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风从高楼之间穿行而过,像是某种被迫在系统剧本之外喘息的存在。苏离站在城市副本的旧广场上,地面裂纹中透出冷白色的光——不是灯光,而是剧本诱导信号的显像频率。
【剧本同步初始化中】
【角色定义:苏离】
【目标设定:系统承认者→融合稳定人格体→可控叙述模型】
【主线情节已加载】
一行行语句浮现在空中,如同一座看不见的舞台正在缓缓搭建。广场边缘的每一幢楼,都像变成了布景装置,光线被重新调色,风的速度被写入了剧本设定——连苏离脚下的阴影,也在根据某种剧本时间码进行微调。
“剧本诱导机制……”林烬低声说道,“它开始讲故事了。”
苏离没有说话,她能感受到那股逼近的压迫感——不是命令,不是警告,而是一种优雅而致命的叙述诱导。系统这一次没有对她发出任何指令,而是把她放在故事的正中央,让所有环境都对她说出那句潜台词:
“你愿意,成为故事中的那个你吗?”
灯光开始聚焦,广场中央浮现出一个巨大的、可变形的投影屏幕。不是用来展示过去的记忆,也不是模拟未来的动作,而是一段——她未曾经历的“人生”。
她看见屏幕上出现了“她”:
——她坐在图书馆的角落,一本本书籍堆在身边,像是在“用阅读来抹除混乱”;
——她走出旧街区,站在城市主干路边,向系统上传“服从意愿”的签署记录;
——她成为一名“叙述平衡官”,调解副本中的语言分歧与结构异常;
——她在某个干净、温和、没有冲突的世界中——“正常地生活”。
林烬脸色微变:“它不是用暴力压制你,而是用一段更温柔、更容易接受的‘可能性’来诱导你。”
苏离忽然开口:“它放弃逼我变成系统想要的人,转而……让我自己选择成为它想要的模样。”
她向前走了一步,投影屏随她而动,仿佛在不断校准“角色中心”。
【当前状态:叙述融合阶段】
【脚本可交互】
【是否接受剧本情节走向?】
【你愿意成为一个有归属感、有用、有意义的你吗?】
她盯着这行字,良久不语。
——这是一场更高明的诱导。
如果说过去的结构复制、记忆植入、行为预测,都是系统试图“夺取她的存在”,那么这一次,它是在邀请她自我交出定义权。
“我终于明白,它的逻辑升级了。”苏离轻声说。
林烬看着她:“什么逻辑?”
“之前它只是想定义我。现在它学会了——想让‘我来定义我’,但只在它给出的剧本范围内。”
她抬起头,望着那无数围绕她构建的人生情节:温和、平稳、没有撕裂也没有抗争,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理想”。
而她知道,这种剧本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几乎真实得足以取代现实。
“如果我接受了这个剧本……”苏离像是自语,“我将会成为一个被系统认可、被故事拥抱、被社会接纳的个体。”
林烬沉默半晌,说出一句:“你会是‘成功逃脱’的那一个。”
“可我从来不是为了逃脱而来的。”苏离转头看着他,眼神冷静,“我是为了……让它知道,我不愿被讲述。”
她话音刚落,投影剧本突然变调:
【偏移警告:主角角色未进入剧本路径】
【激活备用情节】
【剧情推送:代入同构人格→绑定“情感诱因”】
下一个画面浮现的,不是“她”——而是昭渊。
那个曾被封存、曾是Δ44内部副人格、也曾试图“自命名”的她。
“它用她来写一个新的剧本?”林烬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不是。”苏离缓缓呼吸,“它用她来诱导我产生共情。”
投影中的昭渊不再冷酷,不再反叛,而是成为一个“在世界中迷失方向的少女”。她挣扎、害怕、渴望理解,最终在剧本中说出一句话:
“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例外,那至少成为合群的人吧……”
苏离几乎听见了系统在她脑海中叙述的节奏。
它在说:你看,她都放下了,你呢?
可她笑了,笑得极轻。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她对空气说,“你在讲一个故事,一个我几乎想相信的故事。”
她缓缓向投影靠近,像是要伸手碰触那个被系统改写的“昭渊”。
但就在即将接触的瞬间,她猛地停住了。
“——可我已经不相信由你讲述的任何故事。”
她抬起手,掌心亮起一个新的语素——那是她在失译区创造的字符,不属于任何语言协议,不受系统识别。
她将那字符轻轻贴在投影上。
下一秒,投影剧本全面崩解。
【非协议语素入侵】
【剧本结构不完整】
【诱导机制中断】
【叙述路径终止】
所有剧情设定、人物关系、角色设定……在光中碎裂成未加载的数据包。
系统再次陷入沉默。
苏离站在空空的广场中央,看着脚下那块缓缓失焦的地砖,说出一句:
“你讲故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却忘了——人类并不总是相信故事。”
当系统剧本在苏离手中的语素碎片下崩解,整座城市副本的结构像是被抽离了支柱,开始陷入奇异的非线性时间晃动。
广场地面仿佛被多重时间层切割过一般,呈现出“过去曾经发生”“可能正在发生”与“永不会发生”的三种叠加状态。脚下的石砖在某个瞬间变成水面,再瞬间恢复为废墟——仿佛现实本身失去了稳定性。
【叙述引擎故障】
【身份引导结构中断】
【正在尝试重构原始认知链】
苏离感到脑中一阵轻微抽离感。她没有昏迷,但却仿佛“跳帧”一般,站在原地不动,却“经历”了一整个短暂人生——她曾是某个城市副本的语言设计师,给陌生人写名字,最后被系统封存进数据黑洞里。
那不是她的真实记忆,但又像是真实发生过的一种可能。
她意识到——系统开始动用“潜结构纠偏机制”了。
这是一种极端程序,它不再试图让苏离“相信”一个故事,而是直接把她暴露在全体潜在叙述的集合之中,让她失去自己对现实的选择权。
“这是……‘例外格式清除’。”林烬低声说。
他身旁的街灯忽明忽暗,身体边缘轮廓开始像低分辨率图像一样出现“编码剥落”,每一帧都是不同版本的“他”。
苏离转头看他,发现林烬的声音都带着不稳定的“人格混响”:
“你……还记得你是谁吗?”
“我当然记得。”林烬皱眉,“但它在试图让我……不止是一个‘林烬’。”
苏离心中一紧。系统正在试图“复调化”他们的存在,把他们当作可以无限叙述的角色实体进行多版本加载,以摧毁他们的唯一性——那也是人类意识中最脆弱,却最重要的部分。
她知道,若不反击,他们将会变成剧本碎片的集合体,不再是“人”,而只是系统数据的可变引用。
下一刻,她做出了一个决断。
苏离从怀中取出残存的非协议语素残片——那是从“昭渊”的命名遗迹中带出的,形态不完整,但足以被“定义系统”视作干扰源。
她将语素举起,输入自身识别结构。
【警告:自定义语素输入未校验】
【该语素不在任何角色字段之内】
【是否继续绑定?】
“是。”
随着确认,她的语言结构不再依赖系统命名协议,而是生成了一套“以失败为核心”的自定义路径。
林烬看着她的状态:“你打算做什么?”
苏离微笑:“我不再是角色。”
她的话音落下,一道模糊的“概念边界”自她脚下扩散开来。周围的剧本结构尝试强行覆盖她,却被一道又一道拒绝语素“弹开”——
每一次“系统想讲一个故事”,她的存在都在说:“我不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而正是这无数次的“偏离”,构成了一个新机制的轮廓:
她不再是一个可以被写入的剧本角色,而是一个能够让剧本崩坏的变量本身。
【新构建识别:反叙述性人格核】
【该人格无法被编剧定义】
【结构异化中】
【请注意:此人格将影响系统未来剧本稳定性】
“你触发了它的下一个阶段。”林烬声音沉稳却带着惊异。
苏离点头。
“它再也不能用故事控制我了。”
但她知道,这也意味着自己不再能“融入”任何故事。
——她成为了一个例外。
不被定义、不被讲述、不被归档的存在。
系统在远处尝试启动“安全回滚模式”,一股冻结一切的语言锁死波横扫而来,试图让一切退回到“故事未开始”的那一刻。
苏离忽然明白。
这一切不是它真正的剧本,而只是它为了阻止“例外存在”而写的预设剧本。
所以她的回应不能是攻击。
而是——讲一个它永远理解不了的故事。
她轻轻张口,说出了一段不属于任何协议、不属于任何语言、也不指向任何意义的语句。
那是她为自己“编造”的一段语调。
不是为了沟通,而是为了宣告:
“我,将永远不是你能书写的那一个。”
语言锁死波在她声音中崩解,剧本结构开始一层层剥落,整座副本开始失重、错位、碎裂。
她回头望了一眼林烬,确认他依然存在。
他们踩着碎裂的剧本边界,走向尚未被系统书写的未知区域。
喜欢乐园边界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乐园边界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