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7章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癸巳年)

春天一月,成国的大将军李寿拿下了朱提,董炳、霍彪都投降了,李寿这一操作,在南中地区那可是威震四方,直接“出圈”。

丙子日,赵国君主石勒派人来求和,想搞好关系,结果东晋这边直接下诏,把赵国送来的礼物啥的都给烧了,这脸打得“啪啪”响。

三月,宁州刺史尹奉向成国投降,这下成国把南中地区全收入囊中。成国开心啊,直接大赦天下,还让大将军李寿兼任宁州老大。

夏天五月甲寅日,辽东武宣公慕容廆挂了。六月,他的世子慕容皝以平北将军的身份代理平州刺史,开始管理自己地盘上的事儿。还把关着的犯人给赦免了。任命长史裴开当军谘祭酒,郎中令高诩当玄菟太守。慕容皝本来想让带方太守王诞当左长史,结果王诞觉得辽东太守阳骛更有才华,就把这位置让给阳骛了,慕容皝也同意了,让王诞当了右长史。

赵国君主石勒生病卧床,情况不太好。中山王石虎就进宫去伺候,然后假传圣旨,搞得大臣和亲戚们都不让进宫,石勒病情咋样,外面人根本不知道。石虎还假传圣旨把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召回襄国。石勒病情稍微好点的时候,看到石宏,吓了一跳,说:“我让你在外地镇守,就是防备现在这种情况,是有人召你回来的,还是你自己回来的?要是有人召你,必须抓起来杀了!”石虎害怕了,说:“秦王太想念您,就暂时回来看看,现在就送他走。”但实际上根本没送,留着没让走。过了几天,石勒又问石宏走了没,石虎忽悠说:“接到诏书马上就送了,现在都走到半路了。”广阿那边闹蝗虫,石虎偷偷让他儿子冀州刺史石邃带着三千骑兵在闹蝗灾的地方溜达。

秋天七月,石勒病情严重,留下遗言:“大雅兄弟,你们可得好好互相照应着,司马氏的事儿就是前车之鉴。中山王你得好好想想周公、霍光,别给后人留话柄。”戊辰日,石勒去世。中山王石虎挟持太子石弘到殿前,把右光禄大夫程遐、中书令徐光抓起来关到廷尉那儿,还召石邃带兵进宫保卫,吓得文武百官都跑了。石弘害怕得不行,说自己能力不行,想把皇位让给石虎。石虎说:“皇帝死了,太子继位,这是正常的规矩。”石弘哭哭啼啼坚决要让,石虎生气了:“你要是真担不起这重任,天下自有公道,现在讨论这有啥用!”石弘没办法就即位了,还大赦天下。然后石虎把程遐、徐光给杀了。晚上,偷偷把石勒的尸体埋到山谷里,谁都不知道具体地方。己卯日,假装搞了葬礼仪式,把石勒空葬在高平陵,谥号明帝,庙号高祖。

赵国将领石聪和谯郡太守彭彪,分别派人来投降东晋。这石聪本来是晋人,只是冒用了石姓。朝廷派督护乔球带兵去接应,还没到呢,石聪他们就被石虎给杀了。

慕容皝派长史勃海人王济等人来报丧。

八月,赵国皇帝石弘封中山王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还加了九锡,把魏郡等十三个郡划成他的封国,让他总管各种事务。石虎在自己封国内也大赦天下,立他老婆郑氏为魏王后;儿子石邃为魏太子,还给他加了一堆头衔,像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次子石宣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封河间王;石韬为前锋将军、司隶校尉,封乐安王;石遵封齐王,石鉴封代王,石苞封乐平王;把平原王石斌改封为章武王。石勒原来的那些文武大臣,都给安排了没啥实权的闲散官职;石虎自己府上的亲信党羽,全安排到朝廷各个重要部门。任命镇军将军夔安兼任左仆射,尚书郭殷为右仆射。还把太子宫改名叫崇训宫,太后刘氏等人都搬到那去住。把石勒宫里漂亮的宫女、车马、衣服、好玩儿的东西,都搬到丞相府。

宇文乞得归被他手下东部大人逸豆归给赶跑了,最后死在外面。慕容皝带兵去讨伐逸豆归,军队驻扎在广安,逸豆归害怕了,赶紧求和,慕容皝就修筑了榆阴、安晋两座城后回去了。

成国的建宁、牂柯二郡投降东晋,结果李寿又出兵把这俩郡给抢回去了。

赵国刘太后对彭城王石堪说:“先帝刚去世,丞相石虎就这么欺负人,这皇位怕是没多久就得没了,你打算咋办啊?”石堪说:“先帝原来的大臣,都被疏远排挤了,军队也不由咱们掌控,宫里宫外都没啥能帮忙的人。我想去兖州,拉着南阳王石恢当盟主,占据廪丘,再给各地的州牧、太守、将军们宣布太后您的诏书,让他们一起出兵,把石虎这个大坏蛋给收拾了,说不定还有救。”刘太后说:“这事儿太急了,你赶紧去办。”九月,石堪穿着便服,骑着快马去偷袭兖州,没成功,就往南逃到谯城。丞相石虎派将领郭太去追,在城父抓住了石堪,带回襄国,把石堪给烤死了。还把南阳王石恢也召回襄国。刘太后这计划泄露了,石虎就把她废了然后杀了,尊石弘的老妈程氏为皇太后。石堪本来姓田,立过不少功,被赵国皇帝石勒收为养子。刘太后这人有胆有谋,石勒经常和她一起商量军事,帮石勒建功立业,有点像吕后,但不妒忌这方面比吕后还强。

赵国的河东王石生镇守关中,石朗镇守洛阳。冬天十月,石生、石朗都起兵讨伐丞相石虎,石生自称秦州刺史,还派人向东晋投降。氐族首领蒲洪自称雍州刺史,向西归附了张骏。

【内核解读】

公元333年的中国,正处在东晋、后赵、成汉等政权并立的分裂格局中。这一年的历史事件,几乎都绕着“权力”二字展开——有新兴势力的扩张,有老牌强权的内斗,有忠义与背叛的交织,更有小人物在乱世洪流中的身不由己,堪称一幅生动的乱世权力博弈图鉴。

成汉南中扩张:精准出击下的势力跃升

成汉在这一年的表现堪称“扩张教科书”。从李寿攻克朱提、威震南中,到宁州刺史尹奉主动投降,成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南中全域,这种“闪电式扩张”背后,是其战略布局的精准。李寿的军事威慑为政治招降铺路,拿下地盘后又以“大赦天下”稳定人心、“兼任宁州主官”强化管控,一套组合拳下来,既扩大了疆域,又巩固了统治。即便后来建宁、牂柯二郡短暂叛投东晋,李寿也能迅速出兵收回,足见其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力。成汉这一年的操作,本质上是“以军事为矛、以治理为盾”,成功实现了从地方政权到区域强权的跃升。

东晋:僵化姿态难掩弱势本质

东晋对后赵“烧礼物拒求和”的操作,看似硬气,实则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尴尬。彼时东晋偏安江南,国力有限,面对后赵的求和,本可借此缓和北方压力、争取发展时间,却选择以“烧礼物”这种情绪化方式回应,更像是一种“政治作秀”——用表面的强硬掩盖军事上的无力。而后来石聪、彭彪投降时,东晋派军接应却“未到而人亡”,进一步印证了其行动力的薄弱。这一年的东晋,没有展现出复兴中原的战略远见,反而陷入了“面子大于里子”的被动。

后赵权力更迭:最狠的内斗,最脆的遗言

后赵的变故是这一年最戏剧性的篇章,石勒的“临终托孤”与石虎的“篡权夺位”,完美诠释了乱世中“权力面前无亲情”的残酷法则。石勒临终前特意叮嘱石虎“学周公、霍光”,又以“司马氏前车之鉴”告诫儿子们团结,看似考虑周全,实则对石虎的野心缺乏足够警惕——他让石虎入宫侍疾,等于把兵权和信息权拱手让人。石虎则步步为营:假传圣旨隔绝内外、召回宗室子弟控制起来、趁石勒病重安插亲信,直到石勒死后立刻发动政变,杀大臣、挟太子、秘葬石勒,一套操作行云流水,丝毫不顾“托孤之重”。

而石弘的“哭着让贤”与石虎的“假意推辞”,更像是一场荒诞的权力表演:石弘的软弱是真,石虎的“公道在天下”是假,所谓“正常规矩”不过是篡权的遮羞布。后续刘太后与石堪的反击失败,更是印证了石虎的控制力——当所有实权都被石虎掌控时,仅凭“诏书”和“忠义”,根本无法撼动其地位。石勒一生征战建立的基业,在他死后瞬间被石虎改写,足以说明:乱世中,没有足够的权力制衡,再恳切的遗言也不过是一张废纸。

慕容氏接班:平稳过渡的“智慧样本”

与后赵的血雨腥风相比,慕容廆死后的权力交接堪称“乱世典范”。慕容皝接班后,没有急于清洗异己,而是先“赦免犯人”稳定民心,再合理安排老臣:裴开、高诩各任其职,王诞主动让贤给阳骛,慕容皝也欣然同意,展现了对人才的尊重。这种“能者上、贤者让”的氛围,既保证了政权的连续性,又凝聚了内部力量。而后来慕容皝讨伐逸豆归时“见好就收”——对方求和便停止进攻,转而修筑城池巩固边界,更体现了其“不贪功、重务实”的战略眼光。慕容氏这一年的平稳过渡,为其后来在辽东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与后赵的内斗形成了鲜明对比。

乱世启示:权力的“生存逻辑”

纵观333年的这些事件,不难总结出乱世权力的“生存法则”:成汉的扩张证明“军事硬实力+治理软实力”是扩张的核心;后赵的内斗揭示“权力制衡缺失=政权危机”;慕容氏的平稳过渡说明“人才团结+战略务实”是政权延续的关键;而东晋的僵化则警示“情绪化政治=错失机遇”。在那个没有统一秩序的时代,所有政权和人物的选择,都围绕着“活下去、强起来”的核心,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留给那些既有实力、又有远见,还懂制衡的势力。这一年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权力的残酷,也照出了乱世中“生存与发展”的底层逻辑。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