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芜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小瞎子的感知术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晨光未至,风语学院已悄然苏醒。

三十六根石柱在微明天色中泛着青灰光泽,晶石内流转的灵息如脉搏般起伏。静风台上,十余名弟子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呼吸与风同频。空气中偶有涟漪荡开——那是某人捕捉到远方情绪波动时引发的共鸣。

阿尘立于讲坛边缘,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角落里那个瘦小的身影上。

那是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双眼覆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翳,看不见丝毫光亮。他名叫墨言,来自西陆边陲一个早已湮灭的小宗门。三年前一场灵灾席卷山门,他为护同门强行催动禁术,神识反噬,自此双目失明。后来流浪途中被翎所救,带入风语学院。

起初,没人相信一个盲修能在这以“听风”为核心的修行体系中立足。

直到昨日深夜。

“你又来了?”阿尘走近,声音温和。

墨言嘴角微扬:“风比昨天安静,但它在‘震动’,不是空气的震,是……人心的颤。”

阿尘蹲下身:“你说昨晚感知到了什么?”

“恐惧。”墨言指尖轻点地面,仿佛在读取某种无形纹路,“很老的恐惧,藏得极深,像埋进骨髓里的刀锈。还有悔恨,不是一个人的,是好几个人重叠在一起的情绪残影……它们都在往‘无言堂’方向飘。”

阿尘眸光一凝。

无言堂,正是存放“记忆风核”的密室所在。

“你能定位这些情绪残留的位置吗?”

墨言摇头:“我不靠眼睛看。我是用指尖‘读’风的质地。就像盲人摸碑刻字,每一丝气流的粗糙、温润、滞涩,都像不同的笔画。我从小练‘触息辨形’,现在能通过皮肤、经络、甚至心跳节奏来接收外界信息。”

他顿了顿,低声道:“其实……这不是天赋,是补偿。当一种感官关闭,另一种就会被迫打开。我只是学会了不抗拒那种‘痛’。”

阿尘沉默片刻,忽然问:“如果我把你的方法教给其他人,你觉得他们能学会吗?”

“也许不能完全复制。”墨言笑了笑,“但只要他们愿意放下‘看见’的执念,或许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三日后,风语学院迎来变革。

阿尘召集全体弟子,在讲坛前宣布一项新课程——《非视觉感知训练》。

“从今日起,我们将引入‘指尖感知术’作为基础辅修课。”他抬手示意墨言上前,“这位是墨言,他将带领你们体验如何用身体去‘阅读’世界。”

有人面露怀疑。

“可我们是要听风,不是摸风啊。”一名青年皱眉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墨言平静开口,“为什么有些人能在风暴中心保持清醒,而有些人哪怕站在平地也会被情绪撕裂?因为真正的倾听,从来不只是耳朵的事。”

他走向一名志愿者,轻轻握住对方手腕:“闭眼,放松。我现在要切断你对视觉的所有依赖,只留下触觉与灵觉。”

随着一道微弱符印亮起,那人瞬间陷入黑暗。

“感受我的指尖。”墨言引导,“它现在压得多一点,少一点,快或慢……这都不是动作,是语言。”

起初,那人满脸困惑,渐渐地,他的呼吸变得规律,眉头舒展。

“我……好像懂了。”他喃喃道,“刚才那一顿,像是在说‘停下’;连续两下轻敲,像在问‘你还好吗’?”

“对。”墨言点头,“风也一样。它没有声音的语言,只有频率、强度、温度的变化。当你不再执着于‘听见’,反而更容易‘理解’。”

台下一片寂静。

翎坐在人群中,若有所思。她想起部落古籍中记载的“触风者”——那些天生无法言语的祭司,却能用手掌贴地,感知千里之外战事胜负。原来,并非神迹,而是另一种觉醒。

七日之后,成效初显。

不止一名弟子反馈,在练习“双息共振”时,通过手掌接触同伴背部,竟能更精准捕捉其真实情绪状态——远胜单纯依靠灵识探查。更有甚者,在进入“无言堂”后,自发形成了以手势与肌肤震颤传递信息的小型网络。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次意外发现。

一名女弟子曾在幼年经历宗门覆灭之劫,多年来始终无法摆脱梦魇。每当夜深人静,她便会被一股冰冷的绝望笼罩,仿佛再度目睹亲人惨死。此前尝试多种疗愈手段皆无效。

但在一次“指尖共感”训练中,当墨言的手掌覆上她的脊背,缓缓释放出一段平稳而温暖的震频时,她竟第一次在夜晚安然入睡。

醒来后,她泪流满面:“我梦见了母亲……但她不再是死状,而是笑着对我说:‘你可以放下了。’”

消息传开,震动全院。

阿尘连夜召见墨言。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在烛火下低声问道,“你不仅开发了一种技能,更找到了治疗心灵创伤的新路径。”

墨言低头摩挲着自己失明的双眼:“我只是觉得,有些伤,看不见才最深。而疗愈,有时不需要解释,只需要‘被感受到’。”

阿尘望着窗外翻涌的云层,久久未语。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理念的胜利。

沈青芜曾说过:“共情不是共苦,而是让孤独的灵魂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而现在,墨言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所谓缺陷,不过是尚未被理解的能力。

第八日黄昏,风骤然变了。

原本平稳流动的气流开始紊乱,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刺鸣。三十六根石柱上的晶石接连闪烁红光,警兆顿起。

阿尘立刻召集所有核心弟子。

“全频共震必须提前启动。”他沉声道,“那位黑袍女子留下的讯息绝非虚言。第九日黎明前,我们必须完成一次集体共鸣,否则南境祭坛将失去支撑。”

“可我们还没准备好!”有人焦急道,“情绪同步率最高才六成,远达不到‘全频’要求!”

“那就用人海弥补精度。”阿尘环视众人,“所有人参与,包括初学者。墨言,你负责建立‘触觉传导链’,以你为中心,十人一组,手牵手形成神经网络,把感知层层递送。”

墨言毫不犹豫点头。

当夜,风语学院开启史上最大规模联合仪式。

三百余名弟子依序就位,围成九圈同心圆阵。中央讲坛上,阿尘手持“记忆风核”,将其高举于空。晶石缓缓旋转,投射出沈青芜的身影,她的唇微微开合,却没有声音。

唯有风,在回应。

“开始。”阿尘低喝。

墨言闭目,双手分别搭在左右两人肩头。刹那间,他全身肌肤泛起淡淡银纹——那是长期修炼“触息术”形成的灵体印记。他像一根活体导线,将自身感知放大百倍,传递给周遭。

第一圈弟子相继颤抖,有人流泪,有人咬牙坚持。

“我看到了战火……”一人哽咽,“无数人在奔跑,哭喊……”

“这不是我们的记忆。”阿尘的声音穿透风声,“这是风中残存的历史回响。接受它,不要抵抗。”

第二圈、第三圈……情绪如潮水般扩散。

愤怒、悲伤、不甘、悔悟……千种情感交织缠绕,几乎撕裂阵型。

“稳住!”翎厉声喝道,她位于第七圈,正死死攥住身旁同伴的手,“想想我们为何而来!不是为了战斗,是为了理解!”

奇迹发生了。

当最后一圈弟子终于接通链条,整个光幕猛然一震。

三十六根石柱同时爆发出湛蓝光辉,直冲天际。那光芒并非直线升腾,而是如藤蔓般螺旋缠绕,最终汇聚成一道巨大的符文——正是完整的“共生印”!

与此同时,墨言突然浑身剧震,整个人向后仰倒。

“墨言!”阿尘飞身扶住他。

少年面色惨白,嘴唇颤抖:“我……我听见了……不止一个声音……好多好多……他们在呼唤同一个词……”

“什么词?”阿尘急问。

墨言艰难启唇,吐出三个字:

“开门人。”

话音落下,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

幽蓝虚月之下,一道纤细却清晰的光束自南方疾驰而来,落于“记忆风核”之上。晶石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

“血脉未续,门不得启。

唯盲者能见真影,唯无心者可持钥。”

全场死寂。

阿尘低头看着怀中虚弱的墨言,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一直以为,“钥匙”是指某件信物,或是某种力量传承。

可如今看来……

墨言,竟是开启“远古之门”的关键之人?

他还未来得及细想,远处山巅忽现异象。

一团漆黑如墨的雾气正缓缓逼近,所过之处,风停、草枯、石朽。而在雾气中央,隐约可见一道佝偻身影,手中提着一只青铜铃铛。

铃未响,人心已乱。

翎猛地抬头,瞳孔收缩:“那是……‘蚀心使’!传说中专门吞噬他人情绪维生的邪修!他们早在百年前就被诛尽……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阿尘站起身,将墨言护于身后,冷冷望向来处。

“他们是冲着‘全频共震’来的。”他低声道,“刚刚我们释放的情感洪流,就像黑夜中的灯塔……吸引了不该存在的东西。”

风,再次咆哮起来。

但这一次,不再是低语,而是警告。

而在遥远南境深处,一座血色祭坛之上,一道素白衣影静静跪坐着,双手结印,周身流淌着淡金色光晕。

她的唇角渗出血丝,却仍轻声呢喃:

“再撑一会儿……只要他们完成最后一次共振……我就……能把门撑住……”

话未说完,她眼前一黑,彻底昏厥。

唯有耳边,似有风掠过,带来一句模糊不清的回应:

“师父,我们听见你了。”

喜欢青芜志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青芜志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