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垂帘听政的第三日。
早朝之上,兵部尚书麾下的参将突然出列,手持塘报,声泪俱下地奏报。
“启禀皇后娘娘,南方数州匪患横行,已劫掠数座城镇,百姓流离失所,恳请娘娘派兵围剿,以安民心!”
话音刚落,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匪患?往年南方虽有小股匪徒,却从未如此猖獗,怎会突然闹到要朝廷派兵的地步?如今国库空虚,若兴师动众,恐加重百姓负担。”
户部侍郎皱眉质疑,聚的匪患突然如此猖獗,肯定另有蹊跷。
参将立刻反驳,“大人有所不知!此次匪患与往年不同,不仅配备甲胄兵器,还懂得排兵布阵,绝非寻常草寇,若不及时镇压,恐成心腹大患!”
三皇子派系的御史立刻附和,“参将所言极是,匪患一日不除,百姓一日不得安宁,皇后娘娘应即刻下令,派兵围剿,以显朝廷威严!”
三皇子和五皇子对视一眼,对于两人的联手心照不宣的微微颔首。
然而,几位没有投票皇子的老臣却忧心忡忡。
吏部尚书出列道,“娘娘,南方各州皆有驻军,若匪患真如参将所言,当地将领为何不先自行镇压,反而直接上奏朝廷,此事恐有蹊跷,还需查明再议。”
朝堂之上,支持派兵与反对派兵的两派争执不休。
皇后端坐帘后,虽然面色平静,可是心中却是忐忑,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来垂帘听政,也是皇上赶鸭子上架,她哪里懂这些政务,为此也很是头疼。
“派兵围剿,需调京中禁军,而调动禁军,需皇上的虎符。此事重大,需禀明皇上再做定夺,先退朝吧。”
皇后的声音透过珠帘传来,听不出喜怒,说罢,不等众人再议,皇后便起身离开。
回到后宫,皇后立刻召来心腹太监。
“去,把南方各州的塘报都取来,尤其是最近一个月的,不得遗漏任何一份。”
“是。”
太监退下后,皇后扶额坐在椅子上。上个月,她刚收到范阳卢氏传来的家书,说南方一切安稳。这所谓的“匪患”,不知到底是从何而来。
正在这时,太监捧着一摞塘报回来,“娘娘,南方各州的塘报都在这儿了。”
皇后接过塘报,逐一看去。
果然,前一个月的塘报都只字未提匪患,直到最近三日,才突然出现“匪徒劫掠”的记载,且言辞夸张,与参将的奏报如出一辙。
·
宋府中,宋瑶正听着苏若梅转述朝堂的经过。
“皇后说要禀明皇上,就退朝了。三皇子与五皇子的人脸色都不太好看,想来是没料到皇后会这般应对。”
宋瑶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低头思考着。
“可皇上若是同意派兵呢?五皇子与三皇子肯定会借机推荐自己的人领兵,到时候兵权落入他们手中,公主就更被动了。”
苏若梅忧心忡忡,看着宋瑶不说话,便接着开口。
“皇后在后宫中这么久,我不信她看不出其中的破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盯着范阳卢氏的动静还有就是皇上的态度。”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是樊楼的管事求见,说有要事禀告。
在此前,樊楼三楼的雅间内。
五皇子一派的参军端着酒杯,脸上带着几分焦躁,看向对面端坐的宫温容。
“宫大人,皇后把事儿捅到皇上那儿了,这剿匪的差事,还能落到咱们头上吗?”
宫温容面上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抬眼看向对面的人,慢悠悠道。
“急什么,皇后拿不定主意,才要问皇上,这恰恰是机会,参军觉得,这差事若成了,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参军先是一愣,随即拍着大腿道。
“自然是兵权!”
“不止于此,户部拨款、军械库调物资,这些经手的银子、粮草,稍稍‘周转’一下,这不都是殿下的了吗?”
听宫温容说完对面的参军眼前一亮,五皇子近年为拉拢朝臣,府中开销极大,虽有下面的人孝敬,可是终究是不太能明目张胆,而且武将本就没有地方官吏有钱,若能借着剿匪之名捞一笔,既能充盈私库,又能养私兵,简直是两全其美。
“可三皇子那边能同意?”
“三皇子?他手下那群文官,只会耍嘴皮子,真要领兵,还得靠咱们武将。你只需在朝堂上咬死‘南方匪患凶悍,非熟悉军务者不能胜任’,再让几个军中老弟兄帮腔,这差事,跑不了。”
宫温容冷哼出声,三皇子要不是靠着相府,怕是什么气候都不会有,此前他感觉被五皇子疑心,现在只有大力为五皇子谋取好处,才能稳住他在五皇子那的地位。
他起身凑近参军,声音压低道。
“等你领了兵,到了南边,不必真剿匪,只需找个偏远县城‘围剿’一番,杀几个流民充作匪首,就能回京复命。至于军饷、物资嘛留一部分给弟兄们改善一下生活,剩下的,自然是殿下的。”
那参将听得心头发热,猛地灌下一杯酒。
“就听大人的!明日朝堂上,我必努力争下这差事!”
雅间外的回廊上,送菜的伙计低着头,耳尖却悄悄捕捉着里面的对话。
半个时辰后,宋瑶就得到了樊楼管事的回禀,听了管事的描述,宋瑶眉峰微蹙。
“宫温容这是想借剿匪养私兵,五皇子怕是被猪油蒙了心,竟纵容他如此胡闹。”
苏若梅在一旁研墨,闻言有些忧心道。
“那我们要不要借机提醒皇后?”
“不必,皇后自有考量。倒是三皇子那边,得知五皇子想抢兵权,怕是要坐不住了。”
·
凤仪宫内,烛火摇曳。
皇后手持一枚玄铁的虎符,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云纹,这是皇上派太监送来的,只附了一句口谕:依你之意,择可信者领兵。
“娘娘,皇上这是真信您啊!有了虎符,谁还敢质疑您?”
贴身宫女看到虎符,开心地开口对着皇后道喜,这虎符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
皇后却没什么笑意,将虎符放回锦盒,皇上信任她,她是知道的,可是这样的信任也让她有些力不从心,加上在后宫中白贵妃也经常有刁难,她感觉压力很大,要是谁能来帮她分担一下就好了。
沉吟片刻,皇后开口问道,“英国公最近在忙什么?”
“英国公昨日还进宫给太后请安呢,前几日还上书说京中守卫松懈,请旨娘娘说要整肃军纪。”
“英国公,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皇后想了许久,英国公年近六旬,手中虽只握着京中部分守卫权,却在军中威望极高,只是这英国公和白相有姻亲关系,只是现下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次日早朝,皇后端坐帘后,声音透过珠帘传来。
“皇上已赐下虎符,准派兵南下。本宫意属英国公,领禁军三千,协同南方驻军围剿匪患,众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
三皇子一派的文官们率先附和,随即有人出列支持。
“英国公忠勇可嘉,威望素着,定能平定匪患,臣附议!”
他们打得算盘精明,英国公的儿媳是白相的二女儿,论起来算是三皇子的“姻亲”,若他掌了兵权,自然会偏向己方。
可五皇子一派的武将们立刻炸了。昨日和宫温容见面的参将按捺不住,出列高声道。
“娘娘三思!英国公年事已高,南方湿热,恐难当此任!再说,英国公久居京城,不懂南方地形,如何剿匪?依臣看,还是派熟悉军务的人前往才妥,臣推荐王将军!”
“王将军?王将军去年还在克扣军饷,被皇上罚俸半年,让他领兵,怕是匪没剿成,军饷先被他贪了去!”
三皇子冷笑一声,开口道。
三皇子一开口,两边的人就站不住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哪里还有昨日“联手抗后”的模样?原本站在同一阵线的官员们,也纷纷倒向各自的主子,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
“够了!朝堂不是菜市场,岂容尔等喧哗?”
皇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
争吵声戛然而止,众人纷纷垂首,不敢再言。
皇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英国公觉得如何?”
英国公身着朝服,对于刚才的争吵没有参与于其中,仿佛置身事外一般,听到皇后问询,才出列对着帘后躬身行礼。
英国公沉默片刻,抬头道。
“老臣年事已高,恐难担重任。但陛下与娘娘信得过老臣,老臣愿往。只是有一事请求,军饷与物资,需由户部直接拨给南方布政使,老臣只领兵,不碰粮草。”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怔。谁都知道,领兵在外,最肥的差事便是经手军饷,英国公竟主动避嫌,可见其坦荡。
三皇子脸色微沉,英国公不愿沾手粮草,他想趁机让白相的人插手军饷的算计,落了空。
五皇子却眼珠一转,突然出列,对着帘后的皇后躬身道。
“皇后娘娘,英国公年事已高,南方山路崎岖,恐有不测。儿臣愿代英国公前往,亲自领兵剿匪,为父皇分忧,为娘娘解难!”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野心昭然若揭。
朝堂上顿时一片死寂,大家都没想到,五皇子竟会当众请命。
三皇子首先回过神来,第一个反对,“五弟上次督军的结果是让朝晖和亲,这次是打算又送些什么东西给匪患?莫要胡闹!”
“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平定匪患,甘受军法处置!皇后娘娘,儿臣知道,朝中有人说儿臣觊觎兵权,但儿臣对大雍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只求皇后娘娘给儿臣一个证明的机会!”
五皇子无视三皇子的冷嘲热讽,声音很是恳切。
皇后坐在帘后,五皇子这是将了她一军,若不准,便是“猜忌皇子”,若准了,兵权便落入他手,后患无穷。
她沉默片刻,缓缓道,“此事重大,容本宫再议,退朝。”
皇后起身时,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被风一吹,只觉得身上有些微微的发冷。
回到凤仪宫,皇后看着桌上的虎符,感到无比棘手。
“去,再给皇上递个信。就说五皇子请命领兵,本宫拿不定主意,让皇上定夺。”
皇后疲惫的吩咐,然后喊人来取下凤冠和朝服,此刻她只想好好歇息一下。
皇后不知道,此刻的养心殿内,皇帝正对着魏侯轻笑。
“你看,朕说过,他们自己就会斗起来。”
魏侯端着茶杯,只是自顾自的喝着茶,并未发表什么言论,这毕竟是皇帝的家务事,他一个臣子,不好多说什么。
只是他也很好奇,皇帝中意的人选到底是谁,看着自家的儿子争斗,最后只会让两边都两败俱伤,而且下面之人,无论是臣工还是百姓都讨不到好处,不过这些想法他也只敢在心中想想,要是说出来了,就是大大的不敬了。
皇帝也没有管魏侯不搭腔他的话,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就再看看,这场戏,还没到落幕的时候。”
·
而宋府中,宋瑶听着苏若梅的禀报,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五皇子请命,三皇子反对,联盟瓦解,这正是她想看到的。
“看来,英国公是去不成了,皇后会不会真的让五皇子去?”
苏若梅道也是懂一点朝中局势的,只是也不太看得清上位者的想法。
司家的商号遍布全国,宋瑶此前派了司家的管事给南方去信,并未有什么大规模匪患,看来这只是五皇子的一步棋,只是不知道最后要如何收场,而宫温出的这个主意更是让她也看不明白了。
“不好说,让司家的人盯紧南方,一旦有什么异动,立刻报来。”
宋瑶立刻吩咐下去,然后也依旧把京中的局势提笔写了书信给朝晖公主,她此刻只希望朝晖公主早日诞下麟儿,然后还朝,她的能力在京中,只感觉是独木难支。
喜欢婢女扶瑶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婢女扶瑶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