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7章 心忧前线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洛阳,各地学子的陆续赶到,让这座新城愈发热闹起来。

王凝之为了这次考试,将王献之和范宁调回洛阳,以王献之为周国太常卿,范宁为博士祭酒,负责会考的统筹安排。

空出的梁州刺史一职,则由镇守梓潼郡多年的何谦接任。

大殿之中,王凝之正在交代几人,“既然设置考试,最重要的就是公平,除了不得泄露考题之外,阅卷也是重中之重。”

防止科考舞弊的手段不少,先有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那些信息用纸糊起来,不让阅卷官知道手中的考卷是谁的。

但这个法子仍有漏洞,考生可以通过笔迹,或者在考卷上做标记,提醒阅卷人自己的身份。

于是更为严格的誊录法应运而生。

阅卷官拿到手中的考卷,是经过誊抄之后的,彻底杜绝了笔迹和暗号之类的情况出现。

王凝之对这次考试做出的要求,是直接上誊录法。

听完王凝之的描述,范宁佩服道:“周王心思缜密,连这种事情都提前想到了,真是天下学子之幸。”

对舞弊的防范,其实是为普通学子考虑,因为他们想舞弊都没有门路。

王凝之笑道:“我也就提个大概思路,具体的细节武子你和子敬商量,一定要确保这次考试不出问题。”

两人拱手称是。

王献之想起一事,问道:“眼下洛阳学子云集,不少人都在谈论前方的战事,连带着洛阳百姓也跟着议论纷纷,需不需要派人干预?”

王凝之摇摇头,“不用,关心国事,本就是应该的。”

王献之解释道:“前线情况不明,战事尚处于胶着之中,我是担心他们胡言乱语,制造恐慌,在民间影响不好。”

“你倒是提醒我了,”王凝之想了下,说道:“以后战事的进展,我会视情况在城中贴出布告,告知百姓,省得他们胡乱猜测。”

来洛阳的学子太多,难免有一些浑水摸鱼或者兴风作浪的,所以该做的防范还是得做。

王献之和范宁离开后,王凝之喊来陈特,让他布下暗探,密切关注城中学子们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向他汇报。

安排完这些,王凝之还不放心,又差人去找王洛。

没过一会,王洛便跟在谢道韫身后过来了。

“什么事找小奴?”谢道韫问道:“你最近不是在忙前线的战事,这可不能让他去。”

王凝之很无奈,“你在说什么,我怎么会让小奴去前线。”

谢道韫笑道:“知道你不会,不过小奴恰好在我那,所以我跟过来听听。”

王凝之摇摇头,没心思开玩笑,“是关于这次考试的事,我想让小奴也参加,顺便帮我关注下学子间的风向。”

王洛问道:“阿耶是担心有人利用学子闹事?”

“闹事还谈不上,”王凝之说道:“但学子们大多不知世事,容易被蛊惑,我是担心他们被有心之人利用,在城中传播不实之事。”

王洛点头应下,“那我找几个陆浑书院的学子,和他们一起住到外地学子那边去。”

洛阳为各地来的学子安排了住宿,但世家子弟是不会去住的,他们看不上,也不愿意和寒门庶民住在一起,所以极少外出的王洛遇上熟人的可能性很低。

谢道韫欲言又止。

王凝之则嗯了一声,“应考文书你去找你七叔,让他给你做一份,还有什么要求,你和他说就行。”

王洛回了声好,快步去了。

谢道韫这才道:“小奴去和那帮学子住,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的,我会让人暗中保护,”王凝之答道:“你之前说我不给他锻炼的机会,现在给了,你又担心。”

谢道韫不满道:“那总得慢慢来,你这直接就将他放出去,我如何能安心?”

“哪出去了,这不是还在洛阳,”王凝之耐心解释道:“放心,不会有事的,我只是让他去听听学子们私下都在议论什么,这不需要冒什么风险。”

谢道韫看了他一会,到他边上坐下,“你看起来有些疲惫,是前线的战事不顺利吗?”

“是啊,”王凝之揉了揉眉心,“秦军集结了十余万兵力,正在全力攻打华阴城,我安排在渭水以北的大军,全部落到了空处。”

谢道韫挪到他身后,轻轻帮他按摩头顶,“那些人都是你精心安排过去的,你应该相信他们才是。”

王凝之叹道:“不是不相信,而是秦军尚有一战之力,真要拼起命来,胜负委实难料。”

“但哪怕输了这一场,你还是占尽优势,”谢道韫安慰道:“秦人大势已去,也就只能阻挡你一时了。”

这话也就谢道韫能说,换别人来,王凝之肯定不高兴。

他苦笑道:“话虽如此,但我特意将考试安排在这个时候,等想着前线的胜利传回,可以让普天之下的学子对我多一份认同。”

“他们会明白的,”谢道韫轻声说道:“战事艰难,他们会更能理解你的不容易。”

王凝之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谢道韫的手,“你是会安慰人的。”

朱序和何无忌传回消息,秦人将大荔城的主力调往华阴,丝毫不顾北线的刘袭和谢玄部,这让王凝之看到了秦人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没有给几人另外下令,让他们自己根据形势做出判断。

现在的局面,不管是大军南下,救援华阴城,还是选择互相伤害,进攻大荔城,都各有利弊。

前者,需要在华阴城外,和秦军进行一场二十多万人的大对决;

后者,大荔城肯定不如潼关重要,若打成交换,晋军是亏的。

王凝之没有指挥前线,是知道战况瞬息万变,他远在数百里外的洛阳,根本鞭长莫及,消息往来的功夫,各方势力可能早就做出了调整。

朱序镇守的华阴城,王凝之暂时并不担心,肯定是可以坚守一阵子的。

但谢玄、刘袭和何无忌诸部,大军一旦出动,很容易为敌所趁。

秦国只是劣势,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苻丕和苻登这些人,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尤其是苻登,那可是个猛人,以死人充当军粮的事,在这会是不用做了,但单论打仗,他在历史上能数次胖揍恶人姚苌,足见他的军事能力之强。

王凝之叹了口气,担心无用,只能静观其变了。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东晋,山河共挽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