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洪武元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3章 傻大黑粗的典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胡惟庸差点儿被杨少峰给气疯。

什么叫做现在还搬不搬了?

他娘的,老夫就抄你个作业,你杨癫疯至于这么阴阳怪气?

再说了,老夫又不是跟上位一样,总是想着白嫖你的。

老夫不是答应给你弄双倍的男丁劳工么?

胡惟庸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反唇相讥。

“瞧驸马爷这话说的。”

“虽然老夫不懂工坊,也不懂煤矿和铁矿,但是殿下不是已经答应了么,宁阳县农场的六百个人全都送去辽东。”

胡惟庸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老夫相信,这六百个人里,最起码也得有十几个懂工坊和煤矿铁矿的。”

对。

不用怀疑。

老夫说的那十几个懂工坊和煤矿铁矿的,就是出身宁阳县的那十几个进士。

等他们到了辽东,老夫就把他们当牛马用。

什么工坊啊,煤矿啊,铁矿啊,又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啊,老夫全都扔给他们去操办。

汪广洋那个老匹夫当年是怎么对你的,老夫也怎么对他们。

汪广洋放任你在宁阳县自由发挥,老夫也一样能放任他们在辽东自由发挥。

只要别跟某几个混账东西一样,带着衙役跑到府衙抢人,剩下的都好说。

胡惟庸一边在心里胡乱琢磨,一边望着杨少峰说道:“如果单纯的按照人数而言,辽东现在怎么着也能凑出个几十万,要是再算上劳工的数量,辽东应该有三十万左右的壮劳力可用。”

三十万?

杨少峰羡慕的眼泪都从嘴角流了出来。

别说三十万壮劳力了,哪怕是有三十万人,本官还用得着天天喊着人手不够用?

“但是吧。”

胡惟庸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这三十万壮劳力搁在整个辽东,不说是杯水车薪,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朱标和李善长不自觉的点了点头,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杨少峰。

杨少峰微微一怔,继而大怒:“你们都看我干什么?又不是我让辽东人少的。”

李善长捋着胡须笑了笑。

整个辽东,差不多跟山东布政使同样大的地方才三十万壮劳力,登州一个府却足足有四十多万壮劳力。

结果呢?

人家胡惟庸没天天抱怨人手不够用。

反倒是人手更加充足的登州府,天天哭着喊着说人手不够。

啧。

瞧着李善长脸上似笑非笑的模样,杨少峰顿时大怒。

你个老匹夫什么意思?

嫌本官多吃多占了还是怎么的?

胡惟庸赶忙笑了笑,望着杨少峰说道:“驸马爷先别急,这也没人说是你让辽东人少的。”

略微顿了顿,胡惟庸又继续说道:”四十万有四十万要做的事儿,三十万也有三十万的用法。”

“按照老夫的想法,是把这三十万壮劳力拢到一块儿,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十万劳工里有二十万要拿去开荒,这个不必多说。”

“主要还是剩下的那十万人,老夫一时半会儿的却是想不好该怎么用。”

“究竟是让他们先去修路?还是让他们去开矿?”

“又或者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

开荒、煤矿、铁矿、修路,这些需要的都是精壮能干的壮劳力。

然而辽东的人手总共就那么点儿,不可能兼顾到方方面面。

那么问题来了。

既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要分出个轻重缓急,这方面谁最有经验?

答案当然是一手操持起登州榷场的杨癫疯。

胡惟庸眼巴巴的看着杨少峰,说道:“看在辽东数十万百姓的份上,驸马爷可得替老夫好好想想办法?”

杨少峰整个人都麻了。

看在辽东数十万百姓的份上?

好你个胡惟庸,你老实交待,你跟光头的心腹是什么关系?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一边说道:“辽东的问题不是明摆着的么?”

“辽东不缺好地,不缺木材,不缺煤也不缺铁。”

“缺的只是把这些物资运出来的路。”

“既然人手不够用,那胡布政使就不妨先用十万人去修路。”

“修沈阳、辽阳到金州的路。”

“只要这条路能修好,沈阳、辽阳那边的木材和煤、铁就能直接拉到海边,再走海路运到登州或者江南。”

“同样的,登州和江南的物资,也能从海路运到金州,再走直道运送到沈阳、辽阳。”

“最主要的是,人手不够,胡布政使完全可以找棒子嘛。”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标和李善长顿时眼前一亮,而胡惟庸却是不自觉的撇了撇嘴。

棒子?

“棒子家的劳工,极少有通人言的,用起来不顺手不说,还喜欢咋咋呼呼的。”

“猴子家的劳工倒是比棒子强那么一点儿,但也仅仅只是强那么一点儿,而且通晓人言的更少,也说不上好用。”

“琉球那边的倒还好一些,虽然也跟猴子、棒子一样不怎么通晓人言,但是干活比他们踏实,学东西也快一些,可惜琉球的劳工太少,也指望不上。”

胡惟庸疯狂吐槽各家劳工的优缺点,杨少峰则是感觉有些懵逼。

请问一下,这老匹夫在胡说八道些什么玩意儿?

本官跟你说找棒子,是让你拿棒子当劳工的?

杨少峰直接黑着脸说道:“胡布政使为什么不让棒子和猴子替你去抓劳工?”

“反正你要的只是劳工,又不是必须拿棒子和猴子当劳工。”

“至于说他们去哪儿抓,抓了什么人来当劳工……只要不是咱们大明的百姓,抓谁不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胡惟庸眼前一亮,杨少峰则是直接站起身来,轻叹一声道:“既然都吃好了,那咱们就先去看看蒸汽机?”

……

宁阳县搞出来的蒸汽机,搁在杨少峰眼里其实就俩字,粗犷。

如果说后世的蒸汽机好歹还具备蒸汽朋克的美感,那么大明的蒸汽机就只有蒸汽,没有任何美感。

巨大的锅炉,巨大的烟囱,巨大的齿轮,巨大的曲轴连杆。

再配合上粗糙无比的工艺和黝黑的外形。

简直就是傻大黑粗的典范。

“勉强能用。”

“最起码能带得动小一点儿的压水机。”

“也能拉个几百斤的货物。”

负责蒸汽机制造的工匠满脸骄傲的给杨少峰和朱标、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介绍蒸汽机。

喜欢奋斗在洪武元年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奋斗在洪武元年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