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超市回古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八章 走街串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庆阳街的晨雾还没散尽,何青云已踩着青石板往街尾走,露水打湿了她的布鞋,沾着细碎的白霜,像落了层糖粒。

街面上已有了动静,挑着菜担的小贩趔趄着走过,竹筐里的冬菰沾着泥土,在晨光里泛着青黑色的光。

“姑娘买点新鲜菌子?”小贩的吆喝声裹着寒气,“今早刚从城外采的,炖肉最香。”

何青云蹲下身翻拣,指尖触到菌子冰凉的伞盖,忽然想起李重阳炖的菌菇汤,总爱放些北阳城特产的黄芪,说“补气”。

她挑了半筐,又买了些水灵的萝卜,用麻绳系着拎在手里,青红相间的配色在灰蒙的晨雾里格外显眼。

林记绸缎庄的伙计正卸门板,见她回来忙笑着招呼:“何姑娘早!林掌柜说您要去庆阳街看铺面,特意备了辆驴车在后门等着。”

驴车的木栏上还缠着新剥的柳条,带着清冽的草木气,何青云刚坐稳,就见林六娘提着食盒追出来,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肉包,油星把油纸浸出了深色的印。

“刚出锅的,你路上垫垫,”她把食盒塞进何青云手里,指尖在驴车挡板上轻轻敲了敲,“庆阳街中段那家福顺斋刚歇业,掌柜是我兄长的朋友,说可以便宜些盘给咱们。”

驴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慢悠悠的,何青云掀开食盒,肉包的热气混着葱香漫开来,肉馅里掺了切碎的冬笋,是她最爱的口味。

她忽然想起临行前夜,李重阳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砂锅咕嘟作响,当归和枸杞的香气漫过厨房,他说“这汤得小火炖六个时辰,路上温着喝,补气血”。

庆阳街比舆图上画的更热闹,绸缎庄的幌子与铁匠铺的火星交相辉映,穿短打的学徒捧着刚出炉的烧饼跑过,芝麻粒掉在地上,引得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起。

何青云让车夫在街口停下,自己拎着食盒往里走,刚过第三个牌坊,就见家铺子的门板上贴着“吉屋转让”的红纸,字迹被雨水洇得发蓝。

“就是这儿了。”

她站在铺子前打量,青砖灰瓦的门面不算阔气,却带着股踏实的烟火气。

门板上还留着模糊的“福”字印,是前掌柜过年时贴的,边角卷着,像只展翅的蝴蝶。

推门进去时,灰尘在光柱里跳舞,前厅摆着几张蒙着布的方桌,后厨的灶台还留着点火星子,显然刚歇业不久。

最妙的是后院,一口老井绳痕累累,旁边堆着半垛干柴,墙角的石榴树虽落了叶,枝桠却遒劲,开春定能抽出新绿。

“姑娘是来看铺面的?”个穿棉袍的老者从侧门进来,手里攥着串钥匙,“我是这儿的房主,前掌柜回老家养老了,这铺子空着也是空着,姑娘若是诚心要,租金好说。”

何青云摸出卷尺量了量,前厅宽三丈,后厨深两丈,正好够摆六张方桌,雅间可以隔在二楼。

她指着墙角的灶台笑:“这灶膛够大,炖十锅卤味都不成问题。”

老者被逗笑了,皱纹里盛着光:“姑娘是要开吃食铺?这条街最缺正经饭庄,前阵子有个卖胡饼的,三个月就赚够了半年的租金。”

谈妥租金,何青云让老者写下契约,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时,她忽然想起李重阳记账的样子,笔尖总在“进账”二字上顿一顿,仿佛要把银钱的声响都刻进纸里。

回绸缎庄的路上,何青云绕去同仁堂,药铺的伙计正往门楣上挂新匾,“杏林春暖”四个字烫金描红,与凌熙医馆的那块如出一辙。

她买了些当归和枸杞,打算晚上给何平安炖鸡汤,少年这几日温书到深夜,眼下的青影比墨还浓。

刚到巷口,就见何平安背着书箱往回跑,青布襕衫的领口沾着墨痕,显然是急着回来的。

“姐!我考上了!院试第七名!”他举着烫金的喜报,声音都在发抖,“放榜的先生说,我的策论被主考官看中了,特意圈了防疫新法那段,说要呈给皇上看!”

何青云接过喜报,指尖触到纸面的凹凸感,忽然觉得眼眶发烫。

她想起少年躲在学堂外偷听的模样,想起他被同窗嘲笑时泛红的眼眶,想起他握着狼毫笔在宣纸上写下“何平安”三个字时,笔锋里藏着的执拗。

“快进屋,”她拽着弟弟往院里走,林六娘已经迎出来,手里捧着刚卤好的鸡爪,“我让厨房炖了鸡汤,加了你爱吃的香菇。”

绸缎庄的后院摆开了简单的宴席,林掌柜请了相熟的几位掌柜作陪,都是北阳城来京城做生意的同乡。

穿皮袄的米铺老板举杯笑道:“平安小公子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将来定能中状元!”

何平安被夸得脸红,却梗着脖子道:“等我中了状元,就给我姐在京城开十家聚香居,让全京城的人都尝尝她做的麻辣烫!”

夜里的庆阳街亮起灯笼,何青云站在新盘下的铺子里,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地上的灰尘画出蜿蜒的线,像北阳城到京城的路。

她从怀里摸出李重阳画的铺面草图,指尖在“雅间窗棂要雕冰裂纹”几个字上轻轻敲了敲,忽然笑了。

明日就请工匠来拆旧灶台,用超市里的图纸改造成最省力的样式,后日去布庄扯红绸,开业时要像北阳城那样挂满檐角。

等李重阳来了,就让他坐在账房里,拨着他最爱的算盘,看她把聚香居的烟火气,一点点铺满这京华大地。

后厨的老井里映着月亮,像块落满星光的铜镜,何青云弯腰打水时,看见水里的倒影忽然笑了,带着北阳城的风霜,也藏着京城的月光。

她知道,只要这口井还在,只要灶膛里的火不灭,聚香居就永远是家,不管在北阳城,还是在这千里之外的京城。

晨光爬上庆阳街的牌坊时,何青云已经带着工匠在铺子里忙活了。

拆旧灶台的声响惊动了隔壁的包子铺,掌柜探出头笑:“新邻居是开什么铺子的?要不要尝尝刚出笼的肉包?”

“开吃食铺的,”何青云擦了擦额头的汗,眼里闪着光,“卖麻辣烫和卤味,北阳城来的手艺。”

蒸汽从包子铺的笼屉里冒出来,混着聚香居拆旧木的木香,在京城的晨雾里缠成一团,像个温暖的拥抱。

何青云望着墙上渐渐清晰的“聚香居”三个字,忽然觉得,这京华的烟火,原是和北阳城一样的,都藏着柴米油盐的踏实,和家人相守的暖意。

喜欢带着超市回古代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带着超市回古代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