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低头沉默,他能感到唐烈的灼灼雄心,也有些被说动,但离下决心还早。
说白了,唐烈的身份他现在只知道是升真观的弟子,在武林朝堂都有一定名望,但那名望是升真观的,可不是唐烈的……
而水泊梁山的主人宋江,麾下战将百员,人马数万,虽然大多数贼兵素质有凑数的嫌疑,但借着梁山的地利,只要朝堂不在近年调大量战力强悍的边军来大举剿灭,周边府县的禁军厢军根本连自保都难,绝不敢轻易来犯。
假以时日,练出一支精兵,当今世间诸强国并立,若异日天下有变,未尝不能鱼跃龙门。
待价而沽,甚至趁乱自立,割据一方,蚕食鲸吞天下都有不小的概率。
再不济,就算朝廷大举来剿,伤亡惨重的,也是双方的底层士卒为主。
宋江这个梁山之主,和他们这些中高层头领,赢了有更进一步的野望,就算事有不谐,也可以凭借士卒的鲜血打出统战价值,到时候摇身一变投诚招安便是,朝中那帮负责此事的官僚们,只怕为了政绩,开出的条件并不会低!
很大可能,他们这些原来兢兢业业为国效力的中低将领,投降梁山落草再招安,这么绕一圈,官职会比当初一直效忠朝廷反而要高不少,世事就是这么离奇!
张清三代从军为将,家世清白,本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奈何前半生一直被文官打压,憋屈欲狂,故而被梁山战败后一时激愤落了草。
但是人的天性在选择了两条歧路中的一条后,总是会反复不由自主地去想,当初若是选了另一条路,又会怎样?
若是假装从贼诈降,然后觑得机会逃离,重归朝廷,会不会更好?
甚至当初昂然不屈,当场怒斥贼寇们,哪怕被杀了,至少不会像现在,常常在午夜梦回时惊醒,痛悔惭愧自己意志不坚定,对不起自幼父辈的教诲和军人世家的荣光。
然而人一旦屈服过一次,想要再次否定自己,重新回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张清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既然如此,张清对唐烈的拳拳盛意有些不好意思拒绝得太干脆,字斟句酌地回道:
“今上对我等武人打压太甚,怎会站在我们一边?
有宋以来,国家军队的最高指挥机关便是枢密院,我们武将一生报国,能做到的最高官职便是枢密院副使了,这也是我大宋历代军人的最高追求。
但到了本朝就没指望了,历来出征,文臣为主帅,武将只能为副手的风气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前的文人至少再鄙薄我等,自己还是喜欢谈论炫耀武事兵学,还残留着国之栋梁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传统观念。
然而长期重文轻武,积重难返,到了如今,武将武人已经彻底成了小娘养的,心思叵测,粗鄙害国的代名词,文人以谈论武事为耻,枢密院几十年来再无武将可以主事。
若是现在再有战事,我们武将就要在一个一辈子耻于谈论兵法的书呆子率领下去打仗!而且提出任何意见都会被无视甚至斥责。
这不是报国,这是送死!
朝中军中如此,民间也一样,包括咱们刚才谈的北地边民自发组织的弓箭社等习武自卫的社团,多次被今上下旨禁止。
起初只是规定“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后来禁止的区域越来越大,现在连边地都不允许了。
天圣八年,还下旨禁止百姓使用袴刀,景佑二年再进一步,连打造袴刀都不可以,按私造武器论罪!
我大宋南方多草木,百姓多在裤腰带上挂把刀砍伐树枝杂草,作用跟镰刀差不多,所以叫做袴刀,现在不管是打制还是携带这种武器都不可以!其他长柄刀枪的管控更严!
那百姓割草怎么办?用镰刀。
那百姓伐木怎么办?用斧头。
那百姓防贼怎么办?用短柄袴刀和杆棒,用时再临时把杆棒接在袴刀柄上,变成长柄刀。
那百姓面对辽人西夏人的正规军怎么办?用天灵盖?
自古以来,我华夏苗裔,尤其是南方族裔,袴刀都是必备的,所谓刀耕火种,乃我先民繁衍至今的利器,这刀耕里的刀,就是指的袴刀,苗人又叫它畲刀,汉人也叫它着裤刀,裤腰刀,从名字都可以看出人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
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连当年千古祖龙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这样名留后世的暴行,都不曾涉及民间的袴刀。
唯独到了我大宋,黔首们要偷偷把袴刀改个名字,叫做朴刀,这是为什么呢?
更可笑的是,连民间祭祀,戏曲舞台上都不准使用真正的刀枪,连不开刃的礼器都不行,朝廷的意见是,大伙儿还是用木头来做刀枪吧,外面裹一层彩纸,看起来不就像真的了吗?”
唐烈看着张清愤怒地侃侃而谈,心下叹息同情之余,也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张清虽然从贼,的确是一个忧心国事的忠勇可信之士,虽在山野,却对国家武备大事关心,操心,费心,担心!
看到张清气的上身都微微发抖,唐烈轻抚其臂,两个同是杞人忧天的家伙默默叹息。
张清沉默片刻,情绪微微平复,语调也渐转缓慢低沉:
“民间武事如此,那咱们又再说回军中。
边军要面对北方强盗无穷无尽地骚扰抢劫,是可以随身携带兵器,随时应对战事的,但是呢,损坏维修的银子得自己出!
内地的禁军厢军,平时只配发木枪和没有箭头的弓箭,真要打仗了才能从甲仗库去领取真家伙,领到手武器的搞不好早被蠹虫们虫吃鼠咬多少遍了!生锈腐坏都是常事!
京师承平日久,驻扎京城的禁军肩负着威慑我们天下四方的武将士卒不敢造反的重任,哈哈!哈哈!
小将为什么笑,因为这么重要的京师禁军,其实几十年没打过仗了,几十年啊,两三代人没打过仗了,连他们的祖父,曾祖父那一辈可能都没见过真正的战场了!”
喜欢巨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巨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