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传习所”的筹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又一颗石子,涟漪扩散,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根深蒂固的神经。
虽然叶明刻意保持低调,选用“传习所”之名,且规模严格控制,但“皇家”二字的前缀,以及其培养“非科举正途”人才的明确目标,依旧引来了审视与无形的压力。
首当其冲的便是生源问题。
叶明本意是从寒门、工匠子弟中选拔良才,然而,消息传出后,前来报名的除了预期的工匠之子,竟也混杂了不少试图钻营的小吏乃至破落商户子弟,他们看中的并非是学问本身,而是“皇家”招牌可能带来的潜在利益。
更令人头痛的是,几位与叶家交好、或看重叶明潜力的中低层官员,也委婉地递来条子,希望“安排”自家不成器的子侄入学,美其名曰“历练”。
“三少爷,此事棘手啊。”宋应文拿着几份烫金的荐书,眉头紧锁,“若拒了,恐伤和气,得罪同僚;若收了,传习所风气必坏,与吾等初衷背道而驰。”
林文博则气得脸色发红:“此等纨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何能静心学习格物制器之艰辛?万万不可收!”
叶明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看似不近人情的决定:“传习所首重资质与心性,不问出身,但亦不惧权贵。所有报名者,无论何人举荐,一律需通过统一考核。”
“考核内容,除基础识字算学外,增设‘动手能力’与‘逻辑思辨’两项。前者考察其手眼协调、观察模仿之力;后者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观其应对思路。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他特意将考核地点设在格物院工棚旁,让考生们在叮当作响的敲打声和淡淡的桐油、木屑气味中完成笔试和面试,旨在从一开始就筛选掉那些无法适应或轻视这种环境的人。
此举果然劝退了不少心思不纯者。最终录取的二十名首届学员,几乎全是家境清寒但目光聪慧、手脚麻利的工匠或农家少年。
他们或许识字不多,但那份对工具的亲切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愿望,让宋应文和林文博深感欣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传习所即将挂牌开课的前夕,礼部一位掌管学政的郎中。
在一次非正式场合,对着同僚“忧心忡忡”地提及:“国朝取士,自有科举正途。今另设‘传习所’,授以工技之学,虽曰储才,然恐年轻人心生旁骛,轻视经义,长远看来,于教化人心未必是福。”
这话虽未点名,但矛头直指传习所可能带来的“学风”冲击。
消息传到叶明耳中,他心知这是来自传统文官体系的又一次警告,比之前的商业窃密和学术诋毁更加隐蔽,也更具威胁。
正当叶明思考如何化解这股来自礼部的软钉子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出现了。
那日,叶明正在测试传习所新制的教学用具——一套大型的杠杆、滑轮、斜面演示模型。
叶瑾照例跟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当工匠操作一套复杂的滑轮组,轻松吊起一块沉重的石锁时,叶瑾忽然扯了扯叶明的袖子:
“三哥,这个滑轮组,和‘瑾车’省力的道理是不是一样的?都是用了绳子绕在轮子上,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和大小?”
叶明赞许地点头:“瑾儿说得对,原理相通。”
叶瑾眼睛亮晶晶的,继续发散思维:“那……如果用在井上打水,是不是也可以省力?如果用在盖很高的房子时,把砖石吊上去,是不是也比人力挑上去快很多?”
她稚嫩的声音在工棚里显得格外清晰,不仅叶明,连旁边几位参与测试的工匠和恰好前来商议课程安排的林文博都听到了。
林文博猛地一拍脑袋,激动道:“小姐真乃天授之思!滑轮组用于工程营造,古籍虽有零星记载,然并未系统应用!若能将此理推广于各处工地,不知能省却多少民力,加快多少进度!此乃格物致用之大者!”
叶明心中也是一动。他意识到,与其被动辩解传习所的“必要性”,不如主动展示其“不可替代性”。
他将叶瑾关于滑轮组应用的想法稍加整理,结合格物院已有的“瑾车”实效,写成了一份简明扼要的条陈,通过太子呈递皇帝。
条陈中,他并未直接反驳礼部的担忧,而是以“滑轮组”为例,阐述了基础机械原理一旦被掌握和推广,能在漕运、工程、军事乃至农业等方方面面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和人力节省。
他强调,“技艺传习所”所要传授的,正是这类能“四两拨千斤”的普适性原理与方法,培养的是能理解并应用这些原理的人才,其目的并非替代科举,而是补其不足,强国之筋骨。
李云轩看到条陈,尤其是其中关于滑轮组应用后可能节省的民力、加快的工程进度等具体推算(尽管是粗略估算),再次动容。
他曾在御苑亲眼见过“改犁”的效果,对这类能直接提升国力的“实学”印象极佳。
数日后,皇帝在听取工部关于京城某处官仓修缮进度迟缓的汇报时,忽然开口问道:“修缮所需砖石木料,搬运可曾费力?为何不效仿格物院‘瑾车’之法,或试用其新近提及之‘滑轮组’以省民力?”
皇帝这看似随口的一问,却如同一声惊雷,在朝堂上下引起了震动。这无疑是在最高层面,肯定了格物院所授之学的“实用性”和“官方价值”。
礼部那位郎中的“忧心”之论,顿时悄无声息。而“技艺传习所”也借此东风,于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正式挂牌成立。
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格物院内部简单的庆贺,以及二十名寒门学子充满渴望与好奇的眼神。
叶明站在简陋的讲台上,看着台下这些未来的“工程师”种子,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