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5章 技艺传习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技艺传习所”的牌匾挂上之后,这片原本属于格物院一角的院落,便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晨钟暮鼓,不再是梵音禅唱,而是演算的沙沙声、讨论的嗡嗡声,以及偶尔从实践工坊传来的、富有节奏的敲打声。

开学第一课,由叶明亲自主讲。他没有直接传授高深的知识,而是站在那套大型杠杆滑轮模型前,向二十名身着统一发放的、干净但朴素的青色布衣的学子,提出了一个问题:

“诸位可知,为何用这根长木,支于一点,便能撬动我等数人合力也难以搬动的石锁?”

学子们大多来自底层,对杠杆并不陌生,甚至有人亲手使用过,但被如此正式地提问,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一个黝黑壮实、父亲是铁匠的少年犹豫着举手:“回……回先生,因为木头长,使着劲方便?”

叶明微笑点头:“说得很好,感觉到了‘使着劲方便’。那我们今天,就来弄明白,为什么木头长,就‘使着劲方便’?”

他引导着学子们亲自上前体验,在不同位置施加力量,感受力臂长短与所需力气的微妙变化。

林文博负责的算学课,则从最基础的“格物数字”和竖式运算开始。他摒弃了传统私塾的死记硬背,采用了大量与生活、工技相关的应用题。

例如,“若造一‘瑾车’,需大齿轮三个,小齿轮五个,已知每日可制作大齿轮两个,小齿轮三个,问需几日可配齐?”

学子们顿时觉得,这枯燥的数字竟与眼前能看到、摸得着的东西联系了起来,学习的劲头足了不少。

宋应文负责的“格物常识”课,更是引人入胜。他从不空谈道理,而是带来各种实物。

讲解水的特性时,他带来了冰、水、水壶,现场加热观察汽化;讲解光线直射时,他用小孔成像的木箱,在暗室中投射出倒立的影像,引得学子们阵阵惊呼。

叶瑾作为特批的“旁听生”,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没有正式的课桌,只有一个小几和蒲团。

她听得比任何人都要认真,小手紧紧握着炭笔,在草纸上飞快地记录着。当林文博讲到复杂些的比例计算时,有些学子露出了困惑的表情,叶瑾却已经皱着眉头,在纸上演算起来。

当宋应文演示小孔成像时,她更是瞪大了眼睛,课后还追着问:“宋先生,如果孔的形状变了,影子也会变吗?如果有很多个小孔呢?”

她的问题往往刁钻而关键,让宋应文和林文博又惊又喜,常常需要认真思考后才能解答。

渐渐地,学子们也对这个年纪最小、身份特殊却毫无架子、而且似乎格外聪慧的“小师妹”充满了好奇与敬佩。

然而,传习所的“异类”气息,终究还是引来了不必要的关注。

这一日,正值休沐,几位国子监的生员结伴游逛至格物院附近,听闻里面有个“皇家技艺传习所”,心生好奇,又带着几分文人固有的清高与不屑,便想进去“见识”一番。

守卫因是休沐日,且对方是国子监生,一时不便强硬阻拦,被他们闯到了传习所的院门外。

恰逢叶瑾刚从实践工坊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她自己尝试组装的、用于理解齿轮变速的小模型。

那几个生员见她年纪小,衣着却不凡(虽尽力朴素,料子终究是好的),便拦住了她。

“小丫头,这里便是那教人奇技淫巧的传习所?”一个摇着折扇的生员语气轻佻地问道。

叶瑾停下脚步,抬起头,看着这几个不速之客,小脸上没有惧色,只有平静:“此处是皇家技艺传习所,传授格物致知之学,并非奇技淫巧。”

另一个生员嗤笑一声:“格物致知?怕是只知玩弄木工泥瓦吧!可知何为圣贤大道?”他指着叶瑾手中的齿轮模型,“此等机巧之物,玩物丧志而已!”

叶瑾看着他们,忽然开口问道:“几位哥哥是国子监的生员,想必学问是极好的。那小妹有一问,若有一水井,深三丈,以绳系桶取水,桶重五斤,水满时重二十斤。井上辘轳半径为半尺,若欲将满水桶提起,至少需在辘轳摇臂上施加多少斤的力?假设绳重、摩擦皆可忽略。”

这个问题,涉及杠杆原理(辘轳可视为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和简单的比例计算,正是传习所近期讲授的内容。

几个生员顿时愣住了。他们熟读经史子集,于这等具体算学、物理问题却是一片茫然。

摇扇子的生员脸上挂不住,强自争辩道:“此等匠作细务,何须我等费心!”

叶瑾却不依不饶,眼神清澈而认真:“圣贤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连身边一井之力都算不明白,何以明治国安邦之大道?格物之理,小可省一人之力,大可兴万民之利,如何便是玩物丧志?”

她声音清脆,逻辑清晰,竟将那几个生员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恰好叶明与宋应文闻讯赶来,见到的便是叶瑾一人独对几位国子监生,丝毫不落下风的场景。

叶明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恼怒这些生员的无礼。

他上前一步,神色严肃:“诸位既为国子监生,当知礼义。传习所乃陛下御准设立,授业解惑之地,非是任人嬉游评点之所。若无他事,还请自便。”

那几个生员见叶明出面,不敢再造次,悻悻然离去,但叶瑾那番话,却如同钉子般扎在了他们心里。

此事虽小,却很快在京城特定的圈子里传开。“叶家幼女智驳国子监生”的故事,为格物院和传习所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也让更多人开始正视,这里所传授的,或许并不仅仅是“匠作之术”。

叶明看着身边眼神坚定的妹妹,知道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着那道无形的壁垒。

而他,则需要为这些敢于挑战陈规的幼苗,提供更坚实的土壤和更广阔的天空。传习所的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