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杨一笑微微开口,同样意味深长的道:“对于门阀而言,养一个郡主没有任何负担,只要这郡主能记一丝恩情,门阀便不算是投资失败……”
“陛下说的没错!”
李老头立马开口,笑呵呵补充道:“广撒网,能捞鱼,门阀做事,历来如此!”
“刚才老朽说的养郡主只是一个例子,其实门阀会把家中出嫁的每一个女子所生女娃都接回来一个,从小抚育,养大成人……”
“如此一来,总有一个会成功,而只要有一个成功,门阀的投资就全收回来了。”
周怀仁听的目瞪口呆,其他几个重臣则是频频点头。
杨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气,忽然饶有兴致的看向赵萤勾,打趣问道:“你会不会抛弃外翁家族的养育之恩?”
只见赵萤勾叹了一下,声音虽然温婉但却无奈,道:“回禀陛下,臣妾怕是无法抛弃,毕竟从小抚养,外翁和舅舅们都很疼我……”
按说聪明人不该如此回答,偏偏赵萤勾却选择了坦诚。
反观杨一笑,竟然没有不满之意,反而道:“能记恩情,才有人性,倘若你不这么回答,朕反而要对你疏远了。”
赵萤勾嫣然轻笑,这一次却开始解释,道:“但是请陛下放心,臣妾嫁入家门之后肯定要以夫家为重,纵然我会记着外翁家族的养育之情,可我父皇说过我连南云都不许惦念。”
真是个聪慧女子,在场重臣无不赞叹。
至于杨一笑,则是面色随和摆摆手,道:“不要有太大压力,朕宫中联姻的女子又不止你一人。比如这位户部尚书的孙女,她在宫里就活的十分坦然……”
赵萤勾轻轻‘嗯’了一声,继续开始在前面领路。
然而杨一笑却忽然又开口,略显好奇问道:“你才随朕归来不久,进宫仅仅三天时间,为什么竟然熟悉道路,莫非这三天一直在乱逛?”
赵萤勾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立马乖巧的答道:“回禀陛下,只熟悉这一段路,清早之时皇后姐姐专门吩咐过,陛下散朝之后必然喊重臣到御书房议事,等到饭点之时,由我前来请示……”
杨一笑再次问道:“所以提前熟悉这一段路,对不对?”
赵萤勾眨眨眼,继续回答道:‘“臣妾从清早到刚才,来回走了十几趟,既然皇后姐姐给了任务,臣妾第一次领命必须用心。”
杨一笑点点头,心中颇为赞许。
几位重臣无不颔首,也对这位南云公主赞许不已。
……
既然获得了重臣认可,再加上注定会成为杨一笑的妃子,这些长辈不由就爱屋及乌,于是唐青云第一个开口进行帮衬。
老唐直接对杨一笑进谏,语气郑重道:“微臣启奏陛下,两国联姻乃是国亲,虽然陛下宫中的四大正妃之位已定,但是南云公主的待遇不适合因之降低……”
“正妃之位无法给,九嫔位子必须给。”
“毕竟是一国公主,太低了容易引发南云的不满。尤其是咱们已经拟定了新的国策,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敌人是北边。”
“虽然大唐实力已经渐渐不弱于金国,可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都讲究合纵连横,既然敌对重心是金国,那么对南云就得采取拉拢。”
“微臣所言这些,不避讳南云公主在场,今后注定是自家人,所以不需要隐瞒机密。”
“反而微臣故意让萤勾公主听的,我大唐对南云的策略已经发生转变,而这转变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姻妃子的待遇提升。”
“臣,门下省唐青云,正式向陛下进谏,南云公主应当位列九嫔。”
老唐说完之后,轮到宋老生开口……
这位性子最是仁厚,因此谏言也最真切,郑重道:“除此之外,还有嫁妆问题,由于大唐遭遇天灾的缘故,陛下您决定借用萤勾公主的嫁妆,可有一点无论陛下还是我们臣子都必须明确,自古以来女子的嫁妆都属于私房钱……”
“夫家遭遇困难,可以借嫁妆撑过难关,但是以后必须归还,不能借完就没了下文。”
“臣,中书省宋老生,正是向陛下进谏,借南云公主的嫁妆需要立下凭据!”
“并且不但陛下要立凭据,掌管国库的户部也要立下凭据,代表大唐朝廷认账,以后如果内府不偿还就由户部偿还。”
对于宋老生的这份进谏,杨一笑没有立刻予以表态,而是看向李颖达那边,沉吟着问了一句道:“户部尚书认为如何?”
李老头何等老辣的城府,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推脱,直接拱手道:“微臣也是这个意思,被宋丞相抢先说了。”
杨一笑这才点点头,做出表态道:“既然如此,那便定了,朕会给萤勾写一份借用嫁妆的欠条,你们户部抽个时间也写一份送过来。”
李老头笑呵呵道:“按说应该当场就写,可是微臣今日进宫并未携带户部官印,如果凭据不盖官印的话,怕是萤勾公主会有些不放心……”
“因此就如陛下所言,等微臣回去之后写一份送来。”
杨一笑再次点点头。
这时一直不曾开口的王乐相突然道:“当初陛下开国之时,订立四大正妃位子,本官的女儿由于身份是个侍妾,因此不够资格担当正妃之一,然而皇后娘娘恩典,特赐九嫔位列第一……”
“此外还有,雅雅娘娘,虽然离开家门远赴草原,但却是为了大唐的利益而努力,因此,皇后娘娘也给恩典,特赐九嫔位列第二。”
“现在,南云公主嫁入大唐,方才两位丞相进谏,必须给九嫔的待遇才可。”
“本官想补充一点,也向陛下正式进谏……”
“我大唐由于沿袭前一大唐的制度,因此后宫九嫔分为三组九级,第一组身份尊贵,乃是昭仪、昭容和昭媛。”
“现如今昭仪的位子是本官女儿占着,而本官身为人父不可能把闺女的好处让给别人。”
“昭容的位子同样被占着,那一位乃是在草原上受苦的雅雅娘娘,因此,本官认为也不合适让她吃亏。”
“故而,南云公主应该屈尊,封为九嫔昭媛,位列上三第三。”
老王说到这里时,目光看了一下唐青云和宋老生。
随即他目光重新看向杨一笑,拱手行礼以臣子语气郑重开口,大声道:“微臣,京兆府王乐相,正式向陛下进谏,反驳两位宰相的谏言……”
“南云公主可以提升待遇,但是现有九嫔格局不适合改动,因此,她当屈尊第三。”
如果按照官位对比,老王的京兆府次尹比丞相低了不少,再加上他并非御史言官,因此没资格反驳两位宰相。
然而,老王偏偏反驳了!
甚至,刻意用上了正式进谏的语气。
如此一幕,清晰可知,大唐核心重臣之间,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了争论。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其实在场几人都明白。
……
【第二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三更】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