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环形山巅,重新踏入星陨之地那永恒昏红的荒原,刘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身体的疲惫与伤痛尚可凭借丹药和内力缓缓修复,但心头的重负,却如同烙印,深深刻入灵魂。月萤圣女的牺牲,父亲刘正荣的诀别,如同两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每一步踏在暗紫色的、布满裂痕的土地上,都仿佛能听到逝者无声的叹息。
他没有回头。他知道,自己承载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追寻,更是无数牺牲者托付的希望。守墓人赠与的星纹骨片在怀中散发着微凉的触感,为他在这片能量紊乱、方向难辨的绝地中,指引着西北方向那是月萤圣女临终前提及的“往生湖”所在。
沿途的景象比来时更加死寂。或许是因为“镇石”暂时稳固,弥漫在空气中的那股极致狂躁的寂灭之意稍有减弱,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万物凋零般的虚无与哀伤。破碎的山峦、干涸的河床、凝固的熔岩瀑布,一切仿佛都定格在某个毁灭瞬间之后的永恒沉寂中。连那些凶残的星骸兽也似乎销声匿迹,偶尔远远感受到一两股气息,也显得异常焦躁不安,远远便避开了。
他日夜兼程,依靠骨片的指引和自身对能量流向的敏锐感知,避开几处地图上标记的极度危险区域(如不断喷发毁灭性能量的“晶爆谷”、吞噬一切光线的“永夜深渊”)。数日跋涉,伤势在“生之石”的滋养下渐渐好转,但精神的疲惫却与日俱增。父亲的背影、圣女消散的光华,总在不经意间闯入脑海,带来阵阵刺痛。
这一日,根据骨片显示,他已接近“往生湖”区域。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暗紫色的大地逐渐被一种灰白色的、如同骨粉般的细沙取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类似檀香却又带着腐朽气息的味道。天空中的昏红色彩也变得稀薄,透出一种诡异的惨白。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笼罩心头,并非危险的预警,而是一种直击灵魂深处的、关于生命与消亡的悲怆与宁静。
继续前行,前方出现了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笼罩在朦胧雾气中的低洼地带。骨片上的指引光点在此变得异常明亮且稳定。
到了。
刘臻深吸一口气,调整内息,将状态提升到最佳,迈步踏入雾气之中。雾气并不浓稠,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滞涩感,仿佛行走在水中,光线在其中发生扭曲,视线所及不过百丈。脚下是松软的灰白沙地,寂静无声,连风声在这里都消失了。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雾气渐淡,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无比的湖泊呈现在眼前。湖水并非清澈,也非浑浊,而是一种深邃的、仿佛容纳了世间所有灰色的“寂灭之色”,水面平滑如镜,没有一丝涟漪,倒映着上方惨白的天空,天地一色,界限模糊,给人一种置身于虚无之间的错觉。湖岸线曲折蜿蜒,看不到尽头,岸边生长着一些低矮的、枝干扭曲、叶片枯黄、毫无生气的怪树。
这就是往生湖?月萤圣女让他来此寻找答案的地方?此地气息虽然诡异,却并未感受到直接的威胁。答案在何处?在湖底?还是在湖畔?
他沿着湖岸缓缓行走,全力放开感知,试图探寻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或线索。怀中的“生”“息”双石在此地异常安静,仿佛陷入了沉睡,连“鉴星之核”的力量也如同被某种规则压制,运转滞涩。唯有那枚星纹骨片,依旧散发着稳定的微光。
走了许久,四周景象几乎一成不变,死寂得令人心慌。就在他怀疑是否找错了地方,或是月萤圣女的信息有误时,目光所及,湖岸前方出现了一处小小的港湾。湾内,湖水颜色似乎比周围略深,岸边矗立着一块半人高的、表面光滑如镜的黑色石碑。
有东西。
刘臻心中一凛,小心靠近。石碑材质非金非石,触手冰凉刺骨,上面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光可鉴人,清晰地映照出他此刻疲惫而沧桑的面容。他尝试注入一丝内力或意念,石碑毫无反应。
他皱眉沉思,目光落在平静的湖面上。月萤圣女提及“往生湖”,此湖以“往生”为名,必有深意。难道答案与“逝者”或“记忆”有关?联想到父亲和圣女的牺牲一个念头划过脑海。
他犹豫片刻,最终下定决心。他盘膝坐在黑色石碑前,面对寂灭之色的湖水,不再试图用力量去探索,而是彻底放松心神,将所有的防备卸下,任由内心的悲伤、思念、迷茫以及那份沉重的责任感,如同潮水般涌出。他回忆着父亲的点点滴滴,从幼时的教诲到最后的诀别;回忆着月萤圣女安详而决绝的面容;回忆着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切生死考验。
他将自己的心神,毫无保留地敞开,与这片名为“往生”的湖泊,与这片承载了无数岁月与消亡的土地,进行一种最本质的沟通。
起初,四周依旧死寂。但渐渐地,异变发生了。
平滑如镜的湖面,开始泛起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并非风吹所致,而是从湖底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悄然荡漾开来。同时,一股庞大、杂乱、却又带着某种规律的信息流,开始如同涓涓细流,涌入他敞开的意识海洋。
这不是语言,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更加本源的“意念片段”或“情感烙印”。他“听”到了无数细碎的低语、叹息、呐喊、呢喃有远古先民面对天地灾劫的恐惧与祈祷,有强大修行者探索星陨之地时的震撼与困惑,有守护者在此鏖战邪魔的壮烈与决绝,也有无数误入此地或在此陨落的生灵最后的迷茫与不甘。
这片湖泊,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记录着星陨之地无数岁月以来众生痕迹的“记忆沉淀场”。所谓的“往生”,并非轮回,而是痕迹的留存,是信息归宿的象征。
在这些庞杂的信息流中,刘臻凭借着与父亲、与圣女、与“镇石”的深刻联系,敏锐地捕捉到了几段相对清晰、且与他息息相关的意念碎片:
一段充满了沧桑与守护执念的意念,带着父亲刘正荣特有的坚韧气息,断断续续地诉说着他当年深入此地,探查“寂灭之眼”真相,与“守夜人”短暂接触,并在此湖畔立下誓言,不惜一切守护封印的片段其中提到了“守夜人”并非一人,而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极其隐秘的守护者组织,其使命远超寻常认知,与星辰运转、世界本源息息相关父亲留下的线索,指向湖泊极深处某个“心湖之眼”,那里沉睡着一位古老的“守夜人”,或许知晓终极答案。
另一段意念,则纯净而悲伤,带着月萤圣女月华般的气息,揭示了“影月”教派最初的起源,并非邪恶,而是一群试图借助“血月”之力监控并平衡“寂灭之眼”的先知后裔。然而,力量本身蕴含的疯狂与诱惑,以及漫长岁月中与“蛇瞳”等势力的纠缠,使得教派逐渐偏离初衷,内部分裂,直至卡萨的彻底堕落,她的意念中,还隐含着一丝关于“往生湖”的秘密——湖底沉淀的记忆碎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至亲的呼唤、同源力量的引导),可以被短暂“唤醒”,与现世产生交互。
还有一段极其微弱、却带着无比古老威严的意念,仿佛来自湖心最深处,如同梦呓般低语着关于“三才石”的真正来历,它们并非单纯封印之物,而是世界诞生之初,清浊分离、法则定鼎时形成的“平衡之锚”的碎片“寂灭之眼”也并非外来邪魔,而是世界法则不可避免的“熵增”与“归墟”倾向在某个节点的具象化显现,真正的解决之道,并非永久封印(那是不可能的),而是寻回三石,重定“锚点”,引导归墟之力有序释放,达成新的、动态的平衡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找到“星陨之地”的“起源之点”。
信息量巨大,且震撼人心。刘臻的心神如同怒海中的小舟,随着这些古老秘密的冲击而剧烈起伏。他仿佛触摸到了这个世界最深层的真相一角,但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责任。道路变得更加清晰,却也更加艰难莫测。
就在他全力消化这些信息时,怀中的星纹骨片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灼热感。同时,一股阴冷、熟悉且充满恶意的气息,如同毒蛇般,从湖泊另一侧的雾气中急速逼近。
“蛇瞳”的人,他们竟然也追踪到了这里。而且来的气息,比之前在血月峡谷遭遇的那个更加深沉、更加危险。
刘臻猛地从与湖泊的意念连接中惊醒,霍然起身,手握刀柄,目光锐利地望向气息来源的方向。
平静的湖面,因他心境的剧烈波动和外来恶意的侵入,荡起了更大的涟漪。湖底那些沉睡的记忆碎片,似乎也被搅动,发出不安的躁动。
新的危机,不期而至。而“往生湖”的秘密,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喜欢追源者不弃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追源者不弃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