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重臣都有治国之才,因此不需要杨一笑点醒,瞬间全都想到这一点,顿时个个脸色惊喜起来。
为了亲自验证,纷纷学杨一笑一般,用力掰碎几块杠子头,放到小铁锅里开始煮。
由于这玩意太硬,煮的时间会很久,因此众人便趁机商讨,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宋老生位列中书宰相,属于辅佐杨一笑执掌全局的人,故而第一个开口,沉吟着说出了自己的构想,道:“本官认为可以让工部加急建造一个匠作间,进而招募工匠大量的制作这种杠子头,发放于灾民之中,可缓解开设州棚的压力。”
然而杨一笑却摇摇头,微笑反问道:“一个匠作间,能有什么用?师兄莫要忘了此乃食物,它的需求量是很大很大的……”
宋老生立马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忍不住点头道:“是啊,需求量很大!”
“如果是铁锅炊具等物,造一个出来就能让七八个灾民一直使用,因此这些器物的生产任务虽然很重,但工部五大匠作间只要加班加点勉强可以满足……”
“食物却不行,灾民每天都要吃,所以需求量非常巨大,仅靠工部之力绝不可能完成。”
老宋说到这里不由皱眉,显然在殚精竭虑的深思。
杨一笑轻声提醒道:“师兄你何不想一想,咱们刚刚定下的以工代赈……”
“比如,大量招募流民中的妇女,让她们学习杠子头的制作方式,进而帮朝廷制作这种食物!”
“如此一来,产量惊人,不但能满足赈灾所需,而且妇女们干活还能赚工钱……”
“咱们之所以推行以工代赈的办法,不就是为了让受灾的百姓受益么,从一无所有的流民,重新变回拥有小钱的平民。”
“而等妇女们赚到了小钱,就有了不当流民的底气,那时候,她们自己就会返回受灾的故乡。”
“何谓赈灾?”
“不只是保障百姓饿不死!”
“咱们还要让百姓重归家园,耕田种地有所产出才是长久之道呀。”
“宋师兄你说说,我这个办法是不是比你想的远……”
……
随着杨一笑的引导,老宋眼神越来越亮,随即脑中急速运转,酝酿相关的政令政策。
作为中书省宰相,辅佐帝王执掌全盘,杨一笑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完事了,至于怎么去推行则是老宋的职责。
这时唐青云开口,也帮着一起谋划,道:“微臣略略做些补充吧,在陛下所说的基础上加大手笔,咱们不止在京师这么干,而且可以传政令让各地全都这么干……”
“每一个地方衙门,都要大量招募受灾流民中的妇女,由官仓提供粮食,让妇女们参与制作杠子头。”
“”微臣还想到一个办法,咱们以工代赈未必需要直接发钱,而是换一种策略,比如向妇女们收购她们制作好的杠子头……”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是考虑受灾百姓的多样性,有些家庭的受灾程度不高,因此并不会离开家园变成流民,而是仍旧待在家里,努力硬撑着想要熬过雪灾。”
“对于这种情况,不合适让各地官府把人集中起来干活,尤其是妇女,她们需要在家里照看孩子。”
“那么,微臣就想到了刚才所说的办法!”
“由各地官府负责开仓,登记发放咱们朝廷调拨过去的赈灾粮,而这些粮食的其中一部分是免费给灾民吃的,另一部分则是以赊账的方式让妇女们领取。”
“领取之后,回家制作,约定一个成批上缴的时间,比如每隔三四天从村里到县里上缴一趟。”
“这样做也有好处,可以让百姓少跑腿,同时,还方便她们聚集个小队一起进城。”
“人越多,路上危险越低,甚至可以让当地衙门派人去护送,保证从乡村到县城的路途不出事。
“而如果要求每天都上缴,那么妇女们很可能干完活就得动身进城,限于每家的情况不同,必然干完活的时辰不一样,故而,很难让妇女们集合一起动身。”
“那么,当地衙门总不能派人保护每一个前往县城的妇女吧?”
“这绝不可能,人手绝不够用。”
“但如果妇女们成队进城,保护的人手就够用,只需要两三个带刀的衙役,就可以保护一大群女人。”
“此外,还有……”
“妇女们在上缴杠子头的时候,衙门要按照规定给予钱财,视之为购买,让妇女们赚钱。”
“如此一来,积极性怕是比直接雇佣更大,原因是雇佣方式难免产生懒惰,一日之中连续干活可能会产生偷懒歇息的念头。”
“可如果按照微臣的办法,以衙门出钱购买杠子头的方式,那么妇女们就会迸发极大的劳作热情,因为她们每制作一个杠子头就能为家里多赚一份钱。”
不愧是唐青云,这番话说的让众人全都目瞪口呆。
甚至就连杨一笑,这一刻也心神震惊,他下意识盯着自己这位岳父,上上下下足足打量了好一会,仿佛第一天认识一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惊愕。
为何杨一笑会如何?
只因老唐的手段对于后世之人而言太熟悉了!
活脱脱的资本家啊,压榨牛马无所不用其极,抛出一点蝇头小利,充分调动积极性……
老唐明明是个古人,这时代明明没有出现资本苗头,然而老唐凭借自己的才智,竟然思考出了资本家的手腕。
计件工资啊!
让牛马自己拼命!
……
呼!
杨一笑忽然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他目光看着唐青云,足足良久才缓缓开口,郑重道:“岳父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口子不能轻易开,一旦其它行当也效仿,对于百姓而言乃是压榨。”
然而老唐却笑了笑,十分正式的向杨一笑拱拱手,反问道:“陛下莫非以为,不这么干就能让百姓幸福吗?微臣不妨给陛下提个醒,其实这办法早已有之……”
杨一笑不由一怔,愕然道:“早已有之?怎么可能!”
却见老唐面色十分笃定,伸手一指旁边的李颖达,大有深意的道:“陛下如果不信,可以问问李尚书。”
根本不需要杨一笑发问,李老头已经笑呵呵点头,直言不讳道:“没错,世家门阀有着类似的办法,比如雇佣劳工之时,规定必须完成多少活儿,如果完不成的话,直接扣下所有的报酬。”
“县级大户,做的更绝,比如雇佣百姓耕田,一定会规定每天干多少,一日耕作五亩,可以给一顿饭吃,如果日夜连轴转,可以多奖励一顿饭。”
“而如果某个雇农够玩命,一天一夜能耕作二十亩的话……”
“那么,大户会刻意再额外奖励几斤粮食,让这个雇农带回家里,给嗷嗷待哺的孩子或者饥肠辘辘的妻子吃。”
“陛下您琢磨琢磨,这办法是不是和唐丞相所说的没有区别。”
“虽然唐丞相说的是向妇女购买劳作产出之物,门阀世家和大户用的办法是给雇工划定底线和目标,但这说穿了都是用利益做诱饵呀,逼着干活之人不得不为之拼命。”
李老头说到这里时,再次笑呵呵两声,意味深长又道:“因此,陛下根本不需要顾虑是咱们大唐开了不好的先河……”
“哪怕陛下不采纳唐丞相的谏言,世家门阀也早已经这么干了……”
“因此,不存在其它行当效仿的说法。”
杨一笑听完之后,只感觉心神巨震,进而,对这个时代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他如今已经穿越长达十年之久,原以为自己对古代已经非常熟悉,然而现在却突然发现,古人比他想象的更不可小觑。
……
【第五更送上,目前已爆发一万多字,山水继续写,今晚争取再更新一章,请稍等】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