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如鹅毛般的五个字,让承明帝呼吸微顿。
“大胆!竟敢直视圣上!谁给你的胆子......”
康公公发觉尚榆晚的不敬,张嘴斥驳,承明帝抬手,示意他闭嘴。
面对承明帝的命令,康公公当即就消了声。
銮阳殿上静默须臾,承明帝再次开口。
“你家在何方?父母可还健在?可有兄弟姐妹?”
尚榆晚又重新低下头去,但脊背挺得笔直,“草臣无家可归,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
“难怪你能得序儿的赏识。”承明帝眉眼温和,看起来毫无异样,“在民间摸爬滚打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
尚榆晚的头更低了些,“草臣愚钝,不敢居功。鲁州城,燕门城,及蔡霞镇之事,功劳最大者,当属公主殿下。”
承明帝一听,眼角的皱纹深了些许。
“你不是序儿的谋士吗?怎得帮着顾儿说话?莫非是顾儿给了你什么好处不成?”
“公主殿下宅心仁厚,草臣不敢胁功要赏。”尚榆晚一板一眼的回应承明帝的打趣。
“嗯......那你说说,公主殿下想要封王参政,你意下如何?”
尚榆晚看了一眼萧清顾,收回目光,道:“草臣所说字句毫无可用之处,关键还是要看公主殿下,能否给天下一个接纳她的理由。”
想要成为大虞史上第一个能封王参政的公主,光靠他人的拥护可完全不够。
承明帝眼底闪过一丝赞赏,看向萧清顾。
“顾儿,今夜是你们的庆功宴,四书五经兵书谋略那些,父皇也就不考你了。父皇且问你,为何想要封王参政?”
承明帝问的,是萧清顾的初心。
萧清顾先是朝着承明帝行了一礼,而后转身看向被袁玑按了穴位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的百里蒲。
她长睫颤了颤,目光转向袁玑。
“袁中丞可知前年米价几何?”
袁玑很快反应过来,道:“前年粮食丰收,每斗米七到八文,每石七十到八十文。”
大虞米价一直都较为稳定,袁玑在御史台里从未听到过米价有问题的消息,萧清顾问这个做什么?
萧清顾苦笑一声。
“可是啕吁镇及其附近村庄的米价,一斗就高达十文,每石更是高涨到一百到一百二十文。”
......啕吁镇?
袁玑皱起眉头。啕吁镇是哪儿?
虽说原计划里萧清顾会问他点东西,但啕吁镇这地方还真没听说过。
尚榆晚和萧清序也有些愣住。
他们当时和萧清顾商量过,要拿些朝廷官员不了解的消息镇一镇场子,却没料到萧清顾搬出来一个不问其名的小镇子出来。
承明帝眉眼间的神色微微一变,什么话也没说。
“......”萧清顾默了默,“啕吁镇前年米价高涨,此事是儿臣偶然发现有人在粮食丰收季之后逃荒,才找过去的。”
“啕吁镇有户人家,姓邓。因为粮食丰收,米价有所降低,邓家买断了啕吁镇及其附近所有的米粮,还强买了不少。”
“啕吁镇和附近的村子与外界联系不多,通向婠城的路也只有一条。邓家就堵了那条路,逼迫百姓从邓家手里花更多的银钱买回粮食。”
銮阳殿静默了片刻,袁玑顺势问道:“啕吁镇的人出不来,婠城的城主就没有半分察觉?”
萧清顾道:“高家和婠城城主是近亲,蛇鼠一窝。”
如此一来,啕吁镇的百姓自然无法得救。
“那时,儿臣手上什么也没有。”萧清顾看向承明帝,“儿臣只是一个公主,还是一个隐瞒了身份的公主,什么都做不到。”
“儿臣写信回京,求父皇帮儿臣,此事才得以解决。因为朝中都在为丰收庆贺,便也没有声张。”
“鲁州城,燕门城,蔡霞镇......这些,若不是有人帮儿臣,儿臣也不可能救得出那些人。”
萧清顾脸上有些许落寞,“那时儿臣就在想,要是能和大哥二哥他们一样厉害就好了。”
“他们可以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帮自己想帮的人,救死扶伤,锄强扶弱,坚韧,勇敢,聪慧,不屈......”
萧清纪微微愣住,萧桐也怔了一会儿。
尚榆晚垂着眼眸,她心想,小满的死对萧清顾的影响还是有些大的。
因为自己的弱小无能,只能拿着自己公主的头衔为身边人争取多活一段时日,既惶恐,又无比的煎熬。
“父皇,儿臣不愿意做无能之人。”
萧清顾脸上的落寞一扫而空,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儿臣是大虞的公主,生来便受万民供奉,享尽荣华富贵。儿臣不忍辜负百姓期许,愿献出一生,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百里蒲挣扎的劲儿忽然松了,袁玑见状,按着人的手劲儿也轻了点。
萧桐恍惚了一瞬,仿佛回到了自己去琅绛国为质的前一天。
【我是大虞的公主,生来便有荣华富贵,受万民供奉!我不去谁去?皇兄莫要再劝,万千百姓供奉我萧氏皇族至今两百余年,当个质子罢了,我还会怕琅绛国那老东西不成?】
那时的萧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无所畏惧......时间过去太久了,就连萧桐自己也记不清了。
萧清顾干脆利落的跪了下去,俯首于地。
“儿臣恳请父皇,赐儿臣一个回报大虞,回报百姓的机会!”
“......”承明帝看向尚榆晚,“你意下如何?”
尚榆晚抓准时机,把萧清顾在鲁州城的表现全部和盘托出。
“当日游叩军来犯,借皇孙为由,想要攻占鲁州城。城中百姓尽数撤离之后,公主殿下一马当先,挡在城门前,以一人之势压下千万军马,以一人之躯护百姓安然无恙。”
“大虞地幅辽阔,何止一个啕吁镇,何止一个邓家。公主身居高位,多年游历民间,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未曾居功自傲,时刻反省己身,心怀百姓,悲悯众生。”
尚榆晚终于说出了那句话:“依草臣拙见,公主封王之事,可行。”
“你倒是会说漂亮话。”承明帝终于露出了一丝真心实意的笑意。
尚榆晚道:“草臣字字句句皆出自真心,绝无半点虚言。”
萧清顾的确是一个“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人,换做是尚榆晚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到。
毕竟尚榆晚现在心里,除了十二和尚明奇,只有复仇的事情对她最重要,就连萧清序也要往后站。
萧清顾悄悄笑了笑。
其实,“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个道理,她是从尚榆晚身上学来的。
尚榆晚会绞尽脑汁的想要保下更多的人,会在清晨去看望受伤的百姓状况如何,会顾及小桃无辜而留下她的性命......她做了太多太多,萧清顾那张嘴怕是都要说秃噜皮。
或许是因为尚榆晚的精力大部分都不曾放在自己身上,所以总是忽略了她对旁人多出一分的心软。
承明帝看向其他人。
“你们以为呢?”
须臾,不少人纷纷站了起来,行礼道:“公主封王,众望所归!”
百里蒲没动静,承明帝就当他是默认了。
“康公公。”
“奴才在。”
“宴后,你亲自去通知宗正寺公主封王一事。”
“是,奴才遵旨。”
萧清纪用余光看了一眼萧桐,发现她正满眼温柔欣赏的看着萧清顾。
“......”萧清纪心里发酸,什么话也没说。
萧清顾还未来得及面露喜色,承明帝突然“哎”了一声。
尚榆晚他们愣了愣。
承明帝这是还想干什么?
喜欢回燕门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回燕门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