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慷慨的还是何裕柱一家。
每回阎富贵帮他们写完春联,都会收到厚礼,比如大白兔奶糖或几斤面粉。
即便何裕柱不住在大院里,与阎富贵家的关系也让这种互惠成为常态。
毕竟,他父亲和陈姨仍住在这里,两家间的交往不可避免。
院中的三位大爷中,三大爷虽爱占点小便宜,但若关系处得好,该办的事他也还是会办的。
阎富贵帮着柱子拎着大包小包回了中院,何大清和陈娟听见动静也过来帮忙。
阎富贵放下东西后说道:“那行,柱子你们先忙,年底大家都忙,我家也正忙着呢。”
何裕柱点头,不动声色地递给他一块巧克力。\"三大爷,今天在供销社看到的,进口巧克力,您回家尝尝。”
“哦?柱子你现在真有出息,这种东西你也舍得买,我在学校听说一颗都要好几毛钱吧?”
“所里发的副食票刚好够,买了尝尝新鲜,记得年后来家里贴对联就行。”
送走阎富贵,何裕柱一家才开始收拾那些东西。
前院,柱子刚进院子,又有两人回来。
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车上挂着各种年货,旁边娄晓娥空着手跟在后面。
东西太多,许大茂一直推车前行,终于看到院门口时才松了口气。
见前院的三大爷在,连忙招呼:“三大爷,快来帮个忙。”
“哦?许大茂?”
看到许大茂满载而归,阎富贵眉头微皱。\"你们也来置办年货了?”
他嘟囔一句,走近查看。
许大茂夫妇今天去了娄晓娥娘家,这些年货便是从那里带回来的。
虽然公私合营已推行,但资本家的日子还没被全面打压,娄家依然过得不错,只是不如以前那般阔绰。
仅这些年货,就让许大茂一家受益良多,甚至还有进口洋酒。
许大茂虽累得筋疲力尽,但回到院子后,还是忍不住想炫耀一番。
毕竟在这大院里,他们许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体面。\"三大爷,您快来帮把手啊,我这一车年货可沉了!”
许大茂故意这样说,显然是想在三大爷面前显摆。
他知道三大爷的性子,自己带这么多东西,够他羡慕的。
要是以前,阎富贵看到许大茂的年货,可能会多看几眼。
但柱子和谢颖琪刚进屋,手里拎的大包小包比许大茂多得多。
再加上都是邻居,阎富贵怎么会不知道许大茂?自己去帮忙,能得什么好处?
柱子做人周到,平时两家关系不错,而且他还送过谢颖琪一块巧克力。
要是自己帮许大茂,能喝口茶就不错了。
因此,阎富贵虽然听见了许大茂的话,却只是慢慢走过来,瞥了一眼那些年货。\"就这点东西,还用帮忙?你们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
实在不行,不是还有你媳妇吗?刚才柱子两口子买的年货比你们多多了,他们一人分担一半,多好。”
许大茂正准备催促三大爷,忽然听见这话,脸立刻变得难看起来。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谁不知道他许大茂怕老婆?娄晓娥一瞪眼,他就吓得像老鼠见了猫。
怎么可能让媳妇提东西?
而且,三大爷居然拿他跟傻柱比,傻柱买的年货比他们家还多?这不是存心让他难堪么!
“好了好了,三大爷,您既然不帮忙,就别在这碍事,让开让开。”
许大茂顿时语气不耐烦,推着自行车对三大爷嚷嚷。\"嘿,你这小子……晓娥,该好好管教你家许大茂了。”
阎富贵见许大茂态度强硬,不禁皱眉感叹。\"三大爷,您既然不愿帮忙,就别添乱了。\"
娄晓娥并未理会阎富贵的话。
她觉得许大茂和傻柱之间的纠葛是他们家的私事,外人不应多言,只要不影响大局,她自然不会拆自己丈夫的台。
回到后院,许大茂将东西安置妥当后坐下,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想起刚才三大爷说的话,越想越不服气。“蛾子,你说说,傻柱凭什么这么神气?不过就是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进了个不错的单位,看他买的东西,比我们家买得多太多了!\"
娄晓娥冷静回应:”傻子上的大学可不普通,清华大学毕业的人怎么可能是平庸之辈?而且那个304研究所,你岳父还在世时就很看重,哪里是普通人能进的?你怎么总是针对傻子?你们从小一起长大,现在还这样斤斤计较,真是不像话。\"
尽管嫁给了许大茂,娄晓娥有自己的见解,她不会盲目附和丈夫,而是以客观角度分析问题。
然而,许大茂通常通情达理,唯独提到傻柱时就容易冲动。
或许是因为他们自幼相识,又性格不合。
听到娄晓娥的话,许大茂不以为然:\"依我说,傻柱也没啥特别的。
他年货买得再多,能比得上我家吗?岳父给了不少粮票吧?今年过年的东西还没备齐呢,明天接着买,我们也买些大包小包的,让大家看看,我许大茂的生活比他强多了!\"
许大茂说话的底气,源自他的岳父娄振华的支持。
听到这句话,娄晓娥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但她并未多加劝阻。
她对自己的家庭条件很有信心,认为柱子虽然才华出众,但与解放前就是大户人家的家庭相比,底蕴上还有所欠缺。
因此,娄晓娥内心深处始终怀有一种独特的自信。
中院,何家。
这一家人忙了一天,终于将柱子等人从王府井买回来的东西整理妥当。
冬天的衣服被陈娟和谢颖琪按对象分成多份,接下来几天就可以送出去了。
各种家务用品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晚饭后,何裕柱临走时特意叮嘱何大清一家,明天一早就一起去菜市场采购过年所需的粮食和其他年货。
这次不仅是为了满足过年的需求,何裕柱还想趁此机会增加空间里的粮食储备。
他能囤粮的时间不多了,趁着现在还有粮食、条件允许,他打算最后再大规模囤积一次。
第二天清晨,何裕柱一家人早早起了床。
何裕柱来到厨房生火熬粥,煮了一锅香气四溢的热粥,加上少许肉末和简单调料,香味弥漫整个院子。
平时喜欢赖床的雨水,自从跟哥哥同住后,每天都准时起床,守在厨房门口,像只馋嘴的小猫。
忙完后,众人吃完早饭便准备出发。
何裕柱没骑自行车,而是通过关系找来一辆运货的平板车。
今天买粮食需要全家出动,若再将东西收进空间,恐怕瞒不住家里人。
不过以何裕柱现在的体力,推平板车绰绰有余。
收拾完毕后,他在车上铺了几层厚隔板,临时当作黄包车使用,谢颖琪和雨水坐在上面十分安稳。
至于小儿子何思行,昨天何裕柱回来时没带他,而是交给何大清夫妇帮忙照看。\"柱子,你悠着点。”
看着前方推车的何裕柱,谢颖琪满是关切。
雨水在一旁笑说:“嫂子,我哥可有力气了,他虽然整天搞研究,但力气比牛还大。”
自从练武后,何雨水深知自己哥哥的实力,因此一点都不担心。
何裕柱回头笑着说:“你这丫头,嫂子会不知道我有力气吗?她是在担心我呢。”
谢颖琪听了,脸微微发红,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这柱子当着雨水的面说这种话,真让人哭笑不得。
转眼间,一上午过去了。
何裕柱他们空着手出来,回去时,满满一车食物,堆得像小山似的。
他们走在街上,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
虽然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但像他们这样用板车载货的,还真是少见。
就说买肉吧,一年到头,普通人家过年才能买个几斤肉解馋,而何裕柱的板车上,肉至少几十斤,甚至上百斤。
现在谁家能这么买?
别说没钱没票,就算有钱有票,市场上也供应不到这么多肉。
不过,何裕柱自有办法,他找到了以前给自己供货的牛屠夫。
如今,牛屠夫已经成了公家肉摊的职工,凭借多年的人脉,这肥差自然落在了他身上。
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再加上何裕柱给的钱和票充足,牛屠夫便帮忙弄到了这批肉。
当然,相比起他以往个人囤货的数量,这次的量只是九牛一毛。
但在当下,国家管控资源,个人几乎不可能买到这么多肉了。
牛屠夫愿意帮忙,不仅因为与何裕柱早有交情,也因他知道何裕柱是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如今还是研究所里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脉值得结识。
临行前,何裕柱也机灵地给了牛屠夫一张电风扇的工业票,毕竟人情往来需相互。
谢颖琪和何雨水没坐板车,路过自家时,谢颖琪取来了自行车,既能载雨水,也能帮何裕柱分担些粮食。
约二十分钟后,他们回到南锣鼓巷。
刚入巷口,玩耍的孩子们便围上来。\"柱子叔,您买的可真多!”
“是啊,好多肉,我家从未见过这么多。”
看着孩子们,何裕柱笑道:“你们还小就说这辈子,等长大了,见肉的机会多得很。”
孩子们纯真无害,他也笑着聊了几句。
他的说法没错,未来几十年国家会更发达,孩子们的日子会更好。
何雨水在院里也有玩伴,见到这些孩子,她告知兄嫂一声便加入其中,还带上了兄嫂给她买的小鞭炮。
在伙伴们的艳羡中,她成了领头的,放鞭炮增添了节日气氛。
何裕柱和谢颖琪到大院门口时,邻居们正坐着闲聊,看到满载年货的板车都惊讶了。\"柱子,你太厉害了,昨天买新东西,今天又搬这么多年货。”
看着他接连不断往家添置物品,大家都羡慕不已。
这年头大家都缺东少西的,能凑合就凑合,毕竟谁都不容易。
可柱子突然这么出手,难免让人心里不平衡。
何裕柱见此情景,笑着说道:“这样多好,省得麻烦。
车上不光是我们家的东西,还有几个师父的,连老丈人的也有。”
何裕柱清楚,树大招风,这个时代即使有钱也不能太张扬。
因此他特意解释了一番。
听他这么说,大家的表情才稍微舒缓了些。
果然,老何家不至于这么富裕吧?年货都用车拉,要是真这样,恐怕有些资本家都比不上。
柱子的话让大家释然了不少,毕竟他知道的师父多,老丈人那边也没问题。
过年一次备齐确实方便。
不过,从柱子车上货物的分量看,就算分给几家,每户也不会少。
在整个大院里,他的这分量绝对是顶尖的。
但大家并没有太多嫉妒,毕竟都知道柱子在研究所工作,还是个高级干部。
他的工资福利远超普通工人,像“一大爷”
这样的高级技工都比不上。
人们更多的是羡慕。
就在这个时候,许大茂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两边挂满了白花花的猪肉,少说也有十几斤。
再加上那些鸡蛋和腊肠,显得格外丰盛。
当他停下车,看见许多人聚集在门口时,正想炫耀一番,却发现人群中心站着何裕柱,还有他车上的那些东西。
刹那间,许大茂的脸色凝固了。\"哟,大茂回来了,也是刚置办完年货?”
“呵呵,你们家买得也不少嘛。
这五花肉挑得好,腊肠也舍得买。”
众人看着许大茂满载而归的样子,忍不住夸了几句。
只是有了柱子那一车年货做对比,许大茂虽然采购不少,但已经没有那么令人惊讶了。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