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此次出行,实乃微服之举。
万民商会商船上众人,皆未识得朱元璋身份。
朱元璋仅携二虎及数位经验老到的锦衣卫相伴同行。
一行人隐于商船角落,不事张扬。
二虎机警非常,时刻留意着周遭动静,那几位锦衣卫亦是目光敏锐,暗中戒备。朱元璋身处其中,观察着船上众人言行,感受着别样氛围。
他见船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对这商船运营之有序暗自点头。
又瞧商人们谈论着各地生意经,言语间提及辽东之繁华,心中更是好奇。
这微服之行,让朱元璋得以贴近民间,亲身体会辽东发展给百姓生计、商贸往来带来的改变,愈发期待抵达辽东后的见闻。
待商船缓缓驶入辽东金州港口,眼前景象如画卷般在朱元璋眼前徐徐展开。
但见那港口规模宏大,码头绵延,一艘艘船只有序停靠,装卸货物的工人穿梭其间,一片繁忙之景。
港口设施极为完备,崭新的仓库林立,坚固的栈桥延伸至海中。
岸边,起重机等器械有序运作,将货物高效搬运,其精巧设计与娴熟操作,令朱元璋目不暇接。
再看民生,街道整洁,屋舍俨然。
百姓们衣着整洁,神色安然,往来交易,笑语声声。
街边店铺琳琅满目,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从日常用品到新奇物件,不一而足。
孩童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然闲坐,处处透着祥和富足。
这般景象,与朱元璋印象中边地的荒凉大相径庭,心中不禁大为震撼,暗自思忖辽东竟已发展至此,远超所料,这背后究竟是何等作为,着实引人深思。
金州此地,道路皆以水泥铺就,坚实平坦。
屋舍多为水泥砖房,望去整洁而牢固,排列有序。
街道之上,有专人司职清扫,每隔一段路程,便置有垃圾桶,使得街面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这般景象,于朱元璋心中,直如世外桃源一般。
遥想当年,他身为放牛娃,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几近饿死。
而眼前辽东百姓,人人面色红润,神情欢愉,笑容常挂于脸。
老者皆有所养,安享天伦;幼童皆有所护,快乐成长。
朱元璋一路走来,目睹此景,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民生之安稳,乃国之根本。
辽东能有今日之盛,必有其独到治理之法。
此趟辽东之行,所见所闻,皆令他重新审视这方土地,暗自思索如何将辽东之经验,推行至大明各处,让天下百姓皆能过上这般富足安乐的日子。
朱元璋倒也不急于径直前往盖州寻觅常孤雏,反在金州悠然自得地游玩起来,尽情体验辽东这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
他漫步于金州街头,时而驻足观看街边艺人的杂耍表演,那精彩绝伦的技艺引得众人阵阵喝彩,他亦不禁拍手叫好;时而走进店铺,与商贩攀谈,听他们讲述辽东的物产特色与生意经。
行至茶馆,他入内坐下,点上一壶香茗,静听邻桌之人谈论家长里短、辽东趣事。
街头巷尾,各类小吃香气扑鼻,他尝着从未吃过的美食,感受独特风味。
瞧见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充满生机,心中满是思索。
这金州之行,让他更深入地了解辽东,也为之后与常孤雏会面,有了更多的考量与准备。
朱元璋忆起往昔应允常孤雏开拓辽东之事。
彼时,常孤雏领命而去,于辽东与北元残余势力浴血征战,凭借勇毅智谋,终收复辽东全境。
其后,更是乘胜进军,一举拿下高丽、倭国。
如今眼前辽东之景,百姓生活富足安乐,实令久居应天的朱元璋始料未及。
但见金州城内,道路平整,屋舍坚固,百姓衣食无忧,脸上洋溢满足。
反观应天,虽为都城,然与辽东相较,竟也稍逊一筹。
这般辽东盛景,远超朱元璋昔日想象。
他心中既欣慰又震撼,欣慰常孤雏不负所托,将辽东治理得如此之好;震撼于辽东发展之迅猛,百姓生活之优渥。
此番所见,让他对辽东、对常孤雏,有了全新且更为深刻的认知。
常孤雏这小子,当真厉害!
不仅行军打仗有勇有谋,治理地方亦是出类拔萃。
辽东此番翻天覆地之变,皆赖常孤雏之功。
往昔,辽东常被视作苦寒之地,孰料如今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一跃成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域。
想那从前,提及辽东,众人皆道其地僻天寒、民生困苦。
谁能料到,经常孤雏一番整治经营,辽东脱胎换骨。
街市繁荣,工坊林立,百姓富足,处处洋溢生机。
如此佳绩,足见常孤雏之能,实乃大明之栋梁。
朱元璋心中暗赞,对这辽东之行,愈发期待,欲亲见更多奇妙,也思忖着如何将辽东经验推及他处,让大明更为昌盛。
朱元璋回想起常孤雏所行诸事,桩桩件件皆关乎国计民生。
先是杂交水稻现世,极大提升粮食产量,让百姓免受饥馑之苦;又有肉鸡、蛋鸡养殖场,丰富民众饮食。
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教育改革,广开民智;高薪养廉,整顿吏治;火器改进,增强国防;开启海贸,设立关税,充盈国库。常孤雏之功,不可胜数,实已封无可封。
然常孤雏虽居功至伟,却毫无权臣骄纵之态,行事谦逊低调,忠心耿耿。
此点令朱元璋尤为欣慰,暗叹自己未看错人。
当初将公主下嫁常孤雏,如今又打算把徐妙锦那丫头也许配与他,权当是对常孤雏这般功绩的些许补偿,以彰其功,亦望常孤雏能始终如一,为大明社稷再谱新篇。
现今辽东,每年新增人口之数,远超大明其余各处。
兼之移民政策有节制地放开,四方民众闻风而来。
辽东此地,经常孤雏一番治理,生机盎然,机会繁多。
百姓在此,衣食无忧,皆能谋得生计。
是以各地之人,或慕其繁华,或图其机遇,纷纷迁徙而至。
如此一来,辽东活力与日俱增。
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新来之民,带来各地风俗技艺,与本地相互交融,为辽东增添诸多新气象。
各行各业,亦因人口增多、劳力充足,得以蓬勃发展。
辽东这方土地,恰似春日之苗,愈发茁壮,尽显蒸蒸日上之态。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明辽国公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