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请命!”陈悦慧霍然起身。腰间玉佩应声长吟,北斗玉纹再射七道金丝,于空中交织惊龙阵枢机图——阵眼赫然指向肉苁蓉根须缠绕的蚩尤斧纹!
忽闻清越鹤唳破云。众人推窗,见柳云嫣乘青鸾虚影掠过学宫。鸾翼拂过百草涧时,紫云翻涌凝成丹炉!炉壁浮两行云篆:
旧痕化星火
新苗破土时
炉口喷出三昧真火,火中隐现肉苁蓉新芽破土之象。陈悦慧怀中龟甲突生感应,甲纹腾起青光直射丹炉。光及处,炉身“咔”地裂开一道细缝——正是惊龙阵最佳切入点!
“天时已至!”林惊羽剑指裂缝,“悦慧速引星力,吾等为你护法!”
陈悦慧闭目凝神。玉佩北斗纹路金丝流转,摇光星位骤亮!一道银白星力自九天垂落,经玉佩导入她掌心,化作炽白火龙扑向丹炉裂缝。火舌舔舐处,噬灵黑气如雪消融,肉苁蓉枯枝绽出新绿。
檐角风铃无风自动,叮咚声里,柳云嫣传音入密:“星火焚旧痕,新苗承道统。陈家守护链,今朝得圆满。”
陈悦慧闻言,心中一动,忽觉一股暖流自玉佩涌入心田,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古老画面。
画面一:宋熹讲学,陈元初悟
华国,南宋时期,岳麓书院内,松柏参天,书声琅琅。大贤宋熹端坐高台,手持《周易本义》,正为诸生讲解易理。台下,陈元端坐如松,目不转睛,听得如痴如醉。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熹声音洪亮,字字珠玑,“河图洛书,乃天地之数,易道之根。诸生当铭记于心,勤加研习。”
陈元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自幼对易道感兴趣,今日得闻宋熹讲学,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课后,他鼓起勇气,上前拜见宋熹。
“学生陈元,久慕先生大名,今日得闻先生讲学,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愿拜先生为师,潜心研习易道。”陈元恭敬行礼,言辞恳切。
宋熹打量了陈元一番,见他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慧之气,心中暗喜,遂点头应允:“善哉!汝既有此志向,吾当倾囊相授。望汝勤勉不懈,他日必成大器。”
自此,陈元便跟随宋熹,潜心研习易道。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不久便在易学上取得了显着成就。宋熹对他寄予厚望,常言:“陈元者,吾之得意门生也,他日必能光大吾门。”
画面二:蜀道寻真,陈抟传承
一日,宋熹对陈元道:“吾闻蜀中华山派陈抟老祖,乃易道高人,尤擅先天太极等图。汝可前往四川,寻访陈抟老祖一脉传承,或能有所得。”
陈元闻言,大喜过望,当即拜别宋熹,踏上蜀道。他翻山越岭,历经艰辛,终于来到华山脚下。经多方打听,得知陈抟老祖虽已仙逝,但其传承尚存。陈元不辞辛劳,遍访华山各派,终得一位隐居高人指点,习得先天太极等图。
“此图乃陈抟老祖所创,蕴含天地至理,易道精髓。”高人言罢,将一幅先天太极图赠予陈元,“望汝善加利用,光大吾门。”
陈元感激涕零,接过太极图,如获至宝。他日夜研习,渐悟其中奥妙,易学造诣更上一层楼。
画面三:创立天理,南宗兴盛
学成归来,陈元与宋熹共同研讨,将所得传承与东林理学龟山道南一脉相融合,创立理气学派“天理宗”,史称“南宗”。他们尤其擅长理气地理、华国易道象数体系中的律吕术数课局、造命化运之法,成为华国宋明清科举时代的道统正宗,统领儒门七百多年。
“吾等所创天理宗,旨在明理气之要,通天地之道。”宋熹在创立大典上慷慨陈词,“望诸生勤勉研习,光大吾门,为华国易道之传承贡献力量。”
陈元亦发表感言:“吾等得陈抟老祖传承,又蒙先生教诲,方能创立此宗。愿与诸生共勉,将天理宗发扬光大。”
自此,天理宗兴盛一时,门下弟子众多,人才辈出。陈元与宋熹亦成为一代宗师,名垂青史。
画面四:血脉传承,守护道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数百年过去。陈家血脉代代相传,守护着天理宗道统与传承。
欲知后事如何 且待下回再道……
《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