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煮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1章 燃烧岛屿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钱谦益出列道:\"大人,教化之事...\"李勇颔首。\"藩外之地,我们必须尽快提升说汉语识汉字的人员比例,先优选三代居此的华人子弟,先授《千字文》再习《论语》。藩人用《孝经》,华人教《大学》——\"他突然冷笑,\"至于那些自诩文明的传教士,把他们的经书换成《道德经》再放回去。\"

会议尾声,张溥提议设立\"译书局\",将四书五经译作马来语。李勇却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港口中林立的桅杆:\"以后凡大明所辖之地,教学和书籍都只能是汉语,马来语这些都放到博物馆珍藏就好,你们还是先让他们的孩子学会写'忠孝仁义'四个汉字......\"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恍若要刺穿整个南洋的海雾。

晚上,李勇单独约了文莱国王杜勒·卡哈尔,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去苏?岛管理那里越来越多的教众,还有就是文莱国把苏丹两个字要去掉,结果,第二天,杜勒·卡哈尔宣布,他经过多年思考,发现自己对道家更有悟性。接着,官方正式发布,为了社会的和谐,在文莱国人人信仰自由,信仰一神教的人员必须居住在指定的区域,如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其他地方禁止一神教排他,如果一经发现,将立即定性为邪教,人人得而诛之。

开完会的第二天,赵石将1000东亚营、1000敢死营、1000忠贞营和3200人的文莱新军混编成20个“指导营”,在整个加里曼丹岛展开税务风暴,“穷凶极恶”的李勇特地强调各土着部落多年来对文莱官方的纳贡不是交税,必须要“补税”,不交税就果断上“手段”,没有财政收入的藩国,长此以往将国之不国,当然宗主国也不是“慈善家”,李奷商现在要养活好多人。

崇祯四年三月五日,美拉牙河畔,晨雾未散,第十二征税混合营的旗帜才刚插上河滩,便被数十名持矛的土着掀翻。敢死营的日本浪人率先暴起,太刀出鞘的寒光闪过,三个土着的脑袋滚落泥地。忠贞营的朝鲜枪兵结成三才阵,枪尖如林,将逃窜的村民捅成筛子。

\"抗税者,死!\"税官骑在马上,冷眼望着溃散的土着。一个老妇抱着竹篓扑来,被朝鲜兵一脚踹翻,滚烫的热油从破裂的陶罐泼出,瞬间烧焦了她枯槁的头发。

敢死营的弓手站在高坡上,将火箭射向河边茅屋。烈焰中,尖叫的孩童从火里爬出,又被日本浪人的薙刀劈成两截。不到半个时辰,美拉牙河畔的村落已成焦土,三十具尸体横陈滩头,其中半数是被自己人踩踏而死的妇孺。

\"收队。\"税官甩了甩马鞭,身后传来士兵清点银钱的叮当声——这场屠杀,换来了整整五十两税银。

崇祯四年三月十日,晨,吉打邦港潮水未退,蔡三的船队便横亘在吉打邦港入口,第十七征税混合营的官兵刚上岸,便遭数百土着围攻。敢死营的日本浪人赤膊持刀,咆哮着冲入人群,太刀翻飞间,血柱喷涌,断肢残躯砸进浑浊的海水。忠贞营的朝鲜枪兵列阵推进,枪尖如犁,将逃窜的土着捅穿钉死在沙滩上。

\"跪地纳粮,饶你们不死!\"蔡三站在船头,冷眼俯瞰这场屠杀。一个土着战士挥舞着砍刀扑来,被朝鲜兵一枪刺穿咽喉,尸体吊在枪杆上晃荡。敢死营在岸边架起铁炮,轰鸣声中,土着的茅屋燃起大火,浓烟裹挟着惨叫冲天而起。

不到一个时辰,吉打邦港已血流成河。三百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沙滩上,其中不少是被溃兵踩死的妇孺。蔡三挥手收兵,身后士兵抬着沉甸甸的税箱,叮当作响——这场血战,换来了足足五百两白银的\"税款\"。

崇祯四年三月十一日,下午,南加里曼丹的丹纳本布烈日炙烤着椰林,第三征税混合营的官兵正在河畔休整,突然哨兵发出警报——二十名荷枪实弹的荷兰探险队正从密林边缘逼近。未等命令下达,敢死营的日本浪人已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太刀出鞘,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荷兰人慌忙举枪射击,铅弹击穿了两名浪人的胸膛,却瞬间被后续涌上的朝鲜枪兵淹没。

\"杀!\"营长拔出腰刀,身先士卒。文莱新军一阵排枪后,朝鲜兵的三才阵如铁壁般推进,枪尖毫不留情地刺穿荷兰人的铠甲。一个试图举手投降的荷兰军官被敢死营的武士一脚踹翻,薙刀闪过,头颅滚落尘埃。

不到半刻钟,二十名荷兰探险队全员战死,尸体被愤怒的明军士兵剁成肉块。税官踩着血泊宣布:\"凡入侵文莱疆土者,皆如此例!\"士兵们欢呼着瓜分敌尸上的火药和银币,夕阳将染血的刀锋映得通红。

荷兰东印度公司\"海豚号\"商船缓缓驶入苏拉威西岛北岸的狭窄水道。船长范德林举起望远镜,眉头越皱越紧——那些本该荒僻的小渔村,竟无一例外地飘扬着绣有日月纹样的赤色旗帜。

\"见鬼!\"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手铳。岸边几个皮肤黝黑的土着正朝商船挥手,可那夸张的手势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当\"海豚号\"试图靠岸时,远处突然出现几艘装有火炮的中式战船,船头狰狞的龙首浮雕在夕阳下泛着血光。

\"全速后退!\"范德林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那些\"渔民\"举起的长矛上,串着荷兰探险队特有的红蓝相间的帽子——三天前失踪的侦察小队标志。

蔡七在福船上看着狼狈逃走的荷兰商船说道:\"大明疆土,寸土不让!\"

崇祯四年春,沙巴港,张溥站在新砌的道观地基上,眉头紧锁。海湾里,一艘艘满载土着的船只正驶向苏禄群岛,甲板上的妇孺哭喊声被海风吹得断断续续。他攥紧手中《大明律》,冷眼望着那些被称作\"异教徒\"的达雅克人被驱赶上船。

\"大人,沙巴学堂今日又收了二十名藩童。\"师爷捧着名册上前,却被张溥抬手打断。他抬眼望向正在拆除的教堂——那尖顶十字架已被砸碎,取而代之的是孔子像的基座。

不远处,工匠们正往新道观的屋脊上安装琉璃鸱吻。张溥抚摸着刚刻好的《道德经》石碑,突然厉声喝道:\"把最后那个传教士押来!\"当西班牙神父被拖到面前时,张溥蘸墨挥毫,在其额头写下\"夷\"字。\"送去棉兰老岛。\"他挥手示意,\"让那些顽固分子看看,这就是不臣服大明的下场。\"

夕阳西下,沙巴港飘起炊烟。学堂里传来朗朗读书声,与道观工地上的敲打声交织成奇异的韵律——这里,正在成为大明真正的疆土。

喜欢水煮大明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水煮大明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