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冰寒,如同亿万根钢针,穿透肌肤,直刺骨髓。无处不在的沉重水压,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挤压出来。更可怕的是那无穷无尽、庞杂混乱的意念洪流,如同怒海狂涛,疯狂冲击着刘臻的心神。往生湖的深处,是比死亡更可怕的虚无与信息的混沌。
刘臻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将“鉴星之核”的星辉催发到极致,在体外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光膜,勉强抵御着湖水的侵蚀。怀中“生”“息”双石散发出温润的光晕,如同暴风雨中的灯塔,为他指引着方向,并艰难地调和着周围狂暴的寂灭之意。他凭借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和对父亲遗留意念的微弱感应,如同盲人探路,在绝对的黑暗与混乱中,向着湖心最深处奋力下潜。
每下潜一丈,压力便倍增,寒意更甚,意念的冲击也愈发猛烈。无数破碎的记忆碎片、逝者的执念、远古的低语,如同冤魂般缠绕着他,试图将他同化,拖入这永恒的沉眠。他看到了远古先民在星辰坠落时的绝望哀嚎,看到了强大修行者在探索禁忌时的疯狂与湮灭,也看到了无数如同他一样的后来者,在此地迷失、沉沦,最终化为湖底沉淀的一部分。
不能放弃!父亲在此留下过足迹,月萤圣女指引他来此,这里一定有出路,有答案。
他咬紧牙关,嘴角不断溢出鲜血,又被冰冷的湖水瞬间冲散。内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精神如同绷紧到极致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但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父亲最后的嘱托、圣女牺牲时的目光,以及自己对真相的执着,这成为了支撑他不断下潜的唯一动力。
不知下潜了多久,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隧道,周围的压力骤然一轻!并非消失,而是达到了一种诡异的平衡。湖水不再粘稠,变得清澈而冰冷,却依旧黑暗。那股狂暴的意念洪流也突然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万古不变的寂静。
他仿佛穿透了一层无形的界限,来到了湖底的最深处。
这里没有淤泥,没有水草,只有光滑如镜、不知由何种材质构成的湖底。而在湖底的正中心,赫然存在着一个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巨大的圆形石台。石台古朴无华,表面刻满了与守墓人星纹同源却更加复杂古老的图案,中心是一个凹陷的、如同眼瞳般的结构,正缓缓旋转,散发出纯净而庞大的星辰之力,仿佛是整个往生湖混乱意识海洋中的定海神针。
石台周围,湖水静谧,光线柔和,将这片区域照亮,与外界的黑暗混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便是“心湖之眼”,往生湖所有沉淀意念的最终归宿与净化之地。
更让刘臻心神剧震的是,在石台中心,那眼瞳状的凹陷上方,悬浮着一道模糊的、由纯粹星光凝聚而成的身影那。身影盘膝而坐,背对着他,身形挺拔,散发着一种与天地同寿、与星辰共朽的古老苍茫气息。他仿佛已在此地盘坐了千万年,化作了石台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意识的最终净土。
守夜人,沉睡于此的古老守夜人。
刘臻强压激动,缓缓游近石台。他不敢贸然打扰,在距离石台数丈之外停下,悬浮在湖水中,恭敬地行了一礼,用意念小心翼翼地传递出友善与求助的讯息:“晚辈刘臻,受先驱指引,冒昧闯入圣地,求见守夜人前辈。”
意念传出,如同石沉大海,那星光身影毫无反应,依旧静坐,仿佛只是亘古存在的幻影。
刘臻心中微沉,难道这位守夜人已然彻底沉睡,无法唤醒?还是需要特定的方法?
他尝试着,将怀中那枚守墓人赠与的星纹骨片取出。骨片在接触到石台散发的星辰之力时,顿时发出了共鸣般的微光。
就在这时,那静坐的星光身影,似乎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一个古老、疲惫、仿佛穿越了无尽岁月长河的声音,直接在刘臻的心湖深处响起,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沧桑:
“星纹信物,持有‘平衡’之力的外来者,你终于来了。”
守夜人醒了!或者说,他的一丝意识苏醒了。
刘臻精神一振,连忙恭敬回应:“前辈!晚辈为追寻真相,稳固封印而来!如今‘镇石’暂稳,然危机未除,‘寂灭之眼’威胁仍在。月萤圣女指引晚辈来此,寻求‘起源之点’与彻底解决之道,望前辈指点迷津。”
守夜人沉默了片刻,那星光构成的背影似乎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他的声音再次响起,缓慢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月萤那个执着的小丫头,她也走到了终点么。唉,宿命。”
“你所做的一切,吾已感知。以‘生’‘息’滋养‘镇石’,暂平波澜,延缓了归墟之潮做得不错,异数之子。”
“然,汝可知,‘镇’‘生’‘息’三石,乃至‘寂灭之眼’,其根源为何?”
刘臻屏息凝神:“晚辈只知三石乃平衡之钥,‘寂灭之眼’乃灾祸之源。”
“平衡?灾祸?”守夜人的声音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更多的是悲悯,“皆非也。此间一切,皆源于‘起源’。”
“起源?”刘臻心头巨震。
“天地未分,混沌如鸡子。后清浊分离,法则定鼎,乃成世界。然,分离之初,亦有‘残渣’残留,是为‘归墟之息’;而定鼎之时,亦有‘锚点’铸就,以稳乾坤,是为‘三才源石’。”守夜人的话语,揭开了世界最本源的秘密。
“‘寂灭之眼’,并非外邪,乃是此界‘归墟之息’积聚显化之‘创口’。‘三才源石’,亦非人造,乃是世界诞生时,‘秩序’‘生长’‘循环’三大本源法则凝聚之‘基石’。”
“所谓封印,不过是以‘基石’之力,暂时堵住‘创口’,延缓世界走向热寂终结之进程。然,堵不如疏,压终将溃。万载以来,封印日渐松动,‘归墟之息’不断侵蚀,‘创口’愈大,终至今日之局。”
刘臻听得心神摇曳,这真相远超他的想象。原来他们一直对抗的,竟是世界本身走向终结的趋势。而源石,竟是世界基石。
“前辈,那该如何彻底解决?难道无法可解?”刘臻声音干涩。
“彻底解决?除非重开天地,再定法则,然此界万物,包括你我,皆将不复存在。”守夜人语气平淡,却道出了最残酷的事实,“然,天道五十,大衍四九,人遁其一。万事万物,皆有一线生机。”
“一线生机?”刘臻眼中燃起希望。
“生机在于‘疏导’与‘重塑’。”守夜人道,“‘归墟’乃世界循环必然之终末,强行阻止,只会积累更大灾劫。唯有寻回失散的三才源石,以其无上本源之力,于‘起源之点’即世界法则最初定鼎、亦是最接近‘归墟’本质之地,重塑‘平衡锚点’,引导‘归墟之息’有序释放,融入世界循环,化毁灭为新生之养分,方可达成动态之平衡,延续此界气运。”
“起源之点在何处?”刘臻急切问道。
守夜人抬手指向脚下石台中心那旋转的眼瞳:“此‘心湖之眼’,便是通往‘起源之点’的‘门扉’之一。往生湖沉淀万灵意念,亦映射世界本源之海。此处,是现世与法则源海最薄弱的连接点之一。”
刘臻看向那深邃的眼瞳,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恐怖与机遇。
“然,开启此门,需‘钥匙’。”守夜人继续道,“钥匙非物,乃‘状态’。需身负三石本源认可者,于特定星象之下,引动三石共鸣,以其平衡之力,暂时稳定门扉,方可踏入。且门后凶险万分,乃法则交织之初象,时空混乱,心志不坚者,瞬间便会被同化湮灭。”
“三石共鸣,特定星象。”刘臻喃喃道,他想起了赤龙脊的“双星交汇”,那或许就是关键之一。而三石,他还缺最后的“镇之石”完全认可,以及如何同时引动三石共鸣的法门。
“汝已得‘生’‘息’认可,又与‘镇石’建立初步联系,已属难得。然,欲成大事,尚需机缘与历练。”守夜人的身影开始微微闪烁,似乎维持清醒消耗巨大,“‘蛇瞳’与‘影月’背后,亦有窥得一丝真相之存在,其目的各异,或想掌控‘归墟’,或想毁灭重生,皆为大敌。汝之路,布满荆棘。”
“晚辈明白!纵有万难,亦不敢退缩!”刘臻斩钉截铁道。
守夜人微微颔首:“善。吾残存之力无多,无法久持。现传汝‘三才共鸣术’基础法门与‘起源之点’大致方位星图,能否参透,能否抵达,皆看汝之造化。”
说罢,守夜人抬手一点,两道凝练的星光信息流瞬间没入刘臻眉心。庞大的信息涌入脑海,正是如何以自身为引,调和“生”“息”之力,初步引动“镇石”共鸣的秘法,以及一幅极其复杂、指向星空深处某个坐标的星图。
“切记,‘起源之点’非固定之位,随星移斗转而动。下一次开启之机,应在百日后,‘七星连珠’之夜,于‘陨星山巅’。”守夜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身影也逐渐淡去,“快走吧,湖上邪祟未退,此地不宜久留,未来靠你了。”
话音未落,星光身影彻底消散,重新融入石台之中,仿佛从未苏醒过。石台的光芒也渐渐内敛,恢复了之前的寂静。
刘臻站在冰冷的湖水中,消化着脑海中的信息,心中波澜起伏。真相如此宏大而残酷,前路如此清晰而艰难。但他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百日之后,七星连珠,陨星山巅。他必须在那之前,彻底掌握三石共鸣之法,并变得更强。
他对着石台深深一拜,然后毫不犹豫,转身向上方那无尽的黑暗与寒冷游去。来时迷茫,归时方向已明。尽管危机四伏,但希望的火种,已在他心中点燃。
当他终于冲破湖面,重新呼吸到冰冷空气时,发现湖岸上空无一人,那名蛇瞳高手似乎已然离去,但空气中残留的淡淡邪气表明危机并未解除。他不敢停留,辨认了一下方向,向着守夜人星图中指示的、可能存在其他线索或历练机遇的区域,疾驰而去。
百日之期,分秒必争!
喜欢追源者不弃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追源者不弃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