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0章 风开始学着叫你的名字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天光未亮,万物俱寂,唯有风在低语。

芽是被这股奇异的风唤醒的。

他并非听见,而是感觉到。

那风不带寒意,不携沙尘,像一只无形的手,轻柔地拂过他的眼睑,那触感细微得如同母亲的叹息。

他睁开眼,暗夜的余烬尚未褪尽,窗外却似有流光在无声涌动。

他赤脚下床,悄无声息地推开门,踏入清晨微凉的巷道。

昨夜倒扣于巷心的陶碗依旧静卧,碗底凝结的白霜在晨曦的微光下,泛着一层玉质的光泽。

他走上前,蹲下身,目光触及碗底的瞬间,呼吸骤然一滞。

那不是普通的霜痕。

昨夜风过,霜珠续写,那“芽”字的第三笔,一弯新月般的撇,已然成形。

笔锋婉转,带着一股初生的灵动,仿佛不是凝结而成,而是从陶碗的生命里生长出来。

他伸出手,指尖悬在霜字上方,不敢触碰。

就是这股风,昨夜还在模仿,在学习,笨拙地吐出每一个音节。

而此刻,它竟已学会了书写。

他缓缓闭上眼,将意识沉入大地的脉搏。

他轻轻将掌心贴上冰冷的石板,以七息为一节拍,规律地轻叩了三次。

这是他与风的约定,是无声的问候。

叩击的震动刚刚传开,巷口的风便停了。死寂,只持续了一瞬。

下一刻,一股更强劲的气流自地底深处升腾而起,如苏醒的巨龙,盘旋着冲向巷心。

它没有掀起尘土,而是精准地绕着地上的陶碗转了一圈,最后,一道稚嫩却清晰的低唤,贴着地面传来:“芽。”

音调已不再是昨夜的生涩,它学会了抑扬顿挫,带着一种孩童般的亲昵。

芽笑了,嘴角弯起的弧度纯净而温暖。

他知道,风已不再是牙牙学语的过客,它成了归音的学童,而这片土地,便是它的学堂。

几乎是同一时刻,村东的武馆院内,晨练的号子划破了黎明。

一名七八岁的武童扎稳马步,气沉丹田,猛然一拳挥出!

拳风刚猛,激得地面尘土微微一荡,空气中竟迸发出三声沉闷的鸣响,如战鼓擂动:“跑!跑!跑!”

就在这拳风散尽的刹天,异变陡生!

一道旋风毫无征兆地从院墙的藤蔓间钻出,它不冲天,反而紧贴地面急速游走,所过之处,尘土被卷成一道清晰的墨线。

那风如同一支被无形之手握住的巨毫,在宽阔的院心狂放不羁地画出了一道蜿蜒曲折的轨迹——赫然是一个笔走龙蛇的“跑”字!

字迹深刻,仿佛刀刻斧凿。

院墙上,那道被称作“岳山”的巍峨巨影,此刻竟不再凝立不动。

它的轮廓开始变得模糊,缓缓从墙面剥离,随着风迹在地面上缓缓移行。

影子的足尖轻点地面,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跑”字笔画的转折处,仿佛一位严苛的书法大家,正在临摹这天成之作。

当夜,睡不着的老武师披衣起身,无意间瞥向院中。

只见月光下,那些攀附在墙上的藤蔓叶片,竟浮现出点点荧光。

光点连成一线,清晰地勾勒出“跑”字的完整笔顺,一笔一画,与白日里风所刻下的痕迹分毫不差。

他心头巨震

村西,一灯如豆。

新妇坐在织机前,手指翻飞,梭子在经纬间穿梭,发出规律的声响。

她的身旁,一个双目紧闭的盲童靠墙而坐,小手随着织机的节奏,在墙上轻轻拍打。

忽然,案上的油灯焰心猛地一跳,一连跳了七下,每一次跳动,都仿佛在空中勾勒出一个无形的音节——“听”。

盲童的拍击声应节而变,与灯焰的跳动完美契合。

一缕夜风悄然从窗缝钻入,它没有吹拂灯焰,反而如一条灵蛇,紧贴着冰冷的墙壁游走。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随着风的移动,墙上那道被灯火投射的、属于盲童的影子,竟也跟着晃动起来。

影子的轮廓不断拉伸、扭曲、重组,最终,在风停住的那一刻,竟拼凑出了一个清晰的“听”字!

墙角,另一道被遗忘的影子——“玄音”,那村中最善聆听万物之声的女人的影子,也动了。

它不再是静默的倾听者,反而伸出一根纤长的影指,在风滑过的墙壁轨迹上轻轻一点,如同先生在指点学童的笔误。

风仿佛领悟了什么,再次拂过墙壁。

这一次,灯影的跳动更加沉稳、清晰。

“听!”一声清亮的回响在屋内荡开,非人声,非器响,纯粹得仿佛是空间本身发出的声音。

次日清晨,溪边洗衣的妇人无意识地哼起了一段古老的《听水谣》。

她刚哼出第一个音节,便感觉一阵微风拂过脊背,那风中竟带着与她歌谣完全一致的韵律。

她惊讶地停下,却见那股风已然载着她的调子,轻快地穿过整个村庄。

阳光下,家家户户的白墙上,都短暂地映出了一道新的影子——玄音端坐于溪边岩石之上,周身被无数道细微的风流环绕,如名师授业,万千学子环伺。

静默的老师,终究也开始向风传授它的道。

村北,异邦学者的书斋内,他的弟子正就着月光夜读。

窗户洞开,夜风长驱直入,却不吹灭烛火,反而径直卷起了书案上一卷泛黄的残卷——《归途论》。

书卷在空中翻滚,纸页上那些古老的字迹竟似活了过来,一个个脱离纸面,在空中盘旋飞舞,最终汇聚于房梁之下,凝结成一个硕大的“问”字。

风在“问”字周围轻轻颤动,发出一声生硬的模仿:“问!”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开天辟地般的初生意味。

角落里,那道属于学者的枯瘦影子动了。

它缓缓抬起,竟以影子的耳朵贴近了那个由风组成的字,仿佛在聆听其最本源的构造。

片刻后,影子的手指缓缓抬起,指向了屋檐下,一块未干的泥地上,那上面有一个清晰的孩童手印。

风似乎明白了,它呼啸着绕那手印转了三圈,再次发声:“问!”这一次,字正腔圆,充满了孩童提问时最纯粹的求知欲。

烛光下,老学者浑浊的眼中滚下两行热泪。

他颤抖着取出一张全新的雪浪纸,平整地铺在地上,而后退开,任由那股求知之风,如同握住了一支无形的笔,在纸上划出了第一道饱含求索意味的“问”痕。

他喃喃自语

夜色更深,万籁俱寂。

身为巡夜人的芽再次走入巷道,他发现了一件更奇特的事。

各家各户门前用以辟邪的空碗,都在极其轻微地颤动。

每当有风拂过,碗底凝结的霜痕非但没有消融,反而生出更多细密的纹路,如同字迹在悄然生长。

他挨家挨户地看过去,在武师家门前的碗底,他看到了“跑”的最后一捺;在新妇家门前,他看到了“听”的收尾一笔;在学者家门前,“问”字已然成型。

风绕着整个村子,一圈又一圈,每经过一户人家,便会低唤一声那个家庭所对应的名字,音调愈发熟稔,情感愈发丰沛。

芽站在村庄的中心,侧耳“倾听”。

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单一的回声,而是风在练习着,呼唤每一个人的名字,每一个影子的名字。

那一夜,芽做了一个无比清晰的梦。

梦里,他看到一个发色如月光下银草的小女孩,静静地立于风中。

风温柔地绕着她旋转,忽然,风开口了,用一种带着无限眷恋与欣喜的语调,低低地叫了一声:“小芽。”

女孩怔住了,随即爆发出银铃般的大笑。

她转过身,对着身后无数道与村人轮廓相似的古老旧影用力挥手,高声喊道:“听见了吗?它终于学会叫我们的名字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风卷起了村中所有的陶碗,带着它们飞向漫天星辰。

碗底新生的名字亮如星辰,那些古老的旧影散如云海,风在星辰与云海之间欢快地穿梭,一一唤出那些尘封已久的名字。

“岳山!”

“玄音!”

“归途!”

芽猛地从梦中惊醒,心脏狂跳不已。

他来不及穿鞋,疯了一般冲出家门,奔向村子最深处那座早已无人居住的旧居。

那是他记忆开始的地方,也是“小芽”这个名字的源头。

他踉跄着冲到门前,那只熟悉的陶碗就摆在门槛上。

他低下头,借着熹微的晨光,清晰地看到碗底的霜痕,赫然是“小芽”两个字。

而此刻,在“小芽”二字之后,第三个字的轮廓正在缓缓凝结。

那是一个“人”字头的起笔,刚劲有力,仿佛一道劈开混沌的光。

他怔怔地仰起头,天边,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精准地照亮了巷口。

一道清新的风恰在此时穿过巷口,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温柔,轻轻叫了一声:

“芽。”

与此同时,旧居之内,一道模糊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晃动了一下,像是在回应一个久别重逢的故人。

喜欢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