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毕业后打工日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7章 六三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2020年4月21日

天色刚蒙蒙亮,村子里已经渐渐有了动静。远处传来鸡鸣,伴着狗吠声此起彼伏。屋外的露水厚重,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层细碎的水晶。推开窗时,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带着青草和泥土交织的气息,沁人心脾。

母亲早早起床,在院子里忙活。她把昨天晾晒的豆子收拢成堆,又细细拣去杂草和碎叶。父亲则在门口坐着,抽着旱烟,烟雾在晨雾里缭绕,时隐时现。他见我走出来,淡淡说:“今天跟我去麦田看看吧,麦穗快抽齐了。”

我点头应下,心里微微有些期待。

走到田边时,阳光已经升起。大片的麦田在风中摇曳,金黄与青绿交织,像一片起伏的海洋。风吹过,麦浪层层涌动,沙沙声仿佛在低语。

父亲弯下腰,仔细查看麦穗。他用粗糙的手捏了捏,又掰下一根放在掌心里摩挲。阳光下,他额头的皱纹更深,像一道道沟壑。

“今年水分足,虫子也没闹,收成都不会差。”父亲抬起头,望着远方,语气里带着一丝安慰。

我蹲在他身边,看着满地的麦苗,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每一根麦穗都在风里颤动,它们那么脆弱,却又倔强地向上。仿佛在告诉人:只要扎根,就能挺过去。

父亲慢悠悠地说:“麦子就是人。春天播种,夏天拔节,风雨来了得硬抗。到秋天,它低下头,不是认输,而是结果。”

我怔怔地听着,心里忽然酸了一下。

回到家时,母亲已经烧好早饭。锅里腾着热气,玉米糊香气扑鼻,案板上放着刚蒸好的馒头。阿强像往常一样早早蹭来,手里还提着一捧野花,插在院口的瓦罐里。母亲笑着嗔他:“你呀,比闺女还爱摆弄这些。”

阿强挠挠头,憨憨地笑:“这花好看,得有人欣赏。”

我看着那一罐野花,黄的,白的,紫的,在清晨的阳光下开得正艳。忽然觉得,这院子里多了几分热闹。

吃饭时,阿强边嚼馒头边嚷嚷:“磊,咱们下午去打麦场转转,听说有人在那儿搭凉棚唱戏。”

我抬眼望了父亲一眼,他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喝玉米糊。母亲却笑着说:“去吧,趁年轻,多看看热闹。”

午后,太阳高挂,空气里带着热意。我们沿着村道走到打麦场。那片空地已经聚满了人,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热闹非凡。几位老人正搭着旧布棚子,棚下摆了几张简易的木凳子,中间立着锣鼓和唢呐。

戏还没开唱,小贩们已经叫卖开了。有人卖瓜子花生,有人挑着担子卖糖葫芦,还有小孩追着买冰凉的汽水。空气里混合着尘土、瓜子香和糖味,让人心里痒痒的。

阿强拉着我挤进人群,我们找了个靠后的地方坐下。不多时,锣鼓点响起,几个穿着戏服的人登场。油彩在阳光下闪着光,他们一开口,声音嘹亮,直冲云霄。

我听得有些入神。那唱腔跌宕起伏,讲的是忠义与离合。旁边的老人们时不时点头叹息,似乎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他们的日子紧紧贴合。

阿强却靠在我耳边嘀咕:“其实我看不大懂,但热闹是真热闹。”

我笑了笑,没有作声。热闹本身,就足以安慰人心。

戏唱到一半,风渐渐大了起来。棚子被吹得猎猎作响,扬起的尘土迷了眼。几个孩子在场边追逐,跑得满头大汗。忽然,一只风筝被放上了天空,颜色鲜艳,在麦田上空摇曳。

我抬头望着那只风筝,忽然心里涌出一种熟悉的悸动。昨日我们放过的纸鸢,不也是这样随风高飞?只是它去了哪里,我已无从知晓。

我低声说:“人活着,像这风筝,风一大,就看不见踪影。”

阿强听了,嘿嘿一笑:“不怕啊,线还在手里,风再大,也不会真丢。”

我一愣,心里像被点了一下。

夕阳西下,人群渐渐散去。我们顺着田埂回村,晚风里带着麦香。天空被霞光染成金红色,麦浪翻涌,宛如燃烧的火海。

阿强忽然说:“磊,你觉不觉得,这日子慢慢也挺好的?”

我沉默片刻,点点头:“嗯,挺好。”

这句话从口中说出时,我竟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

夜里,院子安静下来。母亲在灯下纳鞋底,父亲靠在椅子上抽烟,烟火一明一暗。阿强依旧赖在这儿,抱着兔笼,逗着兔子吃青草。

我摊开本子,在油灯下写下:

“第三十四天,等待如麦田。风吹过,它随风摇摆,却不曾动摇根基。它知道该低头的时候低头,该昂首的时候昂首。人亦如此。若心有根,即使风再急,仍能挺立。”

写完,我抬起头,看见院子上空的星星点点。夜风轻拂,麦田的沙沙声远远传来,像在为我的文字作伴。

我合上本子,心里渐渐安定。原来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忘了自己扎根的地方。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毕业后打工日记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