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未判,有一指划开混沌;天地初分,存一印镇锁乾坤。大荒之野,古神观星辰轨迹,悟阴阳消长,取山川灵韵,融天地法则,铸此《大荒囚天指指诀》。
夫指诀者,非独练指骨皮肉,乃以指为器,以神为引,以气为基,以道为则。指为“形”,神为“意”,气为“力”,道为“法”。四者相融,方显“囚天”之威。所谓“囚天”,非逆天之狂,乃顺天之序——乱则囚其妄,溃则囚其散,失则囚其偏,使天地万物复归正轨,是为“指诀”真意。
此诀修行,以“指通神府,气贯三田,意合天地,法归自然”为要。初练则指生芒,再练则气成罡,继练则意化域,终练则法显道。修者需知,指为小器,却可藏天地之理;诀为浅法,实能窥大道之门。若执于“囚”之形,则落于下乘;若悟于“囚”之理,则登于化境。
第一重:筑基篇·指凝灵光
指如枯木需滋养,气似游丝要聚藏。
先引灵光注指骨,方使凡指生神芒。
人手五指,对应五行:拇指为土,主中宫;食指为木,主生机;中指为火,主炎上;无名指为金,主肃杀;小指为水,主润下。未练者,五指虽具,却如无髓之骨,空有其形,难承神力。此篇修行,首在“通指窍,凝灵光”。
每日寅时,择东方青竹林,盘膝而坐。取清晨甘露,以掌心搓热,揉捻五指,自拇指至小指,逐一按揉指节,每指百遍。按揉时需观想:拇指纳土之厚重,食指吸木之生机,中指聚火之炽烈,无名指凝金之锐利,小指引水之柔韧。
揉指毕,引天地灵气入体。观虚空灵气如雾,以意念聚之,经百会入泥丸,再分五路,注入五指指窍。初时,灵气如细流渗沙,难入指骨,需以“恒”字诀待之。三月后,指窍渐通,灵气入指,如温水浸骨,五指会微微发麻、发热。
继而凝灵光。将泥丸宫先天灵光,以意念引至指尖,每指凝一丝,如烛火悬于指端。初时灵光黯淡,转瞬即灭,需每日引气滋养。练至百日,五指指尖各悬一缕青、赤、黄、白、黑五色灵光,如米粒大小,触之温润,是为“五行灵光”。
此时五指生劲,握石可碎,触木可痕,寻常刀剑难伤指骨。然此乃基础,如建屋筑基,虽微末却关键。修者需戒骄戒躁,若急于求成,强引灵光,恐指骨爆裂,沦为废人。
第二重:炼气篇·气贯指罡
灵光初聚气未纯,需引罡风炼指魂。
气行三焦通指脉,凝出青芒可裂尘。
五指灵光既凝,需引“罡气”入指,使灵光与罡气相融,化为“指罡”。罡气者,天地间至清至刚之气,藏于九霄,隐于深谷,需以真意引之。
每日卯时,登高山之巅,迎东方罡风。先运气于三焦:上焦如雾,笼罩心肺;中焦如沤,腐熟水谷;下焦如渎,排泄糟粕。三焦气足,再以意念导气入指,如开渠引水。气行指脉时,五指会剧痛如割,此为罡气淬炼之象,需咬牙强忍。
引罡之法:观罡风如利剑,以食指(木)引之,感其穿林裂石之锐;以中指(火)燃之,增其焚天煮海之威;以无名指(金)凝之,固其无坚不摧之质;以小指(水)润之,活其流转不息之性;以拇指(土)镇之,收其狂放不羁之势。五气调和,罡气方能入指。
半年后,五指指尖灵光渐盛,化为寸许青芒,触之生寒,斩草则草断,划石则石裂,是为“初阶指罡”。此时运气于指,可隔空戳穿三寸木板;凝罡于指,可硬撼精铁不损。
然罡气性烈,需以“柔”化之。古有修者贪求罡气之锐,强引暴烈之气,致指脉崩断,五指乌黑坏死,终至功败垂成。故修者当明“刚柔相济”之理,引罡如驯兽,不可使其失控。
第三重:塑形篇·指化囚笼
指罡已具形未成,当学拘法锁妄行。
引气凝形作囚笼,可锁游魂与野灵。
指罡既成,需学“塑形”之法——以指罡为骨,以灵气为肉,凝出“囚笼”之形。此笼非铁石所铸,乃气与意合之象,专锁阴魂邪祟、小妖小怪。
每日辰时,于阴气未散之地(如古战场、老坟岗),以指罡画符。食指蘸朱砂,于青石上画“锁魂符”:上画北斗,下绘八卦,中写“囚”字。画符时需念口诀:“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指罡为锁,缚尔游魂。”画毕,以中指(火)罡气点符,使符纸燃而不灭,化为一道火光,融入指罡。
继而练“凝笼”。观空中游离游魂,以意念锁定,五指成爪,猛力一握。此时需引指罡外放,瞬间凝成三尺见方的气笼,笼壁如水晶,上有符文流转。初时笼形松散,游魂易破笼而逃,需反复练习,直至气笼坚不可摧。
练至一年,指罡所化囚笼,可锁百年游魂、五百年小妖。笼中符文有“静”“缚”二意:“静”可平邪祟之躁,“缚”可束其形体。被囚者越挣扎,笼壁收得越紧,如附骨之疽。此时修者五指一弹,气笼可随指而动,或收于掌心,或掷于远方。
然塑形需知“度”。若囚无害之灵,或虐囚取乐,则违“囚天”本意,指罡会渐生戾气,日后难成大器。故修者当明“除恶护善”之理,只囚邪祟,不锁良灵。
第四重:御空篇·指劲破空
气笼能锁近前灵,难及远遁狡狯精。
需练指劲穿云去,隔空亦可锁其形。
气笼虽能锁近物,却难及远。此篇修行,在练“指劲破空”之术——以指罡为矢,以神意为弦,将气笼压缩为“指劲”,隔空击出,锁拿远遁之敌。
每日巳时,于旷野立靶,靶心画一“逃”字,距修者百丈。先凝神静气,将神珠灵光聚于指尖,再将气笼压缩为寸许大小,如弹丸藏于指端。而后以意念为弦,猛弹五指,使指劲破空而去,直击靶心。
初时,指劲刚出数丈便溃散,或偏靶甚远。需调整神意与指罡的配比:神意过强则指劲刚脆易折,指罡过盛则沉重难远。需如调弓一般,使二者平衡,方能致远。
练至两年,指劲可及百丈,击中靶心则爆散为气笼,将靶心包裹。若遇远遁小妖,指劲出则如影随形,追上即化为笼,锁其身形。此时指劲破空,会带起尖锐呼啸,如利箭穿风,百丈之内,落叶皆被指劲震碎。
御空之术,最忌“心浮”。古有修者急于求成,强行提升指劲距离,致神意与指罡脱节,指劲反噬,震碎指骨,五指残废。故修者当循序渐进,待指劲在五十丈内百发百中,再求百丈之远。
第五重:域锁篇·指划禁域
指劲能及百丈遥,难困神通广大妖。
当以指罡划疆域,域内法则我为标。
寻常妖邪可被指劲所锁,然神通广大之辈,能破气笼、避指劲。需练“域锁”之术——以指罡划地为牢,布下“禁域”,域内法则由我而定,使强敌难越雷池。
每日午时,于平原之上,以五指蘸自身精血,在地面画一八卦阵。阵成,引天地灵气注入阵眼,再以指罡为笔,沿八卦边缘划圈,圈径十里。划圈时需念口诀:“指为天规,罡为地矩,圈内为域,法则由吾。”
域成之后,修者立于阵眼,可定域内法则:或禁飞行,使飞鸟坠地;或禁遁地,使走兽难藏;或禁法术,使妖邪失能。初时禁域只能维持一炷香,法则亦显粗糙,强妖可强行破域。需每日以指罡温养阵纹,使禁域愈发稳固。
三年功成,禁域可维持一个时辰,圈径扩至二十里。域内法则如铁律:凡入域者,灵力运转滞涩,神通大打折扣;若欲破域,需承受禁域反震,轻则重伤,重则修为倒退。此时修者五指微动,可随心更改域内法则,如“禁声”“禁光”“禁速”,使敌人处处受制。
然域锁需耗大量神元,若滥用禁域,会导致神珠亏损,灵光黯淡。故修者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需养精蓄锐,待关键时刻一击制敌。
第六重:分罡篇·五指分形
一域能锁众妖邪,难敌八方来犯者。
需将指罡分五形,各化囚法护周匝。
禁域虽强,却只守一方,若遇八方来敌,则左支右绌。此篇修行,在练“分罡”之术——将指罡分为五股,各化专属囚法,分守五方,应对不同强敌。
拇指(土)化“镇狱牢”:凝土黄色气墙,厚重如山,专挡蛮力型妖兽,任其冲撞而不倒。练时需引大地浊气入指,使气墙具“承”“载”之性。
食指(木)化“缠灵索”:生青绿色气丝,柔韧如藤,专缚身法灵动之精怪,缠上则越收越紧,难脱分毫。练时需引草木灵气入指,使气丝具“缠”“绕”之性。
中指(火)化“焚天网”:燃赤红色火苗,炽热如焰,专烧阴寒类邪祟,触之则魂飞魄散,灰飞烟灭。练时需引南明离火入指,使火网具“焚”“烧”之性。
无名指(金)化“裂空链”:凝银白色气链,锋利如刀,专锁神通广大之妖魔,链身带倒刺,锁上则割裂神魂,使其无力反抗。练时需引九天金气入指,使气链具“裂”“锁”之性。
小指(水)化“柔水涡”:化碧蓝色气旋,柔和如波,专困狡黠多端之精怪,入涡则如陷泥沼,神识昏沉。练时需引四海水气入指,使水涡具“柔”“困”之性。
练至五年,五指分罡各成,可同时应对五方来敌。修者端坐中央,五指各指一方,镇狱牢挡前,缠灵索缚左,焚天网罩右,裂空链锁后,柔水涡护上,五法联动,如铜墙铁壁,难有漏网之鱼。
分罡之术,需“五指协调”。若某指强而某指弱,则易被敌人寻隙突破。故修者需均衡修炼,不可偏废,使五法如五根手指,缺一不可。
第七重:合罡篇·万法归指
五法分守虽周全,难敌归一破万关。
当将分罡重合一,凝为一指囚穹寰。
分罡虽能应八方,然若遇能破万法之强敌,则分力不足。需练“合罡”之术——将五法指罡重新合一,凝为“囚天指”,集五行之力,聚万法之威,一指可囚山岳,锁江河。
每日酉时,于天地交泰之际(日落月升),引五行之气入体:东方木气、南方火气、西方金气、北方水气、中央土气,汇于丹田,再以神意为引,逼至五指。五指相对,掌心向上,使五股指罡在掌心交汇、旋转、融合。
初合之时,五行之气相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掌心会爆发出狂暴能量,灼伤手掌。需以神珠灵光调和,默念口诀:“五行相生,循环不息;罡气合一,万法归指。”使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闭环,相冲化为相融。
十年功成,五行指罡彻底合一,化为一道紫金色指芒,长三尺,粗如儿臂,指芒上流转着五行符文与禁域法则。此时修者一指弹出,紫金色指芒破空而去,所过之处,空间扭曲,形成一个巨大囚笼,可囚千年老妖、万年精怪。笼壁具五行之力:木缠、火焚、金裂、水困、土镇,任你神通广大,亦难挣脱。
合罡之境,需“心无杂念”。若合罡时心存畏怯或贪念,指罡便会融合不纯,弹出时可能中途崩碎,反伤自身。故修者需澄心净念,以“无畏”“无求”之心合罡,方能成此指威。
第八重:意显篇·指动天囚
指罡合一威已彰,未及意动即锁防。
需将真意融指诀,念起之时天亦藏。
合罡虽强,仍需手动指弹,若遇快过念头之敌,则难及反应。此篇修行,在练“意显”之术——以真意为先,指诀为后,念头一动,囚笼自现,无需手动,即可锁敌,是为“天囚”。
每日亥时,于静室中闭目静坐,摒除杂念,使真意与指罡、天地法则彻底相融。观想自身化为天地,五指化为五方,意念所及,便是指之所及。想锁东方,则东方自动生出土黄色囚笼;欲困西方,则西方瞬间现银白色枷锁。
初时,意动而囚笼不现,或现而不稳,需反复磨合真意与指诀的联系。如调琴弦,需使意与诀共振,方能一念即达。练至三年,可做到“意动囚生”:见敌欲逃,念头刚起,敌身周围已现囚笼;遇敌欲攻,意念方生,敌脚下已出禁域。
此时修者无需抬手,只需一个眼神、一丝念头,即可施展囚天指诀。指不动,而天已囚;身不挪,而敌难脱。寻常修士在其面前,如瓮中之鳖,毫无反抗之力。有诗赞曰:“无意指自弹,念动笼自现。不须抬手劳,天地已为监。”
意显之境,最忌“意乱”。若心神不宁,杂念丛生,真意便会混乱,可能误锁无辜,或该锁而不锁,酿成大祸。故修者需常修“静功”,使真意如明镜止水,照物而不扰,方能意动则功成。
第九重:道化篇·指破囚天
天囚之意已臻极,须知囚道亦需离。
最终一指破虚妄,不囚不锁是真缔。
意显虽为“天囚”,然“囚”终究是束缚,若执于囚,则难入大道。此篇修行,在练“道化”之术——明悟“囚”之真意,非为锁,乃为“度”;非为困,乃为“导”。最终一指,可破自身之囚、天地之囚、大道之囚,是为“破囚”,亦为“无囚”。
每日子时,观星辰运转,悟“囚与放”之理:天地囚万物于寰宇,却也放万物于生长;四季囚寒暑于轮回,却也放生机于流转。囚是为了不放纵,放是为了不凝滞,二者相生相成,方为大道。
修者需以指诀证此理:遇邪祟,先囚之,再以指罡净化其戾气,而后放之,使其重归正途,而非一味镇杀;见天地失衡,先以指诀囚其乱象(如囚洪水、锁狂风),再以真意引导其复归常序,而非强行压制。此时的指诀,已非单纯的束缚之术,更添“导化”之功,如医者用药,先镇其疾,再调其本。
进而练“破囚”之指。以自身为靶,观想过往执念、心魔、束缚皆为“囚笼”——或为名利所囚,或为恩怨所困,或为法执所缚。以道化指诀轻轻一点,观想这些囚笼如冰遇阳,渐渐消融。初时,执念如顽石,难以撼动,需以真意反复冲刷,如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十年功成,道化指诀圆融无碍。一指既出,可囚可放,可破可立:囚则天地失色,万灵屏息;放则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破则虚妄尽散,真性显露;立则秩序重归,大道昭彰。此时修者已悟“囚天”非“囚天地”,乃“囚天地之失序”;“指诀”非“拘于指”,乃“归于道”。
最终境,修者立于大荒之巅,五指轻舒,不发而威。天地间若有失衡,指风过处,自归平衡;万灵中若有失序,意念动时,自归正轨。无需刻意施为,指诀已与大道合一,如日月东升西落,自然而然。所谓“指破囚天”,破的是“囚”之表象,得的是“道”之真髓——不囚不锁,而万物自安;不施不求,而天地自宁。
《大荒囚天指指诀》九重功成,看似以“囚”始,实则以“放”终。修者若能悟透“囚是手段,导是目的,道是根本”,则指诀可成,大道可通。古往今来,练此诀者多困于“囚”之威,执着于锁杀,终难入第九重;唯有心怀慈悲,明悟“导化”之理者,方能以指证道,臻至化境。
此诀流传大荒,如同一柄双刃剑,执于善者之手,则为护道之器;落于恶者之身,则为祸世之凶。故得此诀者,当常怀敬畏,恪守本心,方能以指诀护大荒,以真意合大道,在漫漫修行路上,走出一段“囚天而顺天,指诀而合道”的传奇。
《万千功法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万千功法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万千功法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