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平日里看似随和,对于双水村的许多烂事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底线,刘玉升这次的行为是真的触及到了他的逆鳞。
作为一个资深的钓鱼爱好者,叶晨对黄原地区的垂钓资源再清楚不过。八十年代初,整个黄原地区适合垂钓的地方屈指可数。
延河从宝塔山脚下流经杨家岭,王家坪那几段还算不错,南川河流经延安南部的河段也勉强可以下杆。再就是安塞区的王瑶水库,但那地方偏远的很。这些钓点有一个共同特点,距离黄原市区太远,去一趟就得折腾大半天。
所以当叶晨这次回双水村,听大姐贺秀英,说起村里新挖了个占地好几亩的大鱼塘时,他顿时眼前一亮,这可是难得的休闲圣地啊!
想想看,以后回村探亲,清晨或傍晚,拿根鱼竿坐在鱼塘,看着浮漂在波光中轻轻颤动,这是何等的惬意啊!
可偏偏有人要破坏这份惬意,刘玉升这个王八蛋,为了一己私利,居然在村子里散布谣言,要毁了这个鱼塘,这简直就是在挑战一个钓鱼佬的底线!
“这个刘玉升,是真的欠收拾!”
叶辰在心里暗骂,他想起了孙玉厚家上次请神捉妖的闹剧,也是这个刘玉升在装神弄鬼。当时叶晨虽然觉得可笑,但毕竟没损害到他的利益,也就一笑置之。可这次不一样,这个混蛋居然要断了他的钓鱼之路!
叶晨表面上依然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心里却已经打定了主意:这次非给刘玉升这个神棍一个深刻的教训不可!
他先是找到了田海民,仔细询问了刘玉升散布谣言的具体内容,然后又不动声色地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摸清了刘玉升最近的业务范围,当他听说连外村都有人来找刘玉升看病时,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冷笑。
“看来这刘神仙生意做的很大呀,是该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了。”
第二天,叶晨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中山装,胸前别着省报的记者证,拎着照相机,直接去到了石圪节公社,找到了公社主任刘根民。
刘根民一见叶晨这身打扮和胸前醒目的省报记者证,立刻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热情地迎上前来握手:
“哎呀,叶记者!什么风把您给吹来?快停止!”
他一边招呼叶晨光在长条木沙发上坐下,一边忙着沏茶。作为公社主任,刘根民太清楚省报记者这个身份的分量了,那可是省里的喉舌,平日里接触到的都是那些大领导。
要是能在省报上登一篇报道,宣扬一下石圪节公社取得的成绩,那对他这个公社主任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叶晨也不忙着切入正题,他先是和刘根民寒暄了几句,问了问公社最近的生产情况,又聊了聊省里最新的政策动向。刘根民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还拿出个小本子记上几笔。
聊的差不多了,气氛正热,叶晨见时机成熟,这才不紧不慢的切入正题:
“刘主任,我这次来,其实是想做个专题报道。现在全省都在提倡科技致富,科学发展,我听说咱们石圪节公社在这方面很有特色啊。”
刘根民一听这话茬,顿时来了精神,他笑着说道:
“叶记者说的对!我们公社在推行生产责任制后,确实涌现出了不少靠科技致富的典型。比如双水村的贺耀宗,他家的醋坊现在可是远近驰名;还有田海民,听说他最近搞起了水产养殖,这在咱们黄土高原,可是头一份儿啊!”
叶晨满意的点了点头,顺势把话题引向了重点:
“我岳父就在双水村,对于田海民这个养鱼的项目,我自然也是听说了,还特意过去走访了一下。不过在我走访的过程中,我听说田海民貌似遇到一些阻力呀,好像有人故意在村里散布什么“鱼精”的谣言?”
刘根民的脸色立刻严肃了起来,他当然听说过刘玉升那些装神弄鬼的事情,只是平时觉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没太放在心上。
现在被省报记者当面提起,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恐怕会影响整个公社的形象。刘根民当即表态道:
“叶记者,这件事我们公司一定会严肃处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搞封建迷信这一套,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叶晨光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啜饮了一口,然后说道:
“刘主任,我倒是有个提议。咱们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在全公社范围内开展一次“破除迷信、科学发展”的宣传活动。
把田海民的养鱼项目作为科学致富的正面典型来宣传,同时,对那些散布谣言、阻碍生产的反面典型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能体现出公社的工作成效,您觉得怎么样?”
刘根民的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然后回复道:
“这个主意好!叶记者不愧是省里来的,看问题就是有高度!我这就安排下去,一定要把这次的活动办好!我们不仅要树立正面典型,更要坚决打击歪风邪气!”
刘根民当即雷厉风行地部署起来,他先是让文书起草通知,要求各大队立刻开展“破除迷信、科学发展”的宣传教育。接着又给公安特派员打电话:
“老马,你带两个人去双水村,把那个刘玉升给我请到公社来!这种装神弄鬼、破坏生产的行为,必须要严肃处理!”
当天下午,就在公社大喇叭开始广播宣传活动通知时,公安特派员带着两个民兵来到了双水村。他们径直走进刘玉升家那孔神秘的破窑洞,把正在炕上打坐的“刘神仙”给带走了。
这一幕被不少的村民看见,顿时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
“了不得!刘麻子被公社带走了!”
“早就该收拾他了!整天装神弄鬼的!”
“听说是因为他造谣海民家的鱼塘要出鱼精……”
在公社办公室里,刘根民亲自对刘玉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语气极其严厉:
“刘玉升,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现在全国都在搞现代化建设,你倒好,还在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散布谣言,破坏生产,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刘玉升是那种外强中干的类型,此时他被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哆嗦:
“刘主任,我……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看在咱们都是本家的份上,您放过我这一回吧!”
刘根民气愤的一拍桌子,大声呵斥道:
“谁跟你是本家?别乱攀关系!光知道错还不够!你要在全公社范围内公开检讨,消除影响!
另外,公社决定对你进行以下处理:第一,没收你非法行医所得的全部钱财;第二,把你义务劳动一个月,负责打扫公社院子和厕所;第三,写出深刻检讨,在全公社广播理念!你有什么异议?”
刘玉升一听说要没收他钱财,心疼的直咧嘴,但是看到刘根民严厉的表情,只得连连点头:
“我认罚,我认罚……”
当天下午,石圪节公社的广播站里,刘玉升哆哆嗦嗦的站在麦克风前,他那张平时装神弄鬼时故作高深的麻子脸,此刻惨白的吓人,额头上全是冷汗。
公社大喇叭“刺啦”一声响,传出了广播员的声音:
“下面播送双水村村民刘玉升的公开检讨!”
刘玉升颤抖着拿起稿纸,声音发颤的朗读道:
“各……各位乡亲父老,我是双水村的刘玉升……我……我向大家承认错误……
我不该装神弄鬼,不该说什么下阴曹、见阎王的鬼话,这些都是我瞎编的……我不更不该造谣说海民家的鱼塘要出鱼精,这都是我在胡说八道……
我根本不会看病,那些灵验的事儿其实都是凑巧……我给徐志功看手相时,说他面膛发黑,是因为我听说他和王彩娥的事儿被人举报了;我说田二在阴间看大门,是因为他生前就爱蹲在村口……”
这份检讨书是公社文书按刘根民的要求写的,把刘玉升那点骗人的把戏扒了个底朝天,每念一句,刘玉升都觉得脸上像是被扇了一巴掌。
“我骗了大家的钱财,更骗了大家的信任……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搞这些封建迷信了,老老实实种地劳动,请乡亲们监督……”
广播结束时,刘玉升几乎瘫坐在地上。这短短几分钟的检讨,把他这些年辛辛苦苦营造的“神性”剥了个精光。
这下子可炸了锅了,整个石圪节公社都沸腾了。地里干活的农民直起腰,互相传递着眼神;在家做饭的婆姨们,放下手中的活计,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最恼火的要数那些曾经找刘玉升开方子看病的人了,石圪节村的老光棍王二麻子气的直跺脚:
“好你个刘麻子!老子前些天还给他送了两斤白面,求他给算算啥时候能娶上媳妇!敢情全是骗人的,你个王八蛋,还我白面,我自己都舍不得吃呢!”
柳岔公社的李寡妇更是羞愤难当,她气急败坏的说道:
“刘麻子这个挨千刀的!我还请他给我家娃娃驱邪呢,花了1块5毛钱!早知道还不如去买斤猪肉给娃娃补补身子!”
那些曾经对刘玉升毕恭毕敬的人,此刻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一想到自己曾经对那个骗子低声下气,还送上钱财礼物,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双水村更是热闹,田海民和银花两口子在鱼塘边听着广播,相视而笑。
孙玉厚老汉蹲在自家院门口,闷头抽着旱烟,心里头五味杂陈。他既觉得刘玉升活该,又想起自家前些天请神捉妖的糗事,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贺耀宗在醋坊里听着广播,对下了班儿帮忙的大女婿常有林说道:
“有林,瞧瞧,这就是骗人的下场!还是小晨说的对,做人要本分呐!”
刘玉升从公社回来时,几乎是溜着墙根走。一路上碰见的村民,都对他指指点点,更有甚者当面啐了他一口。那些曾经被他“治好”过病的人家,现在都认定自己当初是受了骗,病情好转,纯属巧合。
从此以后,刘玉升这个瘪三在石圪节一带算是彻底臭了名声,别说请他看病了,就连平时走在路上,都没人愿意正眼瞧他。他那孔曾经门庭若市的破窑洞,现在更是冷清的连野狗都不愿意靠近。
这场公开检讨,不仅撕下了刘玉升“神仙”的伪装,更让整个公社的群众都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从此石圪节公社的封建迷信活动着实消停了好一阵子。
就在刘玉升的检讨在石圪节公社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叶晨的另一项安排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他通过大学时的导师关系,特意从省农学院请来了两位专家,一位是专攻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王教授,另一位是水产养殖专家李教授。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石圪节公社都轰动了。要知道,在80年代初的黄土高原,农民们耕种全凭祖辈传下来的老经验,什么时候见过真正的农业专家?
公社大院里临时摆起了讲台,王教授用带着外地口音的普通话,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着:
“老乡们,你们说的“麦子黄锈病”,其实是一种真菌病害。光靠拜神求鱼可治不好,得用科学的方法……”
他拿出带来的标本和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着各种病虫害的特征和防治方法。起初,村民们还听得云里雾里,但当王教授说道“一亩地只要花几毛钱买农药,就能保住几百斤粮食”时,台下顿时炸开了锅。
“教授,您说的是真的?几毛钱就能治住黄锈病?”
“那玩意儿真管用?不是骗人的吧?”
王教授微笑着拿出几包样品,然后对大家说道:
“我已经跟公社沟通过了,公社已经同意,先免费给大家试用,谁家麦子有病的,现在就可以登记领取!”
这下可热闹了,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个不停。王教授一一解答,还亲自到田间地头查看病情。
与此同时,李教授则在田海民的鱼塘边忙活。他仔细的看了看鱼塘的环境,对田海民说道:
“你这鱼塘选址不错,看来是提前做过功课的。东拉河的水质很好,不过要注意定期消毒,我教你一个省钱的办法,用生石灰就行。”
李教授不仅指导田海民如何科学投放鱼苗,如何调配饲料,还教他观察水质变化的方法。最让田海民惊喜的是,李教授还给他带来了几本水产养殖的书籍和图纸。
“这些都是省里最新的养殖技术,你好好学习,以后不光能养鱼,还能养虾养蟹呢!”李教授鼓励道。
这一周的科普活动,让石圪节公社的农民们大开眼界。那些原本对科学种田将信将疑的老庄稼把式,在亲眼见到农药的神奇效果后,也都心服口服。
双水村的田五,这个平日里最爱编“链子嘴”的老汉,这回也编了一段新词:
“科学技术真是好,病虫害见了跑不了!
再不信那刘麻子,要信就信王教授!”
这段顺口溜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气的刘玉升好几天都没敢出门。
这次的活动最受益的当属田海民,在李教授的耐心指导下,他对养鱼充满了信心,银花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说话都比以前有底气了:
“有省里的专家指导,咱们这鱼塘肯定能成!看谁还敢说三道四!”
叶晨看着这一切,心里很是欣慰。他深知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光靠惩治一两个神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科学知识真正在农民心中扎根。
临走时,两位农科院的教授还和石圪节公社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答应以后定期来指导。这个消息让整个石圪节公社的农民都看到了希望,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确实,经过这一连串的事情,贺家在双水村的地位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如果说以前,从山西迁来的贺家在这个陕北村庄里总像是隔着一层,虽然同在一个村里生活,但始终带着些许“外来户“的疏离感。那么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村里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次能请来省里的专家,能让刘玉升那个神棍现出原形,能让田海民的鱼塘顺利办下去,全靠贺家那个有本事的小女婿叶晨。
农村人或许有时候眼界不够开阔,或许会有些小算计,但总体上还是朴实的。谁真心实意为他们好,他们心里都记着这份情。这几天,贺家醋坊明显比往常热闹了许多。
“贺老哥,忙着呢?”
田万有背着手溜达进来,很自然地坐在院里的石磨上,笑呵呵的说道:
“你家这醋是越做越香了,隔着半条街都能闻见。”
贺耀宗笑着递过烟袋,礼让着说道:
“他叔,尝尝这个,这是小晨从省里捎回来的烟叶。”
“哎呦,这可是好东西。”
田万有接过烟袋,美美地抽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赞道:
“要说你家叶晨,可真是这个!要不是他,咱们村现在还得被刘玉升那家伙糊弄呢!”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