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3章 听从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他转向赵云,眼底饱含钦佩:“贾诩军师以反间计几乎无损平定荆州刘表,而后在扬州,又施骄兵之计,令孙权等人疏于防范,我们趁势击溃敌军,彻底瓦解江东防线。”

话音未落,太史慈便抢着追问:“庐江一战,你率前锋军突袭敌营,当夜斩杀孙权,此事当真?”

甘宁举杯笑道:“不过是敌军军心动荡,我才得机布置,速破敌营,至于取孙权性命,纯属侥幸,不然,江东岂会如此轻易平定?”

赵云等人听罢,无不叹服贾诩与甘宁的智勇双全。

夜色渐浓,弯月如镰悬空,映照着地面上武士手中闪现的冷光。

下邳城头的火把摇曳,嘶嘶作响,映红了棱角分明的铁甲。

刘煜持剑披甲,剑刃映月,锋芒毕露。

他凝视城头,眉宇间透着凌厉。

围攻下邳,是入徐州首战,亦或是终战。

剑锋出鞘刹那,曹操望向城墙,身旁伫立着三万新兵。

他们是荀彧精心选拔并训练的战士,却要在未历生死之际直面刘煜的五万精锐。

一种深切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袁绍遥望敌营升起的炊烟,那是他们的对手——北汉王刘煜。

刘煜如狂风骤雨,席卷天下局势。

而徐州,此刻恰似风雨中摇曳的最后一叶扁舟。

曹操深吸一口气,屹立城头,望见旌旗猎猎,敌军漫漫,此战凶险难测。

这时,空气里满是压抑的气息。

一少年策马而出,正是志在天下的刘煜。

曹操拔刀而起,目光如炬,直视城下的刘煜,坚定决绝。

刘煜,汝猖獗至斯,竟追至我徐州下邳,一统之志如此明显乎?!曹操心中无端生出无力之感。

刘煜坦然对视,两人目光交错间,曹操心跳莫名加速。

他明白自己已陷入困境,适才言语亦难以自圆其说。

当初曹操何尝不是怀揣统一天下之志,一旁的袁绍亦屏息关注二人对话。

袁绍眉头紧皱,忧心忡忡,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刘煜昂首挺立,气势如洪流不可阻挡。

他跨坐于战马上,月光洒落,他的银白色铠甲闪耀冷冽光辉,眼神凌厉似电,仿佛能击溃敌人意志。

他嘴角微扬,笑意沉稳而坚定,“笑”

声充满自信,“胜利唾手可得。”

城墙上的士兵持械而立,手却颤抖不止,似水中浮萍。

他们注视着刘煜,语气里满是高傲与轻蔑:“曹操……”

刘煜声音铿锵如剑,划破夜幕,“即便我有吞天之志又如何?我平定青州、攻克兖州,如今荆州、扬州皆已臣服,唯独你负隅顽抗于徐州。

你尊刘备为汉王,图谋的不也是权势地位?”

“我们相似,却又截然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你无力统一天下,而我能做到。

我的治下将是太平盛世。”

“你现在已是困兽犹斗,我不给你翻身余地。

你这般布阵,难道想带着徐州的青壮年陪葬?你的子民皆是无辜百姓,你忍心让他们为你殉葬吗?若你真乃明君,此时就该开城投降!”

一时间,城内外寂静无声。

士兵们的心跳清晰可闻,紧张与激动在胸口翻涌。

他们凝视着曹操,盼他能放下执念,献城求生。

毕竟这些未经历过战火的农夫,从未见识如此场面,此刻渴望曹操妥协。

而曹操,依旧伫立不语。

他的目光幽深如夜海,难以揣测内心所思,他的抉择将左右这场注定结局之战的走向。

刘煜的到来过于迅速,快得让荀彧连为曹操集结一支像样军队的机会都没留下。

此刻,曹操虽身为领袖,却也难掩心中的迷惘。

荆州与扬州的全面投降,他尚不知晓。

他紧握城墙边缘,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眉宇间满是愁绪。

荆州、扬州局势不明,令他心神不定。

若是刘煜所言属实,徐州已成孤立之地,大局已定,他手中这座城池又有何意义?未来又该如何抉择?

他望向前方,眼中尽是迷茫。

他曾以徐州为根基,梦想问鼎天下,如今这愿景却似梦幻泡影,令他自嘲一笑。

城墙之上,四面劲风呼啸,扬尘漫天,恰如他内心的紊乱。

他看向荀彧,渴望从对方平静的面容中找到些许方向。

“文若,刘煜之言可当真?”

曹操语气平淡,却隐含担忧。

荀彧未作回应,仅低头沉思,脸上的寂寥与无奈昭然若揭。

曹操脸色愈发阴沉。

荀彧的沉默犹如利刃,刺破了他的幻想。

他立于城头,往昔的雄心壮志是否终将化为笑谈?荀彧的无言,暗示他已知晓荆州扬州的情况,或许荀彧深知他们已无生路。

战败的压力让他几乎窒息,他环顾城墙守军,人人面容倦怠,似与他同感绝望。

曹操苦笑着摇头,或许众人参战只是为了求一口粮、一条命。

眼前的局势毫无胜算,心底的失落如刀割般撕裂了他的信念。

回忆往昔,意气风发的自己如今只剩无奈,唯有遥望天际,满心酸楚。

而城下,刘煜正静静等待他的答复。

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带领徐州百姓进行的最后挣扎,不过是一场注定无果的徒劳呼喊。

那么,身为枭雄的曹操,该如何抉择?

秋风卷落叶,曹操 城头,仰天狂笑。

无人得见他此刻扭曲疯狂的表情,但那笑声中尽显英雄迟暮的哀伤。

他手握长剑,穿透夜色凝视远方。

四野狼烟弥漫,刘煜的大军围困四周,即将发起总攻。

曹操放下长剑,停下笑声,站在城墙上朗声说道:“刘煜,你胜了,赢得漂亮。

我曹操,认输。”

城下刘煜听见曹操的笑声,抬头看向城头,只见一人孤立,依旧傲然。

刘煜遥望城墙,静静等待曹操的话语。

“我,曹孟德,出身官宦之家,少年时便立志成就大业,欲革新 的大汉朝廷。

因父推荐,步入仕途,然而,朝堂犹如泥潭,外戚专权,十常侍把持政权,致使民生凋敝。

愤怒与无奈驱使我拔剑反抗,当日刺杀董卓未果后 ,誓言要改天换地,让百姓免受饥寒之苦。”

曹操的声音响彻夜空,字字句句直击人心,令城下士兵无不震撼。

城墙上的战士们也曾是普通百姓,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

曹操眼中坚毅,目光炯炯,续道:

“我曹孟德才识平庸,家境无法与拥有四世三公根基的袁绍相比,出身更难与汉室宗亲的刘表并肩,至于能力,自然也无法企及你刘煜。

你从并州起步,名震天下,连袁绍和刘表都被你击败,那场官渡之战更是耗尽了我的全部家底,纵使我再如何自负,也不得不承认败了,彻底地败了。”

每个字,每句话,都似锋利的刀刃,深深刺入曹操心中。

对于一位骄傲的英雄而言,承认失败与不足是极难之事。

刘煜听后,脸上并无轻蔑之色,唯有对曹操的敬意。

城头上的曹操,宛若一出展现中原历史的活剧,历经坎坷,即便前路绝境,仍从未放弃心中的宏伟抱负。

他的话带着悲怆,以英雄迟暮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令刘煜也感同身受。

风愈发刺骨,落叶在空中翻飞,城外百步之内烈焰熊熊,将昏暗的夜色映照得如同白昼。

所有人都目光聚焦于曹操,这位披甲执锐的勇者。

徐州将士、荀彧等人注视着他,期待听见他的最终抉择。

曹操立于城头,双手稳如磐石般握着剑柄,夜色中他反而镇定,火光映照下,面容苍白而深邃。

深吸一口气,月色让他轮廓模糊,曹操语气平缓:“你说得对,如今再逼迫徐州百姓拼死一搏,明知无望却硬要挣扎,这绝非英雄所为。”

“我曹孟德,一生可为英雄,可为奸雄,可为豪杰,但绝不做挟持百姓的卑劣之人。”

此言一出,仿若打破了压在心头的巨石,四周一片寂静,士兵们屏息凝神,仿佛听见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曹操从剑鞘中抽出长剑,毫不犹豫地刺向胸口。

噗嗤!

文若,我走后……曹操转向荀彧,声音略显沙哑却坚定,决绝的眼神难掩劫后余生的复杂情感。

我命徐州守将开城,相信刘煜会给予你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会为百姓带来希望。

你的才能非凡,可惜我未能为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荀彧闻言,鼻尖一酸,千言万语哽在喉间,却无法吐露。

他凝视曹操,目光中尽是无奈与不舍。

还未等荀彧开口,曹操已拔出倚天剑。

城头灯火通明,剑光一闪,仅余曹孟德一声闷哼。

瞬息之间,他身形旋转,随即直挺挺倒地,剑刃嵌入脖颈,鲜血在暗夜中蔓延。

刹那间,天地寂静,唯有风声与火光相伴。

曹操离世,刺骨寒风穿透城内,将无尽冰冷送至众人心里。

荀彧等人低头不语,气氛压抑至极。

鼓声渐起,下邳城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

沉重的轧轧声中,城门徐徐洞开,荀彧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刘煜策马而来,身披黑衣坐骑,身后精锐兵士严阵以待。

荀彧怀抱着曹操的 ,注视着刘煜,这位掌控全局的英雄人物,心中百感交集。

月色清冷洒落城头,映照出刘煜坚毅的身影与冷峻面容,他目无表情地打量周遭,死寂的城楼、静谧的晨光、空旷的街巷,一切尽收眼底。

下邳城中,刘煜紧蹙眉头俯视地上的 。

曹操,一代霸主,如今化作尘土,与孙权同赴黄泉,又一位传奇落幕。

刘煜深深呼吸,席地而坐,凝视曹操的 ,心中泛起阵阵悲凉。

徐州各处城池待接管,待此地彻底安定,天下亦将归于太平,这片天地的征程便告一段落。

不过,还有一个交州尚未涉足!

徐州,昔日烽火连天,如今唯余晚风轻拂断壁残垣,满目萧瑟。

曹操自刎终结乱世,荀彧麾下徐州将士无人敢于异议或反抗。

尘封的司马府内,荀彧面无波澜地发布最后一道指令,眼眸间尽是决然与悲壮。

“曹公已逝,我等当止戈息武,徐州诸城,自此听从刘煜将军调遣!”

荀彧的话语在大厅内回响,仿若寒风掠过人心深处。

喜欢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