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4章 南云公主的身世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便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

紧跟着便听有人敲门,声音柔和的问了一句:“启禀陛下,饭食好了,皇后娘娘让臣妾过来问问,陛下如果忙完了可否移驾用餐?”

杨一笑缓缓起身,举步向门口走去。

然而几位重臣却微微一怔,纷纷好奇问道:“不在这里吃么?按以前惯例都在御书房啊。”

杨一笑摆摆手,道:“这次不一样,这次在外面,朕跟皇后专门说过,这次用膳选个露天场所。”

几位重臣虽然好奇,但却没人再出声询问,大家全都起身,跟在杨一笑后面。

出了御书房之后,才发现是个不认识的少女,约莫十五岁的样子,有着江南女子的秀气。

虽然以前不曾见过,但几位重臣都是人精,个个心里有谱,猜到这少女必然是云朝陪嫁而来的小公主。

果然……

正是小公主赵萤勾!

杨一笑如今的脸皮够厚,并不感觉有什么尴尬,只不过仍旧轻咳一声,稍微解释一句道:“没办法,赵构铁了心的要这么干,朕如果不答应,他宁死也不愿赔偿二十个州。”

几位重臣不由都笑了起来。

唐青云略显沉吟之色,道:“如此也好,化解怨气,自从南边那位认识陛下之后,七八年时间吃了数不尽的亏,尤其是这一次,陛下为了赈灾物资去打人家……”

“又是侵占州域,又是索要赔偿,虽然国与国之间不该讲究情谊,但是南边那位毕竟和陛下有着亲戚。”

“无论咱们愿不愿意承认,他都是云朝老爷子的子嗣,恰恰由于老爷子对陛下的疼爱,所以杨氏皇族和云朝赵氏很难断绝……”

“用民间一句老话形容,这叫做打断骨头连着筋。”

“所以呀,能化解怨气就该化解,微臣认为,此事无碍,并且,极力赞成。”

旁边孙学州笑呵呵打趣一句,道:“不赞成也不行,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人家南云皇帝把闺女硬塞给陛下,听说这一路归程之上是陪在帝辇之中呐……”

这位帝师外加吏部尚书,此时用的口吻明显是以老师身份调侃弟子,虽然对杨一笑仍旧称呼陛下,但是语气之中分明有着促狭。

言下之意,不说自明,乃是指杨一笑猴急偷吃,没回到家就在路上把小姑娘给办了。

“哈哈哈哈!”

几位重臣不由大笑起来。

虽然他们乃是臣子,按说不该笑话帝王,然而这几个重臣大多都是长辈,况且此时并不属于需要守礼的场合。

所以,打趣两句又何妨。

和杨一笑平辈的只有老宋和周怀仁,然而即便是老宋也属于师兄,在古代同样可以视之为长辈,因此老宋也跟着大家一起笑呵呵。

这其中只有周怀仁的情况称不上长辈,偏偏这家伙竟然不知死活也跟着笑.

于是乎,自然而然遭到了杨一笑的报复一脚。

“他们笑就罢了,你跟着笑个什么劲?”

“懂不懂规矩,知不知法度?长辈们可以笑,你这家伙有什么资格笑?”

很显然,杨一笑在掩饰尴尬。

老周虽然被踢了一脚,但是丝毫没有畏惧,反而嬉皮笑脸问道:“老大你这莫非是因为脸上挂不住,所以恼羞成怒拿微臣当出气筒吗?”

杨一笑顿时哼了一声,拿眼瞪了他一下,道:“朕就是挂不住,朕就拿你当出气筒,如何?”

老周习以为常的耸耸肩,嘿嘿道:“能让老大撒气,这算不算功劳……”

众人不由失笑,杨一笑也忍俊不禁,大家纷纷道:“你这家伙还是老毛病,一天不提功劳就难受。”

……

君臣几人一边说笑一边行走,小公主赵萤勾则是在前面领路。

自始至终,这少女一直恬静,除了在御书房叩门之时说过一句话,此后全程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如此温婉乖巧的性格,让几位重臣不由高看一眼,唐青云忽然语带深意道:“不错,很不错,家宅安宁,国才安宁。”

孙学州紧跟着点点头,也道:“南云那位算是用了心思,这怕是选了个最乖巧的闺女嫁过来。”

王乐相身为杨一笑岳父之一,这时候也加入议论中来,同样认可道:“都说江南女子恬静,果然性格真是如此……”

“只不过,老夫有些好奇不解!”

“南云帝王并非是江南土生土长,反而四十岁以前一直在北云京师,那里是汴京,属于中原地带。”

【注:咱们这本书由于调整故事时间线,所以书中赵构的年龄比历史上大一些,书中他四十岁才建立南云,历史上记载的则是21岁】

只听老王继续又道:“云朝赵氏皇族有着规定,男丁最迟十六岁就得娶亲,由此可以推断,赵构膝下子嗣大多都出生在中原……”

“虽然他建立南云之后,妃子们又生了一些子嗣,但是那些孩童都很年幼,基本上都是三四岁的情况。”

“凡是超过十岁的皇子皇女,按说都应该生于中原的汴京,而皇子皇女们由于成长的环境因素,应该养成咱们中原这边的性情。”

“那么,这就让老夫不得不好奇了!”

“既然她们应该是中原性格,为何这一位公主竟如江南女子?”

“看她今年十四五岁年纪,应该是在汴京长大的呀!”

王乐相说到这里是,目光看向杨一笑,毕竟目前最熟悉情况的就是杨一笑,因此老王以为杨一笑肯定知道缘由。

哪知杨一笑却愣了一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略显尴尬道:“朕听你这么一说,也感觉有些好奇。”

于是,他把目光看向了赵萤勾。

根本不需要他发问,聪慧的赵萤勾已经回答,声音温婉道:“回禀陛下,方才这位大人的推断没有错,我确实生在汴京,只不过却是在江南长大……”

“原因很简单,臣妾的母妃出身是江南门阀!”

“而当初我父皇尚是康王之时,依仗的便是我母妃的家族势力。”

杨一笑不由点点头,但却忍不住追问一句:“就算如此,按说也不需要把你送到江南去吧,依仗归依仗,你父皇那时毕竟是王爵,至于你,那时最起码是郡主。”

他说着微微一停,脸色若有所思,又道:“莫非是利益交换的质子方式?”

赵萤勾连忙摇头,解释道:“陛下您想多了,臣妾被送去江南并无任何利益牵扯,主要是武先生的意思,他坚持让臣妾在外翁家生活。”

杨一笑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色的若有所思更浓,忽然大有深意道:“如果按你所说,朕反而更笃定这里面有着利益牵扯,武先生那种人物,绝不会无的放矢。”

这时李颖达忽然开口,笑呵呵的道:“陛下无需存疑,这就是利益捆绑,自古以来世家门阀和皇权联姻,经常会索要一个郡主在家里养育……”

说着一停,继续又道:“等郡主长大了,到了可以出嫁年龄,这时候才会送归皇族,至于郡主被送归之后是用于联姻还是别的门阀就不再掺和。”

杨一笑颇为疑惑,好奇问道:“这有什么意义么?”

无论杨一笑还是其他几位重臣,出身情况都属于底层的情况,虽然现在成了上位者,但是对门阀传承的许多深意都难以理解。

在场只有李颖达,乃是出自于门阀,不但出自门阀,而且这老头子是李氏的族长。

所以,杨一笑才会向他求解。

而李老头也不瞒着,当即就给出了解释,语带深意道:“陛下可曾听过,爱屋及乌之说!”

“自古皇权联姻,选的都是大势力,一位郡主如果出嫁,最起码也得是大势力的核心,甚至,直接嫁给首领……”

“由此一来,这个势力首先是跟皇权有了姻亲!”

“但是呐,曾经养育郡主长大的那个门阀如何呢?”

“是不是也和郡主嫁过去的势力有了联系,是不是因为郡主的出嫁而扩充了人脉……”

“门阀做事,利益至上,养郡主不是白养的,十几年精心呵护就为了这一天。”

无论杨一笑还是在场几位重臣,听完之后纷纷感觉解惑,不由个个感慨,对门阀的认识又上了一层。

唯独周怀仁是个武夫,对于这一套不太赞同,忍不住冷哼道:“女人出嫁之后,心里向着夫家,如果郡主嫁到势力之后不在意曾经的养育之恩,那么门阀十几年的付出岂不是白费心机么?”

李老头呵呵一笑,意味深长反问道:“世上白眼狼多还是感恩之人多?养育之恩有几个人能轻易抛弃?”

周怀仁登时愣住。

……

【第一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二更】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