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辽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3章 阻力颇大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徐达立于朝堂之上,听闻众人争论不休,面上并无过多表情。

既不辩驳,也不附和,仿若一尊木雕般,静静站着。

只偶尔微微垂眸,似在思忖,又似有意置身事外,任由群臣议论纷纷,始终未发一言。

有官员见徐达这般沉默,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徐公,此事关乎您家妙锦,又有诸多争议,您总该说句话才是。”

徐达缓缓抬眼,神色平静,对着那官员微微点头,而后朝朱元璋躬身一拜,声如洪钟道:“陛下圣明,于家国诸事,必有深远考量。小女婚事,臣愚钝,不敢妄言,一切全凭陛下决断。陛下所定,自是于国于家皆为至善之策,臣唯有遵从。”

言罢,又深深伏地,一副唯君命是从之态。

人群之中,一位官员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隐晦之色,看似不经意地开口道:“徐公向来沉稳持重,今日这般三缄其口,倒让人捉摸不透。往常徐公于朝堂诸事,皆能直言己见,为陛下分忧。可此番自家女儿婚事,又关乎朝堂格局,却如此谨慎,只言全凭陛下决断。”

他微微一顿,似在斟酌言辞,随后又缓缓说道:“这不禁让人猜测,徐公莫不是心中有顾虑?怕一旦表态,于己不利?又或者……徐公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故而不愿轻易发声,似是想将这局面留给陛下,好让陛下顺应某些潜在之意?”

此人说话间,看似无意地扫视着朝堂众人,言外之意,隐隐暗指徐达藏有权臣之心,只是并未直言,而是拐弯抹角地抛出这般猜测,令朝堂气氛瞬间变得更为微妙。

徐达闻此言论,面色一凛,旋即朝朱元璋再度深深下拜,声若洪钟道:“陛下,臣自追随陛下起,便深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一生所求,唯为陛下尽忠,为大明社稷谋福。”

他环顾朝堂,又道:“今日小女婚事在前,臣岂敢有丝毫异议?不论结果如何,皆为陛下恩赐。至于说臣有权臣之心,此乃无稽之谈!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又怎会心怀不轨?”

杨宪见状,赶忙出列,向朱元璋躬身行礼后,朗声道:“陛下,徐公所言极是,实乃肺腑之言。《诗经》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徐公自随陛下以来,南征北战,靖共其位,一心为大明江山社稷,正直忠诚,天地可表。”

他微微侧身,面向方才暗指徐达之人,神色严肃道:“今者,徐公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回应,足见其对陛下之赤诚。古往今来,忠君者皆以君命为至上,徐公此举,正合古训。”

接着,杨宪又转身面向朱元璋,恳切道:“陛下明察,徐公一门忠义,切不可因无端揣测,寒了功臣之心。如此,方能使满朝文武一心,共襄大明盛举。”

朱元璋听闻众人言论,目光如炬,缓缓扫视朝堂,最后落在那暗指徐达之人身上,沉声道:“常孤雏为我大明出生入死,屡立奇功。北逐蒙元,他冲锋陷阵,护我边疆安宁;内政之事,亦多有建言,助我大明繁荣。若尔等大臣,能有常孤雏这般功绩,朕亦不吝赏赐,联姻之喜,朕亦会欣然促成。”

朱元璋微微一顿,语气转厉,冷声道:“但若是做不到,却在此无端揣测,妄议功臣,休要多言!朕用人唯贤,赏罚分明,岂会因无端之言,动摇对功臣的信任。”

言罢,朱元璋目光威严地看向众人,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无人再敢出声。

杨宪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带着几分不屑,再次面向那些反对婚事的官员,开口道:“诸位大人,方才各执一词,看似引经据典,实则多有牵强附会。如今细细想来,莫不是诸位嫉贤妒能?

常家与徐家,世代忠良,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常孤雏年纪轻轻,便已功绩卓着,诸位大人若有此等为国效力之心,何至于在此无端反对,只知搞破坏,却不见为国家出力?”

他环顾四周,目光犀利,继续道:“陛下圣明,一心为大明之兴盛,所做决策,必有深远考量。而诸位不思如何襄助陛下,却在这等关乎功臣家事、关乎朝堂士气之事上,横加阻拦,实在令人费解。若长此以往,寒了功臣之心,谁还愿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

杨宪言辞犀利,一番话下来,不少反对者面露尴尬之色,无言以对。

浙东集团中一位官员气得面色涨红,当即跨前一步,手指杨宪,怒声斥道:“杨宪,你休要在此颠倒黑白!你这般胡言乱语,肆意诋毁我等,才是坏乱朝纲之人!

常、徐联姻,关乎朝堂格局,我等从家国大义出发,据理力争,你却污蔑我等嫉贤妒能,这不是强词夺理又是什么?”

他双目圆睁,满脸怒容,又道:“观你今日言行,处处维护常、徐,不遗余力地反驳我等,如此行径,难道不是结党营私之嫌?你只为一己私利,不顾朝廷纲纪,扰乱朝堂,实在是罪无可恕!”

言罢,他气得浑身微微颤抖,死死盯着杨宪,似要将其生吞活剥。

朱元璋见朝堂之上争吵愈发激烈,怒目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止:“够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满朝文武顿时噤若寒蝉,纷纷伏地。

朱元璋环视众人,神色威严,缓缓说道:“朕意已决,常孤雏与徐妙锦赐婚一事,就此定了。朕用人不疑,常、徐两家世代忠良,联姻之举,于国于家皆有益处。”

他目光如电,扫视着群臣,又道:“今后,尔等当以国事为重,齐心辅佐朕治理天下,莫要再因这些无端之事争执不休。若再有肆意扰乱朝堂者,朕绝不轻饶!”

言罢,朱元璋拂袖起身,转身步入内殿,留下一众大臣在原地,面面相觑。

退朝之后,便有内官至徐达身前,恭敬传旨,言皇后有请,徐达遂被引至坤宁宫。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明辽国公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