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8章 重振旗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殿内,烛火摇曳,太子丹直视燕王喜,目光坚毅:\"父王,赵国动向关乎燕国存亡,若其真援助那支异军,我方需尽早洞悉其意。

\"

燕王喜凝视爱子,心绪百转。

他明白太子才智过人、胆识兼备,却仍难掩牵挂之情:\"丹儿,此行凶险万分,我忧虑赵国非友反敌,恐日后祸及燕国。

\"

太子丹慨然回应:\"儿臣知悉风险,为燕国计,愿冒此险。

父王请放心,我会审慎应对。

\"

燕王喜终究颔首允诺,嘱咐道:\"赴赵期间务必谨慎行事,切莫暴露求援之心。

\"

太子丹离宫后,迅速着手筹备行程。

他组建了一支精锐团队,既有擅长外交的谋士,也有武艺超群的护卫。

夜幕下,他们秘密离开燕国,朝赵国方向行进。

此时,刘煜得知太子丹出使赵国的消息,意识到局势可能迎来关键变化。

他立刻召来李儒与贾诩,商议应对之策。

刘煜说道:“太子丹此行或许会改变赵国的态度,我计划趁此机会强攻燕国,力求七日之内攻克燕都。”

李儒分析道:“太子丹出使赵国,或可令赵国放松戒备,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大对燕国的压力。”

贾诩补充道:“另外,不妨派人暗中跟随太子丹,探明他在赵国的动态以及赵国的反应。”

刘煜点头认可,并即刻下达命令。

在赵国,赵公正与谋士们商议燕国事务,他们早已觊觎燕国领土,此次借机援助燕国也是顺手而为。

尽管如此,碍于周礼约束,双方关系尚未彻底破裂。

突然,他们收到太子丹出使赵国的信息,赵公感到颇为惊异,对谋士们说:“燕国是否已知我们对其的帮助?燕王此举意欲何为?为何派太子丹前来?难道是在求援?”

谋士们交换眼神,困惑不已。

燕国目前并未爆发大规模战事,按照常理,不应由太子丹亲自出使。

最终,赵公决定先行接见太子丹,再视情况而定。

他下令筹备接待事宜,并派遣精锐侦察兵,密切留意太子丹的一举一动。

太子丹一行抵达赵国边境,受到赵国官员的迎接。

他们被安置在赵国的客馆休憩,静候赵公召见。

太子丹独自在客馆内沉思,深知此次出使意义重大,关系到燕国命运及战局走向。

他决心在拜见赵公时,展现燕国的诚意,争取获得赵公的支持与承诺。

当然,探明赵国对燕的态度也是重要任务。

太子丹即将与赵使者会面之际,刘煜的手下成功潜入赵国,密切监视太子丹的动向,随时准备向刘煜汇报最新消息。

在这复杂局势中,各方的谋略正悄然布局。

当太子丹与赵国接触时,刘煜派徐荣先行,赵云率十万大军直逼燕都方向。

燕王喜得知此事,惊恐万分。

燕国顿时陷入紧张氛围。

燕王喜听闻刘煜大军逼近国都,心情沉重。

他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在宫中议事厅内,他焦虑地对大臣说道:“那支突如其来的军队即将抵达易水,看样子他们是来灭我们燕国的!”

乐毅被急召入宫,他大步踏入,面对燕王喜,神情沉稳坚定。

“陛下,我已知晓此事。

虽我之前战败 ,但我愿再为燕国征战,誓保国土。”

燕王喜注视着乐毅,眼中流露感激之情。

“乐将军,你是我国英雄,今国家危急,我再次托付重任,盼你能稳定局势。”

乐毅郑重颔首:“陛下,我将以行动弥补过往之过,请陛下安心,定全力以赴守护国家。”

随即,乐毅离开宫殿,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他召集燕国精锐部队及有经验的将领,组建了一支十五万兵力的强大军队,几乎倾尽燕国所有力量。

他们急速向易水进发,准备在此与刘煜大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刘煜得知乐毅率军迎击,他对徐荣与赵云说道:“乐毅乃燕国名将,你们曾与其交锋,此战成败无须忧虑,尽量减少伤亡,后续尚有许多战役。”

徐荣与赵云均为资深将领,他们向刘煜保证:“主公请放心,我们定会谨慎行事,力求以最小代价取胜。”

刘煜率军于易水驻扎,布防待敌。

燕军对岸列阵,乐毅部署严密,既设防线又遣探子窥伺动静。

营帐内,他召集诸将商议对策,剖析形势,定下详尽战策。

“此战关乎国运,诸将当竭尽全力,必胜无疑!”

乐毅语气坚定而严肃。

夜色渐浓,双方严阵以待。

易水波光粼粼,在月色映照下显得格外平静,却暗藏汹涌杀机。

忽报刘煜军或于次日凌晨突袭。

天刚破晓,号角骤响,刘煜麾下徐荣、赵云领兵发起强攻,战鼓雷鸣,两军于河畔激战正酣。

乐毅登高望阵,见燕军受压渐乱,握紧兵符,沉思后调兵遣将欲重整旗鼓。

但战局未转。

徐荣所部骁勇无比,似猛虎出柙,一举突破燕军前沿。

赵云更是势不可挡,策马横扫,枪挑敌军,所向披靡。

乐毅亲率精锐迎击,奈何赵云技艺卓绝,加之刘煜军众寡悬殊,其努力终归徒劳。

战局急转直下,燕军节节败退,士气崩塌,四散奔逃,防线全面崩溃。

乐毅目睹己方军队被敌军吞噬,内心满是痛苦与无助。

赵云的部队犹如汹涌洪流,一举突破乐毅的防线,直逼燕国腹地。

战场上,四处可见溃散的士兵和悲鸣之声,燕军在这场猝不及防的袭击中几乎崩溃。

身处混乱之中的乐毅竭力组织撤退,心中充满悔恨与自责。

他眼见亲手打造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痛彻心扉。

然而,他明白此刻最重要的任务是保全实力,为燕国保留一线生机。

此时,乐毅已深知战局几近无法挽回。

对面的强敌让他感到深深的绝望与无奈,目送士兵逐渐湮没于战场尘烟,他长叹一声,内心满溢着无尽的悲哀与不甘。

乐毅在易水河畔的惨败令燕国笼罩在紧张与压抑之中。

燕王喜端坐于大殿,眼中透着惶恐与焦虑。

群臣围坐一旁,彼此对视,窃窃私语。

“陛下,乐毅虽败,仍有三万精锐,尚非绝境。”

老臣起身,语气笃定。

燕王喜注视着老臣,眉间紧锁:“可追兵势猛,我们该如何应对?”

年轻将领秦开站起,言辞激昂:“陛下,臣愿率军出城御敌,誓死保卫燕国。”

燕王喜点头,但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

此时,一名文臣快步上前,神情沉稳:“陛下,此刻不宜妄自菲薄。

乐毅将军虽败,其战略眼光与指挥能力仍属燕国翘楚,我们应整军再战,加固防御,同时派遣使节刺探赵国虚实。”

燕王喜颔首,随即追问:“派谁去?还有机会吗?”

老臣再度站起:“即使机会渺茫,也必须行动。

赵国需访,齐国亦然,臣愿赴齐求援。

齐燕交好已久,且齐国不会坐视异国势力扩张。”

燕王喜略作思索,决然道:“依此部署,同时强化城防,筹备长期抵御之策。”

话音落下,殿内氛围稍显松弛。

然而众人皆知,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逼近。

两日后,一名侍卫神色仓皇入内,颤声禀告:“启禀!敌军已至城下!”

燕王喜与群臣顿时变色,但旋即,燕王喜站起,语调沉稳:“既至,即刻传令,全城戒备,准备迎战。”

此刻,燕都上下紧张而有序:将士加紧修缮壁垒,百姓筹措粮草,各司其职,毫无懈怠。

尽管面临严峻局势,燕都人民并未绝望,目光中透出果敢与坚韧。

城头之上,秦开持剑远眺敌阵,深知此役关乎生死存亡。

他回首望向麾下士卒,朗声说道:“燕国儿郎,今日当以智勇破敌,向世人昭示我辈非弱可欺!”

士卒齐声呼应,士气高涨。

秦开眼中闪过一抹笃定之光,他明白此战将检验他的胆识与谋略。

他的军旗在夜幕映衬下分外醒目,身披甲胄、骑于战马的他,神情刚毅,眼神凌厉。

身后那支燕国大军承载着国家最后的希望。

他抚摸着手中的长矛,眉宇间尽显从容与自信。

他居阵前,俯瞰众兵:“诸位将士,有我在此,无须惧敌。

燕国岂容轻易覆灭?”

他的部队气势磅礴,仿若一柄锋芒毕露的利刃,直指敌人要害。

赵云所率之军虽气势汹汹,却被燕国坚盾营击溃,溃不成军。

硝烟弥漫,沙尘狂舞,金属交击的刺耳声响伴着战士们的哀号。

燕队在赵云的铁骑冲击下全线崩溃。

赵云策马扬鞭,迎风大笑。

他早已料到今日,却未想局势如此迅速明朗。

目光扫过秦开,那个被尘土掩埋的身影,心底闪过一抹叹息。

虽见其勇猛,然燕国兵锋终难匹敌。

徐荣已站于秦开前方,冷声质问:\"凭你这点残兵,也想阻拦赵将军?\"

秦开挣扎起身,满脸血污,眼中却透出决绝:\"是我误判形势,赵家军果然名不虚传。

\"

赵云策马近前:\"速取燕都,莫再拖延!\"

秦开默然,遥望赵云背影渐行渐远,视线落在身旁那些静卧的亡魂上。

夕阳染红战场,军旗猎猎作响。

秦开仰望苍穹,喃喃道:\"终究……败了。

\"

日暮时分,伤者遍布四周,眼中尽是绝望。

秦开闭目休憩,感受晚风吹拂疲惫身躯,终于明白,狂妄换不来长久辉煌,真正的强者始终隐于无形。

此战之后,他决心重整旗鼓。

喜欢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