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薅大自然的羊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红缨!”

“红缨!我们来啦!”

董兰兰跟徐美像两只小雀鸟一样欢快的跑到试验站的时候,红缨正在菜园子里摘黄瓜。

她种下的黄瓜很给力,一直结果到十月份。

菜园子让红缨几人从进了八月就一直有新鲜蔬菜吃。

茄子都是那种紫把的长茄子,结出来个头不大,但是外皮黑中透紫,光滑油亮,蒸一蒸,撕成条,放点蒜,放点盐一拌就特别好吃;

辣椒分两种,细细的尖椒,胖胖的青椒;尖椒辣,切碎了打个鸡蛋,在用酱炒一下,天热的不想吃饭的时候来一口,立刻胃口大开;

青椒是清炒也好吃,不炒熟,单吃清脆甘甜,蘸上黄豆酱吃又是一道下饭美食。

西红柿就更不用说了,熟透的西红柿,掰开都是起沙的,八分甜,一分酸,还有一份是水汽,一口下去,满嘴爆汁;

扁豆跟土豆加上水一起炖,又香又管饱,如果能再放块猪肉进去,那炖出来后,豆角上沾着小小的油泡,土豆浸着肉香,好吃的想吞掉舌头。

自从菜园子的蔬菜成熟,红缨几个人都习惯了,从地里干活儿回来就先去菜园子里薅个黄瓜或者摘个西红柿,不吃饭先啃个它们。

自己种的,现摘的,新鲜极了,简直每一口都是幸福。

不过她们五个女生,这么多菜真的吃不过来。

每天只能消耗掉一点点,结出来的蔬菜却越来越多,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所以除了偶尔给来试验站的人摘些带走外,红缨等人一直在琢磨着怎么把这些蔬菜存储下来。

茄子豆角倒是好办一点,茄子切片,豆角切丝,趁着太阳大的时候放到阳光下暴晒,茄子干豆角丝就好储存多了。

等回头要吃的时候,用水泡发就可以了。

辣椒没有太好的保存方法,所以除了吃的,就晒干了留种,留着明年再种。

西红柿是最不好储存的了。

一些熟透了自己掉到地上裂开的柿子可以把种子取出来留种;没熟透的果子的也直接摘下来,反正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几天就自己熟透了。

那些熟透了却一时半会儿吃不完的就比较麻烦,后来姜稳来,看了看,给想了个法子。

他当然不是全都收进空间里就完事了,虽然也偷偷收了些,但不能太过分。

他去福县,弄过了一批玻璃瓶子回来,有装罐头的,也有装生理盐水的。

瓶子拿回来用沸水煮过消毒,晾干,然后把西红柿切块,塞进瓶子里盖上盖子上锅蒸。

等玻璃罐子冷却后,盖子也盖紧了,瓶子里一点空气都没有。

这下保存好了西红柿储存几个月也不会坏。就跟做罐头一个原理。

试验站的菜园子此时除了白菜大葱还有土豆跟黄瓜,其他的基本上都已经处理完了。

黄瓜也就剩下一点黄瓜还在秧子上。

这个时候的黄瓜基本停止生长了,一些小小的黄瓜钮儿眼看着也长不大,就都摘下来用盐腌上做咸菜;

特别老的,老到已经变成黄色,皮上都布满裂纹的就取籽做种子。

取完种子的黄瓜肉几人舍不得扔,吃又不好吃。

红缨正愁呢,就跟有经验的婶子打听了一下,听老黄瓜切成片,晒干了保存好,冬天时候做汤喝也特别好,这不,赶上今天有时间,她就在这儿摘黄瓜呢。

看到董兰兰徐美俩人,红缨高兴的招呼一声,然后问:

“你俩怎么来啦,都忙完啦?”

徐美:

“啊!忙完啦!今天我俩都放假!”

“你俩进屋坐,稍微等下,我这马上弄完。”

“摘黄瓜吗?我俩帮你!”

董兰兰说着就走过来上手了。

徐美也跟过来帮忙。

红缨也没拒绝,三人很快把所有的秧上的黄瓜都摘下来了。

这一下这块地就可以重新整一下了。

把篮子放到水缸边,红缨领着俩人进宿营车。

今天红缨值班,试验站暂时就她一个人,三人都进车里也不显得挤。

“你们俩参加国庆观礼啦,给我讲讲啊?”红缨拿了茶缸给俩人倒了点水,递给她们后问。

“哎呀,我可太激动了!”

一说到这个,董兰兰那就来精神了。开始滔滔不绝给红缨讲她的见闻,“你知道第一个方阵都是什么人不?

我给你讲,都是军官啊!我长这么大,头一次见那么多军官走在一起!

还有还有,新军服简直太好看了!我看的真是热血澎湃,真恨自己不是个当兵的!

……”

叽叽呱呱叽叽呱呱,董兰兰连说带比划,徐美时不时给她补充。

她们俩人秋收快结束的时候,就去首都参加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且被允许参加国庆观礼。

这功夫俩人回到了农场,兴奋劲都没过去呢,亟需找个人表达一下激动之情。

红缨也很是向往那个阅兵仪式,俩人说,她就听着,跃跃欲试的小手分别趁机碰了俩人,最后从她们的记忆里找出她们描述的那些画面。

一边看画面,一边听俩人的讲解,倒也有了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对了,红缨,你最近去总场部了吗?”

等俩人终于说够了在首都的见闻,徐美转而问起了别的。

“我最近没怎么去。不过很快试验站就要搬迁了。听说总场部好多地方都盖好了,等试验站盖好,我们几个实验员就都要搬去总场部了。”

“那可太好了!农机科也要搬去总场部,到时候咱们就可以经常见到了!”

“是啊!现在秋收完了,接下来你们这些拖拉机手是不是也能休息一段时间?”

“休息不了几天,”董兰兰摇头,“今年开荒算是停了,但明年也要早早开始,不过今年开出来的田地不少,明年肯定也早早的就得动起来翻地种地。

听说还有新的农机回运来,现在拖拉机手根本不够用,所以过段时间就要开始拖拉机手培训。”

说到这儿,董兰兰又有点开心有点骄傲,“哈哈,到时候开培训班,我们就是老师,我也可以当教员啦!”

看她跟个孩子似的乐呵呵的,红缨也忍不住笑了笑,不过一转眼,她看到了董兰兰的手:

“兰兰?你这手怎么了?”

董兰兰愣了下,低头看了看,没怎么在意的说,“啊,没事儿,可能就是走路甩的。

有时候走路走久了手就会肿。反正不疼不痒,不用管它,回头自己就好了。”

红缨低头看了看别的地方,发现董兰兰坐着时,腿也看着比原来粗。

她记忆力好,若是别人好久不见可能会模糊了人的外貌,但她绝对不会看错。

董兰兰不止是手,她的腿跟脚也是有些浮肿的。

虽然她说是走路走的,但是红缨可记得以前开荒时她每天那么辛苦,走那么多路也都没这样肿过。

不过,红缨倒是没说什么,想着回头去总场部找潘欣欣问问看。一个人手脚浮肿可能会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可能是某种病的前兆。

三个人继续聊天,说总场部的各种变化。据红缨所知,场部如今已经初具规模了。

“我们去修理厂看过,据说要引进几台车床。等车床到位了,好多拖拉机还有收割机等等的零件咱们就能自己生产,到时候修理可就方便多了。

你也知道的,干着活儿突然车出毛病还配不上零件儿有多闹心。”

“对,还有,小学托儿所,总场部办公楼,专家住宿楼都盖好了,哦,还有商店!

这个商店盖得还挺大呢,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赶上福县的供销社东西多。

要是啥都有可就太好了,咱们买东西再也不用折腾去福县那么远了。”

“那可是太好了。我记得我上次去,俱乐部正打地基呢,也不知道现在盖了多少?”

红缨一说这个,董兰兰拍了下大腿,“哎呦,瞧我俩,就跟你说这说那,忘了跟你说最重要的事儿了!”

红缨奇怪,“啥事啊?”又看徐美,“你瞅她,一惊一乍的。”

徐美就笑,也不说话。

“哎呀,红缨,你没大没小!我还比你大呢,竟然敢说我!”

红缨:

“说重点啊。”

“哦对!”董兰兰高兴地说,“十六号,我听人说,十六号十七号晚上七点,场里给咱放露天电影!

红缨,你到时候可得记得来看啊!”

“露天电影?”

这事儿红缨还真没听说。最近姜稳比较忙,一直也没过来,她们试验站还是偏远,有些消息并不能第一时间知道。

“对!听说连放两天或者三天呢!”

红缨也有了点兴趣,毕竟她还没看过电影呢:

“那到时候可得去看看。”

“嗯,到时候我们俩要是早到,就给你占座,嘿嘿嘿嘿!”

既然是露天电影,肯定是谁早到谁能得到好位置。

“那好啊!我要是到的早也帮你们占位置。”

“哎呀说真的,接下来天冷了,你们试验站也不能种东西了,打算干嘛?”

“暂时没定呢,农场暂时没有任务,我们几个人也还在研究。”

其实一些基本实验还是要做的,只是现在条件不允许,如果能有姜稳说的那种塑料大棚就好了,冬天她们都可以研究种东西。

可惜姜稳说,龙国要想加工出那样的塑料还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呢。

“红缨,我听说,明年试验站搬迁以后要给你们配一个农机组呢。要不等培训班开了,你来跟我们学开拖拉机咋样?”董兰兰说,“俩月让你c-80,t54还有康拜因啥的都学会!”

“啊?真的假的?”红缨一愣,看徐美,徐美也点点头,“还有这事儿呢!我倒是想啊,但是不知道符不符合要求啊。回头我得问问。”

红缨把这个事儿记心里,打算等刘特她们回来跟她们说说。

其实农机驾驶维修之类的理论知识红缨还真就掌握了不少,现在就差实践。要是真能跟着培训班学学,她觉得自己应该很快能学会。

仨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董兰兰跟徐美就准备回了,毕竟天黑之后再走就不方便。

红缨给俩人装了点菜,送俩人出试验站又走了一段,跟俩人挥手告别,自己回了试验站。

菜园子的黄瓜摘完,土豆就可以挖出来了,等天气再冷一点收了白菜,试验站的小菜园就算罢园了。

虽说她们已经尽可能把吃不完的青菜都存储起来了,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大家除了十分珍惜吃食,也在尽可能多的薅大自然的羊毛。

农场麦收结束,大家空闲时间多了起来。

几场秋雨过后,农场的人有空就出去采蘑菇。

试验站的几人不甘落后,只要有空,就也带好筐或麻袋,出发去采蘑菇。

农场范围之内有林场,林场树木繁茂,各种野果野菌子很多。只可惜林场距离这边太远,红缨他们没法去那么远的地方,只能近处的林间寻找野生的菌子。

农场这边为了防风固沙,也为了盛夏时,在天地里干活儿的人能有个躲太阳的阴凉处,在每个地块周围都种了树。

考虑到东北的天气,为了让树林快速成长起来,选用的多是生长速度较快的白杨杨叔叔,柳树等树种。

秋天一到,树叶开始变黄掉落,林间的野草跟掉落的腐叶给菌子繁殖提供了极好的温床。

东北这边的木耳跟榛蘑都十分有名,但红缨最近迷上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作“趟子蘑”的蘑菇。

这种蘑菇应该叫杨树口蘑,因为这种蘑菇多生长在杨树林中,而这边人喜欢叫杨树林杨树趟子,所以这蘑菇也就有了这种别称。

趟子蘑菌盖多为茶棕色,或者浅棕色,形状跟香菇相近,但茎秆更长些。

趟子蘑肉质肥厚,没有什么明显的味道。只是吃在嘴里,嫩嫩滑滑,口感绝佳。

原本红缨并不认识这种蘑菇,也没吃过,是有人采到,给试验站送了一些。

刚好姜稳来,又赶上轮到红缨做饭,看她不会处理这蘑菇,姜稳就动手帮着红缨把菜做了。

红缨第一口吃下去就被这个蘑菇征服了。

《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