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 八级工级制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次日上午,轧钢厂厂长办公室内,气氛里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凝重与兴奋。

苏长顺靠在一张硬木椅子上,手里捏着一份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人民日报》,眼神扫过报纸上关于\"全国范围内推行八级工资制\"的社论。

旁边坐着宣传科科长赵世武,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新上任的后勤主任聂红军则坐得笔直,眼神沉稳,透着一股军人的干练。

杨厂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他将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正式文件推到桌子中央,声音沉稳有力。

\"大家都看到了吧?中央的指示,部里的文件,都下来了。\"

他目光扫过三人:\"八级工资制,从今天起,正式在咱们轧钢厂,全面推行。\"

\"这不是简单的涨工资,这是关系到全厂几千名工人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要一步,核心就一条: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技术高者多得。\"

\"以后,工资多少?不再只看工龄,更要看技术等级,看贡献大小。\"

\"技术等级怎么定?考核,文件上说了,三天后咱们全厂技术工人,统一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定级,直接挂钩工资,今天叫你们三位来,就是布置任务。\"

\"首先是宣传。\"杨厂长看向赵世武和苏长顺,目光如炬,\"是重中之重。\"

\"要让全厂工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政策是什么?知道考核怎么考,知道升级有啥好处?更要让大家伙儿心服口服,干劲十足,绝对不能出乱子,不能有误解,考得不满意不能闹情绪。\"

\"老赵,长顺,你们必须在三天之内,把宣传阵势给我造起来,造得铺天盖地,深入人心,标语,板报,广播,宣传单,能用的手段全给我用上,声势要大,内容要准,效果要好。\"

\"出了问题,我拿你们是问。\"

赵世武一听三天,铺天盖地,拿你们是问,额头瞬间就冒汗了。

他连忙站起来,声音带着点紧张:\"厂长,您放心,我们宣传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回去组织人手,加班加点,写标语,画板报,准备广播稿…\"

\"赵科长。\"苏长顺的声音响起,打断了赵世武略显慌乱的表态。

他放下报纸,真诚地看向赵世武,是赵科长积极推荐他进厂,才有他苏长顺的今天。

这种工级考核,提前宣传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旦漏了什么没有说?工人们因为考核不满意,对考核不满的就会抓住漏洞,把心中不满堆到宣传科宣传不到位上,如果造成不好的影响,老赵就要受到处分。

\"光写标语画板报念广播稿…恐怕还是不够铺天盖地,也不够深入人心。\"

\"咱们要注意到工人同志们,尤其是那些老工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光看字儿未必能完全理解这八级工的精髓和好处…我觉得咱们可以安排宣传干事拿着政策制度一个车间一个车间进行讲解,要保证三天内,咱们工人们对工级制度有个全面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咱们厂的考核怎么保证公平公正?怎么让大伙儿心服口服?怎么避免有人觉得暗箱操作?\"他最后提出的问题,精准的点出了杨厂长最担心的闹情绪的风险点。

杨厂长眉头微蹙,看向苏长顺:\"长顺…你有什么想法?直说。\"

苏长顺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声音清晰有力。

\"咱们要解决公平公正的问题,核心就是八个字——标准量化,公开透明。\"

他拿起粉笔,在办公室的小黑板上唰唰画了个表格。

\"咱们把这个工级变成标准尺子,每个工种,每个等级,都要有清清楚楚的数字指标,比如一级钳工能独立完成基础零件加工,公差控制在0.1毫米内,操作时间不超过xx分钟。三级工?能熟练使用各类量具,公差0.05毫米,能解决简单技术问题,五级工?能带徒弟,独立完成复杂部件装配,公差0.02毫米,能分析常见故障原因。\"

他重重敲了敲黑板:\"每个等级,对应什么技术?达到什么标准?拿多少钱?我也不懂技术,但是咱们可以结合车间老技术工人,厂技术科,一起讨论制定,不过咱们动作要快。白纸黑字要写清楚,让每个工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自己该往哪儿使劲。\"

聂红军眼中精光一闪,忍不住点头:\"好,这就像部队练兵考核,达标就给证,差一毫都不行,清清楚楚,公平公正。\"

\"再有咱们的考核过程我建议就晒在太阳底下。\"苏长顺继续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考核别关在办公室,就在车间现场,或者露天广场,让所有工人都能围观,每个参考的工人,操作时,要有三人以上的评审小组现场打分,评审小组怎么来?不能全是领导,每个车间,推选一名技术过硬,群众信服的老工人,再加一名技术科工程师。\"

\"最后…\"他看向杨厂长,\"厂领导坐镇监督,三方共同打分,现场亮分。\"

\"为什么这么干?\"他看向欲言又止的赵世武,\"赵科长,您想想,要是关起门来考,就算咱们再公正,工人们心里能没疙瘩?暗箱操作这顶帽子,咱可戴不起。\"

杨厂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嗯,有道理,过程公开,堵住悠悠众口。\"

\"最后,结果公开,接受挑战。\"苏长顺在黑板上重重画了个圈,掷地有声。

\"考核结束当天,就把每个人的成绩,对应的等级,张榜公布,贴在厂门口,贴在食堂,贴在各个车间门口。谁觉得自己该评更高等级?行,可以,给你机会,现场展示技术,通过后自然可以申请重新考核,又或者觉得车间谁评高了?指名道姓公开提出来,然后…\"

苏长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子锐气。

\"当着全厂工友的面,当着评审小组的面,对照着那份白纸黑字的等级标准,现场,再展示一次,把质疑的那个点,亮出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这叫用实力说话,让技术服人。\"

聂红军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好,苏科长,这个标准量化,过程公开,结果挑战的方案,绝了。用标准说话,用实力服人,我看谁还敢嚼舌根,谁敢对考核结果不服?\"

赵世武也彻底服气了,连连点头:\"对,这样搞,宣传也好做了,把标准一贴,把流程一讲,工人们肯定没话说。\"

杨厂长脸上没了担忧,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和赞赏。

他站起身,用力拍了拍苏长顺的肩膀:\"好,好小子,这方案把我想说的…都想到了,把我没想到的也想到了,还是年轻人的脑子活泛。就这么办!\"

\"长顺,你立刻牵头,联合技术科,各车间主任,一天之内,把各工种的等级量化标准给我制定出来,要细,要准,要可操作。\"

\"老赵,你宣传科全力配合,组织宣讲队,一个车间一个车间跑,把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挑战这十二个字,给我掰开了揉碎了讲,讲明白。\"

\"老聂,后勤保障,场地布置,物料供应,评审小组的协调,你亲自抓,务必到位。\"

\"另外…\"杨厂长眼中精光一闪,看向苏长顺,\"长顺,你刚才说…考核现场公开?评审小组三方?我觉得还不够。\"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一会就给工业部王局长办公室打个电话,就说咱们轧钢厂搞的八级工考核,方案新颖,保证公平公正,邀请部里领导莅临指导。\"

苏长顺心中了然,这是杨厂长要借势,要政绩。

他立刻点头:\"明白,厂长,保证完成任务。\"

杨厂长看着眼前这个思维缜密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长顺啊这次就看你的了,干好了我给你记头功。

—————————

傍晚时分,轧钢厂下班的铃声终于响起。

苏长顺推着二八大扛走出喧闹的厂区,媳妇最近都是来厂里打个卡,然后就被他要求回家休息,九个月的肚子,反正在他的地盘,也没人说什么。

一天的奔走协调,八级工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总算铺开了摊子,技术科和各车间主任都被他赶鸭子上架去细化标准了。

宣传科老赵也带着人开始满厂贴标语,写板报,广播站更是提前进入了政策解读模式。

万事开头难,但架子总算搭起来了。

回到大院时,各家已经飘荡着生火做饭的烟火气。

推开东厢房的门,一股淡淡的饭菜香扑面而来。

李晓梅正挺着硕大的孕肚,有些笨拙地站在灶台边,用勺子搅动着锅里的小米粥。

听到门响,她回过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回来了?累坏了吧?快洗洗手,饭马上就好。\"她的声音带着孕期特有的柔和。

苏长顺赶紧放下包,几步跨过去,不由分说地接过她手里的勺子。

\"哎呦我的祖宗,您这都快临盆了,还下什么厨啊,快坐着歇着去。\"他小心翼翼地扶着媳妇坐到炕沿上。

李晓梅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噗嗤一笑:\"哪有那么娇气,医生说了,适当活动活动好,再说…熬个粥又不费劲…\"

\"那也不行。\"苏长顺板起脸,语气不容置疑,\"从明天起,厨房重地,禁止入内。\"

他一边搅着粥,一边看似随意地说:\"媳妇儿,跟你商量个事儿。\"

\"嗯?啥事儿?\"李晓梅拿起针线,继续缝着那件小小的婴儿衣服。

\"明天…我送你去爸妈那儿住吧。\"苏长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商量的坚决。

\"啊?\"李晓梅一愣,抬起头,\"去爸妈那儿?为啥?我在家挺好的呀…\"

\"好什么好。\"苏长顺放下勺子,走到媳妇面前蹲下,轻轻握住她的手,眼神认真。

\"你看看你,肚子这么大,行动都不方便,我这一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厂里八级工考核这事儿刚铺开,后面几天肯定更忙,万一你一个人在家,有点啥事儿,我赶都赶不回来,想想我都后怕。\"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柔:\"去爸妈那儿,有妈照顾你,给你做点好吃的,陪你唠唠嗑,我也能安心上班。离医院也近,真要发动了,送过去也快。\"

李晓梅看着丈夫眼中那份深切的担忧和不容置疑的关怀,心里暖暖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她知道丈夫说得对,自己一个人在家,确实让他提心吊胆。

\"那厂里我的假…\"她轻声问。

\"假?\"苏长顺咧嘴一笑,带着点包在我身上的豪气,\"生育假期,国家规定,合理合法,手续我都问好了,明天一早我就去人事科给你办,生产前后两个月,工资照发,一分不少。\"

李晓梅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烟消云散。

她轻轻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脸上露出幸福而安心的笑容:\"嗯…听你的,明天就去爸妈那儿。\"

\"这就对了!\"苏长顺高兴地站起身,“等会儿吃完饭,我就帮你收拾东西,衣服,洗漱用品,还有你给孩子缝的这些个小衣服…都带上。\"

晚饭后,苏长顺正麻利地帮媳妇收拾着行李,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喊声。

\"长顺,长顺你在家吗?街道办有电话,找你的说是急事儿呢。\"

苏长顺一愣,谁打电话?他赶紧应了一声:\"在呢,来了。\"快步走出门去。

门口,阎埠贵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纸条,脸上带着点看热闹的表情。

\"长顺,街道办传达室老张让喊你,说是保定长途,急事儿,让你赶紧去趟街道办。\"

喜欢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