“防疫宣传员”,挨家挨户地登记名册、宣传《乡防痘疹十条》,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技术培训,丫丫从格物学院和惠民防疫司中抽调了数千名最优秀的学子和医官,组成“种痘巡回医疗队”,奔赴各州府,手把手地向地方郎中和稳婆们传授标准化的种痘技术和消毒流程,确保了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一张由上至下、覆盖全国、精密而又高效的巨大防疫网络,在短短数月之内,便奇迹般地建立了起来。

而天花这个曾经肆虐了炎黄大地数千年、夺走了亿万生命的“死神”,在这张由“格物科学”与“国家意志”共同编织的天罗地网面前,终于,低下了它那高傲的头颅。

大宁启元十五年冬末。

当皇家防疫总署将最后一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疫情旬报汇总呈递到御前时,一个足以让整个帝国都为之沸腾的、历史性的数据,清晰地,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全国范围内,天花新增确诊病例,零!

——疑似病例,零!

——死亡病例,零!

这个曾经如同梦魇般纠缠着每一个人的瘟疫,在经历了最初的猖獗之后,终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免疫”运动的铁壁合围之下,被彻底地……清零了!

消息传出,普天同庆!

无数的家庭,因为自己的孩子成功接种了牛痘而免于死亡的威胁,自发地,在家中为安国公张大山和首席大司医张丫丫,立起了长生牌位。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将这对“再造父母”的画像,与自家的祖先和神明,供奉在一起,每日焚香叩拜,祈求他们福寿安康。

在他们心中,安国公父女,早已不再是凡人,而是能与天争命,能救苦救难,能让万家香火得以延续的……在世神明!

无数的文人墨客,更是为此次战胜天花的伟大功绩,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天降恶痘虐凡尘,万户萧疏鬼唱歌。忽有安国格物出,巧借牛毒种春风。从此人间无死别,家家户户沐圣恩……”

“万家生佛”,这个原本只用于形容佛法普度众生的词语,在这一刻,被天下百姓,毫无保留地,赋予了安国公府。

……

而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感恩与赞颂的浪潮之中。安国公府却再次选择了异乎寻常的平静。

张大山这位被誉为“工圣”、“在世神明”的传奇人物,只是默默地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他正在用他那双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手,仔仔细细地为那个因为自己的愚昧和固执而永远失去了孙儿的礼部尚书王景弘,写着一封信。

信中没有半分的炫耀与指责,只有一个同样失去了亲人的医者,对另一个心碎老人的无声慰藉以及一句充满了东方哲学智慧的结语。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封信,通过张小山的渠道悄悄地送到了王景弘的手中。据说那位早已心如死灰的老尚书,在看到这封信后,于书房之内嚎啕大哭,一夜白头。次日,便向皇帝递交了辞呈,告老还乡。

张大山没有乘胜追击,也没有落井下石。他用一种超越了个人恩怨的悲悯与格局,为这场因观念之争而起的风波,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这份胸襟,也让那些原本还对他心存芥蒂的朝中老臣们,彻底地心服口服。他们知道,安国公所求的从来就不是个人的权势与荣辱。

他心中所系的,是这天下是这苍生。

然而,张大山越是表现得如此“无私”与“超然”,皇帝宁宣宗的心中,却在无尽的感激与信赖之余,悄然生出了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复杂情绪。

他看着案头上,那雪片般飞来的、来自全国各地,恳请为安国公父女建立生祠的奏章。

他听着宫墙之外,那山呼海啸般,将“安国公”与“丫丫神医”的名字,与“神明”相提并论的呼喊。

他知道,张家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甚至是有些危险的……顶点。

一个臣子,功劳太大,民望太高,甚至高到了能与皇权比肩,能被万民视为“神明”的地步。

这,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将是一个……甜蜜而又苦涩的……终极考验。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