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康五年(公元339 年,己亥年)
春天,正月辛丑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三月乙丑日,广州刺史邓岳带兵攻打汉国的宁州,汉国建宁太守孟彦抓住宁州刺史霍彪,向邓岳投降。
征西将军庾亮一心想着收复中原,就上表推荐桓宣担任都督沔北前锋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守襄阳;又上表推荐他弟弟临川太守庾怿担任监梁、雍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镇守魏兴;西阳太守庾翼担任南蛮校尉,兼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并且都给他们假节的权力。庾亮还请求解除自己豫州的职务,把它交给征虏将军毛宝。朝廷下诏让毛宝担任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和西阳太守樊峻一起率领一万精兵驻守邾城。任命建威将军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进入沔中地区。陶称带着二百人去见庾亮,庾亮一直讨厌陶称轻浮狡猾,历数陶称前后犯下的罪行,把他抓起来杀了。后来因为魏兴地势险要又偏远,庾亮就命令庾怿转移到半洲屯守;改任武昌太守陈嚣为梁州刺史,前往汉中。庾亮还派参军李松攻打汉国的巴郡、江阳。夏天四月,李松抓住汉国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送到建康。汉主李寿任命李弈为镇东将军,代替李闳镇守巴郡。
庾亮给皇帝上疏说:“蜀国现在很弱,但是北方的胡人势力还很强,我想率领十万大军,把驻地转移到石城,然后派各路军队分布在长江、沔水一带,制定讨伐赵国的计划。”皇帝把他的建议下发,让大臣们讨论。丞相王导表示同意。太尉郗鉴则认为:“现在物资准备还不充分,不能大规模出兵。”
太常蔡谟发表意见,他觉得:“时运有好有坏,做事的方法也要能伸能屈。要是不考虑自己和敌人的实力对比,就轻易行动,那很快就会灭亡,还谈什么成功呢!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积蓄力量、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时机是否成熟,取决于胡人的强弱,而胡人的强弱,又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兵,石虎就一直像他的得力爪牙,打仗百战百胜,这才平定了中原,他们占据的地盘,和当年魏国差不多。石勒死后,石虎挟持继位的君主,诛杀将相;国内的麻烦解决后,又消灭外部的敌人,一下子就攻下金墉城,再打一仗就抓住了石生,杀石聪就像捡东西一样容易,收拾郭权就像摇落枯树枝一样轻松,周边领土一点都没丢。从这些事来看,石虎到底有没有能力呢?有人因为之前胡人攻打襄阳没打下来,就说他们没什么本事。但一个百战百胜的强者,因为没攻下一座城,就说他不行,这就好比一个人射箭百发百中,就一次没射中,能说他技术差吗?
“而且之前石遇带领的只是一支偏师,桓宣只是边境的将领,他们争夺的只是边境的土地,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并不是什么关键的战斗。现在征西将军庾亮以重要地方长官和贤能之士的身份,亲自率领大军,想要一举拿下黄河以南地区,石虎肯定会亲自率领全国的军队来一决胜负,这怎么能和攻打襄阳那次相比呢!现在征西将军要是和石虎打仗,能比石生厉害吗?要是守城,能比金墉城坚固吗?想凭借沔水阻挡敌人,能比长江还险要吗?想抵御石虎,能比抵挡苏峻容易吗?这些方面,都应该仔细比较。
“石生是猛将,手下有关中的精兵,征西将军打仗恐怕很难战胜他。金墉城又险又坚固,刘曜带十万大军都攻不下来,征西将军守城恐怕也守不住。而且当时洛阳、关中都起兵攻打石虎,现在这三个地方反而被石虎所用;和以前相比,石虎现在的势力是之前的一倍半。石生连一半的石虎都对付不了,而征西将军却想对付比之前强一倍的石虎,这我就很怀疑了。苏峻的势力比不上石虎,沔水的险要比不上长江;长江都挡不住苏峻,却想用沔水来抵御石虎,这也让人怀疑。以前祖逖在谯城,在城北边境屯田,胡人来进攻,他提前设置军屯在外面抵御。粮食快成熟的时候,胡人果然来了,青壮年在外面打仗,老人小孩在里面收割,还拿着很多火把,情况紧急就烧了粮食逃跑。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始终没得到屯田的好处。那时候,胡人只占据黄河以北,和现在相比,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实力;祖逖连四分之一实力的胡人都抵御不了,而征西将军却想抵御比那时强四倍的胡人,这又让人怀疑。
“不过这还只是讨论征西将军到了之后的情况,还没考虑行军路上的问题呢。从沔水往西,水流湍急,江岸又高,军队只能像鱼群一样依次逆流而上,队伍首尾能排百里长。要是胡人不像宋襄公那么讲仁义,趁我们还没摆好阵势就攻击,那该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和胡人,水陆地形不同,作战习惯也不一样;胡人要是来送死,我们当然有足够的能力对付他们,但要是我们放弃长江天险,深入敌境,用我们的短处去攻击他们的长处,恐怕这不是稳操胜券的好办法。”
朝廷大臣们讨论后,大多赞同蔡谟的意见。于是皇帝下诏,不同意庾亮转移驻地。
燕国的前军师慕容评、广威将军慕容军、折冲将军慕舆根、荡寇将军慕舆泥去袭击赵国的辽西,俘虏了一千多家后离开。赵国的镇远将军石成、积弩将军呼延晃、建威将军张支等人追击,慕容评等人迎战,斩杀了呼延晃和张支。
段辽在燕国谋反,燕国人杀了段辽和他的党羽几十人,把段辽的首级送给赵国。
五月,代王什翼犍在参合陂召集各位部落首领,商议把都城定在灅源川。他母亲王氏说:“我们从先辈开始,就以迁徙为生活方式。现在国家多难,如果在一个地方建起城郭定居,一旦敌人来了,都没地方躲避。”于是就没迁都。
代国人把其他国家来归附的百姓都叫做乌桓,什翼犍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分别设置首领来管理。他弟弟拓跋孤管理北部,儿子拓跋寔君管理南部。
什翼犍向燕国求婚,燕王慕容皝把自己妹妹嫁给了他。
秋天七月,赵王石虎封太子石宣为大单于,允许他使用天子的旌旗。
庚申日,始兴文献公王导去世,他的丧葬礼仪按照汉代博陆侯霍光以及安平献王司马孚的旧例,部分采用天子的礼仪。
【内核解读】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是东晋与十六国时期政治军事格局剧烈变动的一年。这一年,东晋内部围绕北伐战略展开激烈争论,北方后赵与前燕、成汉等政权相互攻伐,边疆族群势力持续重组,各类事件共同勾勒出乱世中各方势力的生存逻辑与战略选择。
南方军政:东晋的北伐冲动与理性争议
东晋在这一年的核心议题是北伐战略的可行性。征西将军庾亮作为主战派代表,展现出强烈的开疆拓土意愿。他进行了一系列军事部署:任命桓宣镇守襄阳,以弟庾怿、庾翼分镇魏兴、江陵,又调毛宝戍守邾城,形成了对江汉流域的军事控制网络。这些举措既是为巩固东晋西部边防,更是为北伐后赵铺路。
然而,庾亮的激进策略引发了东晋朝廷的激烈辩论。这场争论本质上是两种治国理念的碰撞:
庾亮代表的主战派主张以攻为守,通过主动出击收复中原,重塑东晋正统权威;
蔡谟等保守派则强调\"养威俟时\",认为应等待最佳战略时机。
太常蔡谟的分析尤为深刻,他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评估框架:
以石虎的军事能力为核心判断依据,指出其\"百战百胜\"的实战记录,驳斥了以单次战役成败论强弱的片面观点;
通过多重对比论证:将与石虎的决战比作与石生、苏峻的对抗,将沔水防御与大江防御对比,清晰揭示了北伐的风险;
特别强调后勤与地理因素,指出\"自沔以西,水急岸高\"的行军困难,预警敌军可能的突袭战术。
这场争论最终以保守派胜利告终,朝廷否决了庾亮移镇石城的提议。这一结果反映出东晋朝廷在国力未充情况下的理性选择,避免了可能的军事冒险,但也延续了东晋长期偏安的政治基调。
北方博弈:后赵的强势与边疆震荡
后赵在石虎统治下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蔡谟在奏议中详细列举了石虎的军事成就:\"一举而拔金墉,再战而擒石生,诛石聪如拾遗,取郭权如振槁\",这些战绩奠定了后赵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石虎在这一年进一步强化权威,立太子石宣为大单于并赋予天子旌旗,显示出其巩固统治的政治意图。
与此同时,北方边疆族群的势力重组持续进行:
前燕对后赵辽西地区发动突袭,俘获千余家,虽规模有限但显示出前燕的扩张野心;
段辽谋反失败被杀,其首级被送往后赵,反映出前燕对后赵的战略妥协;
代王什翼犍在参合陂会盟诸部,虽因母亲劝阻放弃定都灅源川,但通过将归附民众分为南北二部管理,强化了对族群的控制;
什翼犍与前燕联姻,以婚姻外交巩固边疆安全,体现了弱小政权在强邻环伺下的生存智慧。
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北方多政权并存、相互制衡的复杂局面,其中后赵的强势地位与前燕、代国的崛起苗头形成鲜明对比。
成汉的衰落与边疆攻防
西南的成汉政权在这一年遭遇重大军事挫折。东晋广州刺史邓岳出兵进攻成汉宁州,建宁太守孟彦擒获刺史霍彪投降,标志着成汉对宁州的控制瓦解。随后东晋参军李松攻入巴郡、江阳,俘获荆州刺史李闳,进一步削弱了成汉的西部防御体系。
成汉虽任命李弈为镇东将军镇守巴郡,但接连的军事失利暴露了其国力衰退的趋势。这一系列战事不仅拓展了东晋的西部疆域,也改变了南北对峙的整体格局,为后来桓温灭蜀埋下伏笔。
制度与人事:权力结构的隐性调整
在军事冲突之外,东晋的制度运行与人事变动同样值得关注:
正月大赦体现了皇权对统治秩序的维护;
庾亮诛杀陶称事件,表面是惩治\"轻狡\",实则是清除异己、强化军权控制的政治行动;
丞相王导支持北伐与太尉郗鉴反对形成制衡,反映出东晋门阀政治下的权力平衡机制;
王导去世后\"参用天子之礼\"的丧葬规格,既是对其辅佐东晋开国之功的肯定,也折射出门阀士族在东晋政治中的特殊地位。
这些制度与人事的调整,虽不如军事行动引人注目,却深刻影响着东晋政权的稳定与运作效率。
历史启示:乱世中的战略思维
咸康五年的历史事件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智慧:蔡谟的军事分析展现了基于事实的理性判断方法,强调全面评估对手实力而非仅凭单次战役成败下结论;庾亮的北伐尝试反映了理想主义与现实条件的冲突;石虎的军事扩张则揭示了强权政治的短期效应与潜在风险。
这一年的历史证明,在分裂动荡的时代,战略决策的优劣直接关系政权兴衰。东晋朝廷最终采纳保守策略,虽错失北伐良机,却也避免了覆亡风险,体现了乱世生存的实用主义原则。而北方各族群的相互博弈,则预示着更大规模的政治重组即将到来,为前秦统一北方埋下历史伏笔。
总的来说,咸康五年是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各方势力的战略选择与互动,共同塑造了这一时期南北分裂、多强并立的政治格局,其历史经验对理解中国古代乱世中的政权运作与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