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乘着热气球逃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绿弦初鸣与深空涟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绿弦初鸣与深空涟漪

“绿弦计划”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生态舱段严谨而高效的科研体系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刘薇接到霍哲的直接指令和高度评价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立刻带领她的植物学团队与ζ-3派出的能量工程小组、θ-9的数据分析团队汇合,组成了跨学科项目组,全力投入到这项新奇而充满潜力的研究中。

【“绿弦计划”第一阶段:对照实验,启动】

在高度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一排排特制的透明培养舱被建立起来。舱内,那种对深空能量异常敏感的“星辉光苔”在模拟的自然星光下散发着柔和的莹绿色光芒。能量工程小组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经过精密校准的微型能量脉冲发射器,其发射功率和波形都可以进行极其精细的调节。

“第一次刺激试验,准备。”刘薇的声音透过实验室的通讯器响起,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目标频率:模拟‘虚空撕裂者’引擎残余辐射特征波段β-7。强度:等级1(极微弱)。持续时间:毫秒级。发射!”

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微弱能量脉冲无声地注入其中一个实验舱。

几乎是同时,高频摄像机捕捉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舱内那片原本均匀散发着莹绿光芒的光苔,其亮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瞬间黯淡了一下,如同被轻风吹拂的烛火,紧接着又迅速恢复,但在恢复过程中,其发出的光芒颜色似乎向蓝色端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偏移。精密的光谱仪同步记录了详细的数据,显示光苔的叶绿素和某种未知的光敏色素在特定能量场刺激下发生了极快速的电子能级跃迁和能量释放\/吸收模式改变。

“反应明显!数据记录!”刘薇激动道,“对照组无变化!重复试验三次,结果一致!”

接下来的几天,项目组进行了上百次重复试验,不断调整能量频率、强度、持续时间、调制模式。结果令人振奋:这种特定的“星辉光苔”对模拟“虚空撕裂者”特征的几个特定能量波段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亮度衰减和频谱偏移的反应具有高度可重复性,且平均反应延迟比最灵敏的qVFd传感器提前0.8秒左右,在某些复杂调制脉冲下,甚至能提前1.5秒产生预兆性的轻微颤动。它们对常见的自然宇宙噪音和已知的其他友好文明能量特征反应则极其微弱,误报率初步统计低于0.3%。

为了排除主观干扰和确认特异性,试验进入更严格的阶段。由ζ-3的团队在不告知刘薇团队的情况下,随机向不同的实验舱发射不同类型的能量脉冲:包括目标信号、各种自然宇宙噪音、甚至夹杂了少量艾塔尼安或天际行者的能量特征。

【“绿弦计划”第二阶段:双盲测试与环境压力测试,启动】

为了进一步排除主观干扰和确认其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可靠性,试验进入更严格的阶段。由ζ-3的团队在不告知刘薇团队具体参数的情况下,随机向不同的实验舱发射混合了多种背景噪音的、类型各异的能量脉冲:包括目标信号、各种自然宇宙噪音、甚至夹杂了少量艾塔尼安或天际行者的能量特征。

同时,另一组光苔被置于模拟深空环境的试验舱中,接受温度波动、微量辐射、失重应力等考验,测试其生存能力和感应稳定性的极限。

结果再次证实了“星辉光苔”的潜在价值:它们在复杂干扰下依然能保持对目标信号的有效识别,且展现出顽强的环境适应性。虽然持续暴露在极端环境下其灵敏度会随时间略有下降,但在常规空间环境中维持数月的稳定工作窗口期完全可行。

“难以置信的生物特异性!”ζ-3团队的能源工程师看着数据感叹,“它们的生物膜结构简直像天然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对那种特定时空曲率扰动产生的极微弱电磁变化有着不可思议的感知力!”

【“绿弦计划”第三阶段:实地部署测试,批准】

经过战忽总局的首肯,数盒经过精心筛选、反应最敏锐且通过环境测试的“星辉光苔”样本被小心翼翼地移植到了生态舱段外围三个不同方向的、特制的微型侦查卫星平台上。这些平台代号“草蛉”,拥有强化隐形能力和生命维持系统,外壁设有特殊的透明防护观察窗。每个“草蛉”平台都搭载了精密的光谱分析仪、高清摄像机以及微型能量传感器,将与光苔朝夕相伴,实时记录它们的任何异常变化,并将数据通过加密链路直接回传至“洞察”网络中心进行融合分析。

就在“绿弦计划”顺利推进,为生态舱段的预警体系增添了一抹意想不到的生态色彩时,深空的“涟漪”再次出现了。

【“巡天司”紧急报告:ScGLA-3号平台(tau-23点位)检测到异常引力透镜效应!】

【目标:单一小型物体(质量约等于突击艇)】

【轨迹:高速、非惯性机动,呈现多次违反常规动力学的瞬时折转,正从外围向星耀之渊内部潜入!】

【隐匿状态:极高(常规光学\/雷达均未发现,仅由多平台引力透镜数据融合后推断存在)】

【轨迹推算:其最终指向并非生态舱段主基地,也非刘薇或小老弟的区域,而是……“始源休眠舱”力场外围的一个特定坐标!该坐标附近存在数处未被完全测绘的微弱空间褶皱!】

“又来了!这次是单艇潜入!技术比上次看到的更诡异!”王猛看着战术星图上那个由多重引力数据艰难勾勒出的、不断闪烁跳跃的虚点,立刻站了起来,“目标是‘始源休眠舱’外围的特殊结构?他们想在那里干什么?建立前哨?还是进行某种探测或对接?”

“统子,优先调动该区域附近的‘草蛉’平台和所有静默潜伏的无人侦查单元,向预测轨迹前方迂回包抄,启用最高精度引力扫描和量子涨落监测模式,尝试进行交叉定位和特征捕捉,但绝对禁止主动发射任何可能暴露的扫描波!命令第七巡逻舰队向该区域战略靠拢,占据有利拦截阵位,但保持绝对静默,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以免打草惊蛇!”霍哲迅速下令,眼神锐利。这一次,对方的目标更加明确,技术也更显诡异,必须极其小心。

然而,敌人的狡猾和对星耀之渊环境的了解超乎想象。就在无人侦查单元即将悄无声息地合围之时,那个隐匿的目标突然做出了一个极其诡异的机动——它并非加速逃离或转向,而是仿佛精准地切入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空间缝隙(其位置恰好位于ScGLA网络的一个微小盲区边缘),其产生的引力涟漪瞬间变得极度混乱且迅速衰减,随后彻底消失在所有传感器的监测范围之内,就像一滴水银渗入了海绵,没有留下任何跃迁能量爆发或空间撕裂的常规痕迹!

“目标丢失!引力信号消失!未检测到常规空间跃迁特征!”传感器操作员的声音带着挫败感。

“是极高阶的空间潜航技术!他们不仅利用了我们尚未完全探明的天然空间结构,可能还叠加了某种先进的局部空间平滑技术,极大降低了穿越带来的扰动!”θ-9瞬间判断,光眼剧烈闪烁,“立刻回溯分析它消失前最后0.1秒的量子涨落数据!也许有残留的痕迹!”

几乎在同一时间,部署在对应外围方向的、搭载了“星辉光苔”的侦查卫星平台,传回了一段异常数据——平台外壁上的光苔,在目标消失前的那一刻,记录到了一次极其短暂但剧烈的亮度骤降和蓝移!其反应强度远超实验室中的任何一次测试!

“光苔有反应!而且非常强烈!”刘薇的惊呼声也从通讯频道传来,“就在tau-23方向,时间点完全吻合!”

虽然目标最终还是消失了,但这次事件却带来了巨大的收获:首先,确认了敌人确实拥有利用星耀之渊复杂空间结构进行极端隐匿机动的能力;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星辉光苔”的实战预警价值得到了初步验证!它在对方主动进行高能量空间操纵(可能是进入潜航状态的瞬间)时,产生了比传统传感器更早、更强烈的反应!

“立刻分析光苔的反应数据!建立能量强度与反应程度的对应模型!”霍哲立刻下令,“‘绿弦计划’优先级提升!扩大光苔的部署范围,尤其是在那些空间结构复杂的区域!”

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始源休眠舱”力场的详细星图,目光落在那个被入侵者指向的特定坐标附近。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靠近那里…”霍哲若有所思,“那里到底有什么?泽塔之前提到的‘认证之环’接口?还是别的什么秘密?”

“林夜,加强‘始源休眠舱’力场外围所有区域的监控等级,尤其是光苔反应强烈的坐标点附近。增派隐形侦察单位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

“王猛,舰队保持警戒,但行动要更加隐蔽。我们要学的和他们一样,藏在暗处,等待机会。”

“ζ-3,θ-9,继续加快‘星芒’和‘洞察’的进度。敌人的技术也在迭代,我们的盾必须更厚,眼必须更亮。”

深空的博弈,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敌人不再仅仅是强攻或骚扰,而是开始了更隐蔽的渗透和探索。而生态舱段,在不断提升科技力量的同时,也开始从这片星域本身寻找答案,无论是古老的遗迹,还是新生的苔藓。

霍哲感到,一场围绕“始源休眠舱”真正秘密的暗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一次,他决定不再仅仅被动防御。

“统子,给我接通泽塔。”霍哲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是时候,和他更深入地谈一谈关于‘认证之环’,以及如何‘主动’发现那些藏在空间褶皱里的老鼠了。”

星耀之渊的暗流,因为一次失败的拦截和一抹苔藓的闪光,开始向着更加未知的方向涌动。

喜欢开局乘着热气球逃亡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开局乘着热气球逃亡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