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0章 彩漫里的江湖画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卓群靓妈又叮嘱了几句添衣保暖的话,才挎着包离开。凌晨送走她,舒舒服服冲了个热水澡,洗去一路风尘。

回到工作室时,夜已深了。他从柜子里翻出一套干净的棉衫换上,往小炭炉里添了几块炭,架上陶壶煮起茶来。火苗滋滋地舔着壶底,水汽氤氲中,茶香慢慢漫开来。

已经十多天没这样松快过了——从广州到香港,从商业活动到赛场宣传,神经像弦一样绷着。此刻蜷在藤椅里,听着水壶咕嘟作响,看着窗外江风摇树影,终于能偷得片刻闲,好好咂摸这“围炉煮茶”的写意。

茶开了,倒出一杯暖手,苦涩里带着回甘。奔波是真的,但此刻这份安稳也是真的。他靠着椅背,轻轻吁了口气,享受这难得的、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

炭炉上的茶水还在轻轻翻滚,氤氲的热气拂过脸颊,带着点微痒。凌晨蜷在藤椅里,将毯子往身上拉了拉,眼皮渐渐沉了下来。

不用想订单的进度,不用算代工厂的产能,也不用琢磨下一场活动的细节。此刻只有茶香漫在空气里,炭火偶尔爆出细碎的声响,像给这片刻的松弛打了拍子。

他就这么眯着眼,睫毛在暖光里投下浅浅的阴影,嘴角带着点不自觉的笑意,任由自己沉入浅眠。十多天紧绷的神经,终于在这暖融融的小屋里,得到了片刻温柔的栖息。

不知什么时候竟真的睡熟了。炭火早已燃尽,小炭炉凉透了,周遭的温度一点点降下来,裹在身上的毛毯根本挡不住深夜的寒意。

凌晨是被冻醒的,看了眼墙上的钟,正好凌晨一点。他起身揉了揉眉心,走到洗手间用冷水泼了把脸,冰凉的触感让脑子瞬间清明——这短短一觉,竟把连日的疲惫扫去了大半,精神头足得很。

回到工作室,他重新往炭炉里添了炭,火苗很快又舔舐起陶壶,暖意在小空间里慢慢回升。借着暖黄的灯光,他铺开画纸,调开颜料,拿起画笔。《天龙八部》的彩漫分镜在脑海里清晰起来,段誉的痴、乔峰的烈、语嫣的柔,都等着在笔尖落定。

陶壶里的水再次咕嘟作响,茶香混着颜料的气息漫开来。凌晨俯身作画,笔尖在纸上簌簌游走,窗外的寒风还在呼啸,屋内却因这专注的创作,生出了别样的暖意与生机。

凌晨握着画笔的手格外稳。他脑海里总浮现出前世那些经典的电视剧画面——林志颖演的段誉,眼里总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清澈,笑起来有少年人的憨气;胡军的乔峰,则自带一股顶天立地的豪迈,眉宇间藏着化不开的沉郁;刘亦菲的王语嫣,清冷得像株空谷幽兰,眼神流转间尽是温柔;还有刘涛的阿朱,温婉里藏着韧劲,陈好的阿紫,娇俏中带着几分狡黠……

这些鲜活的形象,成了他创作时最鲜活的“模型”。画段誉的眉眼,就融进林志颖那份少年气;勾乔峰的轮廓,便参照胡军身上的硬汉风骨;染王语嫣的衣袂,总想着刘亦菲那身白衣胜雪的模样。有了这些具体的参照,笔下的人物仿佛有了魂魄,不再是单薄的线条——段誉的痴、乔峰的烈、语嫣的柔,都顺着笔尖自然流淌出来。

他不必费心琢磨“英雄该是什么模样”“美人该有怎样神态”,前世的记忆早已把最贴切的模板刻在心里。彩漫的分镜里,乔峰在聚贤庄的决绝,阿朱在青石桥头的凄婉,段誉初见语嫣时的呆愣……都带着熟悉的影子,却又在漫画的笔触里生出新的张力。

陶壶里的茶续了又续,画布上的人物渐渐丰满。凌晨越画越顺,心里清楚,这份“得心应手”,藏着多少前世的记忆馈赠。

凌晨的画笔在纸上几乎不停歇,说是“手到擒来”一点不夸张。

笔尖落处,段誉的灵动眉眼一蹴而就,那几分憨态与痴情,恰如记忆中林志颖的模样;转而勾勒乔峰的身形,寥寥几笔便带出塞外男儿的壮阔骨架,胡军版乔峰的沉雄之气仿佛顺着墨色渗进纸里。画到王语嫣,淡彩一抹,刘亦菲式的清冷神韵就浮了出来;阿朱的温婉、阿紫的娇蛮,也都在笔尖流转间各得其妙。

前世那些深入人心的形象,像早已备好的颜料,只需他抬手调配,便能精准落在该在的位置。分镜里的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因有了这些鲜活的“参照”,情节的张力、人物的情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用反复涂改,便透着股浑然天成的劲儿。

陶壶里的茶水换了第三泡,画布上已立起半幅聚贤庄大战的场景——乔峰持酒而立,眉宇间的悲壮与决绝跃然纸上,周遭的刀光剑影都成了他的陪衬。凌晨放下笔,看着笔下的世界,知道这“手到擒来”的顺畅,正是前世记忆赠予的最好助力。

凌晨作画时,不仅盯着主角,连配角的刻画也毫不含糊。他心里清楚,一部《天龙八部》的江湖之所以鲜活,那些配角的光芒同样不可少——这得益于他对前世各个版本电视剧里配角的深刻记忆。

比如鸠摩智,既取了黄日华版里那股目空一切的狂傲,又融进了其他版本中高僧外形下的机锋,笔下的吐蕃国师,袈裟飘飘却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都是“火焰刀”的霸道;画慕容复,便结合了修庆版的阴鸷与其他版本的贵气,白衣胜雪却眉头紧锁,那份复国梦碎的偏执藏在眼底;还有虚竹,既保留了高虎版的木讷憨直,又添了几分历经世事的澄澈,圆脸上的笑容总带着点与世无争的纯粹。

就连梅兰竹菊四剑、包不同、风波恶这些戏份不多的角色,他也能从记忆里找出对应的影子——包不同的“非也非也”,要画出那股嘴硬心软的倔劲;风波恶的好斗,得透着江湖人的坦荡。这些配角各有各的棱角,却又共同撑起了这江湖的热闹与复杂。

综合了不同版本的精髓,凌晨笔下的《天龙八部》彩漫,每个角色都像从记忆里走出来一般,既有观众熟悉的亲切感,又带着漫画独有的夸张与张力。主角是脊梁,配角是血肉,凑在一起,才算得上是那个恩怨交织、荡气回肠的江湖。

凌晨的创作简直是一气呵成。笔尖在纸上疾走,人物的神态、场景的氛围,都随着心念自然流淌——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刚猛如雷,分镜里特意加重了墨色的笔触,衬得掌风仿佛要冲破画纸;段誉的凌波微步轻盈似蝶,线条便用了流畅的飞白,带着几分飘逸。连配角们的互动也毫不滞涩,包不同与风波恶斗嘴时的挑眉瞪眼,鸠摩智论剑时的倨傲冷笑,都在笔尖一一落定。

他几乎忘了时间,只跟着故事的节奏推进,画到阿朱惨死乔峰掌下,笔尖的力道不自觉加重,墨色都深了几分;画到段誉误吸内力的窘迫,又忍不住放缓笔触,添了两笔憨态的线条。陶壶里的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却浑然不觉。

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画布上,凌晨才猛地回过神。放下画笔,他后退两步打量整幅画——从杏子林丐帮大会到曼陀山庄初遇,十几个分镜连贯流畅,人物鲜活如生,情节张力十足。

他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这一夜的创作,酣畅淋漓,仿佛不是他在画江湖,而是江湖顺着他的笔尖,自然而然地铺展开来。天快亮了,而他笔下的世界,正刚刚热闹起来。

喜欢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