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蒙古使团行辕内灯火通明。
襄阳城钦差行辕内一片混乱。
吴潜的尸体被安置在书房中央,脑袋上狰狞的伤口触目惊心。
杨过、郭靖、黄蓉等人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吴相虽有过错,但毕竟是朝廷命官。”郭靖沉声道,“公孙止此举,实在猖狂至极!”
黄蓉若有所思地看向杨过:“过儿,你当真看清是公孙止下的手?”
杨过面不改色:“千真万确。”
“我等前来拜会吴相,正撞见公孙止从窗口逃窜...”
黄蓉闻言,莞尔一笑,显然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贾似道匆匆赶来,看到吴潜尸体时,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喜色,随即换上悲愤神色:“吴相啊!你死得好惨啊!”
他转向杨过等人,“杨教主,不知凶手何在?”
杨过拱手:“贾大人,凶手公孙止已逃回蒙古使团。”
“不过....”
“不过什么?”贾似道神情大变。
“忽必烈必定会包庇凶手。”杨过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贾大人,还请即刻发兵包围蒙古使团,向忽必烈讨要凶手!”
贾似道与赵葵对视一眼,赵葵沉声道:“杨教主所言极是。”
“吴相乃朝廷重臣,岂能白死?必须向蒙古人讨个说法!”
黄蓉突然开口:“且慢。”
“忽必烈狡猾多端,若他矢口否认,反倒咱们陷入被动。不如...”
她凑到贾似道耳边低语几句,贾似道眼中精光一闪,连连点头:“妙计!就这么办!”
片刻后,吕文焕率领三千精兵到来,会同贾似道、郭靖等人,浩浩荡荡开赴蒙古使团驻地。
杨过则朝罗伊与公孙清使了个眼色,三人趁机离开行辕,向着城外疾跃。
贾似道率领三千兵马行走在寂静的街道上,一时间襄阳城内兵甲之声响彻,惊醒了睡梦中的百姓。
随着消息的迅速传播,引得沿途百姓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听说吴相被蒙古人杀了!”
“活该!谁让他勾结蒙古人!”
“嘘...小声点,毕竟是朝廷命官...”
“你猜会不会是蒙古人要杀人灭口啊?!”
与此同时,忽必烈正与姆拉克对弈,棋盘上黑白交错,杀机四伏。
“王爷,公孙先生去了这么久,会不会...”姆拉克落下一枚黑子,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忽必烈捻着白子,神色淡然:“公孙止虽非绝顶聪明,但护送一个人还不至于出...”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王爷!大事不好!”公孙止跌跌撞撞闯入大帐,脸色惨白如纸,衣袍上还沾着血迹。
忽必烈眉头一皱:“怎么回事?吴潜呢?”
公孙止\"扑通\"跪地,声音颤抖:“吴潜...吴潜死了!属下...属下被杨过栽赃...”
“什么?”忽必烈猛地站起,棋盘被掀翻,棋子散落一地。
他快步上前,一把揪住公孙止的衣领:“你再说一遍!”
公孙止额头冷汗涔涔:“属下与吴潜返回钦差行辕取物,属下内急离开片刻,回来时吴潜已被人杀害...”
“杨过突然带人出现,诬陷是属下所为...”
姆拉克脸色阴沉如水:“王爷,此事蹊跷。”
“公孙先生离开不过片刻,吴潜就被杀死。”
“而那杨过恰好又来得如此及时?”
“这世间哪有如此巧合的事?!”
忽必烈回过神来,当即松开公孙止,在帐内来回踱步,眼中寒光闪烁:“好一个杨过!”
“这是想要阴本王一手啊!”
他猛地转身:“来人!传令下去,全军戒备!”
公孙止急道:“王爷,属下冤枉!”
“吴潜之死,绝非属下所为!”
忽必烈冷冷扫他一眼:“本王自然知道凶手不是公孙先生。”
“但杨过既然敢杀吴潜栽赃于你,必定还有所后手。\"
“王爷明鉴!”公孙止额头抵地,“属下绝无加害之意。”
姆拉克阴恻恻地道:“王爷,吴潜之死已成定局,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宋廷的责难。”
忽必烈眼中寒光一闪:“不错,宋国兵马只怕很快就会到来!”
公孙止面如土色:“王爷救我!属下若落入杨过手中,必死无疑!”
忽必烈负手踱步,忽而驻足:“公孙先生不必惊慌。”
“先生为本王效力,本王自然要庇护于你。”
他转向姆拉克,\"国师,依你之见?”
姆拉克捻着胡须:“王爷,老朽以为,当务之急是让公孙先生即刻离开襄阳。”
“至于宋廷责难......到时推说是公孙先生私自行动,与使团无关。”
“不,这事情不能承认与咱们有关。”忽必烈摇头。
“公孙先生,你即刻启程北上,其余事情本王自会处理。”
公孙止连连叩首:“多谢王爷!属下这就动身!”
待公孙止离去,忽必烈脸色陡然阴沉:“杨过这一手,倒是打了本王一个措手不及。”
姆拉克低声道:“王爷,老朽总觉得杨过出现得太过及时...”
忽必烈眼中精光闪烁:“国师是怀疑...”
“老朽以为,杨过等人就是奔着杀死吴潜去的。”
姆拉克阴森一笑,“直接些说,吴潜之死,本就是杨过等人所为!”
“只是公孙先生运道不济,恰好给遇上了!”
忽必烈会意,只是心中却依旧感觉不安:“国师,你说本王让公孙止先行离去,到底是对是错?”
姆拉克冷笑:“王爷,公孙先生与杨过积怨已深。”
“杨过苦心积虑设下这个圈套,嫁祸给公孙止。”
“那他又怎会放过这个击杀公孙止的好机会呢?”
“报——”一名侍卫慌张闯入,“贾似道率领大批宋国兵马包围了使团行辕!”
“声称要捉拿杀害吴相的凶手!”
姆拉克脸色不变:“王爷,宋人怕是要借题发挥了!”
忽必烈眼中精光暴射:“好一个杨过!好一个贾似道!”
他深吸一口气,此时的他虽尚未想出破局之法,但已经恢复了冷静:“传令,所有使团人员不得轻举妄动。”
“本王亲自去见贾似道。”
此时,使团行辕外已是火把如龙。
贾似道一身绯袍,腰佩长剑,身后是整齐列阵的襄阳守军精锐。
赵葵与吕文焕分列左右,郭靖黄蓉夫妇亦在阵中。
“四王爷!烦请交出杀害吴相的凶手公孙止!”贾似道高声喝道,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行辕大门缓缓开启,忽必烈在侍卫簇拥下昂然而出。
月光下,他面色沉静如水:“贾大人深夜率兵围我使团,意欲何为?”
贾似道冷笑:“四王爷,你何必要明知故问呢?”
“公孙止杀害我朝前相吴潜,罪证确凿!”
“还请王爷交出凶手!”
忽必烈目光扫过众人,在郭靖脸上停留片刻,淡淡道:“贾大人,此言何意?”
接着,又故作惊讶地反问,“贾大人方才说吴相死了?”
赵葵接过话茬,“不错,吴相在钦差行辕被贵国下属公孙止刺杀而亡!”
忽必烈一脸错愕,“公孙先生一直待在驻地,并未外出。”
“吴相之死,又怎会与公孙先生有关?”
“还请贾大人明察秋毫,切莫中了贼人的栽赃陷害之计。”
“栽赃?”赵葵厉声喝道,“行辕禁军亲眼目睹公孙止从吴相书房破窗而出,吴相倒在血泊之中,这还有假?”
黄蓉上前一步,声音清冷:“四王爷,既然公孙先生就在行辕,不如将他请来当面对质。”
“若非他所为,也好还他一个清白。”
黄蓉这一手以退为进,正好打在了忽必烈的七寸上。
忽必烈心中暗恼,若是早知会有眼前一幕,就不该让公孙止先行离去。
贾似道见他不答,语气肃然:“四王爷,吴相虽被罢官,但仍是朝廷命官。”
“公孙止公然行凶,若不严惩凶手,我大宋颜面何存?”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诸位口口声声说公孙先生是凶手,可有确凿证据?”
贾似道向后一招手,护卫吴潜的禁军纷纷出列开口指证。
“我等皆亲眼所见,公孙止杀死吴相后逃逸。”
“就是,若不是杨教主要见吴相,只怕就被他逃脱了!”
......
忽必烈瞳孔微缩——这些护卫所言,显然就是他们看见的真相。
但此刻众目睽睽,他心中明白,若是当场拆穿公孙止是被人陷害。
只怕不仅不会令宋国军民相信,反而会让局势变得更加恶化。
可公孙止已经不行辕,自己又如何能将他找来对质?
可不能当面对质,那就必定坐实公孙止是杀害吴潜的真凶。
想到此处,忽必烈心中暗叹:唉,方才情急之下未曾思虑周详。
自己在情急间让公孙止迅速逃离,才会导致如今这局面,如今是彻底落入了下风啊!
还真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一步错,步步错啊!
“王爷......”姆拉克见忽必烈半晌不语,悄声提醒。
忽必烈此时已回过神来,抬手制止,沉声道:“贾大人,吴相被刺一事蹊跷甚多,不如容本王三日时间查明真相,再给贵国一个交代?”
贾似道与赵葵交换了一个眼神,冷笑道:“三日?足够凶手逃之夭夭了!”
“今日若不交出公孙止,就请四王爷即刻离开襄阳!英雄大会也不必再开了!”
此言一出,场中气氛骤然紧张。
郭靖黄蓉等人,皆是一脸讶然!
毕竟谁也没想到,贾似道竟然如此强硬!
忽必烈脸色阴沉如水,他深知若此时退让,不仅前功尽弃,蒙古国的威信也将受损。
但若强硬对抗,自己身处敌国,一旦引发冲突,使团安危难保。
忽必烈目光扫过对面人群,却未发现杨过的身影。
忽必烈不由心中一沉,默默在心中念叨‘逃之夭夭’?
莫非,杨过早知公孙先生会逃离襄阳,已经前去追杀公孙先生了?
是了,必定是如此。
对方本就是有心算无心,那本王能想到的,对方又怎会没有准备呢?
不好,公孙先生危矣!
就在此时,郭靖突然开口:“四王爷,吴相之死事关重大。”
“还是先让公孙止随我们回去问话?若查明与他无关,自当释放。”
忽必烈看向郭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郭大侠此言,是要本王交出自己人?”
黄蓉轻声道:“四王爷,此事关乎两国邦交。若公孙先生问心无愧,又何惧对质?”
忽必烈微一沉吟,突然转身对姆拉克低语几句。
姆拉克面露惊色,但还是点头退下。
不多时,正在闭关中的金轮法王从驻地内走出。
“四王爷!为何不见公孙止?!”贾似道见到来人是金轮法王,不由眉头紧拧。
金轮法王沉声道:“公孙先生早已过江返回蒙古去了。”
贾似道脸色剧变,“四王爷,方才你言称公孙止一直都在使团内。”
“如今这一出,又是何意?”
赵葵脸色阴沉,“王爷,吴相乃我大宋宰相,公孙止胆敢行刺杀之举,此事非同小可!”
“若王爷执意包庇凶手,恐伤两国和气!”
“还是说,刺杀无相本就是王爷授意?”
忽必烈叹息一声:“两位大人明鉴,本王绝非包庇。”
“本王也绝不会授意下属前去刺杀吴相!”
“只是公孙先生确实不在使团,诸位要本王如何交人?”
“不如这样...”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本王即刻下令通缉公孙止,一旦擒获,立刻移交宋国处置,如何?”
黄蓉心知忽必烈在拖延敷衍,当即高声道:“贾大人,公孙止此刻必定还在使团内!”
“还请即刻下令入内搜查!”
忽必烈脸色一沉:“贾大人,使团驻地乃蒙古国土,岂容外人随意搜查?”
“你这是要挑衅蒙古国威,引发战端吗?!”
“这......”贾似道可不想背上引发两国战事的罪名。
心中想着:如今公孙止逃逸,自己好不容易在面对忽必烈的交锋中占据上风。
可一旦强行搜查使团,到时忽必烈再发难,自己又将落入下风。
双方顿时僵持不下,气氛愈发紧张。
就在此时,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马上一名宋军斥候滚鞍下跪:“报!”
“北门守军发现先后有三人突破防线,向汉江方向逃窜!”
忽必烈冷冷道:“诸位,想来是真凶已经逃出了襄阳!”
“若无他事,本王要休息了。”
贾似道左右环顾,不见杨过踪影。
心中以为是杨过前去追杀公孙止了,当即不再纠缠,挥手示意兵马撤退。
但他已打定主意要坐实公孙止是凶手的事实,毕竟自己一方可有着十数位证人。
想到此处,贾似道撂下一句:“四王爷,为两国和平计。”
“贵部属下刺杀吴相之事,还望王爷给本官一个交代!”
说罢,领兵离去。
回府路上。
黄蓉低声道:“靖哥哥,吴潜之死恐怕是过儿要嫁祸给.....”
郭靖点头:“过儿不会滥杀无辜,其中必有隐情。”
黄蓉摇头,“靖哥哥,吴潜可算不得无辜!”
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过儿这一手栽赃实在是用的妙啊!”
“蓉儿,这话怎么说?”
“第一,离间了忽必烈与公孙止。”
“忽必烈心机深沉,吴潜之死都会扰乱他的部署。”
“不论凶手是否就是公孙止,他的心中都难免会生出记恨!”
“其二,公孙止离开使团逃出襄阳,正是出手截杀他的好时机!”
“若是过儿能乘机除掉公孙止,英雄大会的危险可就会减少几分!”
“至于这第三嘛,蒙古国使团部属刺杀大宋朝廷官员,蒙古一方必定理亏。”
“谈判时,咱们可就占据了有利局面!”
郭靖恍然,讪笑道:“我就说贾似道兴师动众而来,怎么最后却又愿意草草收场呢!”
“原来你早已看穿了过儿的布局啊!”
“不只是我,贾似道与赵葵必定也猜到过儿的用意。”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