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4章 药膳研发会议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二天上午,苏浩泽来到小厨房的时候,就闻到了一阵清甜的米香混合着枣香,若有若无地往外飘。

只见徐娇带着研发小组的几位成员正围在灶台边,神情专注。

主厨老陈看到苏浩泽,连忙招手:“苏总,来得正好!第一轮测试刚出锅,快来尝尝。”

灶台上,几只白瓷炖盅里,粥品呈现出不同的诱人色泽。

苏浩泽逐一品尝,与老陈交流着米粒的软硬度、食材搭配的协调性以及甜度的天然感。

“下午茶时间让前厅不当值的员工都来试吃,匿名投票,收集最真实的反馈。”苏浩泽叮嘱道,放下手中的白瓷盅,目光转向徐娇那边。

她正微微蹙眉,盯着自己面前那杯颜色稍浅的茶汤,显然也对当前的口感不甚满意。

“低糖版本的问题出在平衡上,是吗?”苏浩泽走过去,语气平和地问道。

徐娇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实验受挫的专注神情。“是的,苏总。减少了冰糖的用量后,红枣和桂圆自带的甜味不足以中和老姜的辛辣,反而让那种刺激感变得更突出,口感层次变得单薄,甚至…有点割裂。”

“嗯,”苏浩泽端起她那杯调整过的茶,轻轻吹了吹,尝了一口。

浓郁的姜辣味立刻占据了主导,过后才有一丝微弱的枣香和甜意挣扎着浮现,确实不够和谐。

“想法是对的,方向也没错,但看来不是简单减少糖量就能解决的。”

他放下杯子,沉吟片刻:“我们不能只做减法,得做调整。或许可以尝试改变姜的处理方式,或者调整几种食材的比例。”

“我也有这个想法,”徐娇眼神一亮,像是找到了方向,“或许我们可以把老姜换成嫩姜,辛辣味会柔和很多。或者,稍微增加红枣和桂圆的投放比例,用它们更浓郁的天然甜香来弥补减少的糖分。”

“可以试试。”苏浩泽点头表示赞同,“记录下现在这个版本的数据,我们以此为基准,多做几个变量测试。老陈,这边再给我们腾个小灶。”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小厨房里弥漫着更浓郁的、带着细微差别的姜枣茶香气。

灶台上并排坐着几只小锅,徐娇仔细地给每一只都贴上了标签,记录着不同的配方。

老姜与嫩姜的不同比例、红枣去核与不去核的差异、桂圆肉投放的时机、甚至还有极微量的盐用来提甜的实验......

他们一轮接一轮地熬煮、过滤、品尝、记录、否定、再调整。

“这一锅,嫩姜比例高了,姜的风味不足,存在感太弱。”

“这一锅,红枣煮得久了,甜味出来了,但整体口感有点发酸。”

“试试把桂圆肉晚一点下,保留更多果甜?”

时间在一次次尝试中流逝。

终于,在又一轮品尝后,徐娇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将一杯新茶递给苏浩泽。

苏浩泽接过,先闻了闻,香气醇和,枣香、桂圆甜与一丝温柔的姜气融合得恰到好处。

他喝了一口,在口中稍作停留,细细品味。

姜的温热辛辣依然存在,但变得极其柔和,如同暖流缓缓蔓延,丝毫没有之前的攻击性。

红枣饱满的甜香和桂圆独特的馥郁果味层层铺开,天然甘甜占据了主导,温暖、滋润、妥帖,没有任何尖锐的刺激感,回味悠长而舒适。

“就是它了。”苏浩泽放下杯子,语气肯定,“辛辣和甜润的比例刚刚好,口感顺滑,风味层次丰富,低糖但完全不失和谐。把这个配方和数据详细记录下来。”

徐娇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立刻拿起笔认真记录下这最终确定的黄金比例。

经过几轮细致的实验和调整,这款低糖版的姜枣桂圆茶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等苏浩泽从小厨房走出来,回到办公室,桌上已经放着一叠新鲜的顾客反馈卡。

他随手翻阅,一条条真诚的留言让他倍感欣慰。

其中一张画着笨拙笑脸的卡片上写着:“谢谢你们的粥,让我这个在外打工的人喝到了妈妈的味道。”

苏浩泽微微一笑,将这张卡片单独收进抽屉。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寻味之旅编导—秦薇”的名字。

苏浩泽接起电话,语气熟稔:“秦编导,您好。”

“苏总,没打扰您吧?”秦薇的声音听起来比之前两次沟通更热情几分,“我打电话来是想跟你聊聊拍摄录制节目的一些新想法。因为我们团队一直都有在关注你们和梁教授这次的互动。说实话,那篇专业文章和你们后续真诚的应对,在网上引发了很好的讨论。这让我们对之前的拍摄方案有了新的想法。”

“新想法?”苏浩泽微微挑眉,身体微微前倾坐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我们最初定的是拍摄‘苏氏小饭桌’的经典产品制作和您的创业故事。但现在,我们觉得那些固然精彩,但这次事件背后体现出的,您对品质的坚持、对顾客的真诚、以及那种‘做好东西自然会被看见’的成长理念,似乎更值得记录。”秦薇语速加快,显得有些兴奋,“我们想调整一下拍摄重点,更深度地挖掘您的品牌理念和未来的规划,您看怎么样?”

苏浩泽听着,嘴角不由上扬。

这可不巧了吗?

他正愁如何更自然地引出“膳时记”项目给它做一个预热的宣传。

秦薇的这个电话,简直是递过来一个绝佳的台阶。

“秦编导,您的这个新想法,简直跟我不谋而合了。”苏浩泽笑道,“不瞒您说,我们最近正好在和一个优质的农产品供应链公司好鲜实合作,筹备一个更侧重于药食同源和时节养生的新品牌,叫‘膳时记’。目前正处于最开始的研发探索阶段。”

他稍作停顿,用更加有诱惑力的言语解释道:“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尝试,甚至会有失败。但它最能体现我们想要‘做好东西’的初衷和探索。如果《寻味之旅》有兴趣,我觉得没有比记录‘膳时记’从零开始的第一步,更能展现您所说的‘成长理念’了。”

电话那头的秦薇显然没料到有这个惊喜,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太棒了!苏总,这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记录一个成熟品牌固然稳妥,但能见证并记录一个新理念的诞生,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们非常有兴趣!”

“好,”苏浩泽果断应下,“那我让团队尽快和好鲜实那边确认研发团队的日程,我们也把备用小厨房准备出来。确定好时间,立刻通知您。”

挂断电话,苏浩泽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又炙热的光芒。

......

三天后,备用的小厨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灶具锃亮,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嘉宾。

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昨日测试粥品时留下的淡淡米香。

苏浩泽站在厨房中央,最后环视了一圈准备工作。

今天,这里将迎来两批重要的客人,也是“膳时记”项目迈出的第一步。

上午九点半,赵明生率先抵达,身后跟着两位气质沉稳的中年人。

“苏老板,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赵明生热情地招呼着,“这位是李安晋医师,家里都是学中医的,对药食同源很有研究。可是我好不容易请来的高人。”

“还有这位是刘庭波营养师,从事营养研究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咱们这新项目正好需要他把关现代营养学这一块。

“他们对于膳时记抱着很大的期待,希望能通过咱们这个品牌更好的把中医跟营养学这块往外在推广一二。”

“李医师,刘营养师,二位好,我是苏浩泽。这次要麻烦两位多指教了。”

苏浩泽上前,态度谦逊而真诚地与两人握手。

他能感觉到对方握手的力度和那份属于学者的严谨。

“苏总客气了,赵总跟我们说了很多你的事,你对食材的坚持我们很欣赏。”李医师说话不快,但字句清晰,“能参与到将传统食养智慧落到实处的项目里,我们也很期待。”

“没错没错,我还带着家里人去买过你们最近很火很出名的姜枣桂圆茶,暖身效果显着啊。”刘营养师笑眯眯地跟着接了一句,显然对于苏氏有着良好的印象。

简单的寒暄后,几人移步到旁边临时布置的会议区。

苏浩泽让前台小妹送来的不是茶,而是几杯温热的低糖姜枣茶。

“各位老师先尝尝我们自己的产品,暖暖胃。”苏浩泽示意道。

李医师捧起杯子,先观其色,再轻轻嗅了嗅,最后才小口品尝,微微颔首:“枣香醇正,姜辣温和,糖度控制得也很好,不错。”

刘营养师笑着补充了一句:“而且用的是好水,ph值应该偏中性,所以口感特别顺滑,没有涩感。苏总对细节很讲究啊。你们能这么快响应需求推出低糖版,这份心思就很难得。””

“不过,”他话锋一转,放下杯子,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甜度确实控制了,但为了平衡口感,熬煮时间是否比标准版有所延长?这会不会导致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素,比如某些维生素,流失更多?这是我们做功能饮品研发时需要平衡的关键点。”

这突如其来的专业质疑,让气氛瞬间多了几分学术研讨的紧张感。

徐娇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苏浩泽,显然刘营养师问到了点子上。

苏浩泽坦然点头:“刘老师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们测试时记录了数据,低糖版的平均熬煮时间增加了大约8%,目前主要在通过调整姜的品种和投放时机来弥补风味的不足,但对营养素的影响还在评估阶段。这也是我们迫切希望引入专业力量的原因。”

这番坦诚且专业的回应,让李医师和刘营养师都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已经很厉害了。用心对待顾客,这份心意比什么都强。”刘营养师经常上网,自然也刷到过有网友评论希望苏氏能出一个无糖或者低糖版。

在不影响口感以及原本暖身效果的基础上去调整糖度,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兼顾的方面太多。

没想到苏氏速度这么快,就已经做出了低糖版。

单就冲着这份效率跟能力,就有点让他刮目相看。

这番发自真心认可的话,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又融洽了许多。

会议刚开始不久,小厨房的门被轻声推开。

《寻味之旅》的编导秦薇带着她的摄像和其他团队成员,安静地走了进来。

她们穿着便于工作的便服,动作放得很轻,尽量不打扰到正在进行的交谈。

秦薇与苏浩泽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点了点头。

根据之前的交待,摄像师迅速而专业地寻找角度,架设好机器,开启了红灯闪烁的录制模式。

镜头介入后,让原本略显学术的会议气氛多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李医师和刘营养师虽然被提前通知了会有拍摄团队到来,但真正对上摄像机显然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神情比刚才更拘谨了些。

苏浩泽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笑着对镜头方向看了一眼,玩笑道:“秦导,我们这第一次开会,要是说错了什么,能不能剪掉?”

一句玩笑,让大家都轻松地笑了起来,连李医师紧绷的肩膀也稍稍放松。

“苏总,您放心,我们的宗旨是‘保一条’,争取拍出最真实的状态。但是如果有什么不方便播放的内容,也是可以协商删除的。虽然我们要求真实,但也不是那么死板不懂变通的人。”秦薇也笑着回应。

她转而看向两位专家,语气真诚:“李医师,刘老师,您二位千万别有压力。我们就想记录最真实的探索过程,哪怕是卡壳或者争论,都比设计好的流程更有价值。观众想看的,就是你们怎么把专业的理论,变成普通人能吃、爱吃的东西。”

这番话精准地消解了学者的顾虑,李医师点了点头,神态自然了许多。

喜欢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