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小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8章 荣华照当年 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梁王在酒宴上说过要打鲜卑人,理由很充分那就必须要打。梁王展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属国动员八千骑兵,梁王本部马步四千,张则、高干、杨秋、梁兴等军阀也有八千人。两万大军迤逦来到北舆城,等段煨韩遂的部队赶到便进入定襄汇合幽州骑兵。

北舆城内刘琰高坐上首,环顾下方一众将领,这是她第一次以亲王身份主持军事会议。所有人都明白这次出兵纯属表演,军事问题尚在次要,着重整合内部的派系才是重点,今后大家的路怎么走就看这次会议的结果。

从座次排序也能看出端倪,左侧都是刘琰的嫡系人马,高干为首,赵甯次之,新任大长公主主薄徐庶第三,跟着就是普回、曹性等人。右侧杨秋、张则、梁兴、侯选、阎行几人面色局促显得弱势不少。

徐庶首先发言,此次出兵不在击杀多少,也不是为了剿灭哪一方,梁国的目的只有两条:一则表演给朝廷看,二来夺取雁门和定襄两块地盘。鲜卑人撤入内地梁国军队不用去管,更不能南下越过长城作战。

这个决断大家心照不宣,按照此前协议雁门郡归幽州,我等只管作战给朝廷看,至于地盘的安定问题交给幽州人自己解决。定襄郡也是如此,今后段煨守不住我们会收复,当然帮忙的代价就是定襄归刘琰。

调子定下就该各人发表意见,张则先是瞄了眼刘琰,而后对徐庶拱手:“元直,我家唐明府有意帮衬,托在下奉书信请大王过。。。。。。”

徐庶扭头当做没看见,高干阴冷的语气似乎马上就要拔刀:“张则忤逆,追随大王许久竟然还以唐氏部曲自居。”

不就是一句话嘛,至于上纲上线?张则心说你高干就是公报私仇,暗骂一句狐假虎威忒不磊落。可惜你小子打错主意,咱身后不单有唐翔还有弘农夫人。轻蔑白了眼高干,再次偷眼瞧了瞧刘琰,被冷冽的目光吓的浑身一颤,不对,不对,好像事情很严重!多严重不敢想,反正满是毫无顾忌的杀气。

张则连滚带爬跪在中央:“下臣失言,下臣失言!”

高干冷哼一声:“都侯何在。”

如果叫刺奸或者喊门下都说明要先走过场,搞清楚该受什么惩罚,犯罪者有机会辩解,也就是说还有缓和的余地。传唤都侯则不同,都侯主管皇宫巡查负责缉拿罪臣,抓到谁就代表一定有罪,不需要任何辩解直接开刀。

刘琰是亲王加大长公主,有资格配置都侯的副职都侯丞,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都一样有直接杀人的权利。高干的身份不亚于赵甯,阵营中的座次还要排在前头,只要刘琰神色如常就等同于默认,霍奴起身招手,一众甲士闯进厅堂驾起张则就走。

“下臣有罪!下臣有罪!”

张则除了高喊认罪没有其他选择,沉默或是喊错其他任何字眼都算不敬,会被甲士当场斩杀以儆效尤。被人提着脑袋展示,做人最后一点尊严都保不住。

眼看张则被拖拽到门口,刘琰面无表情微微抬手,霍奴看在眼里招手示意甲士退出。死里逃生张则心里没有一丝喜悦,浑身都被冷汗渗透,披头散发跪在原地喘了好半响才缓过神,膝行几步哭着叩头谢恩。

徐庶盯着张则沉声开口:“张度辽,请重讲一遍。”

张则吞口吐沫,斟酌好措辞颤巍巍开口:“唐弘农托下臣致书信一封,下臣不敢僭越未曾看过,烦请大王过目。”

“你知罪吗?”徐庶语气依旧冰冷。

“勾连外朝擅结营私,臣知罪,臣有罪,臣万死。”

“你身为朝臣乃天子臣属,并非大王幕僚何来内外朝之说?”

张则啊了声,下意识抬起头还没等看到刘琰马上重新低下去:“臣,臣愚昧。。。。。。”

“你呀。”刘琰说完重重嗐出一声,想了想再次叹口气:“洛阳看不清,大陵也看不清,到现在还是看不清。”

张则听得老泪纵横,整理好散乱的发丝起身重新稽首:“下臣大汉度辽将军,张则元修叩拜王上。”

这时候侯选、梁兴、杨秋、阎行等人才想起来,进门时刘琰的嫡系都行礼,唯独几个外臣没有行礼。现在人家给机会补救,要不要就看自己怎么选择,还能怎么选择?不想死就赶紧补救,几人同时出列一齐稽首山呼参见王上。

等了半天没听到平身两个字,没说平身就得一直跪着,都在忍着不敢抬头看,只要抬头看一眼就是死罪。闹不清楚梁王什么意思难免胡思乱想,越是胡思乱想越是紧张恐惧,军伍出身体力不是问题,关键是精神煎熬难以忍受。

几人双手发抖眼看就要撑不住,寂静中脚步声响起,黑色重缘袍出现在眼前,袍服中央是一条四彩绶带,两边露出一双金丝翘头。青葱柔荑搭在肩旁,随着力道杨秋慢慢直起上身,仰头看去朦胧逆光中满是金银珠翠。

是个高高在上的女子,看不清面容,也不敢去看清面容,杨秋眯起双眼正在恍惚,耳畔传来莺声细语:

“孤年少时和孔叔林多有往来,其称将军纵横边陲乃关西强豪,今日一见犹胜其言。”

“下臣有罪!”杨秋狠狠叩首砰砰直响,明明眼前是个女子,声音轻柔语气舒缓没有一丝一毫杀伤力,可措辞却字字杀机让人恐惧莫名。

时间过去许久,不知道是谁开口说话:“传王上裔旨,下臣平身。”

几个人如临大赦,等起身才发觉刘琰早已坐回上首,视线冷冷的看向大门处。谁都不敢好奇扭头去瞧一眼,老老实实回到座位一动不敢动。

徐庶清清嗓子,拿出一封书信朝杨秋抖了抖:“这是朝廷拜您冠军将军的行文。”

杨秋连滚带爬跪倒在地,带着哭腔大喊:“臣不知!臣不知呀!”

“放肆!”徐庶大喝一声,紧跟着加快语速讲话如爆豆一般:“孔桂是曹丞相亲随,又和你多有来往,你说不知便不知?”

“臣真不知道。”杨秋不敢再大声高喊,眼珠转动忽然灵光一现:“这是借刀杀人,对,借刀杀人啊大王。”

“孤为何要杀你?”

杨秋一愣,对呀,刘琰是大汉亲王,曹操是大汉丞相,刘琰没反曹,现在两人是一伙的没理由杀自己。

“元直没说这不是好事,方才孤也说了,孔叔琳是孤的至交。”

杨秋脑袋一时凌乱,徐庶刚说一句话自己就跑出来澄清,澄清什么?有什么好澄清的?就如刘琰说的那样这是好事,等于曹操原谅了自己造反。那徐庶爆豆一样说话,语气还那么冰冷为什么?

想到此处杨秋恍然大悟,暗骂一句自己愚蠢:“大王容禀,适才是臣愚蠢,确实与孔桂多有往来,也确实知晓此事。这不是,这不是。。。。。。”

杨秋想说这不是给你吓的嘛,一会儿打算杀这个,一会好像要全宰了。城里城外一多半都是你的兵,就算能跑出城池,周围还有属国和幽州骑兵。你的地盘你做主,我们这些丧家之犬能不害怕吗?

见火候差不多到了,徐庶语气开始放缓:“阁下担任将军职不是坏事,与孔叔琳往来也有必要,至于今后是为国尽忠,还是追随大王都由阁下自行决定,绝不强求。”

“誓死追随大王!”杨秋一拜再拜,恨不得磕出血来展示忠诚。

徐庶一脸烂泥扶不上墙的表情:“你先别着急,且听后言再做决定。”

首先刘琰对杨秋的态度是真诚的,投靠曹操绝不阻拦,但有一个条件,等打完这一仗杨秋去河东,推进到玉壁把张晟捞出来。此后以玉壁城为圆点三分河东北部,靠近太原三个县归张则,黄河沿岸三县归高干,汾河沿岸三县归杨秋。

如果杨秋选择不走,那对不起河东就没你的份,今后在刘琰这里认真打工,好坏都要捆绑在一起。

杨秋和张则对视一眼,各自从目光中看到喜悦之情,按这个分法杨秋得到的地盘富庶,张则的地盘位置关键,高干貌似给南匈奴守大门,算三个人里最吃亏。

傻子都清楚离开的条件更好,这明显不正常但又不像掺假。因为杨秋去河东对刘琰有利,再者打开天窗说亮话就行,大不了宰了杨秋吞并军队,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趁着杨秋在沉思,徐庶扭头看向梁兴:“足下可有去处?”

梁兴脑袋一沉,暗道咱和杨秋不能比,人家朝廷里有铁哥们孔桂,趁曹操高兴说几句好话就能原谅杨秋。自己除了一把子力气啥都没有,别提什么军队,剩下那点残兵败将刘琰怕是懒得搭理。

“若足下有意,可在赵秉忠麾下称别部立身。”徐庶说完看向赵甯:“秉忠将军?”

一连呼唤几声赵甯才抬起头:“呃,什么?”

“请您给句话。”徐庶小声提醒。

“哦,对,行,没问题。”赵甯晃着脑袋一脸不明所以。

徐庶叹口气索性替他说出来:“授大长公主府直吏,于秉忠将军麾下听令,有王上庇佑曹丞相也不便追究。”

喜欢汉末小人物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汉末小人物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