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与妻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4章 郡夫人大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沈檀没想到率先发作的会是沈铭行而不是沈钧行,再加上被这个一贯懦弱顺从的儿子当众下了脸面,恼怒之下抄起手边的茶盏扔了出去。

“我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这个家不愿意待就滚。”

茶水泼溅在空地上,听着身后瓷器碎裂的声音,沈铭行脚步微顿,却没有停下脚步请罪。

榷矾使神色一僵,只觉得沈檀那让人滚的话是在指桑骂槐地说给自己听,当即抱拳告辞:“安陆侯放心,我既然拿到东西,就不会赖在贵府。”

楚氏冷凝着脸:“公爹怕是忘了当初到我娘家长水伯府提亲时说过的话,您当初可是承诺,若我愿意嫁给沈锦行,府上的一切都会留我们这一房?否则我一个嫡女为何要嫁给他一个庶子?”

胡氏大惊:“什么留给你?明明说会留给我们?公爹当初可是说好了,爵位留给长房,银钱留给我们,现在怎么……”

“好了!”沈锐行大喝一声打断胡氏的话,向沈檀请罪,“父亲不要生气,她是胡说八道,待我回去好好教训她。”

他握住胡氏的手腕,连拉带拽地把人弄了出去。

楚氏见只有自己一个妇人在这和沈檀硬刚,忽然悲从中来,忍着喉咙里的哽咽扔下一句:“你们既然欺我只有一个人,那就让我娘家人来和公爹说吧。”

眼看刚才还满登登的屋子,转眼间就只剩下寥寥四人。

沈钧行漫不经心地打了一个哈欠,拉起温清宁的手就往外走,临到门后忽然停下。

“虽然二兄、三兄、还有沈沐怀他们都不要你了,可我还是得劝您,不要现在就急着伤心,往后的日子还长,太早难过,只怕您……熬不住。”

沈潭脖子上青筋暴起:“滚——孽障!你给我滚——”

沈钧行和温清宁却浑不在意,如来时一般,手牵着手出了正院。

温清宁想起那位榷矾使,不由得笑道:“那位专使也是个促狭之人。他明知道当众念出那份纳妾契券会引得众怒,却还是这么做了。想来在咱们回来之前,怕是受了气。”

随侍在旁的平安听到这话,连忙说道:“真叫您猜对了!专使上门时,他们足足晾了人家将近一个时辰。说起罚银,就又是推三阻四,不给个痛快话,到了后头干脆说要等咱们侯爷回来。”

温清宁恍然。

像这种专使,去哪不都是礼遇有加。他偏在安陆侯府受了这种气,自然要寻法子找回来。

“两万贯虽然不是小数目,可那是对旁人,对于安陆侯府应该不至于拿不出来吧。府上真的没钱了?”

沈钧行说道:“不应该,光那些古玩字画都不止这个数,而且看那契券上所写,恐怕是公中没钱,但他又不想动自己的私库……你先回去休息,我出去一趟。平安,把你们夫人送到院子里。”

温清宁目送沈钧行离开,没等回到东院,就听到沈铭行要休妻的消息。

平安大吃一惊:“休妻?这也太快了吧!”

温清宁慢悠悠地解释道:

“宋二的命案已经明了,宋波必是死刑无疑。待昭应县令把案子移交给刑部复核后,必会通知大理寺传唤三夫人问话。

“三夫人身上还有略卖良家女,逼良为娼的罪名,沈铭行要想不受牵连太重,只能休妻。即使是休妻,他也会落得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当然,这个罪名咱们那位老侯爷也跑不掉。

“不过他年事已高,沈铭行又已经成家立业,对他的处罚不会太重,无非就是罚些俸禄。”

“唉——话是这么说,可还是觉得太绝情。”平安摇头叹气。

“没有情,哪来的绝情。吩咐下去,东院里的人不许去看热闹、打听情况。”

“属下明白。”

吩咐完,温清宁让飞英也回屋去休息,喝了一碗竽瑟送上来的补汤,倒头就睡……

那厢,榷矾使回到公署,看着人把罚银暂时收入库房,未等屁股坐热,就听属下前来禀报:“武安侯带人求见。”

“武安侯沈钧行?”

属下点点头:“他还带了一位老丈。”

榷矾使看一眼放在一旁的纳妾契券,吩咐把人请进来。

跟随沈钧行一道进门的是一位拄杖老者。

老者约有八十,须发皆白,佝偻着后背,看人时还需要眯着眼睛。

沈钧行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这是我族中叔祖,来此是想借那纳妾契书一看。”

榷矾使自然没有不允,将桌案上的纳妾契券递给沈氏叔祖。

沈氏叔祖自怀中取出一面茶镜放在眼前仔细阅读。

他一连读了好几遍,不敢置信地望向沈钧行:“这当真是你父亲所书?”

沈钧行颔首,指着契券上红色印章说道:“这是他的小印,做不得假。”

沈氏叔祖仍是不愿相信喃喃道:“不能吧?沈檀虽然在女色上糊涂,可在家族之事上还算正常,怎么想都不像是能做出来这种事的人。”

他抬头看向对面的却反使,叉手见礼:“专使,这契券当真是安陆侯所写?”

榷矾使点点头:“我亲眼看着他写的。”

有人证,有物证。

沈氏叔祖即便是想替沈檀开脱,也寻不到一个借口。

他拿拐杖重重地敲地,痛心疾首道:“他怎么越活越糊涂?那是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家业,怎么能给一个妾室?咳咳咳……”

“事已经发生,生气已经没有意义。让您老过来看是让您和族里知道实情,不是让您生气。”

沈钧行接着从怀里取出半块文牒,当着沈氏叔祖的面递给榷矾使:“虽然有纳妾契券,可该出的罚银不能少。毕竟安陆侯府做错事在先。这半块文牒可去官家柜坊取一万贯,是我夫人动了嫁妆和聘财后凑出来的。”

榷矾使在安陆侯府看过一场热闹,知道武安侯夫妻绝不会替沈檀出这笔钱,故意这么说怕是为了让那位郡夫人在这沈氏叔祖心里留下个好印象。

至于这笔钱,到底是不是温清宁出的,根本不重要。

反正是意外之喜,回头都是交到国库里面,元和帝只会高兴。而元和帝一高兴,办差的自己肯定得好处。

想明白,榷矾使笑着收下:“郡夫人大义!侯爷放心,我知道该如何向圣人禀报!”

喜欢与妻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与妻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